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经典常谈》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名著】《经典常谈》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4 14:33: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经典常谈》
【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后改名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原籍浙江经兴,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场州人 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杰出的民主战士。朱自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贸警共国 主齿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焦永深刻、沉郁顿挫,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思想沉厚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和感染力,其散文曾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家庭小品,如《背影》《给亡妇》等;二是海外游记,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三是写景美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等。朱自清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也都有很高的成就。
【作品简介】
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完成于1942年的著作,八十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房蒙经典。全书分十三个章节,浅明面精辟地介绍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经典作品,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战国策》《中记》《汉书》和“三礼”、《春秋》三传、“四书”,及诸子、辞赋、诗、文等,亦可看作是时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进行的系统梳理。
《经典常谈》通俗流畅、要言不烦,讲透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典籍精髓。本书通过对经典的桥理与讲解,让读者对古文更亲近、熟悉,从而产生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首选佳作此外,书中还特别收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以飨读者。
通过此书,留心的读者不仅会看到经典流变的基本脉络,更会学到做学问的一般方法。
【内容梗概】
1.《说文解字》第一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一部划时代的字书。全书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它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经典常谈》的《<说文解字>第一》一章主要就是围绕《说文解字》一书,讲述了文字的创造、演变过程,以及造字、用字的方法,以让国学初学者对文字有一个初步、系统的了解,从而激发人们对文字的兴趣。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仓颉造字的传说,但这一传道在战国末期才有。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到了战国末期,由于政治、学术方面的发展,有了统一文字的需求,于是抬出了一个造字的圣人,让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秦始皇统一天下,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为国书,不久便又有了隶书,但这隶书和小篆差不多。汉末时,隶书的字形由椭圆变为扁方,“敛笔”变为“排笔”形成汉,晋 唐时称“八分书”。魏时,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说文解字》一书,收录九千字,每个字都有说解,又分析偏旁,定出五百四十部首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以及认识商、周文字,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书中还提及了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才见,所谓的“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周易》第二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
《易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卦和交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易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又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经典常谈》的《<周易>第二》一章主要就《周易》的起源、内容、发展和地位、影响等作了简要讲述。
《周易》是一部讲述八卦的经典。八卦大概是有了笼法以后才有的。商民族是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刻卜辞于甲骨上。周代出现了笨法,作为卜法的辅助。笼法如今不能详知,大概可以说是一种巫术,是靠了数目来判断吉凶的。那时候,人们相信数目是有魔力的,所以巫术里用得着它;他们又相信数目是有道理的,所以哲学里用得着它;数又是宇宙的架子,如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就是“一生二、二生四”的意思。
八卦的基础便是一、二、三的数目。整画“一”是一,断画“--”是二,三画叠而成卦是三,共配出八个卦——乾、兑、离、震、艮、坎、異、坤。后来八卦两两重叠,形成六十四卦。《周易》里一卦有六画,每画叫作一交。卦、交有对应的断定吉凶的繇辞,分别称为卦辞和爻辞。卜筮官将这些卦辞、爻辞按着卦、交的顺序编辑起来,便成了《周易》这部书。
《周易》变成儒家的经典,是在战国末期。那时候阴阳家和道家的学说盛行,儒家大约受了他们的影响,才研究起这部书来,并给《周易》的卦辞、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借着卦辞、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这种新解释存下来的,便是所谓《易传》。
另有《文言》和《系辞》。《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系辞》发挥宇宙观、人生观,偶然也有分别解释卦、爻的话。《系辞》是最重要的一部易传。这传里借着八卦和卦辞、爻辞发挥着的融合儒、道的哲学,和观象制器的故事,都大大地增加了《周易》的价值,抬高了它的地位。
汉代时,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来称为《逸易》。
《周易》的经传都出于圣人之手,和儒家所谓“道统”关系深切,便成了一部他们传道的书。所以到了汉代,《周易》便已成为六经之首了。但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
3.《尚书》第三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其内容大多是有关政治的一些言论和史事,涉及政治、宗教、思想、哲学、艺术、法令、天文、地理、军事等诸多领域。今存《尚书》共五十八篇,分为《商书》《周书》《虞书》《夏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经典常谈》的《<尚书》第三》一章主要介绍了《尚书》的主要内容、流传散佚,涵盖了其内容分类、典故传说、历史地位等方面,从而让读者对《尚书》这部经典有大致的了解。
《尚书》的大部分其实是“辞”,即卜辞,是将留存下来的卜辞“档案”编辑而成的。“尚”,“上”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它的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尚书》称为“经”,始于《荀子》;不过也是到汉代才普遍。
《尚书》的流传非常波折。秦始皇烧天下诗书,秦博士济南伏生将《书》藏在墙壁里。直到汉定天下,他所藏的《书》已失去数十篇,仅剩二十九篇。后伏生私自教授于齐、鲁之间,其学生用当时的隶书抄录流布,这就是东汉以来所谓的《今尚书》或《今文尚书》。东汉经学大师马融、郑玄都给这二十九篇作过注,但现在差不多都亡失了。
汉景帝时,鲁恭王为扩展自己的宫殿而拆孔子旧宅,在墙壁里得着“古文”经传数十篇,其中有《书》。恭王将其交还孔子的后人孔安国。孔安国加以整理,发现此《书》比通行本多出十六篇;这称为《古文尚书》。武帝时,孔安国上献此书。但其在民间未能盛行许是西汉末年因兵乱亡失。
东汉初,杜林曾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非常宝爱,经师贾逵、马融、郑玄都给这一卷作了注,从此《古文尚书》才显于世。但这一卷最终也没能传到后世。
此外,《古文尚书》还常遇到冒名顶替的事。西汉汉成帝时,东莱张霸不知孔壁的书在,补成《古文尚书百二篇》,并上献给成帝,后被毁废。第一部伪《古文尚书》从此失传。
三国末年,王肃伪作孔安国的《古文尚书》,还带着孔安国的传,编作五十八篇,并顺应时代,于新增内容中极力阐明儒家的“德治主义”(《尚书》主要思想应是“鬼治主义”)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影响深远。只是其词旨坦明,毫无佶屈聱牙之处,不免露出了马脚。东晋元帝时,梅聩发现伪《古文尚书》孔传并上献朝廷,其与马、郑注的尚书并行。唐太宗时,孔颖达等编撰的《尚书正义》便用的伪《古文尚书》孔传,而马、郑注版日渐残缺并终于宋几近亡失。伪《古文尚书》孔传如此便冒名顶替了一千年,直到清初。
这一千年中间,也有怀疑伪《古文尚书》孔传的人。如南宋的吴械、朱子,元代的吴澄,明代的梅鹭。清代的学者更是严密钩稽决疑定诚,尤其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惠栋著《古文尚书考》辨析详明,证据确凿,工星《尚书金论》直指伪书著作者王肃。伏生《尚书》从千年迷雾中重露出真面目。
但二十九篇固是真本,其中也还该分别地看。昭近人意见,《今文尚书》里便也有了真伪之分了。
4.《诗经》第四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汉代时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这些诗歌按配乐的性质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土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经典常谈》的《《诗经>第四》一章主要介绍了《诗经》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后来有了文字,人们便将歌谣记录下来,形成最初的诗。记录的人大概是些乐工,他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他们所搜集的歌是合贵族口味的;另外,乐工们还保存有贵族们为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而作的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他们保存下的这些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失传,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形成了《诗经》。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此“志”早期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春秋时通行赋诗,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所以孔子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此“志”便指教化而言。而教化的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六义”上,“六义”即所谓的风、雅、颂、赋、比、兴。
