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4 11:4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黄庭坚
登快阁
古人登高,或思亲怀人,或怀才不遇,或借古讽今,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但大多登高必忧,登高必愁。
为何登高必愁呢?见山川浩大,感人生渺小,悲从中来。形成一种觉秋风而悲岁暮,闻寒蝉而叹余生,见落日而起乡思的模式化的人文心态。那么黄庭坚登阁又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呢?
导入

明登阁见感
解诗意,





绘诗人情脉
悟诗情,

品黄诗审美
赏诗法,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祖籍浙江省金华市。北宋诗人黄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1105年,黄庭坚病逝于宜州南楼,享年61岁。而后,宋高宗追赠黄庭坚为“龙图阁大学士”。1265年,宋度宗追赠黄庭坚谥号:文节。
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由于苏轼的推誉,四人很快名满天下。不过“苏门四学士”这一称号只是表明这四位作家得到过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他的文学影响,而并不意味着他们或他们与苏轼可以统称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上四学士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的程度有差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黄庭坚的诗自创流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秦观的主要成就在词,但是他的词却不走苏轼的路子,而专以纤丽婉约见长。
苏门六君子即苏门四学士和李方叔、陈师道的合称。
“苏门四学士”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是宋代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他们后来又被称为这个诗派的“三宗”,江西诗派主张宗法杜甫,方回“一祖三宗”(《瀛奎律髓》)反对西昆体的诗风。
这个诗派最主要的特征是在语言技巧方面“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讲求“无一字无来处”的主张。
江西诗派
黄庭坚诗歌创作特点
主张 “以俗为雅”、“以故吐新”,强调运用古人词句要“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用铁比喻被陶冶的万物即诗歌的素材,用金比喻点化后的成品即诗歌。
点铁成金
相关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黄庭坚当时在吉州泰和县任知县。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黄庭坚因此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心,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
登临诗
写作思路:登高——望远——思深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临诗常写景物
偏重春秋
春景:凋残、伤感
秋景:壮阔、苍茫
伤春:红颜衰老、英雄迟暮
悲秋:怀古伤今、思乡怀人
伤春悲秋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特别突出的地位,与人生奋斗并遭遇挫折相关联,而且也总是与人生短暂,韶华易逝,人生目标遥遥无期等感受连在一起,表现的春光流逝、秋风来急等伤感人生的情感内容。其意蕴则不仅仅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普通的伤感情绪,更不是消极浪漫主义的无病呻吟,而是体现着中国文人积极的人生追求和自我意识。
不得见用之愁;思乡怀人之情;
贬谪异乡之苦;忧国忧民之心;
吊古伤今之叹;功成身退之志;
知音难觅之憾;壮志难酬之忧。
登临诗常见情感
解题
①登,即点明诗人登临望远。
②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登 快 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情感。
诵读诗歌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8396ADF9814316F4BCA66A595152145D02A78D9995D9D21073999643B7859F2D3C4C10EF3DCFD341B293B5F8E08C2DF1
我并非大器,只会认真做官事,忙碌了一天,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举目远望,万木萧条,千山叠嶂,天地光阔。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友人远离,早已没了弄弦吹箫的兴致,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还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和那里的白鸥结盟,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读懂诗意
悟诗情,绘诗人情脉
开篇自比“痴儿”,认为只会“了官事”的是痴子,非大器,颇有自我嘲笑的意味,表达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公务繁杂,完成公事之后的诗人急欲排遣心中的失意无聊,于是在晚晴之际登上快阁,追求精神上的放松与舒展。快阁之上,一个“倚”字,表现了作者对晚晴美景的沉醉。
