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4 15:39:3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石壕吏》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
近日,一篇题为《唐朝秘闻:杜甫旁观官吏捉人无动于衷》的帖子火了,直冲热搜排行榜第一,帖子中有人质疑杜甫亲眼目睹了官吏捉人征兵的场面,却没有帮忙求情,更没有出面阻止,罔称“诗圣”,更不配爱国诗人的称号。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让我们穿越千年找到杜甫,与他展开一次深刻的对话。
二、布置任务
任务一、走进事发现场
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内容,学生结合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一说当天的事发经过。
学生:退守河阳的士兵在到处抽丁补充兵力,他们去石壕村捉人的时候,老翁翻墙走出去了(逾墙走:翻墙走出去,这里进行了引导)老妇出门看,官兵非常地愤怒,老妇非常凄苦,进行了哀求。她说的是,他的三个男人(此处老师提示:三个儿子),一个儿子捎来书信,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生存下来的还在,死去的人已经失去了生命。家里没有其他人,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孙子的母亲没有去(此处老师提示:离开),但出入都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已经年老体衰了,请求跟从差吏回去,去河阳服兵役,去做早饭。(杜甫)晚上听到哭声很久都没有停下来,断断续续的哭声。(杜甫)天亮了只是独自和老翁告别。
教师:这位同学把当天发生的事情概括得非常具体完整,我们给他一点掌声。这位同学不仅把事情完整地概括出来,而且还把老妇说的话也完整复述出来了。
教师:杜甫当天夜晚在石壕村一家老妇家投宿,看见有差吏来到石壕村捉人,老翁偷偷从墙角跑开了,只有老妇出门与差吏对峙。这个时候差吏凶神恶煞地质问老妇,老妇苦苦哀求、诉说自己家中的情况。但是差吏不管老妇处境如何,仍将她捉走,去河阳服役。杜甫此时就在老妇家中却没有出面阻止,老翁在家中默默哭泣,杜甫天亮后与老翁告别。
2、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想想事发当天除了杜甫,还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师:有哪几个人?
学生(齐答):老翁、老妇、官吏。
师:这些人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1:我想点评老翁,他很狡猾。因为当官差来了,他跑了。
教师:这位同学非常有责任心,他认为老翁作为一个男人,这种时候不应该跑。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
学生2:老翁是觉得,官吏抓人只会抓男丁,他又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所以他就翻墙出去了,躲避官兵的追捕,他以为老妇出去是不会被抓的。
教师:这位同学的思维真的非常敏捷,他的眼光非常长远,他一方面觉得官兵来抓人只会抓男人,老妇只是个女人,而且是个年纪比较大的女人,所以他觉得官兵不会抓她,老翁就赶紧跑了;第二个原因,老翁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是家里唯一的成年的男丁,所以他们要保存实力。如此看来,老翁并不是狡猾,他只是为家人长远的考虑,而且他也没有想到官兵会把老妇带走。
除了老翁之外,其他人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3:我认为老妇非常凄苦。“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这句能看出她的身体不太好。
教师:除此之外还有吗?她还遭遇了什么?
学生3:她的三个儿子都去服兵役了,而且还有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
学生4:我认为老妇的生活条件非常凄苦,“出入无完裙”,可以看出她的生活条件很凄苦。
学生5:老妇家里还有一个孙子,家里的负担很重。
教师:她最终还经历了什么?
学生5:她被抓去服兵役了。
教师:哪怕家里三个儿子都去防守邺城了,哪怕两个儿子都战死了,哪怕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孙子,但是官吏依然把他捉走了。所以我们在读老妇前致词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学生:要用缓慢、沉重、悲痛的语气来读。
(请1位学生朗读老妇致词部分,读得不是很好,又请了一位,更好一点,但是情感还是不够,教师加入“唉”进行示范朗读,接着请全班一起朗读,此时感情比较到位。
教师:同学们评价了老翁、老妇,那官吏呢?
学生齐答:非常冷酷,非常无情。
教师:如果是你们听到老妇这种哭诉,你们忍心吗?
学生: 不忍心。
教师:但是官吏最后还是毅然决然把她带走了。
教师:从同学们的分析当中,我们看到差吏的凶恶,看到老妇一家的困苦,他们经历了“丧子之苦”“困窘之苦”“应征之苦”。官吏的凶狠与老妇的苦难仅仅是个例吗?还是当时的普遍现状呢?