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孔子的脚步走,如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
5.“三礼”第五
“三礼”,指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三礼”是古代中国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经典常谈》的《“三礼”第五》一章内容,作者先从“天地君亲师”牌位谈起,解释什么是礼的“三本”及礼治主义思想。
儒家认为,礼是治乱的根本。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天地生万物,天子祭社稷,即感恩天地。儒家信仰祖先,是报本返始。礼,规定了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秩序和规矩。
礼是王道的一部分,按儒家说是通乎人情的。既通乎人情,自然该诚而不伪了。但儒家所称道的礼,有许多只是他们的理想,不一定通乎人情了。统治者要以人为本,礼应与时值进,否则就成伪礼了。
乐是礼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礼的不足。乐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所以与政治是相通的。礼坏乐崩,政治一定不成,所以审乐可以知政。歌词就是诗,诗与礼乐也是分不的,所以孔子教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但时代发展到战国时期,新声兴起听者只求悦耳,就没有这一套乐意,因而乐便无关乎政治、修身了。
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这里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的礼制有实施的,也有理想的,这些“记”泛称《礼记》。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
6.《春秋》三传第六
《春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又称《春秋经》《麟经》《麟史》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经典常谈》的《《春秋》三传第六》一章围绕《春秋》介绍了其由来、典故、创作目的与意义,特别介绍了《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尤其《左传》。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是因为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传下的只有一部《鲁春秋》,《春秋》成了它的专名。
《春秋》是儒家五经之一,相传是孔子修订的,至少是他编的。孔子发愿修《春秋》,是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
《春秋》内容起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前722一前481);后世称这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时代。书中纪事按年月日,这叫作编年。《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也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但是史文简略,劝惩的意思有时不容易看出来,因此便需要解说的人。孔子是第一个开门授徒,拿经典教给平民的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便引用了孔子解释和评论的话。
《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征实与否,倒在其次。《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二是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国家,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
三传之中,公羊、穀梁两家全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
《左传》这部书,汉代传为鲁国左丘明所作。其大体依《春秋》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杜预作《春秋序》,论到《左传》,说“其文缓,其旨远”。以此来看,《左传》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左传》的文学本领,表现在记述辞令和描写战争上。其所记当时君臣的话,从容委曲,意味深长。只是平心静气地说,坚要关斗却不放松一步,真所谓恰到好处。
7.“四书”第七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南宋理学家朱喜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四书”增删注释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喜等,其编擢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
《经典常谈》中《“四书”第七》一音主要介绍了“四书”的产生、内容、影响等。
最初大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题、程颐兄弟、他们说,“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纹身用不尽”朱喜接受了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朱喜的意思是,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语》《孟子》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语》《孟子》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至干顺序变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那是书贾因为《大学》《中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
《大学》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循序渐进地阐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奋斗理念;《论语》是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语的,传达了“君子”“仁”“忠恕”等可以终身应用的学问:《孟子》是孟子及弟子共同编定的,说“仁”兼说“义”,提出要养“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朱熹注《大学》《中庸》,分章节而注,称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其注《论语】《孟子》,是融合各家而成,所以称为《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他这一套“四书”注实在用尽了平生的力量,他死后,朝廷将他的“四书”注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
8.《战国策》第八
《战国策》简称《国策》,缘起于战国时代,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
在《经典常谈》的《<战国策)第八》一章中,朱自清先生用通俗诙谐的语言讲述了春秋末年列国纷争的盛况,以及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游说之士的思想。
春秋末年,列国大臣的势力渐渐膨胀起来,明争暗夺,周王室逐渐衰微。战国时期,形成了秦、楚、燕、韩、魏、赵、齐“七雄”。七雄各自争存,各自争强,政局紧张,战争频繁。担负外交的策士和游说之士开始受到重用。
秦国从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日渐强盛。到后来成了与六国对峙的局势。这时候的游说之士,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前一派叫“合纵”,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连横”,是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代表是张仪。他们能言善辩、巧舌如簧,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
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用编者刘向的话来讲,《战国策》就是记录了战国时代“高才秀士”们“奇策异智”的一部重要古史。
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前403—前202)的事,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i战国的名称也是刘向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9.《史记》《汉书》第九
《<史记><汉书>第九》围绕这两部史学巨著,对其作者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及过程著作内容、特点、地位影响、评价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讲述。
说起《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因为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二是因为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
《史记》,汉司马迁著。司马迁曾到处游历,足迹遍天下,增扩了见闻与胸襟;后承志,整理史料,开始著书。天汉二年(前99),他因替李陵说话被下狱,第二年被处以宫刑两年后出狱,任中书令,继续写他的书。征和二年(前91),全书完成,共一百三十篇,3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汉人称之为《太史公书》《太史公》《太史公记》《太史记》。魏、晋间7简称为《史记》。
《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称其为“纪传体”,因为“纪传”是最重要的部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还活现在纸上,实称得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书》,汉班固著。他家和司马氏一样,也是个世家;《汉书》也是子继父业。班固父亲班彪也是一名史学家,为《史记》著了六十五篇《后传》,详论《史记》的得失,班的《汉书》就是用它作底本的。
班固有弟班超,妹班昭,后来都有功于《汉书》。明帝永平元年(58),他二十八岁,始改撰父亲的书。他觉得《后传》不够详尽,自己专心精究,想完成一部大书。三年后,有人告他私改旧史,被逮捕入狱。后明帝观其书稿,很是赏识,便命班固作校书郎、兰台令史。大概在章帝建初七年(82),他的书才大致完成。班固死后,《汉书》的稿子散乱。其妹班昭,即曹大家奉诏整理。当时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并未完成,班昭与马融的哥哥马续将写定。
