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5)第一单元课件:第4课《老人与海》(共7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5)第一单元课件:第4课《老人与海》(共7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23 18:2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1张PPT。海明威老人与海 《亮剑》 “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上混啦。咱独立团不当孬种,鬼子来一个小队,咱亮剑,来一个大队也照样亮剑。” 阿诺德·施瓦辛格许三多教学目标1、从故事情节中把握“桑地亚哥”的
性格特征。
2、从心理描写中把握“桑地亚哥”
性格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3、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海明威生平介紹 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通常称他为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1899--1961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父亲是当地的一名著名医生,业余时间喜欢带孩子外出狩猎、运动、垂钓,以培养他们的“男子汉”兴趣和性格;而母亲则喜爱音乐和绘画,希望把海明威培养成循规蹈矩、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中的一分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明威报名入伍,因眼疾未被接受。海明威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去当见习记者。战争始终吸引着他,1918年5月被授予中尉衔到了意大利前线担任救护车队司机。在战争中为抢救伤员负过伤,前后动过12次手术,取出了237块弹片, 1926年,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他成为欧美文坛新秀,这部小说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青年一代迷惘、颓唐的精神状态。残酷的战争摧毁了他们的人生理想,于是他们沉醉在放荡不羁的生活中,消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女作家斯泰因称海明威为“迷惘的一代”。
   1929年,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使他跃入名作家之列。后来发表了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活跃在欧、亚战场。1940年发表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1年海明威曾来中国采访,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他还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古巴革命后海明威回到美国。
   1952年,发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度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40年创作实践中,探索了一条自己的文学创作道路,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冰山在海里移动之所以显得庄严雄伟,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的部分露出水面”,简约的文笔(电报式风格)和多种现代派手法(内心独白)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 。

海明威语言风格冰山理论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老人与海》中电报式风格的特点? 1.结构和情节简单,人物少到不能再少,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2.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和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越少,就越多 晚年身患重病,创作才能衰竭,精神抑郁,于1961年7月2日 用猎枪自杀。
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的评价: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 “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约翰·肯尼迪总统评价海明威
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1899—1961),( )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  )奖。他的代表作有《  》 《  》 《   》 《    》 预习检查 海明威(1899—1961), 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 《太阳照样升起》 《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预习检查鲭鲨 脊鳍 蹂躏
嘎吱 吞噬 鳐鱼
嗜杀 戳进 榫头
拽掉 攮进 舵手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古巴老渔民桑地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这一天碰上了好运气,他捕到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他把六盘绳子拧在一起拖鱼都险些把绳子绷断。正当老人高兴地返航时却遇到了鲨鱼的来袭······大马林鱼灰鲭鲨鲭鲨的齿吻星鲨白斑星鲨犁

鲨 阅读文章,填写下表,从鲨鱼和大马林两方面填写。 老人在什么状况下
与鲨鱼接二连三进
行搏斗的?
老人: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小说为什么
要描绘鲨鱼
的凶残?
鲨鱼: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 情节中表现出的桑地亚哥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在“武器”简陋、孤立无援、鲨鱼轮番来袭的情况下,老人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他被打败了吗? 你看到了“人的灵魂的尊严”了吗?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最终没有保住马林鱼算是失败者,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胜利者:一个不屈服命运的强者,无论环境如何艰苦卓绝,他都凭借无比的勇气和毅力进行了奋勇的抗争。虽屡遭厄运,却从不服输。他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8、想象训练:外貌描写也是小说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之一,但是课文节选部分却没有写到老人的外貌,同学们能不能想像一下老人的外貌特征,并把它描述出来。原著是这样描写老人外貌的——
桑地亚哥瘦削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毫无沮丧之色。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象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这两个肩膀挺怪,人非常老迈了,肩膀却依然很强健,脖子也依然很壮实,而且当老人睡着了,脑袋向前耷拉着的时候,皱纹也不大明显了。 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人 — 自然强弱6、如何理解老人与 鲨鱼的搏斗?象征寓意人——自然
象征:不幸、厄运、困境弱----强
象征:敢于挑战、永不言败
象征寓意大马林鱼人生的理想,对超越极限的追求鲨鱼成功路上的阻碍,各种各样的困难老人人类中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精神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的体现了作者所说的的思想。 海明威借助《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之口喊出一个男子汉的宣言:
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消灭掉”在这里指的是肉体上的消失,“打不败”则更多的是指一个人的精神是永远也打不败的,只要这个人有信仰,坚持自己的信念,那么无论肉体上受到多大的折磨,他的精神也始终不会垮掉。
讨论探究:
1. 老人乐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面对注定的失败,如此不屈不挠有意义吗?从第一条鲨鱼的出现,老人就意识到保住马林鱼的希望十分渺茫。 后来老人拼得筋疲力尽,几近死亡,大马林鱼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这样做值得吗?第一句话: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第二句话: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2.请用精辟的语句写下学习本课后的感悟和启示。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获得了什么,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勇敢、坚强、执着的精神。   *试着把困难和挫折当做一顿难吃的早餐,咽一咽总会吞下去的。记住,难吃的背后意味着营养。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3. 《老人与海》 确实是一部让人终身受益的好书,因为它给予我们太许多人生启示。摘录小说中部分精彩语句送给大家。   
1.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2. 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3.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4. 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5. 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愿同学们铭记这些闪烁着人类智慧和勇气光芒的精彩语句,并把它们化作直面人生、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从他身上你获得什么启发?
如果有一天厄运来临,我们-----?美国性格:个人英雄主义爱国者蝙蝠侠空军一号铁血战士 找出第一次斗鲨鱼前后描写桑地亚哥心理的句子,分析心理变化的过程特点和最终结果。 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或消极因素来分析心理变化的过程。1、但是并不抱多大希望
2、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
3、我不能阻止它来害我
4、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它
5、他向它扎去的时候并没有抱什么希望
6、但他抱着无比的决心和十足的恶意1、但是并不抱多大希望(消极)
2、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消极)
3、我不能阻止它来害我(消极)
4、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它(积极)
5、他向它扎去的时候并没有抱什么
希望(消极)
6、但他抱着无比的决心和十足的恶
意(积极) 请在这一部分再找出一些含积极因素或消极因素的描写心理的语句。 1、它把我的鱼叉连绳子都带走啦(消极)
2、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消极)
3、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积极)
4、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
(消极) 。
5、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
(积极)
6、可我比它更聪明(积极)
1、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消极)
2、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积极)
3、离家越来越近了(积极)
4、丢掉了40磅鱼肉,船走起来更轻快了
(积极)
5、“得有主意了”,我可以把我的刀子绑在
一只浆把上(积极)
6、我照旧是个老头,不过我不是赤手空拳
了(积极) 思考:桑地亚哥心理变化的过程和结果有什么特点? 消极与积极相伴,最终走向积极。思考: 《老人与海》中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是海明威独特的语言风格,请分析这些描写在小说的真实性、小说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及主旨表达方面有什么作用? 1、真实性:符合单独在海上打鱼的单调生活事实
2、结构:串联起故事情节,在小说中起着线索的作用
3、人物性格:表现了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多样化性格特征,英雄人物既是“硬汉”,有勇敢、坚毅的一面,但又往往伴随着孤独和绝望。
4、主旨表达:积极战胜消极的心理过程诠释了小说的主旨---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 。 黑格尔说过:人格的伟大和坚强的程度,只有借助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