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通典·选举二》:“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谓免乖戾。”据此可知,曹魏时的中正官
A.由州郡县长官充任 B.以门第为选拔依据
C.负责评议地方人才 D.可直接任免地方官
2.(本题3分)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一书中统计了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宰相人数及出身(见下表)。表中情况反映了( )
赵国 齐国 秦国 楚国 韩国 魏国 燕国
宰相人数 13 9 18 7 12 18 不详
出身 宗法贵族 5 8 5 3 11 9 不详
寒微之士 8 13 4 1 9 4
A.礼崩乐坏,陪臣执国命 B.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C.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D.任人唯亲转向任人唯贤
3.(本题3分)汉武帝鼓励天下“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上书言国事以自荐,并亲自审阅,优者录用,授予郎中、给事中等官职,“其时上书自荐者达千人之多”。宣帝规定通过上书拜官者须试用一年。上述做法( )
A.纠正了察举制度弊端 B.强化了中枢行政制度
C.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D.改变了社会主流思想
4.(本题3分)表1 唐代各时期落第诗的数量统计表
根据表1,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初唐制度首创,科举尚未实施 B.盛唐励精图治,科举绝对公正
C.中唐社会动荡,科举倍受追捧 D.晚唐国祚将败,科举有失公允
5.(本题3分)如表为汉代察举制的察举科目与内容,据此可知该制度( )
类目 科目 察举内容
特举 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科 发生灾异、动乱或其他重大政治问题之时,由皇帝下诏察举,被举者以“对策”形式发表政见,然后分等授官
明经、明法以及“能治河者勇猛知兵法”等科 擢举各类专门人才或特种人才
岁举 秀才、孝廉二科 地方向中央朝廷定期贡士,分州举和郡举,这两科最初没有考试,举后直接授官
尤异、廉吏二科 擢举地方官吏中之有功绩的吏能者
A.体现汉代独尊儒学 B.沉重打击豪强地主
C.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D.人才选拔客观公正
6.(本题3分)在宋代,科举制之所以能够受到重视,是因为它可以决定士大夫们的身份地位,官僚政治内部的竞争主要以真才实学为标准,而非身份地位。这说明宋代( )
A.主张人人平等的观念得到拓展 B.维护平民利益参与政治生活
C.完善官僚政治稳定统治秩序 D.取消等级观念缓和矛盾
7.(本题3分)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推动这种风气盛行的制度性因素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宗法分封制
8.(本题3分)某学者统计:唐朝290年中,科举共取进士6603人。在两宋316年中,完全依靠考试成绩的进士达4.3万人,宋代共有135位宰相,其中90%以上系科举出身。该材料说明宋朝
A.基本实现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目的 B.宰相完全把持朝政
C.科举制度促进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 D.政府行政效率较高
9.(本题3分)秦朝,免官之制已普遍实行。如因另有重用而免除其原有较低的职务,因不称职而免职,因犯罪而免职,总之,国君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有权免去其臣下的职务。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主官,也都有任免其下属的相应权限。由此可知,秦朝( )
A.君主权力开始受到冲击 B.地方各级主官权力较大
C.官僚政治体制作用凸显 D.统治者决策带有随意性
10.(本题3分)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内阁制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
(1)西周至春秋:推行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 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 大小授予官职。
12.(本题3分)秦汉的选官制度
(1)秦朝:
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 而为官。
(2)汉朝
①察举制
a.推行者: 。
b.内容:察举指先 而后 ,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 和 ,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 。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c.评价: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②此外,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13.(本题3分)(一)官员的选拔
制度 时期 内容
世官制 西周至 春秋 官位世袭的制度, 世代垄断高官
荐举功劳制 春秋 战国 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 授予官职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秦朝 向官吏学习 而为官
察举制 汉代 含义 察举指先 而后
形成 汉武帝时期
内容 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 (岁举)和 (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评价 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此外,积 为官和 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九品中正制 魏晋 南北朝 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推行 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
内容 在各州、郡设置 、 ,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 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评价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 。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14.(本题3分)魏晋南北朝,实行
(1)背景:汉末动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开始: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
(3)选官依据: 。
(4)评价: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15.(本题3分)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发展
(1)考试层级:分为 、 与 三级。参加考试的主要是 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2)考试内容:考试从 中命题。
(3)过程:乡试在各省 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 主持,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名义上由 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又称为“世卿世禄制”。
17.(本题2分)汉朝实行察举制,其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18.(本题2分)隋文帝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19.(本题2分)连线题(共5题)
朝代 选官制度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先秦 科举制 宗法制 郡县制
秦朝 世官制 设置内阁 分封制
西汉 察举制 中外朝 郡国并行制
明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三公九卿 废行省设三司
