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系列之《材料的积累和运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积累材料的方法,明确运用材料的要求。
②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对典型文章材料运用的揣摩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材料的习惯,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③审美鉴赏与创造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能力,发现并感悟欣赏生活中的美。
④文化传承与理解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积累和运用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材料的具体要领。
教学方法 示例法、讨论法、仿作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下面的诗歌:
我们无法唤起所有的记忆
却可以牢牢记住那些美好瞬间
旅途中的一次搀扶
平日里的一次发现
一份让你惊喜的礼物
一幅充满温情的画面
有些瞬间即逝的往事
咀嚼它却需要一生的时间
2.导入:平时注意积累素养,写作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也自然会流出感人肺腑的文字。
二、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文时,素材就是我们必需的米。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选择好写作材料关系到文章写作的成败。比如优秀的记叙文从写作材料方面来说应包括以下要素:叙事要完整,最好有波折;事情不仅有意思,更要有意义。叙事完整,才可以写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叙事有波折,才会曲折动人;事情有意思,才会让人爱读;事情有意义,才会耐读,给人回味的余韵。
学习活动一:积累素材的途径
合作探究:明确素材积累的主要途径。请同学回忆自己以往积累素材的主要途径,并举例说明。
主要要点:
⑴从教材中积累材料
语文课本中收录的都是名家名篇,基本上囊括了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样式,它有可供我们引用来增加文章文采和灵动性的字字珠玑珍珠一样的诗句;有可以引用来作为事实依据的沉甸甸的黄金一样的名人事例;还有可以用来增加文章文学性的熠熠生辉的珠宝一样的文学形象……这些都该是我们应该记诵并能随手拈来的丰富材料。所以我们要立足课本,留心历史典故、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等。
示例(议论文事例运用):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中表示,“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我们的民族“爱好和平自由”,他们在世界的东方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闪烁着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超级水稻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中国高铁、中国桥梁建筑等,又生动地印证着中华儿女今天的成就和卓越智慧。华夏之邦,不仅拥有锦山秀水,而且拥有神奇而迷人的文化与文明。身为其中一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之感到自豪和骄傲呢!(论点:民族自豪。)
⑵从生活中积累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朱熹曾经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一些“故事”发生,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更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要善于发现那些可以写进作文的材料,并有意识地将它们储存到自己的材料仓库中。
示例(记叙文事例运用):
刚到那儿,有好几个人已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了”。其中有一人是我三哥,我看他鱼网里已经有好几条鲫鱼了。而他所坐的位子,是我二哥早就选定的风水宝地。“我没来,你就抢了我的地方。唉,算了!”于是二哥又另选了一个地方。他麻利地从袋子中取出鱼竿,装上鱼钩,拌好鱼料,架好放钓鱼竿的架子。他将鱼料巧妙地从鱼钩上滑过,再用手一扔,鱼钩便如“鲤鱼跃龙门”般跃入水中了。(新宁县第一中学高492班王益《钓鱼趣事》)
⑶从阅读(包括影视)中积累材料
一般意义上说,阅读过程中发现和积累的材料比较适合作为议论文中的论据,而且运用起来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也容易让人信服。
面对疫情,“最美逆行者”的身影一队接一队,无惧艰险、迎难而上;医护人员被防护用具磨出血的鼻梁、留下深深压痕的脸庞、浸透着汗水的衣衫,让人动容,更让人振奋;“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的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24岁年轻护士的情怀,朴实而深沉,荡漾着“以德报德”的中华血脉的清波;“武汉挺住,中国加油!”这是武汉人的呐喊,也是所有中国人的呐喊,网上网下,汇为强大力量;许许多多人放弃春节假期,加班加点生产急需物资,各种物资从四面八方支援而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别人有难,伸以援手。一份捐款,一个N95口罩,抑或,网上留下一条励志的话,送出一个郑重的点赞……点点滴滴,涓涓汇集,博爱深情,这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是中华民族的古老基因,是今天高吭弘扬的中国精神。
阅读过程中发现和积累的材料不大适合写成记叙文,因为写成记叙文很容易流于复述或被认为抄袭。但有两种方法可以将我们阅读书本或观赏影视中获得的材料巧妙地成为记叙文的写作素材。
一个方法是转移嫁接(或叫“仿写”),即将阅读或观赏中获得的材料以另外的形式出现,从而避免抄袭的嫌疑。如有位同学曾读过一篇微型小说,大意是一群作家到某名山游历,其中有一位因心疼抬游客登山的轿夫而不忍心坐轿子,但轿夫对他说您同情我不坐我的轿子我就赚不到钱,我就无法养家。该同学采用转移嫁接的方法写成了一篇作文《坐车》:一群作家变成了一个作家,登山变成了到外地办事,坐轿子变成了坐三轮车,而且还增添了一个矛盾冲突——一个老头三轮车夫和一个妇女三轮车夫为争他这笔生意而发生争吵,而他却为无论是坐老头的三轮车还是坐妇女的三轮车都会感到心中不安,最终干脆就不坐车。读着这篇作文,我们感到的是文章取材于我们身边生活,情节丰富生动,主题思想明确,谁会说是“抄袭”呢?
