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13 21:2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气温和降水》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气温、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日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相关概念。
2.能够绘制出气温曲线图,掌握气温曲线图判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等概念。
2.会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3.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教学难点】
1.理解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刻,以及一年之中陆地平均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月份。
2.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展示图片资料:2月份我国黑龙江漠河和海南岛的自然景观,春节期间我国南北两个城市的节日景观——广州花市和哈尔滨冰灯,同一时间我国南北方出现了这么大的温度差异,气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是什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气温?
2.气温变化主要有哪两种?
3.气温的时间变化主要分为哪两种?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1.气温:指的是大气的冷暖程度。
2.气温的变化主要有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两种。
3.气温的时间变化主要可分为: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
气温日变化:指的是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
气温年变化:指的是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
(板书)2.气温的测量方法
在气象观测中,人们使用设置在百叶内的气温计观测气温。想一想,为什么要把气温计放在百叶箱里呢?你平时是如何观察气温变化的?
生:(可能的答案)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度、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它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平时可以通过读温度计来观测气温的变化。
(板书)3.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
1.在一天当中,陆地最高和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什么时候?
2.在一年之中,陆地平均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一般出现在哪月?
2.什么是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
生:(可能的答案)1.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14:00)左右。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2.一年之中,陆地平均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北半球分别为7月和1月;南半球相反,分别为1月和7月。
3.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在一年中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间的差值,就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板书)4.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曲线
教师演示并讲解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得出相关结论。
学生进行巩固训练1:世界陆地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月份。
读下列三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试判断甲、乙、丙三地是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试说明理由?
生:(可能的答案)甲地处在南半球,乙、丙两地处在北半球。
理由:甲地气温最低的月份出现在7月,表明7月为冬季,处在南半球;乙、丙两地气温最高的月份出现在7月,表明7月为夏季,处在北半球。
学生进行巩固训练2:不同地区气温年较差的差异。
读图,计算哈尔滨与广州两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并比较其大小。
生:(可能的答案)哈尔滨:24-(-20)=44 ℃
广州:28-14=14℃
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哈尔滨。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不同热量带气温变化特征的差异。
小组合作探究:读下列A、B、C三幅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判断它们分别表示的是热带、温带、寒带中的哪一个?并比较归纳这三个热量带各月平均气温和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生:(可能的答案)A——热带:各月平均气温都很高,全年皆夏,气温年较差小。
B——温带:各月平均气温变化显著,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C——寒带:各月平均气温都很低,长冬无夏,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
(板书)5.日、月、年平均气温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温指的是什么?它们分别是怎么计算的?
1.平均气温:指某一段时间内,各次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值。
日平均气温:指的是一天中不同时刻气温观测值之和除以观测次数,得出的就是该日的平均气温值。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2、8、14、20时测得的气值温相加再除以4。
月平均气温:把一个月内各日平均气温值相加再除以该月的日数,得出的数值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值。计算公式如下: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各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2:气温的日变化和平均气温
读图,思考与计算,完成教材P67的“活动”。
1.北京一天中,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2.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多少?
3.读出图中2:00、8:00、14:00、20:00的气温值,算出北京该日的平均气温值。
生:(可能的答案)1.气温最高值:14:00左右。
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日较差=23.6℃-6.6℃=17℃。
3.该日的平均气温=(8.7+13.2+23.6+17.4)/4≈13.2℃
(板书)6.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下表为某地的各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任务。
根据表中数据,绘制该地气温变化曲线。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11 12 14 16 17 2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2 23 21 18 14 12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引导学生总结并掌握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的一般步骤: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2)绘制纵坐标,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根据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数值,确定左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30℃,以5℃为单位刻度平分左纵坐标。
(3)描点。参照左纵坐标,在对应月份的相应位置标出代表各月气温值的点。
(4)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得到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
(5)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学生进行巩固训练3:学会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根据下表中的数据,自己动手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生:(可能的答案)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是指大气的变化状况
B.气温的测定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
C.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D.气温日较差是指某地某日白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2.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 )
A.12时,日出前后 B.12时,子时
C.14时,日出前后 D.14时,子时
3.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A.七月 B.八月 C.一月 D.二月
4.一年当中,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
5.测得宜昌市某日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各是6℃,5℃,15℃,8℃,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
A.17℃ B.8.5℃ C.8℃ D.34℃
6.读某地气候资料表,该地气温年较差是( )
A.15℃ B.16℃ C.17℃ D.18℃
【参考答案】1.B 2.C 3.C 4.B 5.B 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