《汉书》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作纪、表、志、传凡百篇,内容涉及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包罗万象。断代的主张,是班固的创见。这样一面保存了文献,一面贯彻了发扬本朝功德的趣旨。所以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书里没有“世家”一体,本于班彪《后传》;增加了《艺文志》,叙述古代学术源流,记载皇家藏书目录。
《史记》《汉书》相较而言,前者成干一人之手,后者成于四人之手。
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氏父子“文义浃备,纪事详赡”,观者以为胜于《史记》。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史记》才受提倡。这种优劣论起于二书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其实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转变的。
《史记》《汉书》可以说是各自成家。《中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史记》《汉书》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
10.诸子第十
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子部收录诸子百家等十四个大类的著作,朱自清先生概括为诸子。诸子百家思想的产生也在《战国策》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有志之士们对于局势提出了种种主张,并且开始开门授徒,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思以其道易天下”。他们见解各不相同,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
在《诸子第十》这一章节中,作者重占谈了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思想的产生、观点、发展、影响等。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是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士”的阶级的人。他“有教无类”,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他所述的,所信所好的,都是周代的文化和制度,所以教授的是周文化的代表《诗》《书》《礼》《乐》等。政治学说是“正名主义”。其后还有两位大师,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提倡“仁政”,注重圣王的道德。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注重圣王的威权。
墨家,创始者墨翟。墨家首领叫作“巨子”。他们不但是打仗的专家,并且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只帮被侵略的弱小国家做防卫的工作;还有“节葬”“短丧”“节用”“非乐”等理念。
道家,出于隐士,压根儿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讲究独善其身,避世,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提倡的是排除一切制度,顺应自然,无为而为,不治而治。
“辩者”,汉代称为名家,出于讼师。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辩者对于社会政治的主张,则近于墨家。
法家,出于“法术之士”。法家主张法治,有重势、重术、重法三派。代表人物韩非子集其大成。韩非子认为君主能够兼用法、术、势,就可以一驭万,以静制动,无为而治。法家的学说,从实际政治出来,切于实用。中国后来的政治,大部分是受法家的学说支配的。
汉代所称的阴阳家,出于方士。代表人物驺衍,创立了“五德终始”说。阴阳家也讲仁义名分,却是受儒家的影响。那时候儒家也在开始受阴阳家的影响,讲《周易》,作《易传》。到了秦、汉间,儒家更几乎与阴阳家混合为一。
战国末期,一些人渐渐感着统一思想的需要,秦相吕不韦便是作这种尝试的第一个人,他教许多门客合撰了一部《吕氏春秋》,就是想化零为整,集合众长,统一思想。他的基调是道家。秦始皇统一天下,李斯为相,实行统一思想,但是秦很快就灭亡了,李斯失败了。
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仿效吕不韦编《淮南子》也未成功。董仲舒向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帝王用功名、利禄提倡他们所定的儒学,思想渐归于统一。
11.辞赋第十一
作者在本章中先以屈原自投汨罗江的故事为开端,引出其创作的《离骚》和《九章》.以及《九歌》《天问》《远游》《招魂》等,讲述了其内容和思想、文风、特色等。朱自清先生称屈原为缠绵悱恻的忠臣、清白不染的节士,永生在我们的敬意尤其是我们的同情里《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他放逐时候所作。他感念怀王的信任,却恨他糊涂,让群小人蒙蔽着,播弄着。他高唱着“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走投无路满腔委屈,千头万绪,无人可诉,只能告诉自己的一支笔,“离骚”就是“别愁”或“遭忧”的意思。他用了许多神话和动植物的壁喻,委曲地表达了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
后世模拟《离骚》《九章》者众,汉代尤多,大概武帝时候最盛。汉人称这种体制为“辞”,又称为“楚辞”。刘向将这些东西编辑起来,成为《楚辞》一书。但汉人又称《离骚》等为“赋”。大概“辞”是后来的名字,专指屈、宋一类作品;赋虽从辞出,却是先起的名字,在未采用“辞”的名字以前,本包括“辞”而言。
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赋篇》总题分咏,自然和后来的赋不同,但是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却开了后来赋家的风气。苟赋和屈辞原来似乎各是各的;这两体的合一也许是在贾谊手里。很可能他模拟屈原的体制,却袭用了荀卿的“赋”的名字。这种赋日渐发展,屈原诸作也便被称为“赋”。“辞”的名字许是后来因为拟作多了,才分化出来,作为此体的专称的。辞本是“辩解的言语”的意思,用来称屈、宋诸家所作,倒也并无不合之处。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杂赋”十二家是总集;屈原以下二十家,是言情之作;陆贾以下二十一家,已佚,大概近于纵横家言;苟卿以下二十五家,大概是叙物明理之作。
“赋”本是“铺”的意思,铺张倒是本来面目。可是铺张的作用原在讽谏。汉武帝好辞赋,作者极众。这时候的赋却为铺张而铺张,所谓“劝百而讽一”。东汉以来,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他作《二京赋》,晋左思又仿作《三都赋》。这种赋铺叙历史地理,近于后世的类书;是陆贾、荀卿两派的混合,是散文的更进一步。此后赋体渐渐缩短,字句却整练起来,后来发展为称为“徘体”的赋。唐代古文运动,诗文散文化,如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这类是被称为“文体”的赋。唐、宋两代,以诗赋取士,规定程式,称为“律赋”。对“律赋”而言,“徘体”和“文体”的赋都是“古赋”
总体来看,赋虽然有韵,但更像是文而不算是诗。
12.诗第十二
此章节主要讲述了诗的发展历程及论诗。
诗的顶峰在唐朝。其实在唐以前,诗也经历了很长的演化过程。
汉武帝设立了乐府这个机构,专门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这种种乐歌,后来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北宋郭茂倩收集汉乐府以下历代歌谣,以及模拟之作,编成《乐府诗集》。
汉乐府所采取的是新调子,这种新调子有两种,“楚声”和“新声”。楚声里也有整齐的五言,这就是五言诗的源头。这些诗以叙事为主,多写社会故事和风俗。东汉时候,文人仿作的渐多;就中也有仿作整齐的五言的,像班固的《咏史》。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炼一路,试验这五言体的便多起来;面最高的成就是《文选》所录的《古诗十九首》。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19),曹丕、曹植兄弟尤其努力在五言体上。
真正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的是三国魏时的阮籍,他是第一个用全力作五言诗的人。他作了《咏怀诗》八十多首,扩大了诗的范围,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此时孕育出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个大诗人。陶诗教给人怎样赏味田园,谢诗教给人怎样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
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声律说”大成/这时的诗,一面讲究用典,一面讲究声律,不免侧重技巧的毛病。到了梁简文帝。又加新弯,专咏艳情,称为“宫体”,诗的境界更狭窄了。这时候七言的乐歌渐渐发展。
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古体的五言诗也变了格调。这些都是划时代的。此时出现了李白、杜甫这两座高峰。李白作诗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上谪仙人”,他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但他的绝句更代表着新制。但是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身经乱离,亲见了民间疾苦,他的诗努力描写当时的情形,发抒自己的感想。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
宋代,王禹偶独学杜甫,开了新风气。欧阳修、梅尧臣接着发现了韩愈,起始了宋诗的散文化。宋诗散文化,到苏轼而极。他将禅理大量地放进诗里,开了一个新境界。他的诗气象宏阔,铺叙宛转,又长于譬喻,真到用笔如舌的地步。其门下黄庭坚,作诗着重锻炼,着重句律,开了江西诗派。南宋的三大诗家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
向来论诗的对于唐以前的五言古诗,大概推尊,以为是诗的正宗;唐以后的五言古诗,却说是变格,价值差些,可还是诗。七言歌行及近体成立于唐代,却只能以唐代为正宗。宋诗议论多,又一味刻划,多用俗语,拗折声调。他们说这只是押韵的文,不是诗。但是推尊宋诗的却以为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也是如此。其实,历代诗各有胜场,也各有短处,只要知道新、变,便是进步。
13.文第十三
此章节中,作者就文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做了介绍。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卜辞是“辞”,《尚书》里大部分也是“辞”。《尚书》中不但有章节,而且成篇,代表当时史的发展,就是叙述文的发展。而议论文也在这里面见了源头。
记言、记事的辞之外,还有讼辞。后来到了春秋的时候,外交的言语也称为“辞”,又称为“命”,又合称为“辞命”或“辞令”。孔子说辞的要义在“达”,也就是说明白。到了战国,游说之风大盛,辨士们的说辞铺张局势,滔滔不绝,可谓天花乱坠,最重辩。
孔子开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从此也便有了私家的著作。第一种私家著作如《论语》等诸子书,不是孔子等自作而是他们的弟子们记的他们的说话。还有一种“寓言”,借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如《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
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日渐平民化。著作越来越多,流传也越来越广,“雅言”便了凝定的文体了。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
