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提能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提能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4 10:0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2024·杭州一模)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之一的“琮琮”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头部造型别致的装饰纹样——“饕餮纹”,乃是取自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标志性器物玉琮上的图案。该设计( )
A.实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B.体现了旧石器时代文明成就
C.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D.说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2.老子认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中,爱的是天下万民,利的是万民之公利。这说明( )
A.百家学说本质趋同 B.“仁政”影响广泛
C.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D.“民本”思想发展
3.(2024·信阳)周代,天子设采诗之官,定期到各地采集诗歌。“采诗,采取怨刺之诗也”。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国风》之大部、《小雅》之小部,皆采自民间。此举( )
A.彰显了中央政府对民情的重视
B.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创造了一种全新诗歌创作模式
D.保证了贵族对文学创作的垄断
4.有学者指出:“周人谨慎,谦恭,重集体,富于忧患意识……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成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其意在说明当时周人( )
A.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
B.率先进入“轴心时代”
C.推崇儒家德治的思想
D.致力于摒弃神权观念
5.下表中的文献记载关注的共同主题是( )
内容 出处
“君子进德修业” 《周易·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兵法·计》
“诊病不审,是谓失常” 《黄帝内经》
A.职业道德 B.文化教育
C.治国理念 D.军事策略
6.自汉以降,习仪与纠仪逐渐制度化,需要演习与纠察的典礼种类不断增多。至明代,郊庙、元会、冬至、万寿圣节、册封、皇室冠礼、经筵等典礼皆须习仪;举行这些典礼以及常朝、朔望朝等无不纠仪,习仪与纠仪成为明代朝仪和典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明代的习仪与纠仪( )
A.重视践行儒学的价值追求
B.稳定了社会等级秩序
C.改变了封建文化发展方向
D.固化了官员思想认知
7.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家训文化发展的高潮,仅知名家训即有两百余篇,如曹操《诫子植》、诸葛亮《诫子书》《诫外甥》、颜延之《庭诰》、颜之推《颜氏家训》等,其内容多为训诫子女读书。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门第观念的强化 B.官学教育的加强
C.以文治国的趋势 D.文化的多元发展
8.王阳明认为“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主张以唱游方式启蒙幼童的学习兴趣,通过“周旋揖让”“拜起屈伸”等来发展儿童肌肉筋骨,使其强健体魄。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
A.否定传统伦理道德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C.关注人的身心发展 D.具有反君主专制倾向
9.南宋末年,文天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79年,崖山之战,大臣陆秀夫宁死不降蒙古铁骑,携小皇帝赵昺蹈海而逝。这些言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宋代社会危机后果严重
B.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
C.民本思想影响深远
D.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
10.元大都的宫城、皇城偏于都城南部,市场在皇城北部,宗庙、社稷分列宫城东西两侧,大朝正殿在寝宫之南。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古代都城的“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划理念。这反映了元朝(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B.建筑科技水平高超
C.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理念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1.右图为明清时期的《养正图解》书影。“养正”是明清最初级教育——蒙学的基本价值。所谓“蒙以养正”,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 )
A.全面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
B.标志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
C.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
D.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12.1592年利玛窦来华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盛赞孔子为“中国哲学家之中最有名”者,证明基督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利玛窦在南昌被称为“利举人”,在北京被称为“利进士”。这说明了( )
A.选官制度呈现开放特征
B.儒家文化顺应时代发展
C.入乡随俗助力“西学东渐”
D.东西文化相互吸收借鉴
13.1700年1月7日,法国凡尔赛宫内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世纪之交舞会,名为“中国之王”。舞会上,国王路易十四坐在一顶中国式的八抬大轿中,穿着富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华丽登场,引得全场围观的人连连赞叹。这反映出当时( )
A.法国贵族阶层崇尚中国文化
B.法国是欧洲“中国热”的引领者
C.中法两国经济文化水平接近
D.殖民侵略促进了中西方交流
14.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革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幕府封建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
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
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
15.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公元372年,高句丽“立太学,教育子弟”,讲授儒家经典“五经”。这主要说明( )
A.朝鲜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B.中国史籍关注周边发展
C.三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
D.中国强化对高句丽统治
16.(2024·潍坊)明代徐光启认为战争要靠实力决胜,因此重视西洋火器的研究、制造和使用。他在通州、昌平等地督练新军期间,曾采用西法制造火器军械,以提高明军的御敌能力。这( )
A.反映出边防形势异常严峻
B.体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
C.折射出经世致用理念盛行
D.实践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
17.[古代美育]
