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回归基础专题09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训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下列化学式及结构式或结构简式中,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
A.C2H8N2 B.CH4Si
C.CH2SO D.COCl2
2.(23-24高二上·河北承德·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乙烯为不饱和烃,分子中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苯分子中存在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完全等价的特殊结构
D.相同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同
3.(23-24高三上·山西太原·阶段练习)下列反应得到相同的产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②为取代反应
B.反应①②有机物中共涉及三种官能团
C.产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产物的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
4.(23-24高三上·福建福州·阶段练习)有机物为合成新型药物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最多能与反应
D.可发生水解、氧化、加成、消去等反应
5.(21-22高三上·黑龙江大庆·开学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醛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B.苯酚俗称石炭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CH3OH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
D.由CH3CH3→CH3CH2Cl→CH2=CH2→CH3CH2OH的转化过程中,经过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
6.(2022·浙江·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 互为同系物
B.和互为同位素
C.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氰酸铵()和尿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7.(22-23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有机物CH3CH3与甲烷是同系物;
②CH3COOCH2CH3和CH3CH2COOCH3是不同物质;
③与是同分异构体;
④CH3CH2OH和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全部
8.(23-24高三上·湖北荆州·阶段练习)栀子苷是中草药栀子实的提取产品,可用作治疗心脑血管、肝胆等疾病的原料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4种含氧官能团
B.1mol该化合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5mol
C.该化合物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面
9.(2023·全国·高考真题)下列反应得到相同的产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反应②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
C.产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产物的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
10.(2023·北京·高考真题)一种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重复单元中有两种官能团
B.可通过单体 缩聚合成
C.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降解
D.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11.(2023·山东·高考真题)抗生素克拉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克拉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存在顺反异构
B.含有5种官能团
C.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
12.(2023·浙江·高考真题)七叶亭是一种植物抗菌素,适用于细菌性痢疾,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存在2种官能团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
D.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13.(2023·江苏·高考真题)化合物Z是合成药物非奈利酮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不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Y中的含氧官能团分别是酯基、羧基
C.1molZ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D.X、Y、Z可用饱和溶液和2%银氨溶液进行鉴别
14.(2023·广东·高考真题)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点击化学”的科学家。图所示化合物是“点击化学”研究中的常用分子。关于该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反应 B.最多能与等物质的量的反应
C.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 D.能与氨基酸和蛋白质中的氨基反应
15.(23-24高三上·北京顺义·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氯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B.可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C.的名称是2-丁酸
D.可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
16.(2024·四川成都·模拟预测)有机玻璃的单体结构为。下列有关该单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解产物之一是 B.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与戊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D.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17.(23-24高三上·安徽·阶段练习)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可以与溶液反应
D.1mol该有机物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
18.(23-24高三上·江西南昌·阶段练习)下列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有机物具有酸性
B 46 g乙醇与足量Na反应生成1 g H2 乙醇分子中氢氧键比碳氢键更易断裂
C 酰胺在酸或碱存在并加热时可水解 氨基酸有两性,能发生反应生成肽键
D FeS去除工业废水中的Hg2+、Cu2+ FeS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19.(23-24高三上·陕西西安·期中)我国学者研制了一种纳米反应器,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MO)和氢气反应获得EG。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纳米颗粒将氢气解离成氢原子
B.DMO分子中碳氧单键发生了断裂
C.反应过程中生成了MG和甲醇
D.EG和甲醇互为同系物
20.(23-24高三上·重庆沙坪坝·阶段练习)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氨酯(PU)、聚乙炔(PA)、MBS、密胺树脂(MF)等(忽略端基),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U: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
B.PA:为良好的导电高分子材料
C.MBS:的单体均可以与溴水加成
D.MF:由三聚氰胺和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制备
参考答案:
1.B
【详解】C、Si能形成4个共价键,N能形成3个共价键,而O、S能形成2个共价键,Cl能形成1个共价键,因此可以看出选项B中物质C、Si成键不合理,其余选项均是正确的。
答案选B。
2.A
【详解】A.乙烷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3杂化,不可能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
B.乙烯为不饱和烃,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分子中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故B正确;
C.苯分子中存在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完全等价的特殊结构,故C正确;
D.乙烯和聚乙烯最简式都是CH2,相同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同,故D正确;
选A。
3.D
【详解】A.反应②中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断裂,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选项A错误;
B.两个反应所涉及的物质含有羧基、羟基、酯基、碳碳双键共4种官能团,选项B错误;
C.乙酸异丙酯分子中含有4个饱和碳原子,其中异丙基中存在一个饱和碳原子连接两个饱和碳原子和一个乙酰氧基,类比甲烷的正四面体可知,该分子中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平面,选项C错误;
D.两个反应产物是相同的,从结构上看,该产物是由乙酸和异丙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故其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4.C
【详解】A.根据有机物E的结构可知,分子式为,故A错误;
B.有机物E中N原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所有原子无法共平面,故B错误;
C.有机物E中只有羧基能与反应,所以最多能与反应,故C正确;
D.根据该分子的结构,无法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5.A
【详解】A.丙醛具有强还原性,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反应是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苯酚中含-OH,酸性很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故B错误;