另一个方法是定点想象,即从我们读到的或看到的材料中的某一点出发,进行想象,加以补充拓展,从而避免简单复述。比方说,司马迁忍辱偷生写成《史记》这则材料被无数的学生用作议论文里的一个论据,来证明诸如“逆境是成功的助推器”“坚持是成功的保障”等观点,但有一位考生却将这个材料写成了一篇记叙文。他抓住司马迁对生与死的选择这一点进行想象补充,将画面定格在天牢,将事由设定为司马迁必须在天亮之前作出决定,围绕着生与死的抉择,作者想象司马迁在那一夜的前思后想,最终拿出了决定:“‘想好了,我选择腐刑。’两滴清泪滑落脸颊,司马迁无声地哭了。”
由此可见,积累阅读中的材料并非只为议论文作论据,同样也可以写成记叙文。
平时同学们也会有意识的去积累素材,可是积累的素材太多往往容易混淆,又不知道怎样运用,因此积累材料时,可以按系列分类,便于运用。
学习活动二:素材分类
自主思考:可以将素材怎样进行分类,并举例说明。
主要要点:
⑴人物系列:
中国古代名人系列:苏轼、陶渊明、司马迁等。
现当代名人系列:毛泽东、邓小平、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等。
文学形象系列:诸葛亮、林黛玉、阿Q、堂 吉诃德、桑提亚哥、哈利波特等。
“感动中国”人物系列:近三年的感动中国人物。
⑵课文系列:主要是必背古诗文篇目中材料的整理。
忧国忧民、爱国情怀:《离骚》(屈原)、《过零丁洋》(文天祥)、《出师表》(诸葛亮)等,《春望》(杜甫)、《登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岳阳楼记》(范仲淹)等。
学习态度和方法:《论语六则》《荀子·劝学》、韩愈《师说》等。
⑶传统文化系列:主要指搜集到的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比如节日的来历、有关传说、风俗、诗词等。
⑷新闻系列:本年度或者上年度的“十大”国际新闻事件、“十大”国内新闻事件、华人“十大”新闻事件等。
三、运用素材
积累了一定素材,写作时如何运用?不同的文体,素材运用的要求各不相同,我们以记叙文为例,探究素材运用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学习活动三:记叙文素材运用的基本原则
读下面两段文字,探究记叙文素材运用的基本原则。
《我与地坛》(片段)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但这倔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踮起脚尖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二期了,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
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的回来。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玩,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没有给过我一次答应。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泪水却一行一行的滑落。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湿了一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生气呢?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
明确:
“真”:常怀感恩之心,感受生活中的真情。
“小”:善于抓动情点,抓触动心灵的小事。
“细”:注重细微瞬间,以细节打动读者心。
“深”:挖掘素材意蕴,提炼有价值的东西。
学习活动四:记叙文素材运用的基本方法
⑴提升提纯,用好材料
我们积累的生活材料,并非都可以或者说都适合写进作文之中;我们所熟悉的名人材料,也绝非点点滴滴都可融入一篇记叙文中。因此,我们就必须对积累的材料进行提升提纯,使之更能表现主题,更显得真实可信。比如我们可以在材料运用后进行抒情议论点题。