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汉代简直可以说是赋的时代。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汉、魏之际,排偶更甚,“骈文”“骈体”开始发展。骈体出于辞赋,句读整齐,对偶工丽。
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用典故、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才叫作“文”。这时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佛典的翻译,一是群经的义疏。不过当时没有人将这些当作“文”,“文”只用来称“沉思翰藻”的作品,
真正开了文体宗派的,是唐代韩愈。他力求以散行的句子换去排偶的句子,句读总得参参差差的,并且有意将白话的自然音节引到语言中去,成了新体的“古文”、宋代所称的“散文”的创立者。之后经过欧阳修与苏轼的发扬,古文成了正宗。
唐代发展出新文体“传奇”,到了宋代有了“话本”(也就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演化出了章回体,这是体制上的一大进步。从明代开始用八股文取士,一直到清末,文可谓盛极一时。可是因“古文不宜说理”,纵是一代大家曾国藩也没能补救这一缺陷,八股文逐没落。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但也未能长久。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畅行了。
【经典例题1】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二作只是编撰罢了。
【文段二】许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这部书意在帮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
1.【文段一】中的“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小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文段二】中的“许氏”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这部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2分)
【经典例题2】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就中《三国演义》还夹杂着“雅言”,《水浒传》和《西游记》便都是白话了。这里除《西游记》以设想为主外,别的都可以说是写实的。这种写实的作风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得着充分的发展。《三国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连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1.“四大名著”中,《_________________》还夹杂着“雅言”,《_________________》以设想为主。(2分)
2.为什么说《红楼梦》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3】(班级正开展《经典常谈》阅读交流会,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诸子第十》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以前,一般文人多偏爱《汉书》,唐代以后则偏爱《史记》。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4】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著名学者_____________ (填人名)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结合名著内容,具体说说“天雨粟”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 5】先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再填空。
《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的《后传》作底本。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这样一看,班固自己作的似乎太少。因此有人说他的书是“剽窃”而成,算不得著作。但那时的著作权的观念还不甚分明,不以抄袭为嫌;而史书也不能凭虚别构。
1.《经典常谈》所讲的主要“经”书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也是史书。(2分)
2.写《汉书》的四人,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班彪、班固,还有班固的兄弟___________和妹妹曹大家___________。(2分)
【经典例题 6】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本来呢,从前私塾里,学生入学,是从“四书”读起的。这是那些时代的小学教科书;而且是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因为没有不用的。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诵,不但得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囵吞枣地念,囫囵吞枣地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
1. 上文中为什么说“将来用得着”?(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熹排列的“四书”顺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什么变成了“普通的顺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7】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她她趴在地下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
1. 上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劝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所以属于________
_____________派。(2分)
2.“他”成功之后,可以佩六国相印。像“他”一样的游说之士为什么这么受各国君主重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8】名著阅读。
1.《经典常谈》是作者______________在1942年受著名学者______________鼓励而写的一部著作。全书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_______
________》放在首篇。(2分)
2.《经典常谈》所讲经典中,《史记》《汉书》属于“史”,《周易》《尚书》属于“经”,《离骚》
《九章》属于“ ________________”,《墨子》《吕氏春秋》属于“________________”。(2分)
【经典例题9】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箍篇》里的……这些是当时官定的相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
【文段二】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大概正书不鱼干拘,草书不免干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最为适用。
1.【文段一】中始皇将文字统一为________________,而《史箍篇》里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2分)
2. 能体现书体“演变的方向是简易”的,除了正书简化为行书、草书,还有哪些变化?(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10】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法,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的看。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
1.《尚书》有两种,一种是秦朝博士______________所藏的《今文尚书》,一种是______________在孔子旧宅发现的《古文尚书》。(2分)
2.《尚书》中,除了“誓”“诰”,还有“命”“谟”。请你根据选段所在篇章的内容,把这四种名称准确地填入下面横线上。(2分)
一般号令叫“______________”,军事号令叫“______________”,君告臣的话多称为“______________”,臣告君的话有的称为“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11】(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清代古器物出土的更多,而光绪二十五年(1899)河南安阳发现了商代的甲骨,尤其是划时代的。
【文段二】他们先在甲骨上钻一下,再用火灼;甲骨经火,有裂痕,便是兆象,卜官细看兆象,断定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
1.文段中的“甲骨”中的“甲”是______________,“骨”是______________。 (2分)
2.“刻在甲骨上”的字叫作______________,这种断定吉凶的方法叫作______________。(2分)
【经典例题12】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泰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1.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一篇,这一篇主要讲的经典是《______________》。(1分)
2.文段中所说的“重叠”就是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这种形式失去主要地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经典例题13】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文段一】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诏烧诗书的时候,他将《书》藏在墙壁里。后来兵乱,他流亡在外。汉定天下,才回家,检杏所藏的《书》,已失去数十篇,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汉景帝时,鲁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去拆毁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得着“古文”经传数十篇,其中有《书》。
【文段二】到了三国末年,魏国出了个A,是个博学而有野心的人。他伪作了《孔子家语《孔丛子》,又伪作了一部孔安国的《古文尚书》,还带着孔安国的传。……清中叶的丁晏,著《尚书余论》,才将真正的罪人A指出。
1.【文段一】中的《书》就是“五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_》,其中,伏生的《书》被后世称为《_________________》,鲁恭王找到的《书》则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3分)
2.【文段二】中的A是 ____________(人名)。(1分)
【经典例题 14】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
【文段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毛氏一鼻孔出气……
【文段一】中的“他”是____________(填人名);毛氏给《诗经》做的注解书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2分)
