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当代中国的外交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1972年2月27日,在由杭州去上海的飞机上,公报终于定稿。关于台湾问题的措辞改为:“美国方面声明: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个公报的发布
A.标志着中美的正式建交 B.标志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C.顺应了国际形势的变化 D.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
2.(本题3分)新世纪之初,中国迎来诸多机遇。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同一年,在某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提出:“加强合作,使各成员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是亚太经合组织应为之努力的目标。”会后,发表了《上海共识》等文件。结合所学,以下说法最为正确的是
①会议的召开地在中国上海 ②同年中国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会议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背景召开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本题3分)进入21世纪后,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一个外交战略设想,简称“和平鸽”,其战略的概念结构图如下。此外交战略设想主张意味中国
A.力图与第三世界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B.以联合国为舞台的“一条线”战略
C.逐渐放弃60年代以来的不结盟外交政策
D.积极致力于发展新型的区域合作
4.(本题3分)大数据分析显示,关于2017年和2018年的外交部发言人言论传播情况,在境外报道量维度上,2018年较前一年增加10.5%;在外媒信源引用方面,欧美和亚洲主流媒体积极转载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言论:在外文语种方面,较前一年丰富了50%。这( )
A.反映中国开始主导世界新秩序 B.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范
C.彰显中国在国际舞台声量扩大 D.营造了良好的国际舆论空间
5.(本题3分)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演讲,真诚呼吁国际社会要坚定信心、携手前进,并为全球团结合作、共克时艰贡献了中国智慧,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国际社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增添了信心和力量。这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外交( )
A.侧重于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坚持区域一体化方向
C.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活动 D.凸显大国智慧和担当
6.(本题3分)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由五国到六国,新增的国家位于图中的
A.①哈萨克斯坦 B.②乌兹别克斯坦 C.③塔吉克斯坦 D.④吉尔吉斯斯坦
7.(本题3分)有学者认为,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是导致“一边倒"格局固定化和长期化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和随后中美两国军队在朝鲜的对抗,“一边倒"的局面有可能不会持续那样长的时间,中美两国也有可能较早建立起外交关系,尽管不会是一种友好的关系。由此可见,“一边倒"格局的持续( )
A.符合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和长远利益
B.扩大了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对象
C.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主动选择的结果
D.深受美国霸权主义外交行径影响
8.(本题3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洲价值观”“东盟共识”和“上海精神”等外交思想,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或认同。这些思想的提出
A.反映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增强 B.表明中国外交理念的日渐成熟
C.缓和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D.以服务于国内经济改革为宗旨
9.(本题3分)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A.大国战争威胁完全消失 B.发展中国家合作密切
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10.(本题3分)2015年10月,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中国将努力把中国发展惠及周边国家和人民,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这一讲话蕴含的理念是( )
A.“和平共处” B.“命运共同体”
C.“和而不同” D.“求同存异”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国际形势的变化。
(2)方针
“另起炉灶” 核心就是不承认 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 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一边倒” 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 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3)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 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建交 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 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 ”方针 1956年,中国与挪威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1964年,中国与 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 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 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12.(本题3分)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调整:中国提出 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成就:
改革开放初期的外交 提出 是当代世界的主题;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89年,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
世纪之交的外交 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1997年,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关系取得新进展
进入21世纪以后的外交 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活动
13.(本题3分)万隆会议: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 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提出并坚持“ ”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14.(本题3分)主要外交成就
(1)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召开)①成果: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 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②地位:新中国首次以 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 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背景:1953年12月,中印两国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
②主要内容:互相尊重 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亚非会议(1955年4月召开)①方针:中国提出并坚持“ ”的方针。
②意义: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
15.(本题3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过程
①首次提出: 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 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
②联合确认: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 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2)内容:互相尊重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新时期,为适应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派遣海军赴索马里护航、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参加维和行动等外交活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17.(本题2分)和平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和平的前提;( )
