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年级:高一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第二课
学习领域/模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本单元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
1、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对不同时期青春情怀的思考,领会青春之美,结合自己的经验,认识青春的价值。
通过对诗歌和小说在语言、形象等方面的探讨,把握诗歌和小说不同的抒情方式,能够进行鉴赏和赏析。
通过对诗歌与小说特点的掌握,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获得审美体验,能够进行诗歌创作。
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课《沁园春长沙》一个课时;第二课中《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红烛》各一课时,《峨日朵雪峰之侧》与《致云雀》为学生自学;第三课《百合花》两个课时,《哦,香雪》一个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好在哪?
课型:新授课
1.教学内容分析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首诗,这也是这首诗第一次被选入语文教材,此前人教版教材中曾在新诗单元选入郭沫若另一首诗歌《天狗》,两首都选自诗集《女神》。
一直以来,对郭沫若《女神》中的诗歌评价存在两极现象,或以当今审美标准批其缺乏文学性,不足以称之为诗;或站在文学史、历史角度对其高度赞扬。特别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很容易站在个人审美立场对诗歌进行解读和评判,而不能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本次课主要从接受和创作两个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从接受角度:结合时代背景,揣摩青年人们的心理状态,理解诗歌为何在当时备受欢迎、甚至被奉为潮流。从创作的角度:通过分析诗歌的特点,发现诗歌能够宣泄情感、传递力量的原因。体会诗歌蕴含的青春价值。
诗歌主情,郭沫若这首诗歌具有其《女神》时期的典型风格特点——自我抒情主人公、自由的写法、新词汇的使用、大胆地抒情等。正如温儒敏所说,一味解读《女神》中诗歌的反封建求民主的思想,其实并不能够解释其在五四时期引起轰动的原因,因为在当时具有深刻反封建思想的文章刊物比比皆是。郭诗之所以能够代表五四精神产生巨大的影响,与读者的接受密不可分。所以本次课特意设置了一个设身处地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感受、揣摩当时读者的心理状态,从读者角度领略其时代价值。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诗歌就能够满足当时青年情感宣泄的需求?是如何传递力量的?接下来便以小组交流探讨的方式,从意象、字词、句式等创作角度方面考察诗歌力量效果的产生原因。通过对诗歌的改写和对比,帮助学生解读诗歌、更客观地认识郭诗该时期的特点,领略五四时代青年人的风貌,也为后续作业中的诗歌创作做铺垫,落实“阅读与写作”的学习任务群要求。
最后总结所学,概括诗歌所蕴含的“青春”,最终与本单元的主题“青春的价值”紧密相扣。并在作业设计中,由学生完成群文对比阅读同一单元的诗歌《峨日朵旭锋之侧》,同样写力,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原因在哪?
2.学习者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在初中阶段对古诗词和新诗有一定了解和积累。在初中阶段,学生也曾学习过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对郭沫若有一定的认识。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感受更多基于诗歌的审美体验,对郭沫若在《女神》时期的诗歌认识未必客观,容易站在当今的审美立场对其进行评判,而低估其背后的时代的意义与价值,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在对诗歌赏析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知道诗歌鉴赏常用角度,如意象、手法、练字等,为本堂课小组任务的开展提供条件。
3.学习目标确定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对诗歌语言特点的分析和把握,感受诗歌的力量性。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诗歌受欢迎原因探讨,能够立足情境客观评价诗歌;通过诗歌改写,能够从意象、形式等方面把握诗歌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情感的奔放性与宣泄性,感受狂飙突进的时代风貌。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结合时代背景,领略五四青年人积极进取的青春之美。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诗歌在五四时期受欢迎的原因。通过对诗歌力量传递方式的分析,把握郭沫若此时期诗歌特点,理解诗歌时代意义。
难点:通过对五四时期青年人的身份代入,结合情境,感受五四时期青年人的青春风貌,感受诗歌时代精神。
5.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初读朗诵,直观感知
教师活动1
教师提问:
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感觉是什么样的人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并请学生带着问题朗读。
学生活动1
自由朗读诗歌,获得诗歌感受,说出诗歌带来的感觉和印象。
预设答案:
第一印象:粗犷、奔放······
场景:开阔壮观······
人:自信、豪迈、疯狂、巨人····
活动意图说明: 郭沫若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其散文化、过于口语化的语言也成为他诗歌在后来饱受争议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阅读与自由朗读,使学生获得诗歌的初步印象,此时学生或许会对诗歌产生困惑:这样的诗好在哪里?为何会给人这样的感觉?为后面引入时代情境和分析诗歌的力量来源做准备。
环节二:设身处地,品味诗情
教师活动2
1. 介绍背景,情境引入
(1)问题:大家看下这首诗创作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五四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是一个处在新旧交替阶段的大变动时代,也可以说五四是一个觉醒的时代。个人的力量和意义受到重视,新的社会力量在生长和发展,群众的力量在不断壮大。以青年学生为先锋,无产阶级为主要力量的五四运动更是表现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体现了狂飙突进式的呐喊与抗争精神,反叛成为一种潮流。
(2)五四运动发生后,在日本留学的27岁的郭沫若正感受到了来自国内这场运动的冲击,毅然决定渡海回国。面对无边的大海,诗人写下了这首诗。大家觉得诗人又是什么心情?