2.为什么说“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常谈》
【经典例题 1】
1.经典常谈 文字学
2.许慎 说文解字
【经典例题 2】
1.三国志演义(或:三国演义)西游记
2.因为《红楼梦》是文人写的白话小说,书里的故事互相关联,“一以贯之”。
【经典例题3】
1.因为墨家坚守“非攻”主义,反对侵略的打仗,只帮助被侵略的弱小国家做防卫的工作。
2.在文辞上,《汉书》比《史记》更华丽整齐。唐代以前的人崇尚骈文,唐代以后崇尚散文,所以才有了这种现象。(大意对即可)
【经典例题 4】
1.朱自清 经典常谈
2.有了文字,人们变机灵了,就会争着做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苦种地的人就少了。天怕人的粮食不够吃,所以就降下粟来,让人们存着救急。(大意对即可)
【经典例题 5】
1.尚书 春秋
2.班超 班昭
【经典例题6】
1.因为当时实行科举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八股文的题目都出自“四书”,而科举几乎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
2.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小,书商往往将它们合印在一起。通行时间长了,就被大家接受了。(大意对即可)
【经典例题 7】
1.苏秦 合纵
2.当时各国之间随时可能爆发战争,外交办得好,就能避免战祸;即使不得不战,也能通过外交与别国联盟。而担负外交任务的,就是像苏秦一样的游说之士。
【经典例题 8】
1.朱自清 杨振声 经、史、子、集说文解字
2.集 子
【经典例题 9】
1.小篆 箍文(或:大篆)
2.小篆简化为隶书,隶书简化为楷书。
【经典例题10】
1.伏生 鲁恭王
2.诰 誓 命谟
【经典例题11】
1.龟甲(龟的腹甲)牛骨(牛胛骨)
2.甲骨文(或卜辞) 卜法
【经典例题12】
1.诗经
2.重章叠句 后来发展了子效
的诗歌形式
【经典例题 13】
1.尚书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
2.王肃
【经典例题 14】
1.孔子 毛传
2.因为孔子之后解释《诗经》的儒生都接受了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和毛氏一样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诗经》,以诗证史。
名 著 阅 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经典常谈》
【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后改名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原籍浙江经兴,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场州人 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杰出的民主战士。朱自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贸警共国 主齿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焦永深刻、沉郁顿挫,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思想沉厚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和感染力,其散文曾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家庭小品,如《背影》《给亡妇》等;二是海外游记,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三是写景美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等。朱自清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也都有很高的成就。
【作品简介】
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完成于1942年的著作,八十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房蒙经典。全书分十三个章节,浅明面精辟地介绍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经典作品,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战国策》《中记》《汉书》和“三礼”、《春秋》三传、“四书”,及诸子、辞赋、诗、文等,亦可看作是时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进行的系统梳理。
《经典常谈》通俗流畅、要言不烦,讲透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典籍精髓。本书通过对经典的桥理与讲解,让读者对古文更亲近、熟悉,从而产生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首选佳作此外,书中还特别收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以飨读者。
通过此书,留心的读者不仅会看到经典流变的基本脉络,更会学到做学问的一般方法。
【内容梗概】
1.《说文解字》第一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一部划时代的字书。全书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它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经典常谈》的《<说文解字>第一》一章主要就是围绕《说文解字》一书,讲述了文字的创造、演变过程,以及造字、用字的方法,以让国学初学者对文字有一个初步、系统的了解,从而激发人们对文字的兴趣。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仓颉造字的传说,但这一传道在战国末期才有。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到了战国末期,由于政治、学术方面的发展,有了统一文字的需求,于是抬出了一个造字的圣人,让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秦始皇统一天下,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为国书,不久便又有了隶书,但这隶书和小篆差不多。汉末时,隶书的字形由椭圆变为扁方,“敛笔”变为“排笔”形成汉,晋 唐时称“八分书”。魏时,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说文解字》一书,收录九千字,每个字都有说解,又分析偏旁,定出五百四十部首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以及认识商、周文字,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书中还提及了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才见,所谓的“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周易》第二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
《易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卦和交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易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又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经典常谈》的《<周易>第二》一章主要就《周易》的起源、内容、发展和地位、影响等作了简要讲述。
《周易》是一部讲述八卦的经典。八卦大概是有了笼法以后才有的。商民族是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刻卜辞于甲骨上。周代出现了笨法,作为卜法的辅助。笼法如今不能详知,大概可以说是一种巫术,是靠了数目来判断吉凶的。那时候,人们相信数目是有魔力的,所以巫术里用得着它;他们又相信数目是有道理的,所以哲学里用得着它;数又是宇宙的架子,如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就是“一生二、二生四”的意思。
八卦的基础便是一、二、三的数目。整画“一”是一,断画“--”是二,三画叠而成卦是三,共配出八个卦——乾、兑、离、震、艮、坎、異、坤。后来八卦两两重叠,形成六十四卦。《周易》里一卦有六画,每画叫作一交。卦、交有对应的断定吉凶的繇辞,分别称为卦辞和爻辞。卜筮官将这些卦辞、爻辞按着卦、交的顺序编辑起来,便成了《周易》这部书。
《周易》变成儒家的经典,是在战国末期。那时候阴阳家和道家的学说盛行,儒家大约受了他们的影响,才研究起这部书来,并给《周易》的卦辞、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借着卦辞、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这种新解释存下来的,便是所谓《易传》。
另有《文言》和《系辞》。《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系辞》发挥宇宙观、人生观,偶然也有分别解释卦、爻的话。《系辞》是最重要的一部易传。这传里借着八卦和卦辞、爻辞发挥着的融合儒、道的哲学,和观象制器的故事,都大大地增加了《周易》的价值,抬高了它的地位。
汉代时,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来称为《逸易》。
《周易》的经传都出于圣人之手,和儒家所谓“道统”关系深切,便成了一部他们传道的书。所以到了汉代,《周易》便已成为六经之首了。但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
3.《尚书》第三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其内容大多是有关政治的一些言论和史事,涉及政治、宗教、思想、哲学、艺术、法令、天文、地理、军事等诸多领域。今存《尚书》共五十八篇,分为《商书》《周书》《虞书》《夏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经典常谈》的《<尚书》第三》一章主要介绍了《尚书》的主要内容、流传散佚,涵盖了其内容分类、典故传说、历史地位等方面,从而让读者对《尚书》这部经典有大致的了解。
《尚书》的大部分其实是“辞”,即卜辞,是将留存下来的卜辞“档案”编辑而成的。“尚”,“上”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它的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尚书》称为“经”,始于《荀子》;不过也是到汉代才普遍。
《尚书》的流传非常波折。秦始皇烧天下诗书,秦博士济南伏生将《书》藏在墙壁里。直到汉定天下,他所藏的《书》已失去数十篇,仅剩二十九篇。后伏生私自教授于齐、鲁之间,其学生用当时的隶书抄录流布,这就是东汉以来所谓的《今尚书》或《今文尚书》。东汉经学大师马融、郑玄都给这二十九篇作过注,但现在差不多都亡失了。
汉景帝时,鲁恭王为扩展自己的宫殿而拆孔子旧宅,在墙壁里得着“古文”经传数十篇,其中有《书》。恭王将其交还孔子的后人孔安国。孔安国加以整理,发现此《书》比通行本多出十六篇;这称为《古文尚书》。武帝时,孔安国上献此书。但其在民间未能盛行许是西汉末年因兵乱亡失。
东汉初,杜林曾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非常宝爱,经师贾逵、马融、郑玄都给这一卷作了注,从此《古文尚书》才显于世。但这一卷最终也没能传到后世。
此外,《古文尚书》还常遇到冒名顶替的事。西汉汉成帝时,东莱张霸不知孔壁的书在,补成《古文尚书百二篇》,并上献给成帝,后被毁废。第一部伪《古文尚书》从此失传。
三国末年,王肃伪作孔安国的《古文尚书》,还带着孔安国的传,编作五十八篇,并顺应时代,于新增内容中极力阐明儒家的“德治主义”(《尚书》主要思想应是“鬼治主义”)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影响深远。只是其词旨坦明,毫无佶屈聱牙之处,不免露出了马脚。东晋元帝时,梅聩发现伪《古文尚书》孔传并上献朝廷,其与马、郑注的尚书并行。唐太宗时,孔颖达等编撰的《尚书正义》便用的伪《古文尚书》孔传,而马、郑注版日渐残缺并终于宋几近亡失。伪《古文尚书》孔传如此便冒名顶替了一千年,直到清初。
