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因为当前我们的学生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没什么感受,所以就难以理解作者反映的严酷事实,难以体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所以,要把这篇演讲的背景讲清楚,加深学生的感受,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同时还要加强诵读,领会演讲的特点与魅力。
效果分析
背景与作者的介绍,很好的让学生有了了解。诵读的大量运用,让学生感受到了排比修辞的效果和演讲的魅力。句子品读,让学生领略了语言的精彩。
我有一个梦想
导入新课
简介背景和作者
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是什么 梦想是什么?(17-32)
为什么 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1-6)
怎么办 怎样实现梦想?(7-16)
分析品读课文
(一)梦想是什么
默读课文17-25段,概括梦想的内容
揣摩情感
分析文段特点,有感情地诵读,读出排比的气势
品读句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速度课文1-6段,找出原因
揣摩第二段的情感
有感情地诵读此段
品读句子
怎样实现梦想
速度课文,概括方式方法
揣摩第10-14段的感情
读出气势和感情
总结演讲词的特点
拓展
现在,这一梦想实现了吗?
欣赏周立波的《我有一个梦想》
八、布置作业
课件27张PPT。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感受演讲现场学习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演讲的特点与魅力。
2、品味和揣摩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检查预习:一、读一读
镣铐 枷锁 一隅 侈谈 戳子 赎罪
拯救 束缚 匿迹 给予\与 履行耸人听闻休戚相关息息相关骇人听闻⒈⒉二、成语辨析三、这次演讲是针对谁的?要解决什么问题?你认为这样的要求是合理的吗?16世纪起,欧洲白人就把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为奴。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四百余年。南北战争之后,1862年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但100多年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仍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低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在南方的诸多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也只能坐在后车厢,车的中部虽然允许黑人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马丁· 路德· 金 (1929—1968)
美国民权领袖、牧师,奉行“非
暴力抵抗”的宗旨,主张以恩报怨以
爱报恨。他一生三次被捕,三次遭刺
杀,但始终不改初衷。
? 1963年8月28日,他组织了华盛顿特区25万黑人游行集会,要求实现种族平等。
1964年,由于马丁·路德·金对美国的反对种族歧视、争取黑人自由平等的斗争所做的杰出贡献,他荣获了该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1964年通过的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
?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旅馆阳台上被一个白人种族主义者枪杀,年仅39岁。
? 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第三个星期一(马丁·路德·诞辰是1月15日)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 1987年起,马丁·路德·金的诞辰亦成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
我有一个 想梦1、如果让你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你将围绕哪个词语来写,写怎样的内容?
2、速度课文,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们不谋而合。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一、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
(1~6段)
?
二、怎样实现梦想?
(7~16段)?三、梦想是什么?并展望斗争的前途
(17~32段)
我有一个梦想1、默读17~25段,了解梦想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情感
热烈期盼、无限憧憬一、他有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2、品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乐”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1—6自然段)
1、出声读第二段,揣摩作者的感情
沉痛的、悲愤的2、品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种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非暴力抵抗; 团结白人; 向前进,不能倒退;长期坚持;充满信心和希望
怎样来实现这个梦想 ?
2、出声读10—14自然段,揣摩作者感情,并分析修辞和句式特点义愤填膺!1、速读(7—17自然段),找出实现梦想的方式手段和注意事项排比短句子演讲词的特点三性:(内容上)
针对性
逻辑性
思想性
三多:(形式上)
多用整句(排比,气势强大)
多用短句、呼唤语(感召力,煽动性)
多用修辞(比喻、排比、反问等增
强感染力)
很多年过去了,你认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实现了吗?
Condoleezza Condi RiceBarack Hussein ObamaMichael JacksonBeyoncé Gisselle KnowlesMichael?Jordan纽约民众抗议警察枪杀无辜黑人准新郎(2008年5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民主、平等、自由不仅仅是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它是千千万万个黑人的梦想,更是整个人类的永远的梦想!有梦想就要去追求,有权利就要去争取,有努力就会有收获!但,梦想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头脑清醒,抱定信念,坚持不懈,追求不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股价永远不跌
房价永远不涨
?
我有一个梦想
所有的车——不分军车、
公车
全都规规矩矩地走在路上
?
我有一个梦想
年轻人不用为了供房供车
搜刮爹娘
?
?
周立波
我有一个梦想
医院不收红包
只是救死扶伤
?
我有一个梦想
贪污腐败该毙就毙
不管他入没入党
?
我有一个梦想
有错就认
不管自己爹是李逵还是李刚
?
