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读书报告的写作一、为什么要写读书报告?
二、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
三、读书报告的内容
四、读书报告的要求
五、读书报告写作建议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体会,是把握书中要点,再以自己的话语重新加以组织的文章。 读书报告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
心得,批评,意见整理,创见。
读书心得报告就是读完一本或相关的几本书后,经过整理思考而写下的感想。传承知识
训练理解、概括与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治学奥秘
为创新而积累
学术论文及学位论文的必要训练一、为什么要写读书报告?辅助读物1、作者的传记;
2、作者其它作品;
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二、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一、引言
二、内容概述
三、扩展性讨论四、评价
五、结语
六、注释
引 言 简要交代本文撰写的缘起,开宗明义点明话题。
? 《爱弥儿》是我在可贵的大学时光里阅读的第一本教育专业书籍。——刘付洁 第一次接触《理想国》,是初中的事情了。那时候比较悠闲。所以总会不停地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因为被柏拉图式爱情观的浪漫吸引着,所以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毫无悬念地成了我的选择。同时因为年少,对于这部巨作,我能做的只是囫囵吞枣。所以现在回想,《理想国》留给的只是苏格拉底不断地与他人对话。当大学再次看这本《理想国》,似乎感受到更多。虽然我依然觉得这样的对话体很容易令我这样的人如坠云端而不知所踪。《理想国》这本的西方哲学煌煌巨制于我依然很玄。所以我只能选择我认为自己比较懂的那些部分来写这篇读书报告。
???? —— 卢倩映 内容概述 概括性地归纳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作者陈述的基本观点。
例:卢梭先生在这部著作里竭尽全力地推崇自然。而自然,也是我在脑海里《爱弥儿》的代言词,书中几乎所有观点都可以由这个词衍生。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是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记录了她在学前儿童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阐述了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它让世人了解到,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但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而有些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成年人的忽视和压抑。
——刘品希 我时常对教育学有种抗拒,每每翻开教育教学书刊时浏览几眼便觉得索然无趣,于是束之高阁。然而,却因为一本书,让我对此改观了。这就是《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都有从教30年以来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他用朴素的语言告诉了我们意义重大的指导和教育的精华。
——陈嘉琪 扩展性讨论 根据自己的阅历将此书内容与其他相关著述做比较分析,或结合个人实际体验加以引申等。
优点分析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最令我感动的是
印象最深刻的是
哪句话或哪个观点我觉得说得真好
这本书值得学习的地方
厘清疑惑:
我不了解的地方
我想问作者的问题
我质疑的部分
我不同意的部分
经验运用
我或者我的周遭也有过类似经验
这本书所学可以如何应用在我的生活中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或改变
是的,人的童年有多少已探究和待探究的秘密,一瞬间发现自己错过了许多更好地开发自己潜能的机会,甚为可惜。一瞬间发现自己现在的苦恼和缺点似乎都能从童年的经历中找到丝丝缕缕的关联,甚为感叹。
——凌熳 读罢全书,印象最深的是这一段话:
“心理分析最惊人的一个发现是,精神病可能起源于婴儿期。从潜意识中所唤起的一些被遗忘的事情表明,儿童是尚未被认识到痛苦遭遇的牺牲品。这个发现既给人深刻的印象,又使人心绪不宁,因为它与人们所普遍相信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儿童的纯洁的心理状态所遭受的这些创伤是缓慢而持续的,人们从来没有认识到它们是成人精神病的潜在原因。对儿童纯洁心理状态的创伤是由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成人压抑儿童的自发活动造成的;通常跟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成人,即儿童的母亲有关。”
(摘自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推动世界的手正是推动摇篮的手。这段话又一次印证了这个道理。
——凌熳《童年的秘密》不仅让我找到一些自己问题的答案,更是引起了我的思考。猛然发现,我们周围的父母亲似乎都是“无证上岗”。他们似乎并没有经过岗前培训。我想,以后如果我遇到准父母,一定会把《童年的秘密》当作教材推荐给他们。
常常会后悔小时候学琴学舞学书法半途而废,也常后悔从前没多开阔眼界。看完《童年的秘密》,又多了一层,后悔小时候没按更科学的规律去发展。其实爸妈看了后更加后悔。
——凌熳
?读一本好书是一种享受,尤其当这本书与你的理想有关的时候,你更会觉得受益匪浅。《爱弥儿》这本书对于热爱教育事业的我来说是一个宝藏,是一盏明灯,是一个火种。它让我学到了很多了,它让我明朗了很多,它启发我思考了很多。我想起了我所受过的教育,我见过的听说过的教育。在阅读爱弥儿的时候,我又会想起很多其他有关教育的书籍的内容,比如《窗边的小豆豆》,《中国教育新风暴》,《中国教育问题报告》,《教育概论》,《理想国》等等。我的思想在各个教育思潮中流连,我享受这个过程。
