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4 10:2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教材分 析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本单元我们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要求学生“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同时,要关注写作者,“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是鲁迅先生为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学生刘和珍而作的文章,兼有针对现实的批判性和曲折、深邃的抒情性,这是本文的特色所在。
本文的结构分明,一二节说明了文章的写作缘起;三四五节为回忆刘和珍的内容;六七节意在说明请愿事件的意义所在。作者通过对刘和珍典型事件的叙述和对她微笑神态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勇于反抗权威、关心国家命运的进步青年的形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以刘和珍为代表的“真的猛士”的赞颂,对于当局者和流言家的批判,以及以“我”为代表的“苟活者”的惭愧。
学情分 析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写人叙事的散文,如杨绛先生的《老王》,对于写人叙事散文的鉴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也已经接触过鲁迅先生的散文,对鲁迅的生平和写作风格有一定的了解。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兼有杂文和抒情散文两种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其写作风格上的特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深邃、曲折的情感;而且学生对于“三一八”惨案这一背景了解得可能并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的补充。
教学环节预 设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的内容为:通过题目中的“君”字切入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事件来体会刘和珍的人物形象,进而关注文中多次出现的对刘和珍“微笑”神态的描写,分析其作用和作者寄寓的情感;
第二课时的内容为:带领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的矛盾性语句梳理体会作者对不同群体寄寓的不同情感;通过梳理文中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本文曲折、抑制的抒情性这一特色。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 点
立足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够通过分析文中关于刘和珍的事件和她的神态,独立概括刘和珍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和细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文中对于不同的对象寄寓的不同的情感态度,如对以刘和珍为代表的“真的猛士”的赞颂、对当局者和流言家的批判等;
分析本文的情感脉络,体会本文所蕴涵的曲折、抑制的抒情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括刘和珍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难点:体会本文所蕴涵的曲折、抑制的抒情性。
片段教学(第二课时)
复习导 入
前面我们通过分析文中关于刘和珍的事件以及对她的“微笑”“温和”的神态,对刘和珍的人物形象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也初步感知了作者对于刘和珍其人以及她请愿遇害这一事件寄寓的情感。
我们都知道,在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关注所写的人物和事迹,还要对一个主体加以关注,那就是作者。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他所写的人物抱有的情感、以及他对于叙写事件的选取,都是我们要特别加以注意的。前面我们也简单地分析了本文中作者的情感态度,那么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前面所学习的内容,通过之前的学习,按照你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呢?
明确:对于刘和珍的敬意、对她逝世的痛惜之情;表达鲁迅对于当局者残暴行径和流言家阴险论调的愤怒。
问题切 入
这是我们之前通过对于刘和珍事件和神态的分析得出的结论,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系统地分析一下作者的情感脉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文中有一条线索,既揭示着本文的情感发展脉络,同时又贯穿全文,与文章的行文思路(写作缘起,回忆刘和珍,事件意义)相一致。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试着找出这一系列串联情感脉络的句子。
板书:记念刘和珍君
明确:“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说不出话”。
这位同学找的非常准确,其他同学跟着他的回答把这些句子给画出来,并且给这几句分别标上序号。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一系列矛盾、重复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文本探 究
先来看第①句,结合上下文语境,请回答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板书:“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明确:“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我”的情感的抒发的需要。
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作者在两句话中使用了两个“只能如此而已”,由此可见,作者认为本文的写作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它“于死者毫不相干”,对“生者”也“只能如此而已”。那么作者在这有限的篇章、有限的价值中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具体来看一看。
第②句中作者为什么又“实在无话可说”?
板书:“无话可说”
明确:为青年们的遇害感到悲哀;为流言家的阴险论调感到悲凉。这里的“无话可说”事实上不是情感的冷漠,而是情感达到了极致。
板书:对当局者的愤怒 对流言家的愤怒
好,那么这里其实是和前面我们所分析的作者的情感基调是一致的,但是通过这种表面意义和深层语义的矛盾和分离我们更能够感觉到作者情感的强烈。
同时,这种矛盾恰恰体现了文学语言的魅力,我愤怒不直接说我愤怒,我悲哀不直接说我悲哀,相反却说“我实在无话可说”,但品味“实在无话可说”的表达我们却更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愤怒与悲哀。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表达,大家可以多多留心。
同时,我们接着往后读,如何“理解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一句中作者的情感?