首联: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悟诗情,绘诗人情脉
此联描绘了诗人在快阁上的远望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晴空浩渺,江水澄澈,夜月清明,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投身自然之中轻松明快的心情。
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悟诗情,绘诗人情脉
此联借用“伯牙绝弦”和“阮籍青白眼”的典故,写出诗人此时无知音相伴,唯有借美酒遣怀自娱。表达了诗人独自登临孤寂之感的同时,一个“横”字,睨视之态尽出,表现出诗人保持着自我人格的兀傲不群。
颈联: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悟诗情,绘诗人情脉
尾联卒章显志,一个“归”字,一个“白鸥”典故,写出诗人因在现实生活中抱负得不到施展,胸怀无人理解而感到痛苦,产生了弃官归隐之心,希望自己能坐上归船吹着长笛回到故乡,和白鸥相伴,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世俗,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的愿望。
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悟诗情,绘诗人情脉
厌倦
痴儿了却公家事,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朱弦已为佳人绝,
快阁东西倚晚晴
闲情
喜爱
孤寂
归隐
青眼聊因美酒横。
兀傲
情感变化曲线
全诗感情抑扬,起伏不定:初登渐喜,忽而转忧,终而平静,在顿挫、跌宕中作者对于宦途的厌倦对于乡园的向往,便愈见其深,愈感其切,表达了感情的深沉。
全文梳理
首联入题。写登阁的时间和心境。因为厌倦官务,故欲求快意,于是以登上快阁为快事。“倚晚晴”点明登阁时间在傍晚,由“晚晴”二字转出下面两句的景物描绘。
颔联绘景。写登阁远眺所见山水胜迹,画出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从中求得快意。
颈联抒情。从远眺景物回到自身处境,抒写世无知音、唯有借酒浇愁的心情,透射出兀傲不群的性格。
尾联述志。由眼前江水展开联想,拓展诗境,表述了摆脱拘束、追求精神自由的意愿。
整体把握
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归”字。
①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
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
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
④“弄长笛”、“与白鸥盟”指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
一个“归”字明意旨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诗人为什么明知官场扰人、归隐甚快,却依然终生流连官场在宦海沉浮呢?
猜测一:大隐隐于市?
猜测二:争名逐利?
一个才高气傲、身正心寒、眼热情深的黄庭坚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诗人因“痴留”于官务而“不快”(“痴而不快”),因纵情山水感到“畅快”所以希望归隐山间、不再“痴留”人间(“快而不痴”),最后却因心中的这份责任感和对百姓的牵挂而重回官场(“痴而快之”)这才是黄庭坚能在“不快”的处境中“自得其快”的真正原因。
这首诗不仅给我们呈现了快阁上所见的美景,更为我们呈现了黄庭坚美好的精神境界。不同于前朝的骚人墨客,黄庭坚不是现实政治的冷眼旁观者,不是沉浸于纯思辨领域的清谈者,而是一个积极投身政治、安邦治国,内心却仍坚持正直、“以天下为己任”的入世者。
①气象空阔,精致新奇。
艺 术 特 色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
②曲折尽情,顿挫抑扬。
纵观全诗,感情抑扬,起伏不定: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转忧(“朱弦”句),继而又转喜(“青眼”句),喜而复忧(“万里”两句)。通过这一而再、再而三的纵笔,作者对于宦途的厌倦,对于乡园的向往,便愈见其深,愈感其切。由于它用的是顿挫、跌宕的手法,因此,也愈见出感情的深沉。
④善于炼字
“倚晚晴”的“倚”,写其逍遥自得的神情,“美酒横”的“横”写出诗人坚持自我及兀然傲世的姿态。“已为”、“聊因”、“吾与”等词组的使用,使诗歌显出情致的跌宕变化。
③多处用典
朱弦”、“青眼”不仅用事贴切,而且善敷色彩;“落木”、“鸥盟”等已化用无痕,如从己出。
拓展:比较阅读
这两句写景名句广为后世称道,清代诗人查慎行评价此诗三四句“极似杜家气象”。“落木千山天远大”,极易使人联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请从景和情的角度作简要赏析,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拓展:比较阅读
相同点:景——
①都选取了秋天的典型意象“落木”,写出落叶飘零之感。
②都选取宏大意象,如“千山”“远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视野宏阔,以天地视角营造了开阔的意境。
不同点:情——
①《登高》中,无数的树叶萧萧地飘下,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去,意境沉郁顿挫、慷慨悲壮,有一种秋天的萧瑟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表达出诗人萧索凄凉的心情,以及时光易逝的感伤之情。
②《登快阁》中,无数秋山落叶飘零,天地更辽远,明月下澄江淙淙流过,意境辽远阔大、空明澄澈,使人感到身心自由舒服,体现了诗人办完公事后的一种如释重负,飘飘然有飞翔天外之想。
