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4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4课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13 22:0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气温和降水》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记住我国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2.知道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以及干湿区分界线与等降水量线的对应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我国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2.知道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以及各类干湿区的分布范围。
【教学难点】
1.对照分析和归纳干湿区分界线与等降水量线的对应关系。
2.能够归纳和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第4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播放我国四个地区不同的传统民居,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各地传统民居千差万别?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三、降水的变化
1. 我国的几条重要等降水量线
我国的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差异很大。读“中国降水量分布图”,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分布在哪里?
2.说出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上分别经过哪些地方。
3.说出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上分别经过哪些地方。
生:(可能的答案)1.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分布。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分布。
(问题承上)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4.说出我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上分别经过哪些地方。
5.说一说我国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的地区主要是哪里?
生:(可能的答案)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分布。
5.我国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的地区主要在塔里木盆地。
(板书)2.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及其类型
读“中国干湿区的划分图”,结合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
1.衡量一个地区干湿状况的标准是什么?干湿区一般有哪些类型?各是什么含义?
2.我国的干湿区可划分为哪几类?
生:(可能的答案)1.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若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湿润地区;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半湿润地区;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干旱地区;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半干旱地区。
2.我国各地的干湿状况很大,可分为四类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板书)3.我国四类干湿区的分界线
读“中国干湿区的划分”图,小组讨论并回答:
1.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4.你的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干湿区?生长的植被有何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1.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半湿润区。植被类型属温带落叶阔叶林。
教师进一步展示《中国干湿区的划分》和《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引导对照阅读,了解我国干湿区的三条主要分界线与等降水量线的关系。
(板书)4.我国四类干湿区的分布范围
读“中国干湿区的划分图”,结合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
我国四类干湿区的分布范围各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1)湿润区分布范围: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2)半湿润区分布范围: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3)半干旱区分布范围: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4)干旱区分布范围: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完成表1.比较我国四类干湿区的干湿状况和分布范围。
干湿区类型 干湿状况 分布范围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400mm~800mm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mm~400mm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知识归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师播放视频资料《秦岭-淮河分界线》,学生通过视频内容大致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具有的众多重要的地理意义,以及此分界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接下来,教师运用系列地图,具体表现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条天然地理分界线。
(板书)5.我国四类干湿区典型自然景观的差异
教师展示系列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各类干湿区典型自然景观的差异形成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板书)6.我国不同干湿区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干湿区与农业类型
2.干湿区与饮食
3.干湿区与传统民居
4.干湿区与传统交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下列干湿地区与所对应植被景观正确的是( )
A.湿润地区——草原 B.半干旱地区——沙漠和戈壁
C.半湿润地区——森林和草原 D.干旱地区——森林
2.下列地理分界线中,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有( )
A.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景观图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景观与图中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丙 B.②——甲 C.③——丙 D.③——乙
4.造成该地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低 B.海拔高低 C.降水多少 D.纬度高低
5.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条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
A.1600㎜ B.800㎜ C.400㎜ D.200㎜
【参考答案】1.C 2.C 3.A 4.C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