最后,我这个跑了一下午“狗腿”的人,跑去看他们钓的鱼,结果是都没有我二哥一个人钓的多。回想我二哥钓鱼的状态——无论三哥他们那群人怎么弄,二哥都只是静静看着他手中的鱼竿。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状态。在家里,一做作业就被他人吸引了目光,没有自己的定性,难以沉下心来,所以就无法前行。接下来,我即将奔赴自己的前程,又得埋头苦干,所以想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做好自己,盯紧前方,忽视别人的眼神。
⑵有效剪裁,用准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并非将生活原样照搬便是作文。因为生活中的某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态度去思考,往往会得出不同的见解,而一篇文章只能表现某一个明确的中心。我们在记叙某一事件时,就应立足于既定的中心进行合理巧妙的剪裁,选择那些能表现中心突出中心的内容详细记叙和描写,而把与中心联系不大或没有联系的内容断然舍去,即使那内容很新鲜很有趣甚至很有意义,也需“忍痛割爱”。
⑶添枝加叶用富材料
有时,生活中的真实情况无助于中心的表达,我们还要合理想象,适当添加一些材料。
我像一个拾荒者,悄悄收藏起时光的底片。那一夜,我翻转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您的指纹……
我与奶奶的最后一次相见,是今年的春节。那时她饱受疼痛的折磨,卧床已达两个月之久。我来到她床前时,她在床上躺卧着,我当时心里是那样难受。这样一个为了整个家族操劳一生的女性,到了晚年却不能安享幸福。她的被子还是十几年前从我家搬到二伯家时带去的被子,旧式的棉布面料,一个补丁摞着一个补丁。我握着奶奶枯如竹节的手,心里难受到不能自已。
⑷选准角度用对材料
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态度去思考某一则材料,往往会得出不同的见解,因此我们可以抓住材料的多义性,对材料充分利用,以达到“一材多用”的目的。试以“钓鱼”这一日常事件为例加以说明。
在“钓鱼”这件事情上,若抓住何时下钩何时提竿,可表现“时机”的话题;若抓住不同的鱼儿咬钩时鱼漂的不同变化,可表现“观察”“特征”等话题;若抓住钓鱼需要忍耐寂寞的特点,可以表现“耐心”“等待”等话题;若抓住不同的人钓鱼时的不同反应,可表现“性格”“心态”的话题;若抓住耗时多而得鱼少这一常见现象,可表现“得与失”“玩物丧志”的话题等等。
四、实践运用
1.课堂总结,老师寄语:
热爱生活,写出真情,还生命以本真;关注成长,写出个性,显青春之绚丽;
关心亲友,写出感动,让生命更饱满;体察社会,写出新意,呈思想之睿智。
结束语:我手写我心,只要我们注意积累素材,只要我们眼中有生活,内心有情感,头脑有思考,我们就不再会是手中一只笔,纸上几许愁,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写出的文章如泉水汩汩而出,清亮迷人。
2.学以致用,温故知新
常怀感恩之心,记录成长历程。体验感动写真情,我们传递正能量!搜索自己的素材库,请以“爱,一直都在”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书面作文。
3.习作欣赏
缓缓前后行,悠悠祖孙心
他走在后面,我走在前面。
深秋的雨总是这般绵长而又刺骨,斜织着的细雨像一张密不可分的网,在暗黄色灯光的点缀下阴沉沉地笼罩着街道。我撑着一把暗灰格子的大伞,大步行走在小巷中央,脑海涌现的却是班级里的一些琐屑而烦闷的小事以及不堪入目的月考成绩,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只是自顾自地往前走。
直到,直到走到小巷最黑暗的地方,直到发现身后的脚步声愈行愈小,我才猛然回头,却看见他吃力地加快前行的速度,迈着他那双“健壮”且沉重的双脚。寒风吹起了他单薄的外衣,刮向了他饱含沧桑的面庞。我楞住了,可他却注意到了我的回头,挥了挥手,示意我继续前行。
心头有一股热流蓦地涌上鼻头。世事繁华,可他却怎么变得如此沧桑,思绪不由地拉回到了那年仲夏。
