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广岛和平广场 中国人的“哭墙”犹太人的“哭墙”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学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知道德、日法西斯所犯下的主要暴行;简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痛恨法西斯主义的暴行,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感悟人类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发展要求: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说明:教学本课内容应注意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并重视对现实的启示。战争结束了谁是胜利者?(伦敦)轰炸过后,
废墟上的童年。(长崎)原子弹爆炸后,
行走在废墟瓦砾间的
3岁儿童。 ——斯 大 林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1、规模空前、损失惨重
(1)规模空前、
四大洲、四大洋、61国和地区、2200万平方千米,双方军事力量1.1亿,
(2)损失惨重
① 伤亡人数多:
伤亡9000万(人数最多)
②军费开支大:
直接开支1.1亿美元,参战国物质总损失价值4万亿美元
③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一、空前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13:1就深度、广度而言,二战远远超过一战两次世界大战规模比较1、规模空前、损失惨重一、空前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法西斯暴行:(1) 德国:
希特勒实施种族主义理论,疯狂迫害犹太人,600万犹太人被残杀(奥斯威辛集中营)
(2) 日本:
①在中国的罪行:
大肆屠杀平民和战俘(如南京大屠杀);
使用生化武器;
在活人身上进行细菌试验等(“731”细菌部队)。
②在东南亚的罪行:纳粹集中营列表纳粹灭绝营列表——奥斯威辛Auschwitz集中营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修建的10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人的屠宰场屠杀: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滔天罪恶 二战期间,犹太人被害者的数字是难
以估计的。综合世界犹太人大会公布的
数字,在起诉中宣布纳粹共屠杀犹太人
572.18万!而在奥斯威辛营里就至少有
400万犹太人被害!欧洲犹太人骤然减少
了1/2,世界犹太人减少了1/3 !焚尸炉 掠夺:遇难者留下的钱包 遇难者的眼镜 遇难者的鞋子 犹太人的财产损失,最保守的
估计约为120亿美元!!纳粹仅
是在奥营就建立35个仓库来储存
从犹太人身上抢来的赃物。 成堆的遇难者的戒指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滔天罪恶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集中营内的幸存者仅有2800多人,其中包括130名儿童。这里堆放着7000公斤头发,近1.4万条人发毛毯,35万件男装,4万双男鞋,5000双女鞋和不计其数的尸骨…… 犹太人的“哭墙” 中国人的“哭墙”▲如何处理罪孽深重的法西斯分子?苏联:“所有穿过纳粹制服的德国人都应该枪毙,
至少应该让他们到西伯利亚服苦役!” 英国:“把第三帝国的主要战犯不经审判就处死!” 美国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罗伯特·杰克逊:坚持必须举行一次公开、公平、公正的审判,他尖锐地指出:“如果你们认为在战胜者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处死一个人的话,那么,法庭和审判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人们将对法律丧失信仰和尊重,因为法庭建立的目的原本就是要让人服罪。”他坚信: 用法律让罪人服罪、以公正培育正义、以理性巩固和平或许更为有效。 纽伦堡审判
(1945.11----1946.10) 东京审判
(1946.5-1948.11)二、正义的审判 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 ——罗伯特·杰克逊
1、纽伦堡审判:⑴时间:1945.11-1946.10⑵内容:①判处战争罪犯②判决纳粹党、秘密警察和党卫军等为犯罪组织2、东京审判:⑶意义: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⑴时间:1946.5-1948.11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⑵▲东京审判的缺陷和遗憾——惩处日本战犯和消灭军国主义势力不彻底二、正义的审判——惩处日本战犯和消灭军国主义势力不彻底的▲东京审判的缺陷和遗憾:1、作为日本军事最高统帅的昭和天皇免于起诉2、美国从本国立场出发,主要追究的是对美太平洋战争
的日本战犯 3、在审判后期,美国出于自己远东政策的需要,放松了
对部分重大战犯战争责任的追究, 4、“反人道罪”并没有充分落实到具体的审判当中
(日军731部队、使用细菌武器;实行“慰安妇”制度,暴
力摧残广大女性等等行径却被排除在问罪范围之外 )5、审判只追究发动战争的个体责任比较盟国对德日法西斯处理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①都进行了军事占领②都进行了正义审判③战犯都受到了一定的制裁①对德四国分区占领,对日美独占;②纽伦堡审判,四国通力合作,东京审判由美主导;③纽伦堡审判比较彻底,东京审判美国庇护,不彻底;④影响不同(反省程度)? “跪与拜”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下跪 日本前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为无名烈士墓和华沙犹太人街区殉难者纪念碑献花圈时 ,于众目睽睽之下,扑通一声下跪,全世界为之大哗。2006年8月15日,小泉纯一郎终于实践了他竞选首相时的诺言,在这个最为刺激二战时期亚洲受害国人民情感的日子再次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小泉2001年4月就任首相以来第6次参拜靖国神社。 根据材料回答:该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试分析德日在反省战争罪行问题上产生差异的 主要原因。德日对侵略战争的反省程度不同。
日本对战争没有进行深刻反省,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还魂。(1)反映的问题:(2)主要原因:试从历史根源、文化传统、地缘政治等角度来分析德日对战争反省问题上的差异!1、历史根源:战后盟国对德日法西斯的清算程度不同,东京审判,因美国的庇护而惩处日本战犯和消灭军国主义势力不彻底。2、文化传统:①德国思想文化有着双重性质,德国哲学中理性的一面有助于它对法西斯战争进行深刻的反思;②日本则缺乏深厚的哲学文化传统,宣扬皇道精神,崇尚军国主义。3、地缘政治:①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地区,周围有英、法、苏等世界性强国的包围和监视;②日本是岛国,周边缺少世界性强国的威胁,而且受美国的庇护和扶植;另外,日本因人口众多,国土狭小,国人的危机感比较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中]江泽民 凡是忘掉过去的人 注定要重蹈覆辙。
