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4 09:1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二战后,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美国获得这个特权是通过
A.支持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B.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订立《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2.(本题3分)“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世界银行的成立
②联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本题3分)春秋以前支付手段多用贝,至战国时期形成了布币、刀币、环钱三大青铜货币系统。其中布币由农具演变而来,刀币来自实用刀具,环钱可能仿自纺轮。此外;黄金逐渐用作支付,但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还是铜钱。上述变化说明( )
A.商业功能转向逐利增才 B.青铜文明走向鼎盛
C.货币形态受生产力影响 D.民间支付多用铜钱
4.(本题3分)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正式成立,当天上午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科将首批人民币交给河北平山县银行发行,当时仅发行了下列三种面额的人民币。由此推知,该套人民币的发行(  )
A.使地方货币立即遭到废止 B.展示了新中国初期的建设成就
C.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适应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5.(本题3分)南朝时期,刘宋政权为弥补“钱荒”而铸造二铢钱,与古钱(汉五铢钱等)等价使用,但民间纷纷盗铸二铢钱,引发混乱。齐、梁、陈政权也都进行过类似改革。南朝时期的铸币改革( )
A.满足了“土断”政策的需要 B.从侧面反映了南方经济发展
C.有利于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D.为纸币的发行提供有利条件
6.(本题3分)如表是战国时期部分铜币重量统计表,对如表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战国前期 战国后期
平首布 12—17克 约10克
刀币(赵国流通) 约12克 10—12克
圜钱(三普地区流通) 14.8—18.5克 约10克
圜钱(秦国流通) 10—15克 约10克
A.冶金工艺进步使铸币更为精巧 B.商贸发展导致了金属货币短缺
C.货币因区域流通的增强而趋近 D.政府垄断铸币权统一货币发行
7.(本题3分)忽必烈即位后,发行以银为本位的“中统钞”。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各人皆乐用此币,盖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其量甚轻,致使值十金钱者,其重不逾金钱一枚。”这表明,元初( )
A.纸币使用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B.铜钱无法满足商业贸易需要
C.黄金白银退出商品流通领域 D.纸钞滥印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8.(本题3分)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圆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后秦朝在圆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下图),这种变化反映出
A.铸铜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改变 D.国家完成了统一
9.(本题3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制度。其基本特征是( )
A.美元与英镑挂钩,英镑与其他货币挂钩
B.美元与黄金挂钩,黄金与其他货币挂钩
C.美元与欧元挂钩,欧元与其他货币挂钩
D.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10.(本题3分)法国总统戴高乐在20世纪60年代抱怨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即只有它一家可以印制美元,用来进行对外战争,收购法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导致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的原因是
A.美苏冷战的爆发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近现代货币
时期 概况
晚清 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中华 民国 (1)1912年,以 为法定货币 (2)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 ①内容: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②结果:在 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 (3)1948年,国民党政府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 ;后又发行银圆券,都以失败告终 (4)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
新中国 (1)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2)形成 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12.(本题3分)货币制度的演变
(1)中华民国建立后,以 为法定货币。
(2)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 改革,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3)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
(4)1948年国民政府再次进行 改革,最终失败。
(5)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成立 ,开始统一发行 。
13.(本题3分)白银
(1)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
(2)自明朝中期起, 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3)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 兼用。
(4)晚清时,清政府开始铸造 。
14.(本题3分)目前的国际货币状况
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的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 、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
15.(本题3分)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 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二战后,英国建立起了以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7.(本题2分)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18.(本题2分)美国财政部长富勒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该名言反映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19.(本题2分)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这句话相关的史实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
20.(本题2分)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密切。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货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宋之所以得行者(纸 币流通),每造一界(一个 批次),备本钱三十六万缗, 而又佐之以盐酒等项。盖民 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欲 得钱,则以钞入库;欲得盐 酒,则以钞入诸务,故钞之 在手,与见(现)钱无异。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宋朝纸币能够流通的条件。
材料二
15-18世纪世界白银流向示意图 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 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 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 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 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贡德 弗兰克《白银资本》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 际资本流动出现了巨大变化, 1986-1990年国际投资流出量 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 国际资本市场迅速膨胀,整 个80年代,金融市场资本量 每年递增16.5%,远超过世界 商品贸易每年5%的增长,进 入90年代后,该市场进一步 扩大。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2.(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海贝
材料二 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也。
——《尚书·盘庚》
材料三 明朝银矿稀缺,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
