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4 08:5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西方的文官制度
共18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40分)
1.(本题4分)列宁对西方文官制度评价道:官吏队伍浸透了反民主的意识,同地主和资产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某种程度上是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这表明西方文官制度
A.保守腐化势力十分强大 B.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C.缺乏可实行的社会基础 D.凸显资本主义的阶级性
2.(本题4分)日本1947年《国家文官法》规定:“文官的任用,依照本法和人事院规则的规定,根据考试成绩、工作成绩或者其他能力的考核结果进行”“政府机关首长必须对所属文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采取适当措施”。这体现出日本文官制度的重要特征是( )
A.政治中立 B.论绩升黜 C.职务常任 D.平等竞争
3.(本题4分)英国是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美国在1883年建立了文官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建立了文官制度。下列关于资本主义文官制度的建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B.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C.严重影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D.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4.(本题4分)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政府机构臃肿,保守党人撒切尔任首相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削减文官人数与低级文官工资、给予执行机构更大自主权、实行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评审的绩效评估制度等措施。撒切尔此举( )
A.确立了英国的文官制度 B.保证了文官政治中立
C.确保了政府的高效廉洁 D.提高了国家治理水平
5.(本题4分)西方文官制度要求文官对于党派、政治活动等保持中立,似乎文官是超阶级超政治的,其实不然,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政治中立,只是在垄断资本集团及其政党中间这一特定范围内保持中立。材料意在说明( )
A.政治中立原则的丧失 B.文官制度的阶级实质
C.政党之间斗争的激烈 D.政府权威的不断削弱
6.(本题4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在《唐宁街岁月》中写道“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据此可知,英国文官制度( )
A.规范政府部门政务官的选用 B.有利于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C.避免政府交替中管理的脱节 D.领先于其他国家的选官制度
7.(本题4分)有学者指出,西方文官是常任的,而常任官员们”“都倾向于援引成例……他们对改革畏缩,很少创立新例”。同时,文官有自己的语言,叫作“官话”,有自己的服装,叫作“官服”,有自己的住宅,叫作“官邸”。该学者意在说明西方文官制度
A.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B.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C.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D.容易滋生僵化现象和官僚习气
8.(本题4分)1883年,美国通过了改革文官制度的《彭德尔顿法》,规定:“取消文官承担的提供政治捐款和政治服务的义务;禁止文官参加政治活动或强迫他人或团体采取政治行为。”这些规定 ( )
A.体现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B.消除了各党派间的矛盾
C.阻碍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 D.确立了文官的任期时间
9.(本题4分)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调整与改革文官制度的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文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不得参加党派间的政治活动。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A.弱化了政党的政治影响力 B.有利于国家行政秩序稳定
C.强化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D.旨在限制总统的行政权力
10.(本题4分)1870年,英国格拉斯顿内阁发布了第二个有关文官改革的枢密院命令。规定一切有志于文官工作的人,不分出身、贫富,都可以参加考试。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等;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这一改革说明英国( )
A.政府工作效率得到保证 B.工业化助推了新的社会结构
C.文官脱离政党保持中立 D.政治的分权制衡原则被打破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1)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 ,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2)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 ,不得公开参与政府活动。
(3)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4)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 得到晋升或惩罚。
12.(本题3分)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 的事务官,他们既是 的工具,也担负着 的职能。
13.(本题3分)文官制度的影响
(1)积极性:
①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 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 的分离;
②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 水平的提高。
(2) 消极性:
①易滋生 习气和 现象;
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 负担;
③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出现 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 。
14.(本题3分)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中古时期行政官员的产生——恩赐制
中古时期,西欧国家随着 权力的扩大,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国王往往挑选 处理这些事务,并赐予他们官职。那时候,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近代初期资本主义的行政体制
(1)私相授受: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 制度,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私相授受,导致 、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2)“政党分肥制”:内阁制和 政治形成后,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 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 。
工业革命呼唤高效稳定的文官管理制度
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教育程度的提高
随着 ,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15.(本题3分)结合教材P29单元导读归纳本单元阶段特征。
1. 选官与管理背景、内容:
各国 和 不同,选官与管理 各异,但也呈现出 的特点。
2. 中国古代的选官与管理的特点:经历了 ,积累了丰富的 ,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3. 近代西方选官与管理的特点:建立起 以规避 造成的 。
三、材料分析题(共45分)
16.(本题15分)材料:美国国会在舆论压力下,经过多次辩论,于1883年初通过了由参议员彭德尔顿提出的文官法案。从此,文官改革开始纳入法律程序之内。彭德尔顿文官法吸取别国文官制的长处,总结并提出一整套美国的文官管理规则。这些规则直到目前仍保持稳定。其主要内容有:对官员选拔实行竞争性的公开考试和考核制,同时对高级要职实行选举制和任命制;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政府官员名额;文官隶属于行政部门……彭德尔顿法的核心是实行竞争淘汰的考绩制,即根据公职人的能力和政绩,按照公开竞争原则决定其录用和提拔降退。彭德尔顿法还规定了文官委员会的成与权限,其职能包括举行文官考试、调查文官法执行情况以及制定各项细则。虽然文官委会凡度险遭撤除,但仍得到保持和发展,直到1979年才改组为联邦人事管理总署。
