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沙湾区2024年初中毕业调研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乐山市沙湾区2024年初中毕业调研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5-14 09:3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乐山市沙湾区2024年初中毕业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K—39 I—127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4题,每小题2.5分, 共3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水用于电解法制氢气 B.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用酒精作燃料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将大理石保存在细口瓶中 B. 蒸发食盐水
C. 称量7.2g氯化钠 D. 滴加液体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a2CO3 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显色 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 鉴别羊毛和涤纶 取样灼烧,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4.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高楼发生火灾,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图书、档案等物品着火,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应用了隔绝空气灭火的原理
D.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5.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于药品加热的是
A. B. C. D.
6.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有CO2生成,则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下表为四种食物的近似pH,你认为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多吃的食物是
食物 苹果汁 豆浆 玉米粥 鸡蛋清
pH 2.9-3.3 7.4-7.9 6.8-8.0 7.6-8.0
A.苹果汁 B.豆浆 C.玉米粥 D.鸡蛋清
8.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近十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贡献。关于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 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
C. 锑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6
D. 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1
9.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物质中含氧气的是
A.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 C.空气 D.蒸馏水
10.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下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体系中共有4种化合物
B. 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C. 参加反应的CO2、H2分子个数比为1∶3
D. 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CH3OH与H2O的总质量
1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乙的溶液中获得晶体
D. t2°C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1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 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C.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D.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13.如图,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再倒入浓NaOH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下降
B. 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终没有变化
C. 倒入浓NaOH溶液后,杠杆逐渐恢复原状
D. 其他条件不变,将CO2换成H2会产生同样现象
14.某品牌加碘食盐标签上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依据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加碘食盐配料:NaCl KIO3 含碘量:10mg 净含量:500g 食用注意:勿长时间加热 保存:防潮、放阴凉处
A.此品牌的加碘食盐属于纯净物 B. 袋装500g这种食盐中含KIO3的质量为10mg
C. KI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炒菜时,最好在菜熟后再放入加碘食盐调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16分)
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化学世界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画出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
(2)二氧化硫 ▲ ;
(3)6个氧分子 ▲ ;
(4)2个碳酸根离子 ▲ 。
2.钛金属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我国钒钛磁铁矿床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钛铁矿需要粉碎,其目的是 ▲ 。
(2)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价。
(3)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金属矿物不能再生,下列能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的措施是 ▲ 。
A. 回收利用废旧钛金属制品 B. 任意开采钛金属矿石
C. 钛金属抗腐蚀性能好,可随意堆放储存 D. 寻找、开发钛金属的代替品
3. A、B、C、D四种物质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A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为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能发生一步转化,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 ▲ ,D的化学式为 ▲ 。
(2)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是 ▲ 。
4.某小组同学以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草木灰(含K2CO3)和油脂为原料,模拟古法制肥皂,实验室操作流程如下图:
已知:油脂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在碱性、加热条件下生成的物质可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生成的固体产物俗称 ▲ 。
(2)“溶解”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 (填化学式)。
(3)“沉淀”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填化学式)。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11分)
1.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请结合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 (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 (填字母代号)。
(4)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氢气,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
2.实验室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15%的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来制取CO2,某化学兴趣小组提出:若将稀盐酸改为极稀盐酸结果又如何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有较多CO2放出
猜想二:无CO2放出,有新物质生成
猜想三:(1)无CO2放出, ▲ 。
【查阅资料】 Ca(HCO3)2+Ca(OH)2=2CaCO3↓+2H2O
【实验探究】用溶质质量分数0.050%的极稀盐酸进行如图实验探究:
(2)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①如图,将纯碳酸钙和0.050%的盐酸混和,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再过滤 玻璃管内液面不移动 猜想一 ▲ (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取滤液放在蒸发皿中加热浓缩并蒸干 有白色固体出现 猜想二成立,有新物质生成的理由是: ▲
③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滤液中含有 ▲ 离子
④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饱和澄清石灰水 滤液变浑浊 滤液中含有 ▲ 离子
在实验①中,极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 。
继续用不同浓度的极稀盐酸做重复实验…。
【实验结论】实验室不能选用极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来制取CO2
【拓展应用】酸雨腐蚀建筑物可用碳酸钙能与极稀酸反应的原理解释。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8分)
1.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取该废液196g于烧杯中,逐渐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该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 g。
(2)该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