(1)分别阐述材料一、二对研究古代货币的价值。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3)指出研究古代货币的史学方法。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后,英国无力领导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重建;美国虽然处于世界经济实力结构的顶端,但不愿承担稳定世界经济体系的责任;欧洲大陆国家为了恢复国内工业生产,纷纷采取不负责任的金融、贸易政策,使世界经济体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进一步激起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倾销战、关税战、贸易战,形成了几个相互竞争的贸易体系和货币体系,世界经济秩序进一步混乱。
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工业生产占54.8%,黄金储备占48.5%,出口额占50%,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为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此次会议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连同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共同构筑了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构建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宰世界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曹广伟《世界经济秩序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经济秩序演变的看法。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世界金融领域上的霸权。其中该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因此C正确;欧共体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表现,A排除;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B排除;订立《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属于贸易领域上的措施,D排除。故选C。
2.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林顿森林体系”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成立世界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欧洲联盟条约和布林顿森林体系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布林顿森林体系无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欧洲联盟条约和布林顿森林体系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其中布币由农具演变而来,刀币来自实用刀具,环钱可能仿自纺轮。此外;黄金逐渐用作支付,但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还是铜钱”,可以看出当时与百姓生活最密切的仍是铜钱,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开采铜矿的难度要低于金矿,说明货币形态受生产力影响,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货币的变化,无法得出商业功能的变化,排除A项;货币的变化,不能看出青铜文明的状况,排除B项;民间支付多用铜钱是材料中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48年中国。根据材料“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成立......首批人民币交给河北平山县银行发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2月,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正在进行,解放区经济建设也提上日程,为稳定解放区经济秩序,解决各解放区货币混乱的现象,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统一发行人民币,这适应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需要,D项正确;统一的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从材料本身无法看出人民币的发行使地方货币立即遭到废止,排除A项;当时新中国尚未建立,排除B项;当时国统区的金融秩序己趋于崩溃,不存在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南朝的中国。南朝时期,刘宋政权为弥补钱荒铸造二铢钱,侧面反映出南方经济发展,对钱币的需求扩大,B项正确;铸钱和土断政策无关,排除A项;当时铸币改革仅仅是在南朝,对结束分裂局面没积极作用,排除C项;二铢钱是铜钱,和纸币发行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战国后期与战国前期相比,平首布、刀币等铜币重量趋于一致,基本都是10克左右,说明战国时期由于商业的发展,区域间的商贸联系加强,使铜币重量趋于接近,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铸币的精巧,排除A项;“商贸发展导致了金属货币短缺”史实表述错误,排除B项;战国时期国家分裂,货币不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各人皆乐用此币,盖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其量甚轻,致使值十金钱者,其重不逾金钱一枚。”可知,元时来华外商与外宾,看到仅一张纸钞可以购得各种商品,与金银无异,都深感奇特新鲜。故元朝商品交易的过程中,纸币作为主币成为重要的金融媒介,纸币的使用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纸币的使用,未涉及铜钱,排除B项;黄金白银并未完全退出商品流通领域,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纸钞滥印导致通货膨胀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秦国在圆钱基础上将各国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是因为秦国统一了全国,所以才能统一货币,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货币的统一,不是铸铜技术的进步,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货币的统一,这主要是因为国家的统一,不是商品交易的需要,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货币的统一,不是审美观念的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依据材料“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本特征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D项正确;“美元与英镑挂钩”表述错误,排除A项;“美元与黄金挂钩,黄金与其他货币挂钩”,应是美元与其他货币挂钩,排除B项;“美元与欧元挂钩”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即只有它一家可以印制美元,用来进行对外战争,收购法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的原因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故C正确。美苏冷战的爆发在1947年,属于国际格局的背景,与材料无关,故A排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在1949年,属于冷战的表现,故B排除。“关贸总协定”的签署,在1947年,且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现,故D排除。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影响
11. 银元 法币改革 抗日战争 金圆券 人民币 人民币 纸币
【详解】本题是填空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12年,民国政府以①银元为法定货币;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②法币改革;在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1948年,国民党政府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④金圆券;后又发行银圆券,都以失败告终。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⑤人民币;⑥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形成⑦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12. 银元 法币 币制 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币
【详解】根据所学,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①银元为法定货币。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②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③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金圆券的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于是,国民政府又发行银圆券,仍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④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⑤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13. 白银 铜钱 银元
【详解】据所学可知,自明朝中期起,①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②铜钱兼用。晚清时,清政府开始铸造③银元。
14.欧元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的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