20.(本题2分)三国、西晋以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东晋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摘自《礼记》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摘自《通典》
材料四 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废除。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设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荐,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白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周、西汉、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和主要标准。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22.(本题15分)选官用人,关乎国家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含义。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3)材料三中的“南北榜争”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975年,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阻隔)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此后君王都沿用此制度,选拔有才干的贫寒士子充实官员队伍。……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
——摘自唐凯麟主编《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
据材料,简述北宋初年在科举考试资格和录取方面的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威士”“中正”“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可知,这里描述的是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中的中正官负责评议地方人才,C正确;根据材料“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可知,中正官并不是州郡县长官充任,排除A;B是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而非中正官的选拔标准,排除;中正官评议地方人才,其评议作为官员选拔任免的重要依据,但中正官本身不能直接任免地方官员,排除D。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从材料中战国时期的各主要诸侯国宰相人数及出身比重来看,寒微之士比重占据较大。结合之前以血缘关系为选拔依据的世官制来看,反映的是任人唯亲转向任人唯贤,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礼崩乐坏的说法,排除A项;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排除B项;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是在部落联盟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鼓励“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可以上书谈论国事,并亲白审阅,对于优秀的人才会录用,授予官职,汉宣帝则规定通过上书也可以做官,只是要试用一年,这些做法拓宽了政府官吏的选拔途径,C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没有涉及察举制度弊端,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枢行政制度,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晚唐是唐代落第诗创作最为辉煌繁荣的时期,说明晚唐国祚将败,无力回天,导致科举制缺失公平,故选D;唐朝已经实施科举制,排除A;B项太绝对,错误;盛世习文、乱世习武,社会动荡,科举不会倍受追捧,排除C。
【点睛】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汉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察举制既注重选拔重孝之人及清廉官吏,也注重选拔正直之人和各类有才之士,体现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特征,C项正确;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察举制对地方豪强地主的打击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察举制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客观公正,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宋代科举制可以决定士大夫们的身份地位,这说明在官僚政治背景下门第观念对政治的影响力在进一步下降,体现了官僚政治的完善,故选C项;材料只是说明宋代官吏竞争领域主要以真才实学,并不代表宋代主张人人平等,排除A项;材料表明以真才实学为内部竞争的标准,不等于维护平民利益,排除B项;官吏竞争不是以身份地位为标准,只能说明门第观念的淡化,而非消除等级观念,排除D项。
7.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为维护家族血统,帝王将相、世家大族重视编写家谱,所以九品中正制是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故选B;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故排除A;科举制是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故排除C;西周时期确立了宗法分封制,故排除D。
8.A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宋朝科举录取人数增多,尤其是宰相基本出身科举,这说明宋朝基本实现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目的,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考试选拔官吏,没有体现宰相完全把持朝政,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宋朝基本实现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目的,没有体现科举制度促进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宋朝基本实现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目的,没有体现政府行政效率较高,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秦朝免官之制已普遍实行,对官员实施职务任免和升降,加强和改进了官员管理,体现了官僚政治体制的完善,C项正确;国君掌握免官之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排除A项;地方官员有权任免其下属,体现了地方官员的权力,但不能体现国君有权免去其臣下等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统治者随意任免官员,不能得出决策带有随意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从材料中的“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等信息可以看出,该制度是通过考试、以才学为标准的科举制,故答案为B项;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不是选官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是以品德为标准,排除C项;内阁是明朝时期形成的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D项。
11. 官位世袭的制度 举荐 军功