——[美]桑塔亚那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永远不要战争的前提,
是永远保持记忆,
永远保持警惕。不是为了仇恨,
仅仅因为记住过去 对人类历史上共同出现于西方和东方的战争恶魔——法西斯主义,如果我们不把它永远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并且隔些年就再加几个钉子,谁能担保它哪天不会复活呢? ——冯小宁二战是一场并非必然的战争,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制止的了。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英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应该反思,对德国和意大利的绥靖政策、把祸水引向东方的政策,是不是一种助纣为虐的政策? ●美国和英国应该反思,迟迟拖延开辟第二战场,是不是一种以欧洲各国人民的鲜血为代价的坐山观虎斗的自私政策? ●美国应该反思,在胜利在握的情况下,对日本平民实行核攻击,是不是符合美国主张的人权、人道主义原则? ●以核战争威胁为后盾的霸权政策能否给美国和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战胜国的反思200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开幕。49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把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同时,48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把位于南京市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级纪念馆,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3月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缪寿良提交了将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提案。 ……●作为战争的受害者的反思永远不要战争的前提,
是永远保持记忆,
永远保持警惕。不是为了仇恨,
仅仅因为记住过去 ⒈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⒉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⒊一些国家墨守成规的代价:⒋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对侵略行为不能姑息纵容,应及时制止;
——肩负起大国的责任和义务。——创新、发展才是出路,要与时俱进。——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二战的经验教训和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等。㈠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1、精神物质: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
2、经济: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直接原因)
3、科技: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原子能、火箭技术、电子计算机)
4、思想: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促进了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 四、二战的影响㈡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1、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⑴对欧洲及日本:严重衰落⑵对美国苏联:美国一跃成为雄踞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苏联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走向崩溃回答: (1)你从以上材料中能得出那些信息?两个材料之间有何内在关系?(6分)
(2)请简要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对待国际间战争方面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汲取?(4分)(1)世界性战争有巨大的破坏性,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联合国倡导和平与合作、世界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3分)
战争的巨大灾难引起人们的反思,制止战争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3分)(2)世界人民加强对战争的反思;积极推动世界和平反战运动的发展;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加强第三世界的团结;正确发挥现代科技(核武器)的作用;防止超级大国的单边行动,反对霸权主义;有效化解民族、宗教矛盾;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坚决反对恐怖主义。
(任意4点即可)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各种矛盾交织,形成了军事集团;
③德国是挑动国,……①都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破坏;
②都动摇或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③都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④都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⑤都推动了社会主义与和平思潮的发展;
⑥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却加强了美国的实力;
⑦ 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等;(1)背景:(2)影响:——金榜P51五、比较一战与二战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1)背景不同:
一战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
二战爆发前,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规模结果不同:(4)影响不同:(3)目的和性质不同:一战时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