——摘编自丁则民《美国通史: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影响。
17.(本题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78年美国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改革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联邦政府人事制度应遵循的几条原则,如:
(1)政府保证通过人人机会均等的公正考试,只根据能力、知识和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
(2)应为价值相同的工作提供相同的报酬,应适当考虑到私营部门雇主支付的全国和地方的工资率,并对工作优异者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赏。
(3)所有雇员均应保持高度的正直、高标准的行为和对公共利益的关怀。
(4)应保护雇员免受专横行动或个人好恶之害,或被迫为政党的政治目的而从事活动;禁止雇员使用其权利或影响去干预选举。
(5)保护雇员在揭露违法行动、管理不善、浪费资金、滥用权利,以及威胁公共健康或安全的现象时,不受打击报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1978年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的基本原则 (不得照抄材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评美国实行《文官制度改革法》的进步作用。
18.(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从秦汉以来,不管是在官吏的选拔任用上还是在对官吏的管理上都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历代统治者根据所属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与管理国家需要相呼应,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充。自秦汉起始制订文官律,至魏晋南北朝,随着文官组织规模的扩大,在典、格、令中也增加文官制度的新内容和新规定。《唐六典》的出现,更使文官组织与活动有了缜密的规范。经过宋、元、明、清的不断补充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会典形式为主的一整套法规体系。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基本思想,显而易见文官们也要接受并遵循其基本思想,必须行仁义,崇道德。
——摘编自陈燕青《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1883年, 一项关于改革文官制度的新法律——《彭德尔顿法》获得了国会绝对多数的通过。 一个管理文官的新机构——文官制度委员会终于诞生了。美国联邦政府文官制度改革,“从前从没有像1883年那样,在‘政党分赃’的政治灾难中收益匪浅”。美国现代文官制度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确立了一个反映现代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本质特征的核心价值体系。
——摘编自林畅施雪华《论美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及其核心价值体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影响。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材料“同地主和资产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认为西方文官制度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凸显资本主义的阶级性,D项正确;材料与保守腐化势力强大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西方文官制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排除BC项。故选D项。
【点睛】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特点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日本。根据材料“根据考试成绩、工作成绩或者其他能力的考核结果进行”,“政府机关首长必须对所属文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采取适当措施”等信息可知日本文官制度强调工作实绩,B选项正确。材料中未说明日本文官对政治党派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中未说明日本文官职务任职时间要求,排除C项;材料中未说明日本文官内部官员之间的竞争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稳定的人才选拔机制,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D项中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根据改革措施“削减文官人数与低级文官工资、给予执行机构更大自主权、实行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评审的绩效评估制度等措施”及所学可知,改革之前,英国文官的工作安定,没有失业风险,工资待遇较高,逐渐形成了保守落后,不思进取的思想,导致政府工作效率低下,财政开支庞大。由此可见,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措施意在改善这些弊端,使政府处于廉洁高效的状态,这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治理水平,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文官制度确立于19世纪,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文官政治中立的立场,排除B项;这些措施有利于政府的廉洁高效,但“确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政治中立,只是在垄断资本集团及其政党中间这一特定范围内保持中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文官制度的“政治中立”原则是指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这有利于调节政党之间的矛盾及维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文官制度的“政治中立”原则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文官制度的阶级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B项正确;“政治中立原则”并未丧失,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政党之间的激烈斗争,排除C项;仅凭材料无法判断政府权威是否被削弱,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史(英国)。据材料“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可知,是英国的文官制度要求文官不参与党派之争,在政党换届过程不会受太多的影响,B项正确。政务官是有别于文官制度的,他们随内阁共进退的,排除A项;C项避免是错误的表达,太绝对化了,排除C项;材料没有英国的比较对象,无法体现领先于其他国家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西方文官制度下,文官常任,形成了固定的文官文化,这种文化带有明显的官僚习气,而且文官“都倾向于援引成例……他们对改革畏缩,很少创立新例”,容易陷入僵化,D项正确;文官制度下,文官保持政治中立,专业化程度高,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项;B项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凸显文官制度和国家财政之间的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取消文官承担的提供政治捐款和政治服务的义务;禁止文官参加政治活动或强迫他人或团体采取政治行为”可知,这些规定有利于文官保持政治上的中立,A项正确;“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这些规定并不会阻碍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并没有确立文官的任期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则,有利于国家行政秩序稳定,避免党派纷争对政府稳定性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与弱化政党的政治影响力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强化三权分立体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限制总统权力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政府需要管理更加复杂的社会事务,亟须建立能够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材料中的文官改革体现了更加公平、客观、科学的选拔人才制度,打破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因此说明工业革命助推了新的社会结构,B项正确;文官改革有利于提到政府工作效率但不能说政府工作效率得到了保证,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英国的文官是脱离政党保持中立,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排除C项;英国内阁负责政府事务,行使行政权,材料不涉及立法权和司法权,并未违背分权制衡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
