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4 20:3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核心素养目标
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等史实。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认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立足史料证实家国情怀,学习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认识他对我国外交事业的杰出贡献。
课程标准: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与义,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学习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异”方针及其作用,认识中国的外交努力与积极贡献。
新课导入
近代中国外交的特点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巴黎和约》
不平等
不平等
无自主权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和国外共缔结过近1200个条约,基于“弱国无外交”这一基本丛林法则,这些条约基本都是不平等条约,涉及对中国的割地、赔款、租界、驻兵、关税、法权、传教权......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做好圈点批注。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政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外交困难?
3.面对这一局势,中国进行了哪些努力?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时间?内容?影响?
5.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会议的特点?提出的方针?会议的影响?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后的外部环境
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采取政治对立、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敌视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冷战局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建立后坚持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另起炉灶”
②“一边倒”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基本方针
(同旧中国屈辱外交彻底决裂)
(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3.外交成就
(1)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10月3日中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苏联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与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在一起。
1950年周恩来签署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
它的签订使新中国外交气象一新,不再孤立,还有更好的政治条件对付帝国主义。——周恩来
意义:促进了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2)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作用: 成功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950年,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但因为印度要求保留英国与旧中国关于西藏问题达成的不平等协议和条约,严重妨碍了两国关系持续稳定的正常发展。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强大的中国,也引起了印度等国家的恐慌。
“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缅甸总理吴努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国要回到它的主要战略目标上来……就意味着对内稳定发展,对外寻求自己的国际地位。——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
1914年,英国殖民者片面从中国西藏划出印度(英国殖民地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段边界,即麦克马洪线,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此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
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49 1950
建交国家 10 9
1951 1952 1953
1 0 0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整理
2.提出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
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与缅甸总理吴努亲切握手
周恩来手写稿
3.内容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利
5.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核心和基础
保证
目标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材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和非洲诞生了一些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这些国家曾长期遭受西方殖民国家的奴役和压迫,独立后仍然面临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战争的威胁,经济上也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因此,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和平的环境,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关系,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与其他国家友好合作。
材料2:虽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60年前发表的,但它仍适用于当今的国际社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认同,也被联合国所认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今天依然没有过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
材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4.影响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中国与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的准则,为中国外交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 中苏两国领导人发表了以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中苏两国政府联合宣言
1964年 阿拉伯、非洲国家明确与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展国家关系
1972年 美国愿意在五项原则基础上改善对华关系
2004年 联合国原秘书长加利认为五项原则已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2014年 日本外务省前国际情报局局长孙崎享说,虽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60年前发表的,但它仍适用于当今的国际社会
合作探究
有人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过时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在中国同印度政府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中提出的,后经发展,由中、印、缅三国共同提出。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当今社会,新的政治秩序还没有完全形成,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威胁着世界的安全,因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可以作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指导原则。
链接中考
1.(2023·海南·中考真题)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提到“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这些原则”指的是( )
A.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一个中国”原则
2.(2023·河北·中考真题)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段话是针对当时我国某方面政策作出的论述。“某方面”指的是( )
A.社会建设 B.文化建设 C.教育改革 D.对外交往
B
D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
周恩来所提的《关于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六点建议,对会议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交战双方最终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4年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的周恩来
周恩来舌战群雄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2.万隆会议:
危机四伏——“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美国和蒋介石为了阻止中国代表团参加这次会议,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目的在于暗杀周恩来。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执行包机任务,从印度经香港飞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原定乘载中国代表团前往万隆参加万隆会议。在香港启德机场停留期间,被国民党特工买通的一名启德机场清洁工按照其要求将炸药安上飞机。飞机在接近印尼海岸时爆炸,机上除3名机员生还外,11名乘客及5名机组人员罹难。由于周恩来临时改变路线,所以此次刺杀行动失败。
会前:
概况
时间
地点
参与国
特点
目的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1955年
印度尼西亚-万隆
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会中
万隆会议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伊拉克代表
菲律宾代表
泰国代表
锡兰代表
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中国没有宗教自由。
台湾应取得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
在参加会议的29个国家中,只有6个国家同我们建立了外交关系。
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伊拉克代表首先发难
锡兰总理节外生枝
中立国与结盟国家激烈交锋
如果你是周恩来,如何化解危机呢?
针锋相对坚决驳斥
置之不理沉默是金
一些国家在美国怂恿和蛊惑之下把矛头指向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有的污蔑共产主义是一种“新形势的殖民主义”有的提出“亚非国家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反对殖民主义,而是反对共产主义”,并要与美国联合反对共产主义。
合作探究
认真阅读材料回答: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的…
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材料三:……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
平等、宽容、互相尊重、彼此理解
遭遇相同:
面临问题相同: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维护和平的愿望等。
求同存异
会后:
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周恩来与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夫人合影
周恩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右
二)、缅甸总理吴努(右一)
材料:从万隆会议结束到1959年底,同中国先后建交的有尼泊尔、埃及、叙利亚、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斯里兰卡、東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几内亚11个国家,它们全部都是亚非国家。亚非会议为新中国的外交活动打开了新的天地。
——张颖,潘敬国《高端决策: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
会议作用:
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周总理外交故事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 4月22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
链接中考
1.(2023·陕西·中考真题)下列属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④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2023·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会议体现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这次“会议”( )
A.召开地点是瑞士日内瓦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邀请西方殖民国家参加 D.因为美国干涉未能成功举办
A
B
3.(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1955年,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亚信峰会
4.(2023·辽宁大连·中考真题)2022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推动全球团结与合作。下列选项属于20世纪50年代推动中国同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的是( )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A
课堂小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近代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屈辱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美国孤立
苏联建交
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提出:1953年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影响: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