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37年前,在湖南长沙的省立图书馆里,一个19岁的农村小伙子第一次突破他狭窄的视野,开始阅读世界地图。他后来回忆说,当时他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上周,当年那个农村小伙子再次阅读了那张世界地图,只不过这一次他用的不是铅笔,而是铁和血。毛泽东,正引领着中国加入世界共产主义阵营。对西方而言,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其后果目前还无法估量;对共产主义而言,却显然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最伟大的胜利;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则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对毛泽东而言,则意味着巨大的荣耀。5亿困顿疲惫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时代》封面旧民主主义革命近80年
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30年
1919-1949 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1949---1956年1956年以来萌芽:
形成:
成熟:
确立:
新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 国民大革命时期(24—27)农民问题研究井冈山时期(27—3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延安时期(1935—1945)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党的七大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1946—1976)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一、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 1913-1920毛泽东故居——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925年秋探究:从20年代开始,中华民族和中国的民主革命,曾出现过几次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袁世凯死后,出现军阀割据局面,中国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导致红军被迫长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陷入了绝境的危急关头;日本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和命运的抉择;探究一:从20年代始,中华民族和中国民主革命,曾出现几次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关键时刻一:思想上:行动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并走上革命的道路走俄国革命的模式从事农民问题的研究,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寻找中国革命的道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袁世凯之后,出现军阀割据局面,中国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君主立宪--民主共和--马克思主义关键时刻二: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927年参加“八七会议”,提出“政权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八七会议”会场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油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二、开创中国革命的道路:请回答:
(1)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3)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否违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而敌人主要集中在城市 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导致红军被迫长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陷入了绝境的危急关头;关键时刻三:参加遵义会议,并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带领红军四渡赤水、穿越大草地,最终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三.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史料: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8.6万人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后一个多月,红军突破了国民党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由于“左”倾领导者消极避战,致使红军损失过半,锐减到3万多人。 关键时刻四:日本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1942年的整风运动,为革命胜利的奠定思想基础;1938年5月写下《论持久战》,树立了国人抗日的信心和决心;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的胜利;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论;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和命运的抉择;关键时刻五:1945年8月赴重庆进行和平建国谈判,并签订双十协定;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材料一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1)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9月~10月的谈判,有什么结果? 避免内战,共商建国大计 ; 《双十协定》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新中国的诞生: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状况如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是如何确立起来的? 1)巩固政权:
2)恢复国民经济:
3)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A、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
B、三大改造(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
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49—1956):2、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
“左”倾
的错误:1956年,中共八大、《论十大关系》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经济: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年)
政治:1957年反右扩大化、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