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滑轮同步课时练-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2滑轮同步课时练-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14 07:2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1.2 滑轮 同步课时练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课时3滑轮
【课堂巩固】
1.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构造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中,_________的滑轮叫定滑轮,________的滑轮叫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动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定滑轮实质是一个__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时不能______,但能________。
3.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________力,但费________。
4.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千克的物体A(如图11.3.1),挂物体的钩子承
受_______牛的力,挂绳子的钩承受_________牛的力(动滑轮重不计).
5.如图11.3.2,物体重10N,且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
是_________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
为______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
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
小关系是F1______F2______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
不能改变力的_________,只能改变力的_________。
6.用如图11.3.3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以及已知物体重200牛,物体匀速上升1米,不计滑轮组重及摩擦,则:( )
A.拉力为80牛           B.拉力为40牛;
C.绳的自由端拉出4米        D.绳的自由端拉出1米。
7.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图11.3.3
8.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比较,最多可省(  )
A.1/3的力   B.1/2的力    C.2/3的力    D.3/4 的力
9.如图11.3.4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重物G=100N,每一个滑轮重20N。当绳自由端拉力F竖直向上大小为30N时,重物G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N。拉力F为_______N时,恰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若重物G能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绳自由端向上运动速度为_________ m/s。                           
10.请分别作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图11.3.4
11.如图11.3.5所示的是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用这个滑轮组提升重为300牛的重物(忽略滑轮组和绳子重及摩擦)
(1)在图甲上画出当动力F=150牛时绳子绕法;
(2)在图乙上画出当动力F=100牛时绳子的绕法。
【课后提升】
12.使用如图11.3.6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
13.根据你所掌握的滑轮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分类 优缺点 实质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_________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用的力就是物体重或物体与动滑轮总重的_________;绳子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_________。
14.如图11.3.7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F=10N时,恰能使重物G匀速上升,则重物G=______N,绳固定端拉力为______N,重物上升10cm,力F向上移动______cm。
15.如图11.3.8所示装置,滑轮A重40N,滑轮B、C各重20N,重物G=200N。求: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影响,绳自由端在力F作用下,恰能以60mm/s向下运动,则力F的大小是多少?重物G在1min内能上升多少距离?(绳子足够长)
参考答案
【课堂巩固】
1.固定; 随物体一起运动;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
2.等臂;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3.2 倍; 一半力; 距离
4.200 N; 100 N
5.定; 10; = ; = ; 大小; 方向
6.C ; 7.C 8.C
9.3 D ; 40 N 0.3
10.略 11.略
【课后提升】
12.C
13.改变力的方向(方便), 不省力; 等臂; 省力费距离, 省力
几, 几分之一; 几倍
14.5; 5, 5
15.80 N ; 1.2 m
图11.3.2
图11.3.1
图11.3.5
图11.3.6
图11.3.7
图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