这一千年中间,也有怀疑伪《古文尚书》孔传的人。如南宋的吴械、朱子,元代的吴澄,明代的梅鹭。清代的学者更是严密钩稽决疑定诚,尤其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惠栋著《古文尚书考》辨析详明,证据确凿,工星《尚书金论》直指伪书著作者王肃。伏生《尚书》从千年迷雾中重露出真面目。
但二十九篇固是真本,其中也还该分别地看。昭近人意见,《今文尚书》里便也有了真伪之分了。
4.《诗经》第四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汉代时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这些诗歌按配乐的性质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土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经典常谈》的《《诗经>第四》一章主要介绍了《诗经》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后来有了文字,人们便将歌谣记录下来,形成最初的诗。记录的人大概是些乐工,他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他们所搜集的歌是合贵族口味的;另外,乐工们还保存有贵族们为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而作的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他们保存下的这些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失传,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形成了《诗经》。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此“志”早期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春秋时通行赋诗,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所以孔子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此“志”便指教化而言。而教化的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六义”上,“六义”即所谓的风、雅、颂、赋、比、兴。
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孔子的脚步走,如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
5.“三礼”第五
“三礼”,指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三礼”是古代中国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经典常谈》的《“三礼”第五》一章内容,作者先从“天地君亲师”牌位谈起,解释什么是礼的“三本”及礼治主义思想。
儒家认为,礼是治乱的根本。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天地生万物,天子祭社稷,即感恩天地。儒家信仰祖先,是报本返始。礼,规定了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秩序和规矩。
礼是王道的一部分,按儒家说是通乎人情的。既通乎人情,自然该诚而不伪了。但儒家所称道的礼,有许多只是他们的理想,不一定通乎人情了。统治者要以人为本,礼应与时值进,否则就成伪礼了。
乐是礼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礼的不足。乐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所以与政治是相通的。礼坏乐崩,政治一定不成,所以审乐可以知政。歌词就是诗,诗与礼乐也是分不的,所以孔子教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但时代发展到战国时期,新声兴起听者只求悦耳,就没有这一套乐意,因而乐便无关乎政治、修身了。
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这里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的礼制有实施的,也有理想的,这些“记”泛称《礼记》。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
6.《春秋》三传第六
《春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又称《春秋经》《麟经》《麟史》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经典常谈》的《《春秋》三传第六》一章围绕《春秋》介绍了其由来、典故、创作目的与意义,特别介绍了《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尤其《左传》。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是因为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传下的只有一部《鲁春秋》,《春秋》成了它的专名。
《春秋》是儒家五经之一,相传是孔子修订的,至少是他编的。孔子发愿修《春秋》,是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
《春秋》内容起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前722一前481);后世称这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时代。书中纪事按年月日,这叫作编年。《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也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但是史文简略,劝惩的意思有时不容易看出来,因此便需要解说的人。孔子是第一个开门授徒,拿经典教给平民的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便引用了孔子解释和评论的话。
《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征实与否,倒在其次。《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二是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国家,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
三传之中,公羊、穀梁两家全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
《左传》这部书,汉代传为鲁国左丘明所作。其大体依《春秋》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杜预作《春秋序》,论到《左传》,说“其文缓,其旨远”。以此来看,《左传》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左传》的文学本领,表现在记述辞令和描写战争上。其所记当时君臣的话,从容委曲,意味深长。只是平心静气地说,坚要关斗却不放松一步,真所谓恰到好处。
7.“四书”第七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南宋理学家朱喜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四书”增删注释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喜等,其编擢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
《经典常谈》中《“四书”第七》一音主要介绍了“四书”的产生、内容、影响等。
最初大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题、程颐兄弟、他们说,“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纹身用不尽”朱喜接受了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朱喜的意思是,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语》《孟子》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语》《孟子》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至干顺序变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那是书贾因为《大学》《中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
《大学》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循序渐进地阐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奋斗理念;《论语》是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语的,传达了“君子”“仁”“忠恕”等可以终身应用的学问:《孟子》是孟子及弟子共同编定的,说“仁”兼说“义”,提出要养“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朱熹注《大学》《中庸》,分章节而注,称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其注《论语】《孟子》,是融合各家而成,所以称为《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他这一套“四书”注实在用尽了平生的力量,他死后,朝廷将他的“四书”注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
8.《战国策》第八
《战国策》简称《国策》,缘起于战国时代,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
在《经典常谈》的《<战国策)第八》一章中,朱自清先生用通俗诙谐的语言讲述了春秋末年列国纷争的盛况,以及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游说之士的思想。
春秋末年,列国大臣的势力渐渐膨胀起来,明争暗夺,周王室逐渐衰微。战国时期,形成了秦、楚、燕、韩、魏、赵、齐“七雄”。七雄各自争存,各自争强,政局紧张,战争频繁。担负外交的策士和游说之士开始受到重用。
秦国从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日渐强盛。到后来成了与六国对峙的局势。这时候的游说之士,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前一派叫“合纵”,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连横”,是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代表是张仪。他们能言善辩、巧舌如簧,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
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用编者刘向的话来讲,《战国策》就是记录了战国时代“高才秀士”们“奇策异智”的一部重要古史。
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前403—前202)的事,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i战国的名称也是刘向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9.《史记》《汉书》第九
《<史记><汉书>第九》围绕这两部史学巨著,对其作者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及过程著作内容、特点、地位影响、评价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讲述。
