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马克思致力于剖析社会的深层矛盾,
宣示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和彻底性;
恩格斯倾心概括并客观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并表达无限的崇敬之意和哀悼之情。
第五单元主题:使命与担当
1.梳理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体会实用类文本选 用特定表达方式和策略的用意,体悟情感。
2.正确把握演讲词的内涵和特点,把握书信注重交流、抒写自由的文体特质。
3.体会长句表达的深刻含义和复杂情感。
4.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林觉民等人对共产主义革命做出的贡献,理解“抱负与使命”的深刻内容。
单元学习目标——实用性文本阅读与交流
单元学习目标——实用性文本阅读与交流
篇名 体裁特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演讲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讲 演讲稿
谏逐客书 奏疏
与妻书 书信
马克思
细小裂缝下是一片汪洋大海
学习目标
Contents
1
2
3
1、把握文章的结构,掌握演讲词的特点和演讲的一般要求。
2、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3、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
文体知识——演讲稿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文体知识——演讲稿
演讲稿类型
叙事型
说理型
抒情型
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说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之门。
特点
针对性
可讲性
鼓动性
整体性
口语性
临场性
明确
演讲稿的
基本格式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
……
……
……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提出主旨;尽量引用;吸引人
排比论证;事例论证;鼓动人
重申主旨;尽量引用;号召人
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
德国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走近作者——马克思
1999年9月,被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Karl Marx
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理论家和新闻从业者
走进作者——马克思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学说
任务一:梳理信息,整体感知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时间
场合
对象
主旨
1856年4月14日
在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
表达对当下社会理性的思考,提高与会人员的革命热情
革命或支持革命的与会群体
学习活动1:了解本篇演讲稿基本内容。
学习活动2:快速浏览文章,梳理演讲稿的思路。
①1848年革命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秘密”;(第1-2段)
②揭示19世纪存在的种种社会矛盾;(第3段)
③宣告无产阶级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新生力量。(第4段)
引出问题
揭示问题
解决问题
指1848—1849 年在欧洲许多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反对君主政体的一系列共和派的革命,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1848 年1 月,革命运动首先在意大利西西里岛掀起,然后扩展到德意志和法国诸国,以及奥地利帝国。法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在中欧,则出现自由政治改革和民族统一之类的运动。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自由主义者自此觉醒。
欧洲1848年革命
链接
任务二:细读文本,体悟深刻
学习活动2:第一段使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赏析。
喻体 本体 效果
干硬外壳
细小的裂口和缝隙
无底深渊
汪洋大海
封建专制制度
1848年革命。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引发了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的动荡,但收效不大。
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精妙的比喻、鲜明的对比
形象生动地总结评价了1848年革命对社会的影响;预示无产阶级革命的巨大威力。既起到警醒作用,又震撼人们的心灵,号召战友振作精神,奋起前行。
学习活动3:
在这篇演讲词中,作者为什么首先从1848年革命谈起?(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8年)
①社会现状及听众的心理状况。
在欧洲,19世纪中叶是一个崇尚革命、追求革命、推动革命的时代,是一个被革命气氛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压抑着的时代。
发表演讲时,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
(洞悉现状,关注受众——针对性)
在这篇演讲词中,作者为什么首先从1848年革命谈起?
②此时距离1848年革命已有八年之久,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处于一个较为低潮的时期,当年的革命战友也出现了对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持怀疑论者。马克思在演讲开篇的回顾和评价,就将那场声势浩大、场面壮烈的革命从听众的回忆中拉到眼前。极易引起听者的共鸣,激发战友的战斗豪情,从而惊醒处于低潮中的怀疑论者。
(了解听众——鼓动性)
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
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
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
悲观主义,恐惧害怕,不敢面对
逃避主义,仇视新生事物
妥协退让,开历史倒车。
处于这种对抗之中,各个党派有哪些不同的表现?需要怎样的党派承担起革命的使命?
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
任务三:品析艺术手法,体味演说魅力
学习活动1:找一找,品一品这篇演讲稿中表达精彩的语句。
重点词句 艺术手法 赏读
重点词句 艺术手法 赏读
“干硬外壳” “细小的裂口和缝隙” “无底深渊” “汪洋大海” 比喻 说明无产阶级革命一旦发动起来,将会产生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从而彻底摧毁欧洲社会现有体制。这样的表达既生动又有鼓动性,能点燃听众的激情,引导听众进入演讲情境。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 “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
对比
“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代表工业革命,产生了无产阶级,他们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这些革命更具有革命性,在对比中昭示无产阶级才是当前时代下真正的革命家。
重点词句 艺术手法 赏读
“两万磅重的压力” “革命气氛”
“狡狯的精灵”“好朋友好人儿罗宾”“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
“红十字” “执刑者”
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比喻、
对比
“两万磅重的大气压力”比喻无产阶级革命气氛,并将其与1848年之前的革命气氛进行对比,提示听众去感受无产阶级革命家造成的不易觉察的“革命气氛”,由此揭示无产阶级推动的革命即将到来的趋势。
用典
比喻
这些形象都用来比喻革命,将深邃的思想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强调革命的正面意义的同时,风趣幽默,拉近了与在场的英国听众的距离,达到“会心一笑”的演说效果。
用典
用菲默法庭的典故,形象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最终会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比喻
以坚定而富有哲理的句式阐明了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意味着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推翻资产阶级是历史的必然。无产阶级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者、实践者.
任务三:品析艺术手法,体味演说魅力
学习活动2:总结感受。
作为一篇号召革命的演讲词,作者是如何将革命的主张与信念传递给听众,并产生让他们信服的感染力?
(可考虑从内容、语言风格、遣词造句、手法技巧等角度进行分析)
艺术特色-演讲感染力
巧妙的结构安排,逻辑严密,环环相扣。
1
灵活运用多种手法。如精妙的比喻、恰当的用典。
2
运用大量的非常典型、说服力很强的事例,增强演说的真实性。
3
以事明理、以理服人。演说时选择了一些逻辑性强的关联词语以及其他一些斩钉截铁、态度鲜明的词语。
4
抱负与担当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