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共18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40分)
1.(本题4分)189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的时政画《时文鬼》。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士习之陋,大率如此,可笑也夫。”上述材料可用于探讨( )
A.清末新政带来的影响 B.科举制改革的局限性
C.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的转变
2.(本题4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官制,逐渐以“公务员”代替“官吏”,并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恤金条例》《公务员恤金条例施行细则》等法规。由此可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A.退休公务员颇受敬重 B.文官制度已初具体系
C.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 D.法治建设的成就突出
3.(本题4分)清末有人指出:“青年学生,不管是进入中学,或者是进入高等专门学堂;不管是进入文学堂,或者是进入武学堂;不管是在文明界中参加报馆、学会、图书馆、教育会或其他团体;不管是在军队方面到新军中应征入伍,或者是进陆军小学,进陆军测绘学堂等等,没有一个人不受革命潮流的冲击。”这说明( )
A.民主共和思潮波及整个教育系统 B.清末教育发展拉近了与世界教育之间的差距
C.晚清教育变革迟滞社会阶层流动 D.科举制度废除对社会影响巨大
4.(本题4分)如图为清末的新式学堂的学生在黑板上用辫子当圆规画圆来演算几何题目,该场景在晚清新式学堂中屡见不鲜。这表明当时( )
A.封建礼教根深蒂固 B.科学思想广泛传播
C.西方教育得到普及 D.社会转型艰难曲折
5.(本题4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人用人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标准,“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这从根本上( )
A.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干部管理法制化 B.树立了新时代选人用人的标准
C.说明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 D.杜绝了官员政治不作为的行为
6.(本题4分)步入近代,中国选官制度在多种因素冲击下开始发生变化,并逐渐融入近代化的因素。在这一进程中,正式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的是( )
A.晚清政府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7.(本题4分)明清时期,“士绅”凭借私人威望与能力辅助地方政府处理各种临时性公共事务如教育、治安等。19世纪末20纪初,“旧吏多裁,今之教育、警察机关,多为本县之士绅”。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流动 B.革命风潮加速传统社会瓦解
C.西学东渐造就新型教育体制 D.制度嬗变推进权力主体变迁
8.(本题4分)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这一方式的主要意图在于
A.建立近现代文官制度 B.保持施政的连续稳定
C.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 D.保证人事制度公正性
9.(本题4分)新中国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经历了以政治思想为主导到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再到向以科学发展为主导的演变过程。2005年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2年到2008年先后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等。这说明新时期我国干部考核机制
A.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B.逐渐走向法制化、科学化
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D.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10.(本题4分)下图为任命方积蕃担任大理院(1906年,清政府改大理寺为大理院,民国沿用,属司法最高审判机关)刑庭推事的委任状。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
A.清末学堂选官制度 B.北洋政府文官制度
C.五权宪法运行机制 D.国民政府人事制度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颁布了政府的 ,“官吏”称谓逐渐被 代替。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 ,1933年颁布 。
12.(本题3分)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依据: 的文官考试思想。
(2)内容
①在官员选拔方面,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 ,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3)意义: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13.(本题3分)民国时期的选官制度:北洋政府的选官制度: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什么方式?文官考试制度是怎样建立的,该项制度当时有何局限性?