【详解】根据所学,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12. 律令 汉武帝 考察 推举 舆论评价 为官能力 特科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的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汉朝察举制的推行者是汉武帝;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特科。故文中空白处对应的文字依次为,律令、汉武帝、考察、推举、舆论评价、为官能力和特科。
13. 贵族 军功大小 律令 考察 推举 常科 特科 功劳 征辟 资品 大中正 中正 中央集权
【详解】①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荐举功劳制,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③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官员选拔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④⑤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⑥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⑧⑨结合所学可知,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⑩ 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设置资品、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14. 九品中正制 家世、道德和才能
【详解】魏晋南北朝,实行①九品中正制。
(1)背景:汉末动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开始: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
(3)选官依据:②家世、道德和才能。
(4)评价: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15. 乡试 会试 殿试 国子监 四书五经 省城 礼部 皇帝
【详解】根据教材可知,明清时期的科举制,考试层级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考试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
16.错误
【详解】“世官制”就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故题目表述错误,把秦汉时期改为先秦就正确了。
17.错误
【详解】据所学知识,察举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是科举制的特征。故题干说法错误。
18.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开科举制的先河。
19.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中央体制是宗法制,地方体制是分封制;秦朝的选官制度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中央体制是三公九卿制,地方体制是郡县制;西汉时期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中央体制是中外朝制度,地方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明朝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中央体制是设置内阁,地方体制是废行省设三司。
20.正确
【详解】根据材料“三国、西晋以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东晋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可知,曹魏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按照品德、才能和家世来选官,但曹魏之后,九品中正制按照家世出身推荐官员,成为世家大族入仕的主要途径,逐渐形成新的阶层,即士族,士族阶层通过近乎垄断官员选择的形式,形成了门阀政治集团,操纵政权的建立,东晋就是在这种形式之下建立的,“王与马公天下”即是最好的例证。故题目正确。
21.(1)西周:世卿世禄制,先秦以血缘为标准;西汉:察举制,汉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2)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
西周:根据材料一中“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以血缘为选官标准;西汉:根据材料二中“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可知,实行察举制,以德行为选官标准;魏晋时期:根据材料中“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可知,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2)
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历经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
22.(1)原因: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豪强地主操纵选拔官僚)日益暴露;②(阶级关系变化)士族没落,庶族地主要求获得政治权利;③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涵: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世家大族选官特权;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到才能;方式由推荐、评品到考试,日趋严密;逐渐公平、公正化。
(3)本质问题:“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可知,豪强地主操纵选拔官僚,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暴露;根据材料“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可知,士族没落,庶族地主要求获得政治权利;根据材料“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可知,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涵:根据材料“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可知,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根据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可知,打破了世家大族选官特权;根据材料“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在选官标准、方式、原则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变化来分析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3)本质问题:根据材料从“南北榜争”事件的原因、目的和作用等方面分析其本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事件实质上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有着一定关系。
23.措施:考试资格方面,进一步放宽限制,传统受歧视的工商业者也可参加;录取方面,更多录取社会下层士人。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统治力量;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推动崇文抑武局面形成;改变及第个人与家族的地位和经济状况;促进重农抑商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一批儒商诞生,提升中国商业文化。
【详解】措施:依据材料“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的科举考试资格进一步放宽限制,允许传统受歧视的工商业者参加;更多录取社会下层士人。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科举考试资格和录取范围的扩大,对于统治基础的加强、社会关系中的平等、崇文抑武局面的形成、社会阶层的流动和思想观念发的变化、儒商及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等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