2.朗读
如果你是五四青年,你会怎么读这首诗?
学生活动2
1. 了解背景,情境代入
(1)探讨心中的五四,代入五四时期青年人的身份,揣摩青年人心理,认识到五四时期进步思想让青年人充满斗志。
(2)预设:既然能够毅然地选择回国,证明五四运动的发生让诗人看到了希望,充满了斗志。
2. 结合时代背景,以五四青年人身份大声朗读诗歌。
活动意图说明:诗歌创作所处的时代距离今天学生比较远,虽然诗歌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但与学生存在历史隔膜。了解时代背景后代入五四时代的青年身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时代意义,从接受角度去感受诗歌所具有的时代魄力以及蕴含的时代精神。
环节三:探析特点,名理分析
教的活动3
1. 挖掘诗歌力量感的来源
为什么这样的诗就会给人昂扬、奔放之感?它是怎样传达出诗歌的力量的?如果让它的感情收一些,你会改掉哪些地方?
教师对回答问题小组的观点进行总结,将要点依次列出:
(1)感叹
(2)修饰词
(3)意象
(4)动词
(5)反复、排比的手法
(6)句式
2.删改前后对比分析
教师将各组删改完成的诗歌进行投影,并结合各组删改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1)感叹:感叹词、感叹号与感叹句,都让诗歌的情感得到毫无节制的抒发,抒情大胆外放。而且以第一人称抒情的感觉也更加强烈。
(2)修饰词:“无数的”“无限的”“全身的”“不断的”,都具有无限性,好像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也正是因为无穷无尽的力量,才可以去“不断的毁灭和创造”,力不仅巨大,而且绵延不绝。同时还有各种形态,能够看见、听见,能够唱出来、歌咏出来,这首诗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力的表达呢?也让我们感觉到,五四运动发生后,在日本毅然选择回国的郭沫若充满了力量,这力量不仅给诗人带来决心,也鼓舞着青年人们去毁灭、去创造。
(3)意象:
①巨大:大海和太平洋差别在哪?大海到底有多大,没有办法形容,因为没有参照物,但北冰洋大小可感,参照物是地球。洪涛也是本身就具有巨大力量的意象。
②新奇:为何一定要用太平洋和北冰洋这样的专业词汇?诗人渡海回国,面对的就是汪洋的太平洋,所以提到太平洋也并不奇怪。不过这样的专有名词在当时的国内十分新奇,是新鲜的、与传统不同的,对于五四时期极具反叛精神的青年人来说,这样的词汇很具有抗争性和反叛性。不仅仅是一种新词汇、新文化,还是一种新力量。
而诗人之所以能同时看到太平洋与北冰洋,是因为诗人的视角是站在地球边上的巨人,这样的视角也放大了抒情主人公的力量。我们既能够感受到诗人郭沫若的信心,作为读者也能够让自身的力量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是对自我力量的认知,对自我力量的肯定,青年人们喜爱这样的诗歌也可以体现五四时期人的觉醒意识。
(4)动词:
①“涌”:云在什么天气会涌动?有很大的风,所以涌字能够传递力量感。为何不说乌云涌动?通过图片对比可知,乌云基调压抑,而白云使诗歌一开始基调就是积极的,从一开始就给人昂扬之感。所以郭沫若此番回国是要面对暴风雨还是想要开辟新世界呢?郭沫若对这种毁灭的力量是反对呢还是赞扬呢?从一开始就已经表明了诗人此番回国的态度。
②“提”:大洋提起全身力量可以联想什么场面?海啸,具有毁灭性的力量,也正因如此才能把地球推倒。地球真的会被海啸推倒吗?不会,但不可能发生的场面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5)手法的反复排比:朗读“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和“不断的毁坏、创造以及努力(哟)”,一个情感是不断递进、越发激昂的,一个气势稍收,且不适合加感叹词读出感叹语气。
(6)句式:对比朗读,原诗长句和短句搭配,使诗句错落有致,朗读时停顿时间、语速等都富于变化,朗朗上口,更适合大胆直接地抒情,给人情感的宣泄感。
3.总结
总结:
感叹——奔放
修饰——无限性
意象——巨大新奇
动词——力量感
手法——反复排比
句式——自由