材料 远古时期,乐与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在殷周时期,美育实践已经脱离了宗教、祭祀活动的束缚,分化成了“诗教”“乐教”“礼教”等形式。西周时期是礼乐建立的形成期,“礼”实际是一种行为标准或是一种政治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以“礼”约束人们的行为,在精神生活中以“乐”桎梏人们的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时代,孔子曾以“六艺”教授弟子,强调诗、礼、乐三者在培养完善人格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孔子所强调的以乐育人的教育思想。
自秦汉后,中国的“乐”转化为普施于大众的“礼教文化”。汉代音乐理论著作《乐记》记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自魏晋南北朝以后,以“礼乐”为核心的美育已经逐渐淡化了其教化的社会功用,转而向审美化、娱乐化发展。隋唐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美育已经不仅仅是“乐、舞、诗”三种途径,而是逐步加入了杂剧、小说、传奇等形态各异的艺术种类。
——摘编自曹健《中国古代的
美育实践与美育意识》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美育的发展历程。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美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中国古代美育的社会价值。
第1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2024·杭州一模)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之一的“琮琮”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头部造型别致的装饰纹样——“饕餮纹”,乃是取自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标志性器物玉琮上的图案。该设计( C )
A.实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B.体现了旧石器时代文明成就
C.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D.说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解析] 据材料“乃是取自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标志性器物玉琮上的图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的“琮琮”,是对我国石器时代文明成就的借鉴,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C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实证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排除A项;良渚古城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就,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良渚遗址,并未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进行探讨,排除D项。
2.老子认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中,爱的是天下万民,利的是万民之公利。这说明( D )
A.百家学说本质趋同 B.“仁政”影响广泛
C.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D.“民本”思想发展
[解析] 根据题干“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兼相爱,交相利”可知,老子认为百姓是统治的基础和根本,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墨子提倡一视同仁地爱所有人,互帮互助,这些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D项正确;仅从三家学说都提倡民本思想,无法得出“百家学说本质趋同”的结论,排除A项;“仁政”仅是孟子的思想,无法得出“仁政”影响广泛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无关,排除C项。
3.(2024·信阳)周代,天子设采诗之官,定期到各地采集诗歌。“采诗,采取怨刺之诗也”。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国风》之大部、《小雅》之小部,皆采自民间。此举( A )
A.彰显了中央政府对民情的重视
B.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创造了一种全新诗歌创作模式
D.保证了贵族对文学创作的垄断
[解析] 根据材料“周代,天子设采诗之官,定期到各地采集诗歌”“采诗,采取怨刺之诗也”可知,周代天子注重收集各地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有利于政府掌握各地民情,此举彰显了中央政府对民情的重视,A项正确;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周王室并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周代的采诗现象,未涉及诗歌创作模式的创新和贵族对文学创作的垄断,排除C、D两项。
4.有学者指出:“周人谨慎,谦恭,重集体,富于忧患意识……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成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其意在说明当时周人( A )
A.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
B.率先进入“轴心时代”
C.推崇儒家德治的思想
D.致力于摒弃神权观念
[解析] 根据材料“周人谨慎,谦恭,重集体,富于忧患意识”可知,学者意在表达周人注重审慎治国,具有理性的精神,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周公”可知,题干时间为西周初期,即公元前11世纪,而“轴心时代”为公元前8—前3世纪,与题干时间不吻合,排除B项;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末期,排除C项;周人的“敬天保民”思想,并未摒弃神权观念,排除D项。
5.下表中的文献记载关注的共同主题是( A )
内容 出处
“君子进德修业” 《周易·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兵法·计》
“诊病不审,是谓失常” 《黄帝内经》
A.职业道德 B.文化教育
C.治国理念 D.军事策略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君子进德修业”指的是君子要提升道德,建立功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指的是君主要修身正己、自我节制;“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指的是将领要智、信、仁、勇、严集于一身;“诊病不审,是谓失常”指的是医生诊病救人要详细周密;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四句话是对不同人群的不同职业道德要求,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君子、君主、将领、医生的道德要求,未涉及文化教育、治国理念、军事策略,排除B、C、D三项。
6.自汉以降,习仪与纠仪逐渐制度化,需要演习与纠察的典礼种类不断增多。至明代,郊庙、元会、冬至、万寿圣节、册封、皇室冠礼、经筵等典礼皆须习仪;举行这些典礼以及常朝、朔望朝等无不纠仪,习仪与纠仪成为明代朝仪和典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明代的习仪与纠仪( A )
A.重视践行儒学的价值追求
B.稳定了社会等级秩序
C.改变了封建文化发展方向
D.固化了官员思想认知
[解析] 习仪是正式典礼前的练习与预演,纠仪即纠举习仪或朝会、典礼中的失仪行为。根据材料“习仪与纠仪逐渐制度化,……成为……朝仪和典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仪与纠仪有利于保障朝仪的敬谨、有序,维护君君臣臣的儒家礼法,说明明代的习仪与纠仪重视践行儒学的价值追求,A项正确;习仪与纠仪主要是规范朝廷礼仪和君臣关系,对于一般的社会礼仪和社会秩序直接影响不大,排除B项;明代文化仍然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文化发展方向没有重大改变,排除C项;习仪与纠仪主要作用是规范朝仪,并非控制官员思想的措施,排除D项。
