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教学设计(表格式)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教学设计(表格式)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14 11:0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附件1:
容县2023年中考复习资源库建设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单位 容县绿荫中学 执教者 电话
1.教学内容分析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章是: 认识生物。本章通过观察和调查,让学生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并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学习调查的一般方法,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尝试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了解认识生物的基本方法和生物的归类方法。第二章是:了解生物圈。本章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认识生物圈及组成: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部分,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2.学情分析 生物学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学习这门课程,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个学科,形成爱护生物的环保意识,该学科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七年级这段时间正处在小学到初中的过度时期,大多数学生比较遵守纪律,课堂纪律没大问题。但是生物学术语和生物实验技能较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容易陷入重视记忆,轻视实验。知识梯度是渐进,大部分学生能跟上。
3.教学目标确定 【知识和技能】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他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5)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观察、调查、对照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4.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2)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 (3)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 (4)科学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难点】 (1)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科学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5.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教师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吧。 自学自测: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第一单元内容,绘画本单元知识的思维导图。学生活动 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根据复习目标自主复习,迅速浏览课本第一单元内容,绘画本单元知识的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 结合社会热点“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这个永不过时的主题,强调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复习的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环节二:教师活动 全程探究: 考点一:生物的特征 老师联系生活,简要介绍生物的特征,强调生物的基本特征,以及重点和考点。 链接中考: 1.(2020年玉林市中考)“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说明生物(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进行呼吸 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能生长 【解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述了初春小草的生长特点。故选D。 2.(2021年玉林市中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我们要按时进食,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和繁殖 C.生活需要营养 D.有遗传的特性 【解析】“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进食体现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生物特征。故选C。 考点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共生等。 链接中考: 1.(2021年广西北部湾)下列诗句能体现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 )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解析】A.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体现了生物的生殖现象,野草每年春天依靠种子繁殖后代。C.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D.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草还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导致豆苗生长缓慢,因此才有了“草盛豆苗稀”景象,故D项符合题意。 2.(2017年玉林市中考)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牛与野兔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 【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共生、寄生、捕食、竞争等。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的方式,对寄主造成伤害。而牛和野兔都吃草,属于竞争关系。 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组成 老师通过图解,简要阐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链接中考: (2023年广西)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自 2022年6 月1日起施行,被称为“地球 之肾”的湿地从此有了系统性的法律保护。红树林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是 贝类、虾、小鱼、蟹等水生生物集居繁衍和候鸟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红树林中的各 种植物为浮游动物、虾、小鱼、蟹等动物提供有机物,小鱼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为 食物,鹭鸟等候鸟飞禽以这些动物为食,鹭鸟与小鱼也以虾为食。生物的遗体、遗物 富含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后可被植物再利用。 (1)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除材料中明确提到的成分外,生态系统还应包括 。 (2)依据食性,材料中的鹭鸟与鱼之间存 在 和竞争的关系。 (3)该生态系统中的 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请结合材料写出一条含有鹭鸟的食物链: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湿地生态系统资源时要适度, 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为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题干中提到了红树等各种植物是生产者,贝类、虾、鱼、蟹、鹭鸟等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所以除材料一中明确提到的成分外,生态系统还应包括非生物成分。(2)鹭鸟与鱼之间的关系中,鹭鸟以鱼为食,所以是捕食关系,都又以贝类、虾为食,所以又是竞争关系。(3)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固定太阳能,消费者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最后动植物的遗体又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盐和水分,这些无机盐和水分又被红树吸收利用,完成物质循环。其中含有鹭鸟的食物链有:水生植物→鱼→鹭鸟。(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考点四: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链接中考: (2019年广西玉林市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著名的科学论断之一。我们必须树立和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1)从自然生态系统角度,对绿水青山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良好状态 B.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处于良好状态 C.生态系统区域内植物种类单一 D.生态系统区域内植物种类丰富 (2)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七年参加了植树活动。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森林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    ”“地球之肺”之称。 【解析】(1)绿水青山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良好状态;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处于良好状态;生态系统区域内植物种类丰富,C的理解错误。(2)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森林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考点五:科学探究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达和交流: 链接中考: (2021年玉林市中考)小李同学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用长方形不透光纸盒作为容器,按照图6所示设置。在纸盒两侧中央各放5只大小一样的、活动状况相似的鼠妇,先将装置静置2分钟,然后开始记录第2至第10分钟内两侧鼠妇的数量,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观察统计记录结果如表1。