——孙孟洋 评 价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从本书的阅读中有何收获。
看完亲和平易的蒙氏著作《童年的秘密》,很深切的感觉是想重新活一次,重新经营一个童年。
——凌熳 结 语归纳全文主旨。注 释按规范的注释格式作注解。
1、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程晓堂编著:《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1、迟延萍,赵微:《我国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综述》,载《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2、方俊明:《双语获得的认知过程与浸入式教学的理论基础》,载《 心理科学》2001年第5期。
3、冯建军:《教育研究范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整合》,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第10期。10、Jon Wiles, joseph Bondi,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guide to practice, Pearson Education, Inc.Upper Saddle River,1979.
12、Kieth Sharpe,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in the Primary School__the What,Why,and How of Early MFL Teaching,London:Routledge. 2001.P188.三、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 (一)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推荐阅读“全本”; (二)确立论题: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三)收集资料:
1、摘记原文:根据论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2、查书籍杂志到校图书馆,区图书馆或市图书馆,依据目录检索相关书籍。同时也使学生更清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 3、上网搜索:如选用专业搜索网站。 (四)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 (五)注意点: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
四、读书报告的要求1.理解内容:认真理解和概括书本内容(书里说了什么)
2.抓住主旨:在前后左右比较中抓住其主旨(书的贡献何在)
3.激活问题:从中激活个人的问题意识
4.联系实际:联系中国实际加深体会
建议一第一,知建树究得失总体上知晓该书学术建树(如学术贡献、特点、地位、影响及意义等),不忘探究治学得失。在充分尊重学术建树,冷静评判具体治学长短建议二第二,取人长开己窍读他人书,应取其长,促使自己开窍。 随时随地像海棉吸水那样尽力吸收他人著述之长,始终保持警觉之心也必不可少。建议三第三,他失九不及己得一
名家难免有片面性或缺点,决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十全十美
学人不能满足于评说别人而不知自己建树
指出他人的九处缺点也不及自己亮出一处优点
名家得失固需评,自己建树更根本
成熟的学人应时时自问:换了我,该怎么做?是否做得比他好? 建议四第四,读人书想己事
读人书时想自己事,筹划学问该怎么做
读书无止境,人的学术生命有限
不要被良辰美景迷惑,而要以有限生命投入到个人学术园地的开拓上
在继承中创新建议五第五,先梳理后立说
创新建立在对现有成果的了解与尊重上
提出新论点前先应梳理前人已有工作,否则落入雷同、重复陷阱
提出新论前应小心求证建议六第六,广读书小落笔
一方面广泛读书;另一方面治学时小处落笔,将广泛的兴趣沉落到细小问题的研究上。广读小落,才会作出真正的学问来。
广读广落,听起来很美,但终究颗粒无收。 建议七第七,读西书做中学
年轻时难免向往西学,以做西学为乐为荣,但真正的学术园地还在中国,真正站得住脚的学问还是中国学问即中学。
一方面必须研读西书;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更重要的是研究自己的问题,做出中国学者自己的建树。 建议八第八,谈空不如做实
文科专业的通常弊端:空想多而实干少。
天马行空地畅想却找不到具体落脚点。读书时应悉心寻找个人治学的具体落脚点。架构井然有序,层次条理清晰。行文简洁明了,造句畅达易读。批评态度客观,立论要讲证据。恳切发掘疑问,培养洞视创见。读书笔记1、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
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 (1)索引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2、评注式读书笔记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4)评注读书笔记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
(5)补充原文读书笔记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3、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也叫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读书笔记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