(1)选官方式: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 和 两种方式。
(2)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1913年初, 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 制度的建立。文官考试由政事堂 局负责。局限性: 不得参加文官考试。
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决定其能否留任。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14.(本题3分)学堂选官制度: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 》,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
15.(本题3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干部制度:
①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②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③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在干部廉政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2)公务员制度:
①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②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③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以来,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
三、材料分析题(共45分)
16.(本题15分)官员的选拔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责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到19世纪初.英国的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腐败泛滥。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的扩张出谋划策,选拔彻底有效的人员班子来充实政府职务。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至1898年百日维新.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新式教育机构。林林总总大约有60所之谱。但是.这些机构大多各自为政、不成统系。缺乏全局上的总体规划。且多为军事和语言相关内容的学堂。进入20世纪,在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出现了一批普通中小学堂。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一部由中央政府制订的统辖各级各类学堂的学制系统。而在此数十年间,政府和民间举办学堂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这样一部学制系统的制定成为可能。《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应运而生。“癸卯学制”的颁布,表明了清政府把近代学校制度推向全国城乡的决心,与一年后正式宣布的停废科举取士一起,形成推动传统教育变革、新式学堂发展的合力,迅速改变着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格局。
——田正平《癸卯学制两甲子考论
材料三 第一章……第二条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和职级序列。本规定所称职级.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是与领导职务并行的晋升通道。体现公务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重要依据,不具有领导职责。公务员可以通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晋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履行领导职责,不担任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依据隶属关系接受领导指挥,履行职责。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概括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癸卯学制”出现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癸卯学制”给晚清选官制度带来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阐述公务员制度建立和推行的意义。
17.(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人眼中的“科举制”
人物 看法
利玛窦(1552-1610年),明万历年间来中国居住达30年。 “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一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给他们来管理。”
魁奈(1694-1774年),法国启蒙思想家。 “中国的先进性在于,中国不存在欧洲社会那种意义的阶级分野,没有世袭贵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是可以变动的,一个人的功绩和才能是他可能获得显赫地位的唯一标准。”
伏尔泰(1694-177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 “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
休谟(1711-1776年)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法律,同一种方式交流感情”“中国一流人才的出路也极为单一,学而优则仕。除此之外,中国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怎能指望中国人会在科学上投入什么精力?”
——摘编自傅军《西方从中国的科举制中学到了什么?》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的贪污腐败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得政府工作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英国人麦杜思极力主张仿行中国的“公职竞争的考试制度”。自1700年须布《吏治澄清法》起,英国规定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行政,之后又领发枢密令规定:“考试分级并且定期举行;建立文官事务委员会,对考试进行主持管理,使考试制化。”随着英国两党制的成熟,哪个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上台执政,就把各种官职作为“胜利果实”进行公开分赃,导致文官随政党更替和内阁变迁而大换班,使政府工作混乱。基于此,英国文官制度还实行“两官分途”即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总之,英国的文官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摘编自詹筱茹《从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看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承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录取工作也走上法制化轨道。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摘编自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
(1)根据材料,概括西方人眼中“科举制”形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所学知,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公务员制度和英国文官制度的异同。
18.(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提出了以考试权为核心的文官考试思想。他令法制局的文官编写草策,规定文官考试委员隶属于内阁总理,掌管高等文官考试、任用等事项,以及高等文官试验科目厘定事项等。南京临时政府遵照孙中山的考试权思想,先后拟定了《任官令》 《文官考试令》 《文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等有关文官考试的法令。这些法令对文官的考试和任用等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划。 《任官令》规定了简任、荐任和委任三种不同等级的文官任用规则,还规定了考试的种类、资格、科目与作弊的惩罚等。尽管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短暂,参议院没有完成这些法令的立法程序,但这些法令对以后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参加考试担任文官的权利。“考试权”第一次被写入宪法。
——摘编自邱静远《依法治考:孙中山“考试权独立”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临时政府为推进文官选拔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卡特政府深感联邦虽规定了考绩制度,但文官晋级主要取决于服务年限而不是服务质量, 于 1978 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改革法把设立高级行政职位作为提高政府效率的焦点, 总统每年对 5%的高级行政官授予“功绩奖”, 对 1%的高级行政官授予“杰出奖”。同时改革法实行功绩工资制,按工作表现付酬薪。这次改革对美国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1978年美国联邦政府空缺15万个职位, 有200多万人参加考试。近年来美国总统在任用高级官员时更加表现出重视教授和专家的趋势,经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在美国联邦政府总人数的比例上升到 90%以上。