11. 文官考试 中立 工作成绩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②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府活动。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③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12. 政府行政部门任职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负责决策并负有政治责任,文官一般特指在①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事务官负责执行政务官的决策,他们既是②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③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13. 事务官 管理 国家治理 官僚 僵化 国家财政 争权夺利 工作效率
【详解】根据教材可知,文官制度的积极作用是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消极影响是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14. 王权 自己的亲信 资本主义 营私舞弊 政党 连续性 行政效率 工业革命 教育程度的提高
【详解】根据所学,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后来,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国王往往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这些事务,并赐予他们官职。那时候,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仆从。17—18 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官员的选拔仍存在许多问题。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平民也可以进入政府任职,但是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大批政府官员。由于任期有限,新上台的官员急于为自己谋取利益。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政府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和税收等传统事务以外,还要管理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同时,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15. 国家制度; 国情; 方式; 相互学习、借鉴; 漫长的发展阶段; 经验; 文官制度; 政党更替; 政府工作动荡。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各国国家制度和国情不同,选官与管理方式各异,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①处填写国家制度;②处填写国情;③处填写方式;④处填写相互学习、借鉴;⑤处填写漫长的发展阶段;
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选官与管理的特点: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⑥处填写经验;
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西方选官与管理的特点:建立起文官制度以规避政党更替造成的政府工作动荡,⑦处填写文官制度;⑧处填写政党更替;⑨处填写政府工作动荡。
16.(1)特点:通过法案将改革纳入法律程序;吸收外国文官制度进行改革;文官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以考绩制为核心,将能力和政绩作为考核任用标准;重视制度的稳定与发展。
(2)影响: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和政府效率;有利于统治阶级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缓和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两党制下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详解】(1)特点:根据“文官改革开始纳入法律程序之内”得出通过法案将改革纳入法律程序;根据“彭德尔顿文官法吸取别国文官制的长处”得出吸收外国文官制度进行改革;根据“对官员选拔实行竞争性的公开考试和考核制,同时对高级要职实行选举制和任命制”得出文官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根据“根据公职人的能力和政绩,按照公开竞争原则决定其录用和提拔降退”得出以考绩制为核心,将能力和政绩作为考核任用标准;根据“这些规则直到目前仍保持稳定”得出重视制度的稳定与发展。
(2)影响:根据“根据公职人的能力和政绩,按照公开竞争原则决定其录用和提拔降退”得出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和政府效率;根据“文官委会凡度险遭撤除,但仍得到保持和发展”,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扩大统治基础,缓和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两党制下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7.(1)公开公平竞争;利用报酬鼓励文官工作积极性,保护文官的正当利益。
(2)有利于提高文官的群体素质;有益于提高文官积极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督;保持政府廉洁,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小。由材料“政府保证通过人人机会均等的公正考试,只根据能力、知识和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对工作优异者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赏…保护雇员在揭露违法行动、管理不善、浪费资金、滥用权利,以及威胁公共健康或安全的现象时,不受打击报复。”,可以归纳出:公开公平竞争;利用报酬鼓励文官工作积极性,保护文官的正当利益。
(2)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材料”只根据能力、知识和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有利于提高文官的群体素质;而“对工作优异者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赏” 有益于提高文官积极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同时能够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督、保持政府廉洁,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18.(1)特点:制度齐全,职能完备;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制度法制化;礼德政刑,相辅相成。
(2)影响:克服了传统官员制度的诸多弊端,提高了官员素质和政府效率,提高了美国政府的管理水平;为20世纪初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提供了人事保障,促进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据材料“不管是在官吏的选拔任用上还是在对官吏的管理上都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得出制度齐全,职能完备;据材料“历代统治者根据所属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与管理国家需要相呼应,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充”“不断补充和完善”得出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据材料“制订文官律”“逐步形成了以会典形式为主的一整套法规体系”得出制度法制化;据材料“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基本思想,显而易见文官们也要接受并遵循其基本思想,必须行仁义,崇道德”得出礼德政刑,相辅相成。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美国。影响:据材料“‘政党分赃’的政治灾难”“收益匪浅”并结合所学得出美国文官制度改革克服了传统官员制度的诸多弊端,提高了官员素质和政府效率,提高了美国政府的管理水平;据材料“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并结合所学得出为20世纪初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提供了人事保障,促进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所学得出美国文官制度不能完全革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官员选拔管理方面的弊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