7.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家训文化发展的高潮,仅知名家训即有两百余篇,如曹操《诫子植》、诸葛亮《诫子书》《诫外甥》、颜延之《庭诰》、颜之推《颜氏家训》等,其内容多为训诫子女读书。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
A.门第观念的强化 B.官学教育的加强
C.以文治国的趋势 D.文化的多元发展
[解析] 依据材料“曹操《诫子植》、诸葛亮《诫子书》《诫外甥》、颜延之《庭诰》、颜之推《颜氏家训》”反映出家训文化的发展,多为训诫子女读书,这体现了门第观念的强化,重视家庭教育,A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B、C、D三项。
8.王阳明认为“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主张以唱游方式启蒙幼童的学习兴趣,通过“周旋揖让”“拜起屈伸”等来发展儿童肌肉筋骨,使其强健体魄。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C )
A.否定传统伦理道德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C.关注人的身心发展 D.具有反君主专制倾向
[解析] 材料“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说明王阳明重视学生内心道德的培养,“发展儿童肌肉筋骨,使其强健体魄”说明王阳明也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就是说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关注人的身心发展,C项正确;据材料“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可知,王阳明不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排除A项;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能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材料没有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反君主专制”,王阳明也不反对君主专制,排除D项。
9.南宋末年,文天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79年,崖山之战,大臣陆秀夫宁死不降蒙古铁骑,携小皇帝赵昺蹈海而逝。这些言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 )
A.宋代社会危机后果严重
B.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
C.民本思想影响深远
D.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
[解析] 根据材料可看出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陆秀夫抱幼主壮烈蹈海、以死殉国的爱国情怀。这些言行形成与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分不开,理学重气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人优良的品质,并不是宋代社会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排除A项;材料中不仅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还体现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民本思想不能完全说明这些言行的原因,排除C项;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是直面社会现实,针对现实而提出一系列具有强烈务实思想的具体措施,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10.元大都的宫城、皇城偏于都城南部,市场在皇城北部,宗庙、社稷分列宫城东西两侧,大朝正殿在寝宫之南。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古代都城的“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划理念。这反映了元朝( C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B.建筑科技水平高超
C.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理念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大都是蒙古人建立的都城,是一座比唐宋王朝都城更为中华民族化的都城。主要表现在宫城、皇城偏于都城南部,市场在皇城北部,宗庙、社稷分列宫城东西两侧,大朝正殿在寝宫之南,充分体现了元大都遵循《周礼·考工记》的“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理念,这一布局形制也是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最接近《周礼》的。元大都的中华民族化还不止于此,其东、西、南三面各设三座城门,都城的池苑——“太液池”之名,以及南自外郭城正门——丽正门,向北依次为皇城正门——棂星门、宫城正门——崇天门、大明门、大明殿形成的都城中轴线,都体现着渊源久远的华夏都城文化内涵,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1.右图为明清时期的《养正图解》书影。“养正”是明清最初级教育——蒙学的基本价值。所谓“蒙以养正”,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 C )
A.全面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
B.标志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
C.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
D.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解析] 根据材料“蒙学的基本价值”“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等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重视人的先天根基,通过启蒙教育实现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是道德启蒙教育,而不是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的蒙学通过启蒙教育实现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无法得出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的结论,B项错误;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有利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并不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D项错误。
12.1592年利玛窦来华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盛赞孔子为“中国哲学家之中最有名”者,证明基督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利玛窦在南昌被称为“利举人”,在北京被称为“利进士”。这说明了( C )
A.选官制度呈现开放特征
B.儒家文化顺应时代发展
C.入乡随俗助力“西学东渐”
D.东西文化相互吸收借鉴
[解析] 根据材料“盛赞孔子为‘中国哲学家之中最有名’者,证明基督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在北京被称为‘利进士’”可知,利玛窦高度赞扬孔子,证明基督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体现了传教士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宣传西方基督教思想的特征,这有助于减少“西学东渐”的思想阻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明代选官制度的特征,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西学”借鉴中国文化的信息,体现不出儒家文化顺应时代发展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信息,体现不出东西文化相互吸收借鉴的信息,排除D项。
