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基本信息
年级:高一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
课题:《琵琶行》音乐描写片段中的侧面烘托手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琵琶行》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中的第三篇课文,第三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或展示了不同的人生状态,或表现出诗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或展现出以及宋词不同的审美追求。学习《琵琶行》这一课,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音乐描写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尝试写作文学短评。
这一课的学习提示:“《琵琶行》是一首长篇乐府诗,叙述琵琶女的故事,述说自己的人生际遇。学习时,注意琵琶女与诗人境遇的相通之处,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感慨。重点欣赏诗中音乐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
2.学习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学习古诗的经验积累,能够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和赏析对音乐的正面描写。学生在搜集信息方面的能力已有初步的锻炼,可以自主搜索资料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但是,由于学生对于侧面烘托手法还比较陌生,对于诗人内在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3.学习目标确定
①知识与技能:掌握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积累侧面烘托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②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妙处;在具体语句的分中分析侧面
烘托的艺术效果,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作者通过侧面烘托手法表现的思想情感。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抒发的人生感慨。
5.学习评价设计
首先,通过学生对课文音乐描写片段的写作手法的回顾,了解学生对正面描写手法的的掌握程度;其次通过学生是否能够找出其他侧面烘托的句子,来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侧面烘托的知识概念;最后,通过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写作手法的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来检测学生是否学会赏析侧面烘托的表达效果,在课后作业中进一步评价其掌握程度。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衔接导入
教师活动1
大文豪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带着官场泼给他的脏污,失望的来到江州,秋夜送友, 偶遇琵琶女,感斯人言,留下千古名篇《琵琶行》。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贬谪之叹,让无数失意人产生心灵的共鸣,而其出色的音乐描写片段,成就了语言艺术的典范,为后来者心领神会,在揣摩借鉴中创作出许多优美的文字。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琵琶行》中的第二段,即出色的音乐描写片段,下面让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二段,其他同学在跟读中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音乐描写技巧。
明确:第二段所运用的音乐描写技巧——比喻、通感和拟声词手法。
①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运用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②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一句运用通感,引入了视觉形象,写出乐声事儿轻快,时而流畅沉滞阻塞的变化。
③ “嘈嘈”“切切”等拟声词的使用,使音节悦耳动听。
那么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音乐描写技巧,有一个共性,同学们发现了吗?
明确:不管是比喻、通感还是拟声词的运用,都是对琵琶声及其富于变化的演奏的直接描摹,以音乐的高妙,这种描写方法叫做“正面描写”。
学生活动1
朗读文章第二自然段,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总结正面描写手法。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联系课文音乐描写片段中运用到的比喻、通感、拟声词,总结正面描写的手法,为本节课学习侧面烘托进行铺垫。
环节二:认识诗中的“侧面烘托”手法
教师活动2
请同学们品位第二段“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一句,告诉老师这句诗写了什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忘归”和“不发”四字,写出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
主人和客人为何会“忘归”和“不发”呢?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想要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足以展现琵琶乐声美妙动人。
这和上节课学习的描写琵琶乐的手法有何不同?
没有直接描写乐声动人,而是通过听众的反应来表现。
通过听众的反应,来突出乐声的悦耳,这种描写音乐的手法,叫做“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又叫“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在《李凭箜篌引》中,为了表现李凭高超的艺术,李贺更把侧面烘托发挥到了极致,以“女娲炼石补天处”的石破天惊表现乐声的高亢,以“梦入神山教神妪”表现乐师技艺的高超,人、鬼、仙无不进入诗人笔端,通过多角度的侧面烘托,极力渲染李凭箜篌之音的高妙神奇。
学生活动2
思考赏析第二段中侧面烘托句,对比感知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的不同之处,积累侧面烘托手法的概念。
活动意图说明:教师通过例句的示范引导学生思考,讲解侧面烘托写作手法,为分析表达效果做铺垫;同时拓展其他侧面烘托的音乐描写诗句,加深学生对此手法的理解
环节三:分析诗中的“侧面烘托”的表达效果
教的活动3
认识了“侧面烘托”手法的定义,再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侧面烘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当诗歌第二段琵琶女高超的演奏在“四弦一声如裂帛”中结束时,白居易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收束,别出心裁地以景物烘托乐声。
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江心秋月白”的景色吗?(提示:抓住诗人对意象的修饰。)
明确:江水之上秋风瑟瑟、月光冷清,白色的秋月照射着寒冷的江心。
你觉得这是一幅乐景还是哀景?试试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幅景色的特点。
明确:这是一幅哀景,可以用“凄清”“哀凉”“冷清”概括。
“自古逢秋悲寂寥”,给“月”加上“秋”的修饰,就给景色蒙上了一层凄清的色彩,而冷色调的“白”字,也带有冷清的氛围。
总结:可见“侧面烘托”手法可以使文本意蕴丰富,烘托氛围。
此时天地宇宙问似乎徒留这浩渺的江水和一轮冷月,美妙乐声似乎还在耳旁缭绕,诗人沉浸在这无声的回味之中。读者也可在这戛然而止的留白之中发挥想象,肆意联想究竟是多么美妙的乐声才会让主客忘归,众人寂静。
总结:侧面烘托可以引发读者联想和共鸣,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诗人笔下的江景为何带有凄清的色彩呢?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思考。
明确: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的创作背景,诗人胸怀大志、才高气壮,但壮志难酬,“谪居卧病浔阳城”,有心于国而国不用,表面过着恬然自安的生活,而内心却隐藏一种巨大的失落感,这种难以排遣的失落只要一有契机便禁不住迸发出来,而琵琶女便是这种契机的载体,二人同在天涯望明月,天涯人对天涯人,寂寞秋江,月亮才会倍觉清冷。
而这种愁苦的抒发,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江心秋月白”的冷清之景来表现,这句话不仅侧面烘托出乐声的感人,也是作者情感的流泻,使诗人“哀不得志”的形象跃然纸上。
总结:侧面烘托手法可以使被烘托形象更加立体,表现与深化主题。
学的活动3
分析具体语句中侧面烘托的表达效果。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文中具体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侧面烘托的表达效果,体会其中表现出的作者的真切感受,掌握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环节四:收束总结
教师活动4
1. 侧面烘托的类型
从形式上来看,古代诗歌中的侧面烘托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环境烘托。一类是以人及事物的感受及反应来烘托。
2. 侧面烘托的表达效果
①意蕴丰富,烘托氛围,使被烘托形象更加立体,表现与深化主题。
②引发读者联想和共鸣,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③使被烘托形象更加立体,表现与深化主题。
④增添文章语言的魅力,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
⑤新颖别致,丰富描写手段。(苏轼名篇《赤壁赋》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描绘客吹洞箫声之美,成就描写音乐的典范。)
学生活动4
在总结中深入理解侧面烘托的手法,积累侧面烘托手法一般表达效果。
活动意图说明:总结侧面烘托写作手法的类型与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结合课堂所学,赏析诗歌中的侧面烘托手法,形成书面的文字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