明确:“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后死者”、“菲薄的祭品”体现出作者作为“后死者”的一种惭愧心情,在文中后面段落中也有涉及,包括第三节中的“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等,都体现了作者一种沉重的惭愧,而这种惭愧背后恰恰又表达了作者对于牺牲者的赞颂。
既然作者感到“无话可说”,那么他最后说了吗?
明确:说了。
对,要是不说的话就没有这篇文章了。那么被这种极端强烈的悲哀压抑到“无话可说”地步的作者,又为什么还是提起笔来写下了这篇文章呢?
让我们接着来看第③④句。这两句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我给大家提两个问题来辅助理解这两句话,同学们自己默读这一小节的内容,小组讨论一下这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这 样的世上”是怎样的世界;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忘却的救主”。
明确:“这样的世上”指的是猛士为了改变而牺牲,却被苟且偷生的庸人遗忘,世界维持着旧的样貌。
“救主”意味着忘却是幸福的,不忘却是痛苦的,但是在“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的时候,“我”却又要写一点东西来提醒自己不要忘却。这里也有一层矛盾,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一八惨案的悲哀、痛惜之情,这种悲哀的心情折磨着“我”,然而作者又不希望牺牲者白白牺牲、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
至于写作的缘由,两个方面:一是不希望“真的猛士”徒然地流血牺牲,却随着时间流逝被世人遗忘,消失无迹;另一方面,希望能够警醒世人,打破“暂得偷生”的状态。
板书:对猛士的纪念 对庸人的警醒
大家一起来再读一下这一小节的内容,体会一下作者在其中的情感。
第⑤句很好理解,“我”在回忆刘和珍遇害过程时,再一次由于当局者和流言家的行径而愤怒、失望到无话可说。但是要注意后面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情感的高涨,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一小段,其他同学仔细听,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从中理解了民族衰亡之根源在于牺牲不为人所知、惨象总是被流言所掩盖,也就是麻木总是窒息了清醒。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句,这就不完全是感情,而且有哲理了。这里的哲理不是单纯的,而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沉默和爆发的矛盾和转化,另一方面是爆发和灭亡的矛盾和转化。
前面经历过情感的高涨之后,作者接着又在第⑥句中说“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他要说的是什么内容呢?
明确:刘和珍遇害特写。
这一段话在前面分析刘和珍的形象时我们便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这里的描写相较于前面一段末尾的感情抒发,是冷静的、客观的,体现出作者节制的情感。
在最后文章末尾,作者又说⑦“我说不出话”。前面已经说了这么多,作者为什么又说自己“说不出话”呢?
明确:明明说了这么多话,又回到文章开头,“说不出话”,还要“呜呼”。这是抒情,抒发了一腔悲愤,仍然意犹未尽,无可诉说,所说出来的,不过是为了纪念烈士。而文章开头说过:所写“于死者毫不相干”,就是对生者也只能“如此而已”。悲痛实在太沉重了,文章并不能减轻其万一。
课堂小 结
那么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脉络,作者是为了什么而动笔的呢?
明确:对猛士的敬意与纪念,对庸人的警醒
又为了什么几次“说不出话呢”?
明确:对当局者和流言家的愤怒。
同时在其中还掺杂着作者的惭愧心情、对刘和珍逝世的哀痛之情等,由此我们能够看出作者情感的复杂性。
板书:复杂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这一连串话语连起来读,我们能够读出一种反复的矛盾、挣扎,在“写”与“不写”、“说”与“不说”的背后,事实上是作者强烈情感抑制与高涨之间的不断拉扯,这体现了本文曲折、抑制的抒情性,可以在朗读中静心体会。
板书:曲折性
作业设 计
背诵课文第二节;
刘和珍的事迹和精神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围绕其中的一点展开,以此为主题,写一篇面向本校学生的演讲稿,要求: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