15.圆形方孔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16.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以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故题干表述错误。
17.A
【详解】试题分析:1944年,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重要全球经济会议,会后成立了世界银行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美元在世界货币在占据支配地位,该题说法正确。
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的建立
点评: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现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尤其是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美元充当了国际货币,美国主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航向,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遭遇极大挑战,这一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得以明显展现。
18.错误
【详解】材料富勒的名言反映了,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而非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故错误。
19.错误
【详解】“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指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故题干错误。
20.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两个重要支柱就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故题干表述正确。
21.(1)条件:北宋商业的发展;纸币发行者储备足够的金属货币和实物,以保证纸币的信用。
(2)流向1: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
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流向2: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
原因:中国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丝、茶、瓷器等商品对外国有吸引力,使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
(3)认识: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它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潮流,积极应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详解】(1)关于宋朝纸币能够流通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北宋商业的发展;结合材料“故钞之在手,与现钱无异”得出纸币发行者储备足够的金属货币和实物,以保证纸币的信用。
(2)结合示意图可知,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要结合“1400年到1800年间”得出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结合示意图可知,流入欧洲的白银部分流向亚洲。尤其是中国。原因是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中,中国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
(3)关于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要揭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积极和消极影响,而且要指出基本对策。结合所学,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从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我们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
22.(1)材料一是实物史料,直接反映了中国古代最初被用做货币的可能是海贝,材料二是文献史料,间接反映了上古时期曾以海贝充当货币的事实,材料一与材料二相互印证了海贝拥有货币的价值。
(2)原因:纸币和铜钱的弊端;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和易于分割的优势;民间和官方的认可使用;“一条鞭法”赋税制度改革的推动;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使用量增大等。(任3点即可)
(3)阅读史料和分析史料,发现历史真实的读史证信法;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证据证明的史料互证法;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历史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法等。(任2点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海贝”的图片可知,这是实物史料,直接反映了中国古代最初被用做货币的可能是海贝。根据材料二“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可知,这是文献史料,间接反映了上古时期曾以海贝充当货币的事实。材料一与材料二,一个是实物史料,一个是文献史料,相互印证了海贝拥有货币的价值。
(2)根据材料三“明朝银矿稀缺,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白银货币化的原因有纸币极易磨损,铜钱价值量不高,这是纸币和铜钱的弊端;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和易于分割的优势;民间和官方的认可使用;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赋税制度改革以白银为结算货币;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使用量增大等。
(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研究方法的掌握。根据所学可知,研究古代货币的史学方法有阅读史料和分析史料,发现历史真实的读史证信法;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证据证明的史料互证法;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历史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法等。
23.(1)变化:领导国由英国变为美国;经济秩序由混乱到稳定。
原因:一战后国际经济实力发生变化;缺乏加强国际合作的领导力量;1929年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刺激;二战后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看法:世界经济秩序的演变是经济、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权力结构对世界经济秩序的演变起着主导作用;各国应该在联合国的组织下,以最广泛国家的利益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解析】(1)
变化:根据材料“战后,英国无力领导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重建;美国虽然处于世界经济实力结构的顶端”可概括出领导国由英国变为美国;根据材料“使世界经济体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为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可概括出经济秩序由混乱到稳定。
原因:根据材料“战后,英国无力领导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重建;美国虽然处于世界经济实力结构的顶端”可概括出一战后国际经济实力发生变化;根据材料“但不愿承担稳定世界经济体系的责任;欧洲大陆国家为了恢复国内工业生产,纷纷采取不负责任的金融、贸易政策,使世界经济体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可概括出缺乏加强国际合作的领导力量;根据材料“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进一步激起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倾销战、关税战、贸易战,形成了几个相互竞争的贸易体系和货币体系,世界经济秩序进一步混乱”可概括出1929年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刺激;根据材料“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工业生产占54.8%,黄金储备占48.5%,出口额占50%,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可概括出二战后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根据材料“建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构建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宰世界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框架”可概括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
看法:本问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世界经济秩序的演变是经济、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权力结构对世界经济秩序的演变起着主导作用;各国应该在联合国的组织下,以最广泛国家的利益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等角度作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