18.(本题2分)“另起炉灶”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再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本题2分)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0.(本题2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主流观点认为美国不应该急于承认中国的新政权,并且居高 临下地认为弱势的中国定会有求于它,承认美国在华的既得利益。因此,对中共政权采取“观望的 态度”。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国为了表明立场,采取了一系列亲苏反美的行动。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文中特别强调“一边倒”立场。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它彻底改变了美国决策层对中国的看法,把中国和苏联联在一起,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摘编自李怀录《建国初期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原因再审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需要超越事务层面来思考和构建未来的国际社会。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不仅需要中国拿出更多的物资贡献,还需要提出有价值的思想和学说,要发挥大国的“引领和塑造”作用,则要求中国的外交不但是“中国本位”,还要是“世 界本位”。只有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与和谐世界的理念形成真正有意义的价值关联。
——摘编自崔立如《国际格局转变与中国外交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外交政策,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外交成果的认识。
22.(本题15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时沉渣泛起。合作还是对抗 对话还是冲突 开放还是封闭 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选择
23.(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材料二 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
——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的演讲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建树的主要表现。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可得出美国的这一公报内容,顺应了中美两国关系缓和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C项正确;A项是1979年建交公报,排除A项;B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项;材料不是根本解决方法,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从材料中所给信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同一年”、“《上海共识》”等,可以判断,这是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义会议,①②③正确,从材料信息“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体现了会议是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召开,④正确。故D正确,排除ABC三项。
3.D
【详解】据材料“亚欧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亚洲国家联合会”等是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这体现了我国的战略概念是积极致力于发展新型的区域合作,D项正确;材料中的“亚欧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故A说法不符题意,排除A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时期我国外交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战略,而非以联合国为舞台的“一条线”战略,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直到1979年我国都实行“结盟”外交,故C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2017年和2018年的外交部发言人言论传播情况,在境外报道量维度上,2018年较前一年增加10.5%;在外媒信源引用方面,欧美和亚洲主流媒体积极转载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言论:在外文语种方面,较前一年丰富了50%”可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言论,与之前相比,在世界上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体现了其他国家对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视,彰显了中国在国际舞台声量扩大,C项正确;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但没有主导世界新秩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世界对中国的重视,进而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作用,但没有具体体现中国的外交政策,不能反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范,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境外对中国外交发言人言论的传播,但没有涉及对中国外交发言人言论的评价,不能得知是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习近平主席在国际会议上表示全球要团结合作、共克时艰,贡献了中国智慧,指明了前进方向,这凸显了我国的大国智慧和大国担当,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侧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和以联合国为中心,排除A、C两项;区域一体化不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努力方向,排除B项。故选D项。
6.B
【详解】1996年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成员国由五国到六国,故选B;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是上海五国机制成员,不是新增的国家,排除ACD。
7.D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50年的中国。材料表明,“一边倒”格局固定化和长期化,是深受美国霸权主义外交行径影响的结果,D项正确;“一边倒”格局的持续,造成了外交战略上的不平衡,不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同时,在这一格局下,新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对象是苏联和东欧各国,就长期发展而论,并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排除A、B项;学者观点认为如果不是朝鲜战争和美国的举动,“一边倒”政策不能持续太长时间,由此可知,“一边倒”政策的延续带有被动性,而非主动延续,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亚洲价值观、东盟共识和上海精神,这些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或认同,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日益增加,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日渐成熟”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项;这些外交思想并不是为了缓和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排除C项;这些外交思想并不是为了服务于国内经济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材料中的二十国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及“一带一路”均反映的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C项正确;大国战争威胁并未消失,排除A项;二十国领导人峰会也有发达国家参与,排除B项;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把中国发展惠及周边国家和人民的外交努力,睦邻、安邻、富邻外交政策,蕴含着“命运共同体”的理念,B项正确;“和平共处”并未体现“中国发展惠及周边国家和人民”,排除A项;“和而不同”与“睦邻”“富邻”等不符,排除C项;“求同存异”未能体现“富邻”等外交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1. 国民党 帝国主义 社会主义 和平共处 求同存异 法国 联合国
【详解】据所学可知,另起炉灶方面,核心就是不承认①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②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一边倒方面,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③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⑤求同存异”方针;1964年,中国与⑥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⑦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2. 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 多边外交
【详解】本题是填空题。时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出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成就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提出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89年,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世纪之交时,我国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1997年,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关系取得新进展。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③多边外交活动。
13. 殖民国家 求同存异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由于在万隆召开,所以也称万隆会议。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故①为殖民国家;②为求同存异。