说起《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因为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二是因为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
《史记》,汉司马迁著。司马迁曾到处游历,足迹遍天下,增扩了见闻与胸襟;后承志,整理史料,开始著书。天汉二年(前99),他因替李陵说话被下狱,第二年被处以宫刑两年后出狱,任中书令,继续写他的书。征和二年(前91),全书完成,共一百三十篇,3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汉人称之为《太史公书》《太史公》《太史公记》《太史记》。魏、晋间7简称为《史记》。
《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称其为“纪传体”,因为“纪传”是最重要的部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还活现在纸上,实称得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书》,汉班固著。他家和司马氏一样,也是个世家;《汉书》也是子继父业。班固父亲班彪也是一名史学家,为《史记》著了六十五篇《后传》,详论《史记》的得失,班的《汉书》就是用它作底本的。
班固有弟班超,妹班昭,后来都有功于《汉书》。明帝永平元年(58),他二十八岁,始改撰父亲的书。他觉得《后传》不够详尽,自己专心精究,想完成一部大书。三年后,有人告他私改旧史,被逮捕入狱。后明帝观其书稿,很是赏识,便命班固作校书郎、兰台令史。大概在章帝建初七年(82),他的书才大致完成。班固死后,《汉书》的稿子散乱。其妹班昭,即曹大家奉诏整理。当时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并未完成,班昭与马融的哥哥马续将写定。
《汉书》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作纪、表、志、传凡百篇,内容涉及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包罗万象。断代的主张,是班固的创见。这样一面保存了文献,一面贯彻了发扬本朝功德的趣旨。所以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书里没有“世家”一体,本于班彪《后传》;增加了《艺文志》,叙述古代学术源流,记载皇家藏书目录。
《史记》《汉书》相较而言,前者成干一人之手,后者成于四人之手。
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氏父子“文义浃备,纪事详赡”,观者以为胜于《史记》。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史记》才受提倡。这种优劣论起于二书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其实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转变的。
《史记》《汉书》可以说是各自成家。《中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史记》《汉书》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
10.诸子第十
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子部收录诸子百家等十四个大类的著作,朱自清先生概括为诸子。诸子百家思想的产生也在《战国策》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有志之士们对于局势提出了种种主张,并且开始开门授徒,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思以其道易天下”。他们见解各不相同,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
在《诸子第十》这一章节中,作者重占谈了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思想的产生、观点、发展、影响等。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是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士”的阶级的人。他“有教无类”,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他所述的,所信所好的,都是周代的文化和制度,所以教授的是周文化的代表《诗》《书》《礼》《乐》等。政治学说是“正名主义”。其后还有两位大师,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提倡“仁政”,注重圣王的道德。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注重圣王的威权。
墨家,创始者墨翟。墨家首领叫作“巨子”。他们不但是打仗的专家,并且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只帮被侵略的弱小国家做防卫的工作;还有“节葬”“短丧”“节用”“非乐”等理念。
道家,出于隐士,压根儿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讲究独善其身,避世,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提倡的是排除一切制度,顺应自然,无为而为,不治而治。
“辩者”,汉代称为名家,出于讼师。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辩者对于社会政治的主张,则近于墨家。
法家,出于“法术之士”。法家主张法治,有重势、重术、重法三派。代表人物韩非子集其大成。韩非子认为君主能够兼用法、术、势,就可以一驭万,以静制动,无为而治。法家的学说,从实际政治出来,切于实用。中国后来的政治,大部分是受法家的学说支配的。
汉代所称的阴阳家,出于方士。代表人物驺衍,创立了“五德终始”说。阴阳家也讲仁义名分,却是受儒家的影响。那时候儒家也在开始受阴阳家的影响,讲《周易》,作《易传》。到了秦、汉间,儒家更几乎与阴阳家混合为一。
战国末期,一些人渐渐感着统一思想的需要,秦相吕不韦便是作这种尝试的第一个人,他教许多门客合撰了一部《吕氏春秋》,就是想化零为整,集合众长,统一思想。他的基调是道家。秦始皇统一天下,李斯为相,实行统一思想,但是秦很快就灭亡了,李斯失败了。
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仿效吕不韦编《淮南子》也未成功。董仲舒向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帝王用功名、利禄提倡他们所定的儒学,思想渐归于统一。
11.辞赋第十一
作者在本章中先以屈原自投汨罗江的故事为开端,引出其创作的《离骚》和《九章》.以及《九歌》《天问》《远游》《招魂》等,讲述了其内容和思想、文风、特色等。朱自清先生称屈原为缠绵悱恻的忠臣、清白不染的节士,永生在我们的敬意尤其是我们的同情里《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他放逐时候所作。他感念怀王的信任,却恨他糊涂,让群小人蒙蔽着,播弄着。他高唱着“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走投无路满腔委屈,千头万绪,无人可诉,只能告诉自己的一支笔,“离骚”就是“别愁”或“遭忧”的意思。他用了许多神话和动植物的壁喻,委曲地表达了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
后世模拟《离骚》《九章》者众,汉代尤多,大概武帝时候最盛。汉人称这种体制为“辞”,又称为“楚辞”。刘向将这些东西编辑起来,成为《楚辞》一书。但汉人又称《离骚》等为“赋”。大概“辞”是后来的名字,专指屈、宋一类作品;赋虽从辞出,却是先起的名字,在未采用“辞”的名字以前,本包括“辞”而言。
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赋篇》总题分咏,自然和后来的赋不同,但是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却开了后来赋家的风气。苟赋和屈辞原来似乎各是各的;这两体的合一也许是在贾谊手里。很可能他模拟屈原的体制,却袭用了荀卿的“赋”的名字。这种赋日渐发展,屈原诸作也便被称为“赋”。“辞”的名字许是后来因为拟作多了,才分化出来,作为此体的专称的。辞本是“辩解的言语”的意思,用来称屈、宋诸家所作,倒也并无不合之处。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杂赋”十二家是总集;屈原以下二十家,是言情之作;陆贾以下二十一家,已佚,大概近于纵横家言;苟卿以下二十五家,大概是叙物明理之作。
“赋”本是“铺”的意思,铺张倒是本来面目。可是铺张的作用原在讽谏。汉武帝好辞赋,作者极众。这时候的赋却为铺张而铺张,所谓“劝百而讽一”。东汉以来,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他作《二京赋》,晋左思又仿作《三都赋》。这种赋铺叙历史地理,近于后世的类书;是陆贾、荀卿两派的混合,是散文的更进一步。此后赋体渐渐缩短,字句却整练起来,后来发展为称为“徘体”的赋。唐代古文运动,诗文散文化,如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这类是被称为“文体”的赋。唐、宋两代,以诗赋取士,规定程式,称为“律赋”。对“律赋”而言,“徘体”和“文体”的赋都是“古赋”
总体来看,赋虽然有韵,但更像是文而不算是诗。
12.诗第十二
此章节主要讲述了诗的发展历程及论诗。
诗的顶峰在唐朝。其实在唐以前,诗也经历了很长的演化过程。
汉武帝设立了乐府这个机构,专门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这种种乐歌,后来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北宋郭茂倩收集汉乐府以下历代歌谣,以及模拟之作,编成《乐府诗集》。
汉乐府所采取的是新调子,这种新调子有两种,“楚声”和“新声”。楚声里也有整齐的五言,这就是五言诗的源头。这些诗以叙事为主,多写社会故事和风俗。东汉时候,文人仿作的渐多;就中也有仿作整齐的五言的,像班固的《咏史》。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炼一路,试验这五言体的便多起来;面最高的成就是《文选》所录的《古诗十九首》。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19),曹丕、曹植兄弟尤其努力在五言体上。
真正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的是三国魏时的阮籍,他是第一个用全力作五言诗的人。他作了《咏怀诗》八十多首,扩大了诗的范围,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此时孕育出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个大诗人。陶诗教给人怎样赏味田园,谢诗教给人怎样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
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声律说”大成/这时的诗,一面讲究用典,一面讲究声律,不免侧重技巧的毛病。到了梁简文帝。又加新弯,专咏艳情,称为“宫体”,诗的境界更狭窄了。这时候七言的乐歌渐渐发展。
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古体的五言诗也变了格调。这些都是划时代的。此时出现了李白、杜甫这两座高峰。李白作诗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上谪仙人”,他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但他的绝句更代表着新制。但是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身经乱离,亲见了民间疾苦,他的诗努力描写当时的情形,发抒自己的感想。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
宋代,王禹偶独学杜甫,开了新风气。欧阳修、梅尧臣接着发现了韩愈,起始了宋诗的散文化。宋诗散文化,到苏轼而极。他将禅理大量地放进诗里,开了一个新境界。他的诗气象宏阔,铺叙宛转,又长于譬喻,真到用笔如舌的地步。其门下黄庭坚,作诗着重锻炼,着重句律,开了江西诗派。南宋的三大诗家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