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二战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西斯制度;
性质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五、比较一战与二战的异同(大视野p38)“二战”的规模、破坏性更大。一战后欧洲削弱,但仍为世界格局的中心;二战后欧洲不再是世界格局的中心。1、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这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C2、“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C材料一:1945年8月10日,日本在乞降照会中明确指出:“日本政府准备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美国、英国和中国政府以及后来由苏联政府签字的在波茨坦发表的联合宣言中所列的条款,但应取得如下谅解,即上述宣言并不包含变更天皇统治国家的大权的要求。日本政府真诚地盼望这一谅解能得到保证并迫切希望很快获得对上述谅解的明确指示。” 材料二:1945年8月11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代表中、美、英、苏四国对日本电降照会作出答复:“自投降之日时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之权力,即须听命于盟国最高司令官。”
材料三:1946年11月3日,日本颁布的新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但实际上,天皇依然像从前一样受到大多数日本人的尊敬和崇拜,帝位仍然是统一日本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一个强大因素。
材料四: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战犯的第二天,麦克阿瑟就下令释放承押待审的19名甲级战犯。……1950年,麦克阿瑟又作出规定,对在日执行徒刑的一切战犯,均予提前释放。…… --以上材料摘自《为什么日本不认账》
材料五: 1950年1月12日,艾奇逊在谈到关国的亚洲政策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1954年3月,美日签订日关共同防御援助协定,重申“要履行日本政府依照美日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后又宣布美日应“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 一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1)据材料一、二,日本是否是“无条件投降”?请说明理由。(1)日本不是无条件投降。日本提出的投降条件是保留天皇,而美国的答复没有明确拒绝日本提出的条件。(2)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材料二的实质?(2)天皇虽然是象征性的,但毕竟保持了天皇原有的世袭君主地位,日本的国体并没有改变。由此可见,美国实质上已经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投降条件。(3)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日本军国主义没有根除的根源何在?(3)保留了对战争负有主要责任的裕仁天皇的皇位及天皇制;并没有真正彻底地惩办战犯;对侵略战争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反省。(4)材料五反映了美国对日本的政策采取的是怎样的政策?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何在? 由处置战败国日本变为要日本配合美国的霸权活动并承担军事义务。使日本变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据点。 纽伦堡审判根据下述4条罪行起诉和定罪:
①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
②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以上两条罪行合起来被称为破坏和平罪。
③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
④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德国纽伦堡审判:——纽伦堡审判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拓展1、: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也促成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请用具体史实说明这两种历史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这两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的? 分析:“历史的灾难”与“历史的进步”是每一个学习历史者都会遇到的重要课题之一,关于这个问题,恩格斯的观点也广为人知,“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两种历史现象、尤其是如何认识“灾难”与“进步”的关系?解题思路:关于二战的影响是人们所熟悉的,相关史实也不难掌握。因此,关键在于“思想”。其一,是要运用辩证思维思考这一问题,避免陷于“非正即误”的思维误区;其二,对以下两个问题要有正确的判断:灾难是谁造成的?进步是依靠谁实现的? ②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巨大的历史进步,表现为:一是打倒了德意日三个帝国主义国家,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进步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二是沉重打击殖民势力,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严重动摇;三是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四是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参考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①一方面,它给世界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战争历时六年,遍及世界各地,有数千万人口丧生,巨额财富被损耗,还有战争所造成的心理创伤。③毫无疑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巨大灾难”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侵略造成的,而“巨大的历史进步”是全世界人民英勇抗争的结果,没有这种抗争,这种进步就不可能实现。换言之,人民群众的奋起抗争和艰苦探索是实现历史进步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