学生:普遍现状
教师:我们一起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教师出示背景资料,请学生齐读:
时代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叛军,胜利在望。次年春,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诗人的处境:757年时任左拾遗的杜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出任华州司功参军,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诗人所任的华州司功参军,是个七品小官。)
教师:从老妇身上,我们只是看见了一个时代的缩影,百姓的痛苦,源自一个“苦难”的时代。
教师:目睹了这场苦难家庭的经历,在这首诗歌中从表面上看,我们的作者在做什么?作者在全诗中仅仅作为旁观者存在。那事实真的如此吗?
任务二、探求“真相”--是“爱国诗圣”?还是“冷血诗人”?
教师:同学们再次带着情感朗读课文内容,说一说从字里行间当中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大家可以从作者的用字用词的角度去分析。
学生1:我感受到作者的同情且无助,“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作者在夜晚听到了老翁传来的哭声,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在房间默默地看着、听着,在天亮的时候,只能与老翁独自告别。
教师:那这里作者塑造了一个非常悲惨、无奈的老翁形象。而且大家有没有发现,“夜久语声绝”,为什么他能够听到,说明什么?
学生:说明作者也不能入睡,也夜不能寐。
教师:由此你可以看出作者的同情且无奈。
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读出作者的情感?(无人回应,教师引导)全文当中,有没有哪句是作者直接表示议论或者抒情的句子?
学生: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教师:其中,他是怎么形容这个吏的?又是用哪个词形容这个妇的?
学生:怒,苦。
教师:这两个词就能读出作者对可以读出作者对老妇悲惨遭遇的同情。
教师:还有吗?(无人回应,教师继续引导)大家看这个事情发生的时间节点,从文中找出关键时间节点。
学生:夜
教师:当时官兵去老妇家是干嘛的?
学生:征兵。
教师:那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什么词?
学生:捉人。
教师:晚上来捉人,大家想象一下,一般征兵是什么时候征兵?
学生:白天。
教师:那为什么晚上来?
学生:怕人跑了。
教师:对的,官兵趁大家睡觉的时候,晚上去征兵。而且这里作者用了捉人,可以看出作者对统治者当时是什么态度?
学生:批判。
教师:作者在叙事当中,笔端饱蘸无限深情,虽不着一句议论,不着一句抒情,但凄苦、悲愤之情尽在不言中。诗人将褒贬之情融于精准客观的叙述中,用精练的词句去感染读者。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背景资料,再次探讨一下,杜甫既然对老妇一家如此同情,为什么会冷眼旁观差吏夜捉人?真的是因为他冷血吗?
学生:不是。因为自己也被贬了。
教师:根据当时的社会现状,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服兵役,走上战场。而洛阳、潼关一带的壮丁都被抓得无人可再抓了,连家中的老妇都被抓去服兵役,这样的拉伕政策实在让人心痛和愤怒。但是由于安史之乱是一场叛乱,进行的战争是维护统一、制止分裂的正义战争,杜甫看来,国家的确需要人(甚至是妇人),但不应该这样无节制地抓人。诗人的心中充满矛盾,一边是国家的前途,一边是百姓的疾苦。可没有国家的和平稳定,就没有个人的幸福安康;没有个人的绵薄力量,也就没有国家的和平稳定。诗人虽为朝廷小官,但始终关注现实,既忧国又忧民,其精神可贵。
(因时间不够,下面任务三,改为课后完成)
任务三、请你为杜甫写一段内心独白
教师:在《石壕吏》当中,杜甫只是作为一名看客,没有发出只言片语,导致不实报道随意编排,为了扫清谣言,请你为当时的杜甫补充一段内心独白,写出他当时的感受。
示例:我心为国忧,亦为民悲痛,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天明告别,我不忍回头看,我知道,老翁还在门口的榆树下,倚着破败的茅屋目送我远去。旭日东升,带来了万物的黎明和生机,可是又有谁能给老百姓一个黎明,给他们留下一线生机呢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对事物有甄别的能力,不要被不实信息误导。
三、作业布置
必做:请你将《石壕吏》补充细节,扩写为一则小故事,作为《唐朝秘闻:杜甫旁观官吏捉人无动于衷》的回应,为“诗圣”正名。
选做:比较阅读《潼关吏》,体会作者蕴含深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