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 (2)小李同学此次探究提出的问题是 ? (3)探究实验常常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此次探究实验的实验组是 环境。 (4)在纸盒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而不是1只,目的是为了提高实验的 。 (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除了本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外,还有 因素。 【解析】(1)玻璃板见光是明亮的环境,黑纸板不透光是阴暗环境,该实验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光。(2)实验变量是光,由此可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3)实验设置中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形成对照实验。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实验组是明亮环境。(4)不能用1只鼠妇,用一只会有偶然性,实验不准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5)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学生活动 与老师一起回顾生物的特征,加深理解和记忆,并要求自己把生物的特征速背下来。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认真练习中考的真题,加强、巩固、提高知识点。 抢答:1.D 2.C 学生回答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等。 认真练习中考的真题,加强、巩固、提高知识点。 抢答:1.D 2.B 分小组总结知识点,鼓励小组长解说生态系统的组成。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发思考与讨论,答,学生补充,教师不断递进提问引导。 先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答: (1)生产者 非生物部分 (2)捕食 (3)物质 水生植物→鱼→鹭鸟 (4)自动调节 学生通过实例,加深记忆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特别是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掌握生物圈的概念,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学生训练真题,巩固知识点,学会应用。 答: C 绿色水库 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制订计划:通过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哪边鼠妇多。 (4)认真观看实验视频 (5)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6)各抒己见 学生独立完成真题,巩固知识点,学会应用。 答: 光(或光照)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明亮 准确性(或可信度) (5)生物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五个考点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老师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例子,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各个知识点的运用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每一个知识点又有中考真题的训练巩固,更能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增加课堂互动,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复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环节三:教师活动 全员提高 (一)统一观点:对课堂重点内容进行梳理,请同学们完善自己绘画的思维导图。 (二)课堂检测: 1.(2019年广西玉林市中考)2018年5月15日“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与外界密闭,志愿者所需要的氧气、水、食物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其中饲养的黄粉虫以蔬菜叶等为食,并能为人提供优质动物蛋白。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是(  ) A.水→蔬菜→黄粉虫→人 B.氧气→黄粉虫→蔬菜→人 C. 黄粉虫→蔬菜→人 D.蔬菜→黄粉虫→人 【解析】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故选D。 2.(2021年广西北部湾)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蛇和猫头鹰只存在捕食关系 C.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都是草 D.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反映生物之间食物的关系 【解析】 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鸟→猫头鹰,A错误。 鹰以蛇为食是捕食关系,鹰和蛇以鼠为食又是竞争关系,B错误。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故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都是生产者:草,C正确。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能量流动关系,D错误。 (2023 广西新中考模拟) 某校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一生态景区研学旅行,并进行了调查, 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对景区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绘制了:图3Ⅰ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Ⅱ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 、丙表示组成该生态系统的三种不同生物成分。A 、B 、C 表示乙中的三种不同生物,① ---⑤表示生物的生理活动过程) 。请据此回答: 图 3 在图Ⅰ,所示食物网中 ,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从图 Ⅱ 可以看出,在环境与生物之间,参与碳循环的生理过程有 ( 填写图中标号),从甲传递到乙的过程。写出图 Ⅱ 中所示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用图中文字 、字母和箭头表示) 。 (3) 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 ,而且能量在传递过程中也会呈现出 的特点。 (4)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景区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解析】 (1)食物链从生产者出发,到最高级消费者,因此图 I 总共有 3 条食物链,分别为草 →鼠→蛇,草→昆虫→食虫鸟→蛇,草→昆虫→蛙→蛇,其中草为生产者,蛇为最高级消费者,也为次级消费者,食虫鸟和蛙为次级消费者。图 I 所示食物网中,食虫鸟和蛙都以昆虫为食,食虫鸟和蛙属于竞争关系,鼠和昆虫都以草为食,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 (2)从图 II 可知,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直接联系的序号有①②③④,通过分析可知: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也可以释放二氧化碳,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因此①是呼吸作用,②是光合作用,③是呼吸作用,④是分解作用,都是生物参与碳循环的生理过程。从生产者甲到消费者乙,碳主要是被甲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为承载能量的有机物,以有机物的形 式再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乙。又知生物种类 B 最多,C 最少,可得出食物链为甲→B→A→C,因为消费者级别越高,生物种类越少。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太阳能转变为化学 能,以有机物的形式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呈单向流动传递、逐级减少的特点。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可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稳定,且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学生活动 归纳知识点,相互补充说明,完善思维导图。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检测,相互交流讨论,巩固知识点,学拓展延伸,学会致用。 抢答: 1.D 2.C 3. (1)生产者 (2)①②③④ 甲→B→A→C (3)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自动调节设计意图 统一观点,把课本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知识点,再重复,再训练,人人过关,全员进步。课堂检测,强化训练,巩固新知识,让学生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知识情感得到升华。环节四:教师活动 自我评价: 询问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学生活动 各抒己见,谈收获和疑惑。设计意图 通过自我评价,了解学习情绪,反思哪些新知识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教师也作教学评估,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构建学生满意的高效课堂。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 (1)本节复习课的设计,以课本知识为基准,构建教学目标,形成重要概念,落实生物学科科学素养。 (2)运用“两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学生自学自测、全程探究、全员提高等环节,小组成员进行探究学习,一考点一真题巩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总结,构建知识网络,教师进行查缺补漏,提高复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3)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实验,通过视频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解决“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教学难点。 (4)课堂上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检测和反馈,巩固所学内容。请同学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的观念。落实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增强环保意识,传递社会责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