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走月亮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会景色之美。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以月点题,谈话导入
师:圆月高挂夜空,总能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文人墨客的笔下常有“月亮”的身影。(出示月亮的图片)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呢?”
月亮总是寄托着人们的情愫。今天我们就一同学习一篇与月亮有关的散文。
揭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字词正音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将文章读通读顺。
师:老师找到了一些朗读时存在困难的字词,想请大家挑战挑战。
请生读第一排词语(淘汰 葡萄),纠正“淘”字读音,出示第二排词语,纠正后鼻音。
师:现在老师将这些词语送到句子中,你还会读吗?
师:看来这些词句都难不倒你们,作为奖励,老师邀请你们玩个小游戏,请看这张图片,猜猜行人走过的地方叫什么?(预设:田埂)
你说说看你认为什么是田埂?请你为大家读一读。
过渡:现在让我们带上刚才的收获,走进文本中,跟随作者脚步一同去“走月亮”。
二、解习俗,整体把握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了解“走月亮”
师:“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什么是走月亮?”
师“那什么是走月亮呢?”(预设:在月亮下散步)
师:“文中哪里写了答案?(出示三段)请你读一读(生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原来走月亮便是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师:“其实还可以借助插图理解。看图片”
图片中有什么?(预设:明亮的月亮、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母女)
师:图片中的母女是云南白族人,中秋节这天他们会着盛装,和家人一同在月光下散步。
师:让我们用朗读把这么美的画面读出来。
2、梳理课文脉络
师:认真阅读的孩子们一定发现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很多次,请你默读课文,找一找这句话出现了几次?
其实,它的每一次出现都藏着我和阿妈走月亮的踪迹。瞧,他们一开始走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出示“在小路上走月亮”)(板书:小路)
接着他们又到哪里走月亮呢?”(预设:溪边)出示“在溪边走月亮”
师:请到文中找找他们还到哪里去走月亮?预设引导到田埂走月亮。
师:(概括)后面还走过了很多地方。(出示课件)
过渡:走过的每一处地方又有怎样的景色呢?让我们跟随我和阿妈一同去走月亮吧。
三、精读课文,想象画面
【月亮升起图】
师:你看,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它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请你为我们读一读作者眼前的画面!(出示第二段)(点评)
师:此刻我们就站在小路上,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景物?
“淘洗”这个词很有趣,你想到了什么?一起读出你脑海里的画面。
师:正是这轮明月,将大地照亮,伴随着读书声一幅“明月升起图”展现在我们眼前(板书:明月升起图)
带着你的体会,我们再读一读。(齐读)
【月下溪边图】
过渡:此时此刻,在月光的辉映下。我们沿着小路往前走,向小溪边走去。
(出示自学提示)请你为我们读一读学习要求。
1、自读自悟
师:孩子们请看,请用这样的方式去和同桌交流。
谁来为我们分享你喜欢的句子?请你读、你想说?
预设:静静流淌的小溪、细细的小溪、洒满月光小溪
师:现在站在溪边的你最想做什么?
花草清香、皎皎月光随着溪水缓缓流淌
师:溪水里载着月光,月光透着花草清香。
月下溪边还有那些景色让你觉得特别?
师:还有分享吗?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感受鹅卵石的多 (请你读出它的多)(齐读)连起来读一读。
【聚焦“抱”】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抱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细细读读,说说感受。
你什么时候会用抱?
预设:拟人,母亲抱着孩子,珍惜、心爱之物、喜爱之情
影射我的幸福感受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师: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还会做什么?而我——
生: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师:而我还会做什么?
生:摘野花。
师:而我在溪里还会干什么?
这些所有的都包含在了那个省略号里,啊,回忆白天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啊,再读。
“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踩过野花的地方。”
预设:三个看看,感受到作者对小溪的喜欢
引导背诵:这样的美景让我们将它用心记在脑海中吧,尝试背诵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读、想的方式走进作者内心,下来之后请同学们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阅读文中三、四部分。下节课我们再一同去走月亮。
教学反思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反复去读,去讨论,以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入情入境,旨在形成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达到读中有所感悟的效果。不拘泥于单一的问答形式,以自读自悟、交流碰撞的形式,达到互相启发的效果。整堂课紧扣“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要素,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调配多种感官去想象画面的美。
不足之处:单篇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不够,依据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开课时可以联系第一课《观潮》。引导学生回忆《观潮》中学到的方法,运用看、听这两种感官去想象画面。这样在《走月亮》的教学上学生就能更清晰地将旧知与新知进行串联,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