——摘编自刘建芳《试论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美国文官制度与以往有何不同并分析其意义。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根据材料“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可知,作者认为,科举改革会使得士子们的所学付之东流,感到惋惜,表明科举制改革的局限性,B项正确;清末新政是在20世纪初,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社会主流思想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官员选拔制度。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官制,逐渐以‘公务员’代替‘官吏’,并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恤金条例》《公务员恤金条例施行细则》等法规。”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颁布一系列的关于官员选拔制度的法规,重新设计官制,说明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已初具体系,B项正确;材料描述官员选拔制度,没有描述关于公务员退休的信息,排除A项;根据官员选拔制度的描述,无法判定公务员素质是否得到提高,排除C项;公务员选拔制度的法规制定,无法全面反映法治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清末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近代新式学校纷纷建立,青年学生受到了近代学校教育的影响,促进了革命思想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D项正确;“整个教育系统”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近代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比较,排除B项;晚清教育变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信息主要反映晚清教育中,传统的辫子居然与近代几何教学、圆规等出现某种联系,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晚清教育中,科学文化处于转型时期,D项正确;此现象与“封建礼教”无关,排除A项;“科学思想广泛传播”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方教育得到普及”说法过于夸大材料信息,且与史实不相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拓宽用人视野,激励干部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因此材料中要求从根本上树立了新时代选人用人的标准,B项正确;材料与干部管理的法制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选人用人的标准,非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排除C项;杜绝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据材料“步入近代,中国选官制度在多种因素冲击下开始发生变化,并逐渐融入近代化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正式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的是北洋政府。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C项正确;晚清政府新政时期废除科举制,建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提出了文官考试制度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官考试制度的基础,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公务员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士绅辅助地方政府处理各种临时性公共事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多为本县之士绅”,通过由“辅助”到“多为”的对比,可以看出来权力主体的变化。结合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近代化,尤其是通过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带来的制度的嬗变推动了这一变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流动,排除A项;材料反映士绅作用的变化,未体现“传统社会瓦解”,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新型教育体制”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北洋政府利用甄别审核措施来决定文官留用与否,目的是想要保持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故B项正确;甄别有利于旧人事制度向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A项揭示出客观效果而非主观意图,故排除;材料未体现C项说法中德才兼备的意思,错误;材料揭示北洋政府对文官要进行甄别审核,但并不能直接体现该制度具有公正性意图,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逐渐转向以科学发展为主导,并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干部的考核与任用,这说明了我国干部考核机制逐渐走向法制化、科学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情况,没有体现依法治国,排除A项;可持续发展道路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情况,没有体现人民当家做主,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图中“中华民国九年”这一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九年换算成公元纪年为1920年,正值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此时的官员委任状是研究北洋政府文官制度的重要史料,B项正确;中华民国九年正值北洋政府时期,清朝已灭亡,排除A项;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提出的宪法原则,主张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等五权独立运作并互相合作,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中华民国九年正值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尚未成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1. 人事制度 “公务员” 《公务员任用条例》 《公务员任用法》。
【详解】据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颁布了政府的①人事制度,“官吏”称谓逐渐被 ②“公务员”代替。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③《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④《公务员任用法》。 。
12. 孙中山 考试院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官员选拔的依据是孙中山的的文官考试思想。在官员选拔方面,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因此①应填孙中山,②应填考试院。
13. 考试 甄别 北洋 文官考试 铨叙 女子 甄别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选官方式: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2)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局限性: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决定其能否留任。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14.奏定学堂章程
【详解】在西式教育的影响下,为了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清政府在“新政”时期推行了教育改革。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形成。故题中的空应该填写为:奏定学堂章程。
15.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16.(1)趋势:从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到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原因:工业革命完成;旧的官吏任用制度阻碍社会发展;书面考试在英国出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启蒙思想的影响;教育程度的提高等。
