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树郭橐驼传》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说理结构。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的讽喻性特点,掌握设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深刻道理及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说理结构,掌握设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教学重难点 掌握中对比、类比的方法,体会“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深刻道理及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
【导入】
(观看《柳宗元的一生》视频)
今天的我们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诗人的一生,那么古人通过什么来了解他人的一生呢?(史传)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特殊的传记《种树郭橐驼传》,看看我们能了解到什么?
【任务一】预习检测
1.字音检测(读)
2.翻译检测(读)
【任务二】探究内容
1.这是一篇史传文,大家知道什么叫史传文吗?
传:一种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我国古代的传记分两类:
一是历史传记,史传;
另一类是文学传记,史外传,多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的典型人物传记,有的不一定实有其人,即使有原型,加工虚构的成分也很多。
2.(这是一篇经典的是史传文)请结合资料思考,史传文在内容上具备哪些特征?
资料补充:《旧唐书柳宗元传》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 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 下笔构想,与古为侔。 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 书郎、蓝田尉。 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明确:人物传记的一般特征:名、字、籍贯、家族谱系、年少事迹、科举、为官经历、(职业)
3.按照刚刚总结的人物传记的标准,《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人物传记吗
任务: 比较《旧唐书柳宗元传》节选与本传全文, 用 “√”标记出这两篇文章具备的“史传文”要素。
名、字 籍贯 家族谱系 年少事迹 科举 为官经历 职业
《旧唐书柳宗元传》 √ √ √ √ √ √ √
《种树郭橐驼传》 ? √ √
——追问:为什么侧重介绍“外号”?
“驼”并不雅,驼要自称,展现其豁达——身残而自信
——追问:橐驼豁达个性背后存在着自信的原因是什么?
种树技艺高超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人气高,侧面)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品质好,正面)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专利权,侧面)
文章虽然写了郭橐驼的籍贯和职业,但是和《旧唐书柳宗元传》相较,在传记文的文体特征上《种树郭橐驼传》缺乏诸多要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史传文,内容不是以写郭橐驼的事迹为主。
内容上不是以写人叙事为主,那以什么为主 研读课文第 3、4 段,思考课文不以写人记事为主,那以什么为主?(提示:形式、内容)
①形式上:人物对话(问答式)。(联系《庖丁解牛》)
②内容上:
第三段:阐述种树之道。
关键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追问:郭橐驼种树与别人有何不同?找出相关语句,完成表格。
第四段:阐述养民之道。
关键句: “ 以子之道, 移之官理, 可乎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
——追问:作者问养树术,得养人术,种树与官理有何相似之处?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由此及彼,类比说理,借“种树之道”阐述“治民之理”,第 3、4 段形式上采用了主客问答的 方式,内容上重在阐述道理。
——追问:思考:作者怎么会从“养树”联想到“养人”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贡。同时,加紧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盘剥,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可以说,苛捐杂税、民不聊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真实意图: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
《种树郭橐驼传》不是典型的“史传文”,那它是寓言吗
“寓言”:(1) 寓言是寄托了劝喻或讽刺意义的故事。 (《中国古代 寓言选》)
这故事要是虚构的。 (《寓林折枝》)
寓言由寓体和本体组成,本体即寓言故事、寓体即寓言的寓意。
虚构:郭橐驼隐去其名,类似庄子笔下的畸形人物
本体:种树之道
寓体:治民之理
讽刺:讽刺繁政扰民
结论:本文的文体实质为寓言。
追问:《种树郭橐驼传》 既有传记的色彩,又有寓言的特征,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传记:形(以“传”的形写郭橐驼,似乎真有其人其事) 寓言:质(“养树”为本体, “养民” 为寓体,以“养树”寓“养 民”)
作者为何采用“以传为形、以寓为质”的文体
写作目的:“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寓言:讽喻性、含蓄。
“以传为形、以寓为质”,说理委婉含蓄,却又入木三分,很好地讽喻了“繁政扰民”的官场。
【任务三】总结艺术手法
1.赏析本文艺术手法
①借传立说,因事出论。
②融叙事说理为一体,婉而多讽。
③运用多重对比。
④类比论证。
⑤侧面描写。
总结全文
本文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文人向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文章没有进行理论上的辨证,而是巧妙地给郭橐驼立传,通过郭橐驼的养树经验,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将“养树”与“养民”相联系,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侵害,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