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五柳。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东篱。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3.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4.渔樵。(绿蓑青笠)归隐后闲适自由的生活。 例:帝乡明日近,犹自梦渔樵。
5.渔竿。隐逸的代称。
6.鹭约鸥盟。指与鹭、鸥相约结盟。比喻隐居者的生活。
7.山林。 例: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知识补充
素材积累
宋朝的官场是混乱的,王安石变法的弊端,造成拉帮结派、阿谀奉承、新旧党争。但在这乱世浊俗中有一个人,他虽仕途失意,屡遭贬谪,但生活却富有诗意:他在这里参禅悟道、诗酒会友,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骨气。他出淤泥而不染,他与世俗同流而不污,他和而不同,他就是黄山谷(黄庭坚)。“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黄庭坚正如他的词所写那样,胸中对理想的渴望终将冲破一切阻挡,赋予我们敢与天地试锋芒的勇气。
通向理想的路,有时被花木掩映,有时被云雾笼罩,但是只要信念足够坚定,我们就能不断向前奔跑。
写作适用主题: 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梦想与奋斗等。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自称“痴儿”,颇具谐趣,“了却公家事”含义丰富,有不愿粘滞于公事上的自醒,也有了却公事而登快阁的自快。
B.颔联“落木”意象,与杜甫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相比,有着一样的雄浑壮阔,但少了悲凉,多了洒脱。
C.颈联运用两个典故,表现出诗人因知音不在,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清樽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D.尾联意蕴深远,其中“笛”这一意象与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笛”所蕴含的情感相同。
课堂检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理解的能力。
D.“万里归船弄长笛”表达了诗人要归隐的喜悦之情,黄诗的情感是愉快的。刘诗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闻笛赋”(魏晋之间,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康安为司马昭所杀,向秀经嵇康山阳旧属,闻邻人笛声,感怀亡友,作《思旧赋》。后因以“闻笛”为悼念故人之词。)的典故,表达的情感是哀伤的。两者情感不同。
2.下列对《登快阁》中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了作者公务之暇登快阁眺望。 “痴儿”是作者的自嘲,但显示出一种兀傲的神情。“倚”字用得好,含有倚阁及赏晚晴两重意思。
B.颔联描写出自己登快阁后的所见。这一联描写了“落木”、“千山”、“天”、“江”和“月”等景物,气象阔远,寄托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C.尾联不说自己“想弃官归隐”,而是用了“归船”、“长笛”、“白鸥”等词语,这是将“想弃官归隐”这种抽象的思想感情用形象的东西表达出来,增加了诗歌的形象之美。
D.诗人在结尾处为排遣烦忧的“归船”、“白鸥”之想不但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寄托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错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远望秋山无数,落叶飘零,天地更加辽远阔大。朗朗明月下澄江淙淙流过,月光下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句中并未抒发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3题。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②处,松煤浅染饱霜兔③。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释:①黄庭坚贬戎州时,与黄斌老交往。黄斌老善画竹,画了一幅横竹送黄庭坚,黄庭坚因而作了此诗。②石泓:石砚。③霜兔:用兔毫制成的笔。
课堂检测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写出黄斌老画竹的心情,同时又是诗人以此自道郁愤不满之情。
B.黄庭坚作诗善炼句,“卧龙偃蹇雷不惊”一句,表现了横竹苍劲挺拔、处变不惊,传神逼真,也是黄斌老个人品格的写照。
C.第三联宕开一笔,由眼前之竹想象斌老作竹之景,虚实相生。
D.尾联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斌老之竹的夭矫、灵气,颇具栩栩如生之感。
课堂检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项中,第三联两句是叙斌老作画的情景,石松即石砚,在明朗的窗下,斌老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画出了这幅优雅的横竹图。由注释一得知,这本来就是眼前之景,没有想象的虚景。“虚实相生”的说法错误。故选C。
1.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情境默写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易错的字词有:澄、痴、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