(2)背景:维新变法时期教育机构大多各自为政、不成统系,缺乏全局上的总体规划;进入20世纪,各地出现了一批普通中小学堂;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新的学制系统。变化:废除科举制,实行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3)意义:变革了干部人事制度;提升了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活力;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代英国。第一小问,关于英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根据材料“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可归纳出从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到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第二小问关于原因,根据材料“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扩大服务”可得出工业革命完成;根据材料“英国的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可得出旧的官吏任用制度阻碍社会发展;结合所学,西方采取公开竞争考试的文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科举制的影响;结合所学,启蒙运动促进了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结合所学,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2)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关于“癸卯学制”出现的背景,由材料“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新式教育机构,林林总总大约有60所之谱。但是,这些机构大多各自为政、不成统系,缺乏全局上的总体规划”可知,维新变法时期各地举办各种类型的新式教育机构大多各自为政、不成统系,缺乏全局上的总体规划;由材料“进入20世纪,在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出现了一批普通中小学堂。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一部由中央政府制订的统辖各级各类学堂的学制系统。”可知,20世纪,在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出现了一批普通中小学堂;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一部由中央政府制订的统辖各级各类学堂的学制系统。第二小问,关于“癸卯学制”给晚清选官制度带来的变化,据所学可知,“癸卯学制”实行后的第二年,清朝废除科举制,逐步改为实行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点睛】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1世纪初的中国。据材料“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和职级序列”可得出变革了干部人事制度;据材料“体现公务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可得出提升了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据材料“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重要依据,不具有领导职责。公务员可以通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晋升”可得出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活力;据材料“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履行领导职责,不担任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依据隶属关系接受领导指挥,履行职责”可得出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7.(1)官队伍素质高,国家治理能力强;社会阶层流动性大;通过考试选拔;选拔人才方式单一,思想禁锢、僵化、因循守旧,阻碍科技创新。
(2)原因:旧的选官制度导致了政治腐败;工业发展要求文官队伍更加专业化;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的推动;借鉴中国科举制度。
(3)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法制化;
异:政治立场:英国:不受“政党分赃”影响(或政党轮流执政影响);中国:中国公务员必须与党中央保一致,坚决捍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式:英国:两官分途,中国:不搞“两官分途”;宗旨:英国为政府利益服务,中国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详解】(1)根据“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的人来治理的。”得出官队伍素质高,国家治理能力强;根据“没有世袭贵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是可以变动的,一个人的功绩和才能是他可能获得显赫地位的唯一标准”得出社会阶层流动性大;根据“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得出通过考试选拔;根据“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法律,同一种方式交流感情”得出选拔人才方式单一,思想禁锢、僵化、因循守旧,阻碍科技创新。
(2)原因:根据“旧制度带来的贪污腐败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得出旧的选官制度导致了政治腐败;根据“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得政府工作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得出工业发展要求文官队伍更加专业化;根据所学可得出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的推动;根据所学可从科举制影响的角度概括,得出借鉴中国科举制度。
(3)同:根据“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录取工作也走上法制化轨道”并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可得出有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法制化;异:政治立场:英国:根据“导致文官随政党更替和内阁变迁而大换班”得出不受“政党分赃”影响(或政党轮流执政影响);中国:根据“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得出中国公务员必须与党中央保一致,坚决捍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式:英国:根据“两官分途”得出两官分途,中国:根据“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得出不搞“两官分途”;宗旨:根据“英国的文官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得出英国为政府利益服务;根据“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得出中国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点睛】
18.(1)措施:孙中山提出考试权思想;设立考试机构负责文官考任;颁布文官考试的相关法令;完善文官考试运行机制;将通过考试担任文官的权利写入宪法。(任答3点即可)
(2)不同:注重提高服务质量;设立高级行政官;奖励优秀;推行功绩工资制;提高专业化水平。(任答2点即可)
意义: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扩大统治基础;推动现代化进程;提高国家治理水平。(任答2点即可)
【详解】(1)措施: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根据材料一“提出了以考试权为核心的文官考试思想”得出孙中山提出考试权思想。根据材料一“令法制局的文官编写草策,规定文官考试委员会隶属于内阁总理”得出设立考试机构负责文官考任。根据材料一“先后拟定了有关文官考试的法令”得出颁布文官考试相关法令。根据材料一“规定了考试的种类、资格、科目与作弊的惩罚等”得出完善文官考试运行机制。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参加考试担任文官的权利‘考试权’第一次被写入宪法”得出通过考试担任文官的权利写入宪法。
(2)不同: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78年(美国)。根据材料二“文官晋级主要取决于服务年限而不是服务质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美国文官制度与以往的不同点在于,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根据材料二“改革法把设立高级行政职位作为提高政府效率的焦点”得出设立高级行政官。根据材料二“对高级行政官给予奖励”得出奖励优秀。根据材料“改革法实行功绩工资制”得出推行功绩工资制。根据材料二“美国总统在任用高级官员时更加表现出重视教授和专家的趋势”得出提高专业化水平。
意义: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78年(美国)。根据材料二“改革法实行功绩工资制,按工作表现付酬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功绩工资制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根据材料“有200多万人参加考试”得出扩大统治基础。根据材料“重视教授和专家”得出推动现代化进程和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