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运用视频、地图和文字等资料,分析说明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分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分布位置。
2.大致了解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视频和图文资料,分析说明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一般特点。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水利、交通和经济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还有,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众多的山脉主要有五种走向。那么,你知道山脉之间分布是什么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知道山脉之间镶嵌分布的是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等地形区,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吗?它们是怎么分布的?各有什么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吧!
(板书)第三章 复杂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三、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1.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教师导入: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而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山脉也是这些地形区之间的地理分界线。中国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教师引导学生对照阅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回顾前两节所学知识,分小组完成表1.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第一级阶梯 主要地形类型 高山、高原为主
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第二级阶梯 主要地形类型 高原、盆地为主
主要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
第三级阶梯 主要地形类型 平原、丘陵、低山为主
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板书)2.中国四大高原
读“中国地形图”,在图中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并说出它们的分布范围和地形特点。
以下教师运用地图、图文资料等资料,逐一讲解我国的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
教师讲述: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河的重要水源,有“中华水塔”之称。
(2)内蒙古高原
教师讲述: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北部,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西北部沙漠、戈壁广布,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3)黄土高原
教师讲述: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4)云贵高原
教师讲述: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部雪峰山。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坝子)错落其中。
【归纳总结1】我国四大高原的分布与典型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所学我国四大高原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小结。完成表2.我国四大高原的分布位置和特征。
高原名称 分布位置 典型特征
青藏高原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之间,位于第一阶梯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世界屋脊”之称
黄土高原 秦岭、太行山脉、古长城之间,位于第二级阶梯 表层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层,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 雪峰山、横断山脉、四川盆地之间,位于第二级阶梯 峰岭众多,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内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祁连山脉之间,位于第二级阶梯 广阔坦荡(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板书)3.中国四大盆地
以下教师运用地图、图文资料等资料,逐一讲解我国的四大盆地。
(1)塔里木盆地
学生阅读: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沙漠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绿洲。盆地中发现有储量较大的内陆油气田。
(2)塔里木盆地
学生阅读: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盆地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地势东高西低。盆地中部有广阔的沙漠,西北部因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盆地内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绿洲和垦区农业也具有相当规模。
(3)柴达木盆地
学生阅读: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盆地底部海拔2600~3000米。在中国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高。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
(4)四川盆地
学生阅读:四川盆地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故有“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之称。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饶。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教师展示“都江堰水利工程”和“成都平原”的图片资料,讲述四川盆地西部的扇形平原——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其富饶的物产与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密切的关系。
【归纳总结2】我国四大盆地的分布位置与典型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所学我国四大盆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小结。完成表3.我国四大盆地的分布位置与典型特征。
名称 分布位置 典型特征
塔里木盆地 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之间,在第二阶梯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沙漠戈壁广布,边缘多绿洲
准噶尔盆地 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之间,在第二阶梯 内部多沙漠戈壁和小块的绿洲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脉东段北侧、祁连山脉之间,在第一阶梯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内部多沙漠、戈壁、沼泽和盐湖
四川盆地 秦岭以南,横断山脉、巫山之间,在第二阶梯 内部低山丘陵起伏,西部分布有平坦的成都平原
(板书)4.中国三大平原
教师导入: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开发程度较高,既是主要的农业区,也是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
以下教师运用地图、图文资料等资料,逐一讲解我国的三大平原。
(1)东北平原
学生阅读: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中部为松嫩平原,南部为辽河平原。平原中黑土面积广大,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沼泽。
(2)华北平原
学生阅读: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太行山以东,东临渤海、黄海。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形成,所以也称黄淮海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沿长江中下游呈带状分布,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平原以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为特色,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归纳总结3】我国三大平原的成因与典型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所学我国三大平原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小结。完成表4. 我国三大平原的成因与典型特征。
名称 成因 典型特征
东北平原 主要是由松花江、嫩江、辽河冲积形成 我国最大的平原,广泛分布着肥沃的黑土,盛产大豆,是我国著名的粮仓
华北平原 主要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其中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我国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长江中下游平原 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东西狭长,海拔低于50米,河道交织,湖荡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板书)5.中国主要丘陵
教师导入:中国的丘陵很多,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分布相当广泛,自北向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等。
以下教师运用地图、图文资料等资料,逐一讲解我国的三大丘陵。
(1)山东丘陵
学生阅读:山东丘陵位于黄河以南、京杭运河以东的山东半岛上,约占半岛面积的70%。突兀在丘陵之上的少数山峰,虽海拔高度不大,但气势雄伟,主峰泰山玉皇顶海拔1532.7米,巍峨挺拔,自古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称。
(2)东南丘陵
学生阅读:东南丘陵指中国东南部一带,北至长江,南至南海,东至东海,西隔雪峰山与云贵高原相连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的总称。主要包括江南丘陵、江淮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几个部分。
辽东丘陵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辽东半岛上。辽河口与鸭绿江口连线以南,伸入黄海、渤海之间,属长白山脉的延续部分,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山脉是地形区的重要分界线。
读图,填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西侧地形区 东侧地形区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南侧地形区 北侧地形区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天山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西段北侧)柴达木盆地(东段北侧)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下列地形区都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C.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柴达木盆地
2.下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山脉名称依次是( )
A.昆仑山、大别山、太行山、南岭 B.祁连山、六盘山、大兴安岭、巫山
C.天山、巫山、阴山、秦岭 D.祁连山、秦岭、太行山、巫山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描写的是哪一个地形区最有代表性的景观。( )
A.黄土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内蒙古高原
4.小明:“我们家住的是窑洞,吃的是小米。”小芳:“我们那里有很多溶洞,洞内有很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小明和小芳分别来自( )
A.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B.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参考答案】1.B 2.D 3.D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