这些其实也就是《女神》时期郭沫若自由诗的特点,正是具备这样的特点,所以这样的诗歌读起来让人特别宣泄、充满力量,也因此备受五四青年的欢迎。写下这首诗歌的诗人郭沫若27岁,也正值青春年少,不仅开创了新诗体式,而且充分体现了当时青年人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自信。这首诗歌在青年人中的接受情况,也反映了五四青年追求昂扬进取的青春风貌。无论是从创作还是接受角度看,早期郭沫若的诗歌都足以代表五四时期追求进取的青年风采、时代精神。
学的活动3
1.小组合作,删改诗歌
各小组通过合作探讨诗歌可删改的方面,从而探究诗歌表现力量的方法。各小组在教师列出的要点中任选一项,进行诗歌删改,并将删改后的诗歌写在卡片上。各小组领取删改任务先到先得,避免重复。
2.删改前后对比分析
结合删改部分,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将各组诗歌删改部分与原诗对比,感受诗歌力量感的传递方式,把握诗歌特点。
(1)感叹:对比朗读,体会情感的收放。
(2)修饰词:观察被删改掉的修饰词的共同特点,感受力的特点,以及对诗歌力量感的作用。
(3)意象:对比删改后意象和原诗意象效果上的差别,分析原诗意象选取的特点及原因。
(4)动词:对比删改前后动词表达效果的差异,体会动词传递的力量性。
(5)(6)都通过对比朗诵,感受删改前后抒情上的变化,体会自由句式和反复排比带来的抒情自由感和语势的增强,从而体会力量性。
活动意图说明:从创作角度入手,以小组探讨的方式寻找诗歌的力量感来源,从而把握诗歌的特点。并通过诗歌改写进一步对诗歌效果对比分析,认识到诗歌的力量性与诗歌本身特点密切相关,这也是郭沫若《女神》时期诗歌能够受到五四青年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诗歌具有力量性、能够宣泄情感。在诗歌特色中体会时代特色,领略昂扬的青春之美。
环节四:把握价值,朗读总结
教师活动4
1.这一单元主题是青春的价值: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几种青春?
我们在这首诗里仿佛能够看到一个站在地球边上发出大声呐喊的、有着无穷力量的“巨人”般的形象,诗人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与希望,期待开创一个美好的图景。这样一首诗,不仅让当时的青年人们找到了情感的宣泄,更能给青年人们希望与斗志。
在解读诗歌时,我们不能完全站在今天的审美角度进行评判,还要把诗歌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去感受和揣摩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意蕴和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这样的诗歌能够受到五四青年们的欢迎,这种现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五四青年人们敢于反抗、大胆前进、不断探索的时代风貌。
在今天,当你遇到困难觉得心中万分困顿时,不妨读一下郭沫若的《女神》,回想五四时代青年人们的热情与勇气,激励自己去开创、去拼搏。
2.朗诵
学生活动4
1.预设答案:
(1)诗人的青春:写作时诗人27岁。
(2)新诗的青春:形式上对传统诗歌格式规矩的不留余力的打破,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式。内核、精神是新的,张扬个性,反叛一切。
(3)时代的青春:对旧社会的反抗、破坏与新时代的创造。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事物的接受与对人的力量的肯定,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创。
2.朗诵诗歌。
6、板书设计
7、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必做:学习《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其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力量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2)选做:代入五四青年的身份,仿照郭沫若风格写一首新诗,或任选一首旧体诗改写为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