那年,举国欢庆,北京鸟巢异常热闹。我与他住在乡下的土坯房里。我每天上树摘果、下河捉虾,可他一如既往地沉默寡言,在家中洗衣做饭,督促我准时回家。幼时对他的印象真的很少,只是每到放长假,都会被父母以无人照看为由丢到乡下,而他在我幼时的心中是健壮的、严厉的。我很害怕他,每当我犯错的时候,他总是拿着一枝长木条,居高临下地看着我,我站在他面前,一动也不敢动,仰视着一米八的他。可那根木条直到他搬家,也未曾落到我的身上。即便他如此严厉,也阻挡不了我幼时的玩心。那时的家乡,屋前几里有一条小溪,小溪的那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面常常是黄灿灿的。那儿是我们一群小孩玩耍的天堂,但因此也时常挨骂。屋后有一个小庭院,院子的一旁长着一棵榕树,榕树下放着一张凉床,那是我们经常休息的地方。院子另一边,被他开垦出了一方土地,种上了一些瓜果蔬菜。那时候的经济并不景气,但总能看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总能看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总能看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那时的村子,有着如今早已失去的烟火味、人情味。当年幼的我还沉浸在这一片世外桃源中时,那个夏夜悄然而至。
那夜,蝉在竹林深处吱吱地叫着,时而吹来的微风都带有一股燥热。他唤我来到屋后的庭院,说想与我聊聊天、赏赏月。我一脸胆怯地应下并坐在他旁边。那晚,他说了很多,但我却遗忘了很多。只记得他说我的父母在县城里买了套房,以后便不用租房了;他说我的运气比他好,撞上了一个好时代,要好好珍惜;他说我以后在县城里读书要像个女孩子,不能再这样胡闹了;他说......最后的最后,他说他要随姑父去北京打工,明日父母便会来接我。之后,没有人再说话。直到第二日太阳初升,父母如期而至。我看了看他,也没有说话。父母与他交谈片刻,便拉着我向村头走去。他说他要去村头买东西,便一直跟在我们身后,我无数次回头。
他走在后面,我走在前面。
那年他59岁,那年世界与家里的经济都出现了状况,那年是他自己执意要离开。
四年光阴悄然而逝,后来,家里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他也在父亲的劝说下归来。他回来的那日,正值放假。母亲准备了一桌佳肴,我在门口、厨房往返数次,终于听到了他与父亲的交谈声,便慌乱地走到沙发边,怯怯地坐在客厅的一角。他笑着走了进来,看到家中的布置后,拘谨地脱下鞋子,走到沙发边。他看着我,笑着夸我说我长高了、长大了,像个女孩子样了,说着便从他灰黑色的大背包里拿出一个会跳舞的玩偶。他说他不会挑,希望我不要嫌弃。我接过礼物时,触碰到了他粗糙的皮肤与深厚的老。这时我才仔细地注视他,发现他的面庞多了几分疲劳,他的小麦色皮肤添了几分黑黄,他的背脊弯了不少,却依旧挺拔。我笑了笑说很喜欢。
后来我才知道,他初到北京时,便被骗走了钱财,姑父将他安置在工地后,他便开始奋力干活。这四年,他拿着小学的文化知识用蹩脚的普通话在北京生活;这四年,他极少进出商店,衣服都是带过去的那些;这四年,他极少外出,唯一一次去毛泽东纪念馆,还因为穿着拖鞋而禁止入内。多年以后,我问他当时不苦吗,为什么要去受罪?他笑着回答道,这算什么,我这一生多难的事都挺过来了。是啊,生于新中国成立,目睹了祖国崛起的过程,却也经历了大饥荒、文化大革命,经历了同胞哥哥死于部队的悲痛。十八岁那年,他也去当了兵,五年的部队生活,他经历了很多,可退役那年,国家却没有给他们分配工作。他回到了农村,开始耕田养牛的生活,后来他当上了村书记,奶奶也是村医,一儿一女,家庭美满,可世事无常,刚过不惑之年,一场车祸夺走了奶奶的生命。他的一生并不安宁,可他从不屈于这一切,这可能是他骨子里的坚韧,亦或是军人的气慨。
我记得,他回来后,温柔了很多,也与我亲近了不少。他每天接我放学,给我带些小零食,我在路上一边吃着零食,一边与小伙伴们谈天说地,那时的书包很轻,放学很早,考试很少。我们在路上悠然自得、天真烂漫的模样,是回忆时最美好的时光。回忆中的他迈着长腿背着我的书包走在前头,时不时地回头看看我,他也不曾催促。那时一些高楼还没有耸立,当沿途的花盛开时,回家的时间又要往回挪一挪,可他也不恼,静静地看着我们,露出慈祥的微笑。那年花开正好,青春不躁。
他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
飘飘然的思绪终于拉回了现实。他已走到我的身旁,询问我为何不继续前行。我摇了摇头,示意他先走。他疑惑地看了看我,却也没多想,便向前走去。我默默地跟在他身后,认真地注视他的背影,他仿佛没有那么高大挺拔了,稀疏的头发里还掺杂着青丝,他背着手向前走着,背显得更驼了,空中还响起了棉拖鞋与地面深重不一的摩擦声。久违地望着他的背影,我不知道自己是从何时前行到他的前面。
终是世事纷扰,改变了我和他,可不变的唯有那一颗不可言喻的祖孙心,而我愿一直如此一般。
他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