︱
︱
︱
︱
︱
︱
︱
︱
︱
︱
︱
︱
作业请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适当运用排比的修辞,写一篇演讲稿。
谢谢! 郯城一中
杜海瑛
2015年4月???? 教材分析
《我有一个梦想》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政治演讲词。通过上一篇文章《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学习,学生已大致了解了演讲词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这样的特点。而《我有一个梦想》激情更加澎湃,语言更加精彩,更有感染力。所以,我把重点放到了领会演讲的特点、魅力和品读揣摩排比、比喻修辞上面。因为演讲词本身就比较好懂,所以语言品读的重点放在了修辞的品味,而不是深意的挖掘。
《我有一个梦想》观评记录
学校: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课题
?我有一个梦想
授课教师
杜海瑛
活动内容
《我有一个梦想》?
活动时间
2015.4
活动?地点
高一、13班
上课教学
流程
或
教研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新授过程】
同事研讨发言要点
李再发老师: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喻巧妙,感召力强。
杨红娟老师: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
邓可运老师:设计合理、感人肺腑。
王丽娜老师: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
分享:?
评测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瞭(liào)望 赎(shú)罪 枷(jiā)锁 义愤填膺(yīng)
B.蜿(wān)蜒 蜕(tuò)变 镣(liào)铐 心急如焚(fén)
C.峰巅(diān) 兑(duì)现 磐(pán)石 骇(hài)人听闻
D.祈祷(dǎo) 签署(shǔ) 撒(sā)气 摇摇欲坠(zhu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C )
A.萎缩 汹涌澎湃 不能自拔 手足之情
B.戳子 情同骨肉 兄弟情谊 不言而喻
C.隔移 沙漠绿州 摧残煎熬 公之于众
D.歧视 无济于事 崇山峻岭 生活真谛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安之若素:心情紧张时,一如平时,泰然处之。
B.义愤填膺: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C.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一样。形容极其焦灼的心情。
D.不言而喻:用不着说就可以明白。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 )
A.我并非没有注意到,参加今天集会的人中,有些人受尽了苦难和折磨。
B.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C.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只有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D.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B )
A.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向今天到会的和没有到会的人们公之于众。
B.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安之若素,竭尽全力地把事情做好。
C.我们怀着义愤填膺的心情,愤怒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D.每次碰到问题,他总是无济于事地说上一通大话空话,一点实际效用也没有。
6.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 。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A.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我们的命运与他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我们的自由与他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
B.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
C.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
D.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我们的命运与他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我们的自由与他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
7.下列复句,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D )
A.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B.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住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C.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D.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8.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
A.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
B.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C.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的山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D.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
分析理解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①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②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③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④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⑤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⑥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9.第二节提到的“空头支票”,其准确的含义是 (C )
A.指票面额超过存款额或透支限额因而不能兑现的支票。
B.比喻说话不算数或不能实现的诺言。
C.比喻美国政府至今未能实现的关于正义和自由的诺言。
D.比喻美国政府对老百姓的不能实现的一切承诺。
10.第一节说到“兑现诺言”,对“诺言”内容诠释准确的一项是 (A )
A.美国历届总统关于民权的许诺。 B.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
C.美国宪法与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 D.美国部分白人统治者的诺言。
11.美国黑人对政府不能兑现诺言义愤填膺,其原因是 (A )
A.美国黑人不能进入各类高层机构,不能从事智力性较强的活动。
B.美国黑人不能与白人享有同样的人格尊严与自由活动,不能参加投票与选举。
C.美国黑人大部分都在社会底层挣扎,承受的是繁重的劳役、接连的迫害与生活的苦难。
D.美国黑人生命与生活毫无保障,沦为白人的奴隶,没有一点人身自由。
12.第三节说“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其理由是 (D )
A.因为“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对于推进美国的民主进程没有丝毫意义。
B.因为美国黑人需要拥有和白人一样的民主、自由、正义、平等和尊严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权利。
C.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以前的“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对于美国黑人的解放无济于事。
D.因为美国黑人已经期待了百年,被冷落了百年,受歧视了百年,而且贫穷了百年。
13.第三节一共用了六个“现在”,下面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B)
A.运用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短促有力,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激情,表现了演讲者的风采。
B.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一使得抽象的说理形象化;二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激情,表现了演讲者的风采。
C.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短促有力,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激情,表现了演讲者的风采。
D运用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一使得抽象的说理形象化;二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激情,表现了演讲者的风采。
14.对第五节段内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D)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课后反思
背景与作者的简介老师讲得过多,如能让学生课下预习查阅,让学生讲出来会更好。由于时间关系,诵读仍然不够,如能让学生读得再充分些,效果会更好。
课标分析
《新课标》关于必修课程中常用应用文教学的建议:“应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教学大纲》对演讲词的要求是“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分清逻辑层次;领悟、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这篇演讲词大量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语言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