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学过一些文言诗词,但毕竟很少,对《木兰诗》中一些特殊的字词、诗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生活经历少,所以对《木兰诗》的思想内涵的感悟也存在困难。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计教学过程,借助小组合作形式,精心指导学习内容,力求做到凸显个性,兼顾全体。比如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稍难的,学生间讨论,教师点拨;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活动。
《木兰诗》
【效果分析】
本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平台,紧扣课堂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感悟木兰形象,感受主人公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心理感受。
学生能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组合、不同方法的朗读活动,喜欢、接受并热爱诗文的学习。从而达到热爱诗歌、文言文学习的目标。
学生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写出了木兰不同境遇下的心理活动:在停机叹息时的心境;奔赴前线途中的心情;征战沙场、奋勇杀敌时的情景;还乡后与亲人团聚、重着女儿装时的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木兰这一巾帼女英雄的人物形象。
《木兰诗》教学设计
赛博中学初一2部 崔晓林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诵读课文,感知木兰形象。
3.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4.学习木兰勤劳孝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木兰勤劳孝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优秀品质。
【过程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小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学生“小老师”带领学生完成一、二部分内容
一.豫剧演唱,导入新课
由甄广浩、王佳敏演唱豫剧《花木兰》,王严熠、翟照鑫伴舞。本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为“戏曲大舞台”,开学之初,我便主动联系音乐老师王欣老师让她教授学生《天仙配》、《花木兰》《唱脸谱》等戏曲。选择以上优秀同学利用周末课间等时间排练。学生们积极热情,展示了他们的才艺。例如:翟照鑫同学在伴舞过程中还加入了现代元素,当甄广浩唱到:男子打仗到边关时,平时就非常可爱的翟照鑫竟然跳起了鸟叔的“骑马舞”,笑翻全班。孩子们在笑声和掌声中,怀着极大地热情和乐趣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预习,夯实基础
由学生小老师主持。出示目标,各小组介绍文章出处、检查字词、整体感知、学案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小老师抽查各小组掌握情况,由学生推荐讲评并点名抽查学困生掌握情况。
三.“我有我感情”,朗读展示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的学习必须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才能。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他们的朗读成果,并主动给大家讲解如何进行朗读和述说朗读感受:有的独自朗读自己所喜欢的段落;有的小组合作分段落朗读,有的齐读,有的背诵;
王佳敏同学还自己用古筝伴奏,他们小组分段落朗读。
学生们在争先恐后中享受着朗读带来的乐趣。理解文意、感受形象自然不在话下。(教师注意朗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读出真感情。
四.“我有我发现”,问题互答。
(1)“我是木兰好哥们”,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木兰停机叹息时的心境;奔赴前线途中的心情;征战沙场、奋勇杀敌时的情景;还乡后与亲人团聚、重着女儿装时的感情。
(2)“我心目中的木兰”
(3)“我有我发现”,同学们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不明白或者你自认为有价值的题目,写下来组内、组间同学交流解决。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所以在课堂上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点燃火把。
该环节学生可以借助学案、配套、同步以及手头参考书提出问题这并不难,我们班语文课规定凡是创新型题目额外加分。学生课前将自己组最有价值的问题板书于自己组的小黑板上,学生可回答任一小组的问题,凡是满意的给回答者加分。如遇难度较大问题,由老师带领各小组讨论,大家自由发言,引导同学们总结正确答案。学生总会有很多惊喜呈现给我们,例如:有小组提出,“唧唧复唧唧”此时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和以往有何不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中的数字是否矛盾?为什么?什么是互文的修辞手法?请整理本文所用修辞手法。
我想借用NBA中的一句名言:永远不要低估一颗求知的心,因为他是创新的源泉。
五.“我有我精彩”辩论比赛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是花木兰中的唱词,女子不如男还是男子不如女?对此同学们有何看法?
通过辩论可以使部分大男子主义的男生借助木兰这一形象以及现今社会成功女性认识到女性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也会使一部分胆小畏惧的女生勇敢地展翅翱翔,使孩子们的性格得到健全,更加健康的发展。
六.“我有我收获”,当堂达标
七.布置作业:把本文改写为一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