C.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上含有H原子,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CH3OH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甲醛,故C错误;
D.由CH3CH3→CH3CH2Cl是取代反应,CH3CH2Cl→CH2=CH2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CH2=CH2→CH3CH2OH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转化过程中,经过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A.前者官能团是醇羟基,后者是酚羟基,物质类别不相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同位素即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代表单质,代表离子,不是同位素,故B错误;
C.同素异形体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和均为氢气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氰酸铵()和尿素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①CH3CH3与甲烷属于烷烃,互为同系物,故正确;②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二者是不同的物质,故正确;③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因此与是同一种物质,故错误;④CH3CH2OH和都属于醇类,但是—OH数目不一样,故不互为同系物,故错误;故选A。
8.C
【详解】A.分子中有的含氧官能团有:酯基、羟基、醚键,共3种,A项错误;
B.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1mol该化合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2.5mol,B项错误;
C.分子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故该化合物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C项正确;
D.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D项错误;
答案选C。
9.C
【详解】A.反应①为乙酸和异丙醇在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乙酸异丙酯和水,因此,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A叙述正确;
B.反应②为乙酸和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酸异丙酯,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因此,该反应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B叙述正确;
C.乙酸异丙酯分子中含有4个饱和的碳原子,其中异丙基中存在着一个饱和碳原子连接两个饱和碳原子和一个乙酰氧基,类比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乙酸异丙酯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叙述是错误;
D.两个反应的产物是相同的,从结构上看,该产物是由乙酸与异丙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故其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D叙述是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10.A
【详解】A.的重复单元中只含有酯基一种官能团,A项错误;
B.由的结构可知其为聚酯,由单体 缩聚合成,B项正确;
C.为聚酯,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降解,C项正确;
D.的重复单元中只连有1个甲基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D项正确;
故选A。
11.D
【详解】A.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存在碳碳双键,且双键两端的碳原子分别连有互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故该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A正确;
B.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含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醚键和酰胺基等5种官能团,B正确;
C.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中的羧基、羟基、酰胺基等官能团具有形成氢键的能力,故其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其中距离较近的某些官能团之间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C正确;
D.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1mol该有机物含有羧基和酰胺基各1mol,这两种官能团都能与强碱反应,故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D。
12.B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共三种官能团,A错误;
B.分子中苯环确定一个平面,碳碳双键确定一个平面,且两个平面重合,故所有碳原子共平面,B正确;
C.酚羟基含有两个邻位H可以和溴发生取代反应,另外碳碳双键能和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最多消耗单质溴3mol,C错误;
D.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含有1个酯基,酯基水解后生成1个酚羟基,所以最多消耗4molNaOH,D错误;
故选B。
13.D
【详解】A.X中含有酚羟基,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A错误;
B.Y中的含氧官能团分别是酯基、醚键,B错误;
C.Z中1mol苯环可以和发生加成反应,1mol醛基可以和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Z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X可与饱和溶液反应产生气泡,Z可以与2%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Y无明显现象,故X、Y、Z可用饱和溶液和2%银氨溶液进行鉴别,D正确。
故选D。
【点睛】
14.B
【详解】A.该化合物含有苯环,含有碳碳叁键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因此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B.该物质含有羧基和 ,因此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反应,故B错误;
C.该物质含有碳碳叁键,因此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故C正确;
D.该物质含有羧基,因此能与氨基酸和蛋白质中的氨基反应,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5.B
【详解】A.乙烯分子发生加聚后形成的聚乙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故A错误;
B.1-溴丙烷和2-溴丙烷的核磁共振氢谱分别有3个峰和2个峰,可以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二者,故B正确;
C.的名称是2-甲基-丁酸,故C错误;
D.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因此不能利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C
【详解】A.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为和CH3OH,故A正确;
B.中存在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只有4个C,戊酸有5个C,和戊酸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以碳碳双键为基本平面,酯基可以和基本平面共平面,而与酯基相连的甲基中间是以单键连接,单键可以旋转这个甲基可以落到基本平面上,因此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7.C
【详解】A. 有机物中的两个苯环以单键相连可知,右侧甲基上有碳原子可以和苯环上的碳原子共线,和甲基对位的碳原子共线,和右侧苯环上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和对位上的碳原子和氢原子共线,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A项正确;
B.分子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B项正确;
C.该有机物中的酚羟基酸性比碳酸弱不与溶液反应,C项错误;
D.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可以和溴发生取代反应,能与溴发生取代的氢原子共有3个,含有1个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该有机物最多消耗,D项正确;
故选:C。
18.B
【详解】A.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是由于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了HCl气体,HCl溶于水电离产生大量H+,使溶液显酸性,因而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A错误;
B.乙醇与足量Na反应生成乙醇钠和H2,反应时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有2 mol乙醇(92 g)参加反应,会产生2 g氢气,现在有46 g乙醇参加反应,其物质的量是1 mol,则反应会产生1 g H2,发生反应时断裂极性强的H-O键,B正确;
C.选项中两个陈述均正确,但二者没有因果关系,C错误;
D.FeS去除工业废水中的Hg2+、Cu2+,是由于FeS溶解电离产生的S2-与废水中的Hg2+、Cu2+反应生成更难溶的HgS、CuS沉淀,而不是因为FeS具有还原性,因此二者没有因果关系,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9.D
【详解】A.根据图示,H2在Cu纳米颗粒上解离成氢原子,故A正确;
B.根据图示,DMO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变为MG和甲醇,碳氧单键发生了断裂,故B正确;
C.根据图示,DMO分子先生成了MG和甲醇,故C正确;
D.EG是乙二醇,甲醇,乙二醇和甲醇中羟基个数不同,表示同系物,故D错误;
选D。
20.D
【详解】A.PU结构中有氨基和酯基,氨基能与酸反应,酯基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故A正确;
B.PA是聚乙炔,是导电塑料,可以导电,故B正确;
C.MBS是有三种烯烃加聚反应生成的,单体均可以与溴水反应,故C正确;
D.MF是有三聚氰胺与甲醛缩聚反应制备的,故D错误;
答案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