13.1700年1月7日,法国凡尔赛宫内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世纪之交舞会,名为“中国之王”。舞会上,国王路易十四坐在一顶中国式的八抬大轿中,穿着富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华丽登场,引得全场围观的人连连赞叹。这反映出当时( A )
A.法国贵族阶层崇尚中国文化
B.法国是欧洲“中国热”的引领者
C.中法两国经济文化水平接近
D.殖民侵略促进了中西方交流
[解析] 根据材料“舞会上,国王路易十四坐在一顶中国式的八抬大轿中,穿着富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华丽登场,引得全场围观的人连连赞叹”可知,18世纪,凡尔赛宫的这场“中国热”(中国特色服饰和八抬大轿等)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贵族的极大吸引力,A项正确;仅凭法国凡尔赛宫内举行的这场舞会,难以得出法国是欧洲“中国热”的引领者的结论,排除B项;法国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不等于两国经济文化水平接近,排除C项;当时法国尚未侵略中国,排除D项。
14.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革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幕府封建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A )
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
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
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
[解析]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维新志士吸收中国明代的阳明学,把它作为反抗幕府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A项正确;阳明学在日本社会变革中发挥作用,不能说明“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B项错误;日本维新志士利用中国的儒家学说开展反封建斗争不能说明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排除C项;阳明学是被日本维新志士吸收利用,而非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
15.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公元372年,高句丽“立太学,教育子弟”,讲授儒家经典“五经”。这主要说明( A )
A.朝鲜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B.中国史籍关注周边发展
C.三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
D.中国强化对高句丽统治
[解析] 根据材料“公元372年,高句丽‘立太学,教育子弟’,讲授儒家经典‘五经’”可知,高句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A项正确;“中国史籍关注周边发展”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朝鲜三国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传播发展,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中国统治高句丽的信息,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16.(2024·潍坊)明代徐光启认为战争要靠实力决胜,因此重视西洋火器的研究、制造和使用。他在通州、昌平等地督练新军期间,曾采用西法制造火器军械,以提高明军的御敌能力。这( B )
A.反映出边防形势异常严峻
B.体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
C.折射出经世致用理念盛行
D.实践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解析] 根据材料“明代徐光启认为战争要靠实力决胜,……曾采用西法制造火器军械,以提高明军的御敌能力”可知,明代徐光启为了提高军队的御敌能力,采用了西方的火器军械,这说明西方军事技术对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明代边防形势异常严峻的信息,排除A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其理念并未得到广泛传播,排除C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7.[古代美育]
材料 远古时期,乐与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在殷周时期,美育实践已经脱离了宗教、祭祀活动的束缚,分化成了“诗教”“乐教”“礼教”等形式。西周时期是礼乐建立的形成期,“礼”实际是一种行为标准或是一种政治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以“礼”约束人们的行为,在精神生活中以“乐”桎梏人们的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时代,孔子曾以“六艺”教授弟子,强调诗、礼、乐三者在培养完善人格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孔子所强调的以乐育人的教育思想。
自秦汉后,中国的“乐”转化为普施于大众的“礼教文化”。汉代音乐理论著作《乐记》记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自魏晋南北朝以后,以“礼乐”为核心的美育已经逐渐淡化了其教化的社会功用,转而向审美化、娱乐化发展。隋唐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美育已经不仅仅是“乐、舞、诗”三种途径,而是逐步加入了杂剧、小说、传奇等形态各异的艺术种类。
——摘编自曹健《中国古代的
美育实践与美育意识》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美育的发展历程。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美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中国古代美育的社会价值。
[答案] (1)发展历程:商周时期,美育脱离宗教祭祀,转变为一种桎梏思想的政治标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强调以乐育人;秦汉时期,礼乐为核心的美育有普遍的教化功能;魏晋至隋唐,转向审美化、娱乐化发展。
(2)影响因素: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儒家文化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社会价值: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有助于社会和谐,国家安定);有利于提高受众的审美能力;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解析] (1)发展历程:根据材料中对于不同阶段有关“美”的论述可以分阶段总结概括。如根据“殷周时期,美育实践已经脱离了宗教、祭祀活动的束缚”“在现实生活中以‘礼’约束人们的行为,在精神生活中以‘乐’桎梏人们的思想”可知,商周时期,美育脱离宗教祭祀,转变为一种桎梏思想的政治标准;根据“强调诗、礼、乐三者在培养完善人格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孔子所强调的以乐育人的教育思想”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强调以乐育人;根据“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可知,秦汉时期,礼乐为核心的美育有普遍的教化功能;根据“转而向审美化、娱乐化发展”可知,魏晋至隋唐,转向审美化、娱乐化发展。
(2)影响因素: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影响中国古代美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儒家文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的兴起。社会价值:美育的社会价值主要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提高受众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