14. 印度支那 五大国 谈判 主权 求同存异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于1954年4月召开,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①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新中国首次以②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③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1953年12月,中印两国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④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亚非会议于1955年4月召开,中国提出并坚持“⑤求同存异”的方针。
15. 1953 印度代表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主权和领土完整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故填空1.1953;2.印度代表团;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主权和领土完整。
16.B
【详解】新时期,为适应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派遣海军赴索马里护航、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参加维和行动等外交活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而参加上合组织属于区域合作组织,故错误,选择B项。
17.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是发展的前提而非保障,发展是和平的保障而非前提。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18.错误
【详解】“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外交关系,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题意说法错误。
19.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这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1972年,刚刚出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应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0.正确
【详解】根据材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为解决中印边境的争端,后来成为当代国际间关系与交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中国外交逐渐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因此题干所述为正确。
21.(1)原因:美苏冷战的影响;中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美国强势的外交理 念;中国巩固政权(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2)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不结盟外交;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认识:必须坚持 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体制的优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特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等。
【详解】(1)据“美国政府主流观点认为美国不应该急于承认中国的新政权”可得出美国强势的外交理念;据“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可得出美苏冷战的影响;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它彻底改变了美国决策层对中国的看法,把中国和苏联联在一起,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可得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影响了中美关系;据“毛泽东在《论人 民民主专政》 一文中特别强调“一边倒”立场”可得出中国巩固政权的现实需要;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制度的不同和国家利益也是重要原因。
(2)政策:结合材料信息“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需要超越事务层面来思考和构建未来的国际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外交政策方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奉行不结盟外交,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据材料“不仅需要中国拿出更多的物资贡献,还需要提出有价值的思想和学说,要发挥大国的“引领和塑造”作用”可知,我国正在逐步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认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应从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等角度回答;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体制的优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特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
22.其核心是一个“变”字,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朝着好的方向变,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各国人民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这是正向的变化;另一方面是逆潮流的变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两方面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变”的本质是世界秩序重塑,全球治理机制完善。
毫无疑问,我们的选择是积极推动世界的正向发展,政治上,要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要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巩固同各国的伙伴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以“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周边关系,真心实意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以“真、实、亲、诚”的原则,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同欧洲、拉美国家也要在相互增进了解和合作中不断进步。中国不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当前的国际格局,其核心是一个“变”字,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朝着好的方向变,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各国人民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这是正向的变化;另一方面是逆潮流的变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两方面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变”的本质是世界秩序重塑,全球治理机制完善。毫无疑问,我们的选择是积极推动世界的正向发展,政治上,要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要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巩固同各国的伙伴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以“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周边关系,真心实意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以“真、实、亲、诚”的原则,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同欧洲、拉美国家也要在相互增进了解和合作中不断进步。中国不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23.(1)主要内容: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惠(或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重要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主要表现:①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3)主要原因:①新中国的建立;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③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④综合国力的提高。
【解析】【小题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主要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惠(或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
【小题2】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新时期(中国)。主要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小题3】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现代(中国)。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外交事业取得成就的重要政治前提是新中国的建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助于我国外交建设事业取得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从根本原因看,外交事业的成就得益于综合国力的提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