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4 09:4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概括二战主要进程,了解第二次世界的主要战场和重要战事;通过研读史料,了解《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要意义,进而探究二战胜利的原因,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初步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正义性,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精神。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学习教材知识,阅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及战争结束,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讨论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启示,对比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的学习,初步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正义性,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和主要战场,《联合国家宣言》和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
教学难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德意日对外扩张的相关图片,硅谷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法西斯国家更加猖狂,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在所难免。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法西斯国家最终又是怎样被打败的?
【新课讲授】
二战爆发的原因
展示史料:二战爆发背景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提示: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历史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推动因素: 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一)全面爆发
1.阅读教材内容,展示西欧地图及相关史料,解读课本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师提问:(1)德国为什么要突袭波兰?
提示:波兰与德国接壤,是英、法的盟国,而且实力较弱。先攻占波兰,可以消除东面的威胁,再解决英、法;波兰与苏联接壤,占领波兰就有了进攻苏联的跳板;波兰实力较弱;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波兰。
教师提问:(2)为什么是“全面爆发”而不是“开始”?
提示: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主要战场
展示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引导学生了解二战的形势。
(二)战争进程
引导学生识记。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西线、欧洲东线、太平洋、东方主战场战争进程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的战争进程。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教师结合课本和相关图片讲述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背景、过程、内容和影响。
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过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影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二)转折点
1.展示图片及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二战中北非、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与意大利投降的相关知识。
2.展示图片及史料:诺曼底登陆。引导学生了解诺曼底登陆的意义。
提示: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一)会议
展示图片:
教师讲述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时间、地点、国家、内容及意义。
(二)战争结束
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图片和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识记德国、日本投降。
提示: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展示数据和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教师提问:依据所学,分析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提示: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根本原因);反法西斯各国人民英勇作战、相互配合;人们对和平的追求与向往;各战场的相互配合等。
2.展示史料:日本、德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同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得出启示。
提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国与国之间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挑战;对邪恶势力要坚决抵抗,绝不能妥协退让、姑息纵容;我们要警惕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3.对比两次世界大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加深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识记和理解。
【课堂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多,战火覆盖了约22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损耗了大量财富,无数的军民在战争中丧生,人类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毁于炮火,人民颠沛流离,失去家园,战争只能给我们带来灾难,要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