向来论诗的对于唐以前的五言古诗,大概推尊,以为是诗的正宗;唐以后的五言古诗,却说是变格,价值差些,可还是诗。七言歌行及近体成立于唐代,却只能以唐代为正宗。宋诗议论多,又一味刻划,多用俗语,拗折声调。他们说这只是押韵的文,不是诗。但是推尊宋诗的却以为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也是如此。其实,历代诗各有胜场,也各有短处,只要知道新、变,便是进步。
13.文第十三
此章节中,作者就文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做了介绍。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卜辞是“辞”,《尚书》里大部分也是“辞”。《尚书》中不但有章节,而且成篇,代表当时史的发展,就是叙述文的发展。而议论文也在这里面见了源头。
记言、记事的辞之外,还有讼辞。后来到了春秋的时候,外交的言语也称为“辞”,又称为“命”,又合称为“辞命”或“辞令”。孔子说辞的要义在“达”,也就是说明白。到了战国,游说之风大盛,辨士们的说辞铺张局势,滔滔不绝,可谓天花乱坠,最重辩。
孔子开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从此也便有了私家的著作。第一种私家著作如《论语》等诸子书,不是孔子等自作而是他们的弟子们记的他们的说话。还有一种“寓言”,借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如《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
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日渐平民化。著作越来越多,流传也越来越广,“雅言”便了凝定的文体了。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
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汉代简直可以说是赋的时代。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汉、魏之际,排偶更甚,“骈文”“骈体”开始发展。骈体出于辞赋,句读整齐,对偶工丽。
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用典故、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才叫作“文”。这时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佛典的翻译,一是群经的义疏。不过当时没有人将这些当作“文”,“文”只用来称“沉思翰藻”的作品,
真正开了文体宗派的,是唐代韩愈。他力求以散行的句子换去排偶的句子,句读总得参参差差的,并且有意将白话的自然音节引到语言中去,成了新体的“古文”、宋代所称的“散文”的创立者。之后经过欧阳修与苏轼的发扬,古文成了正宗。
唐代发展出新文体“传奇”,到了宋代有了“话本”(也就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演化出了章回体,这是体制上的一大进步。从明代开始用八股文取士,一直到清末,文可谓盛极一时。可是因“古文不宜说理”,纵是一代大家曾国藩也没能补救这一缺陷,八股文逐没落。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但也未能长久。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畅行了。
【经典例题1】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二作只是编撰罢了。
【文段二】许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这部书意在帮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
1.【文段一】中的“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小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文段二】中的“许氏”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这部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2分)
【经典例题2】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就中《三国演义》还夹杂着“雅言”,《水浒传》和《西游记》便都是白话了。这里除《西游记》以设想为主外,别的都可以说是写实的。这种写实的作风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得着充分的发展。《三国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连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1.“四大名著”中,《_________________》还夹杂着“雅言”,《_________________》以设想为主。(2分)
2.为什么说《红楼梦》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3】(班级正开展《经典常谈》阅读交流会,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诸子第十》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以前,一般文人多偏爱《汉书》,唐代以后则偏爱《史记》。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4】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著名学者_____________ (填人名)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结合名著内容,具体说说“天雨粟”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 5】先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再填空。
《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的《后传》作底本。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这样一看,班固自己作的似乎太少。因此有人说他的书是“剽窃”而成,算不得著作。但那时的著作权的观念还不甚分明,不以抄袭为嫌;而史书也不能凭虚别构。
1.《经典常谈》所讲的主要“经”书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也是史书。(2分)
2.写《汉书》的四人,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班彪、班固,还有班固的兄弟___________和妹妹曹大家___________。(2分)
【经典例题 6】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本来呢,从前私塾里,学生入学,是从“四书”读起的。这是那些时代的小学教科书;而且是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因为没有不用的。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诵,不但得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囵吞枣地念,囫囵吞枣地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
1. 上文中为什么说“将来用得着”?(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熹排列的“四书”顺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什么变成了“普通的顺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7】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她她趴在地下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
1. 上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劝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所以属于________
_____________派。(2分)
2.“他”成功之后,可以佩六国相印。像“他”一样的游说之士为什么这么受各国君主重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8】名著阅读。
1.《经典常谈》是作者______________在1942年受著名学者______________鼓励而写的一部著作。全书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_______
________》放在首篇。(2分)
2.《经典常谈》所讲经典中,《史记》《汉书》属于“史”,《周易》《尚书》属于“经”,《离骚》
《九章》属于“ ________________”,《墨子》《吕氏春秋》属于“________________”。(2分)
【经典例题9】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箍篇》里的……这些是当时官定的相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
【文段二】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大概正书不鱼干拘,草书不免干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最为适用。
1.【文段一】中始皇将文字统一为________________,而《史箍篇》里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2分)
2. 能体现书体“演变的方向是简易”的,除了正书简化为行书、草书,还有哪些变化?(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10】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法,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的看。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
1.《尚书》有两种,一种是秦朝博士______________所藏的《今文尚书》,一种是______________在孔子旧宅发现的《古文尚书》。(2分)
2.《尚书》中,除了“誓”“诰”,还有“命”“谟”。请你根据选段所在篇章的内容,把这四种名称准确地填入下面横线上。(2分)
一般号令叫“______________”,军事号令叫“______________”,君告臣的话多称为“______________”,臣告君的话有的称为“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11】(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清代古器物出土的更多,而光绪二十五年(1899)河南安阳发现了商代的甲骨,尤其是划时代的。
【文段二】他们先在甲骨上钻一下,再用火灼;甲骨经火,有裂痕,便是兆象,卜官细看兆象,断定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
1.文段中的“甲骨”中的“甲”是______________,“骨”是______________。 (2分)
2.“刻在甲骨上”的字叫作______________,这种断定吉凶的方法叫作______________。(2分)
【经典例题12】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泰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1.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一篇,这一篇主要讲的经典是《______________》。(1分)
2.文段中所说的“重叠”就是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这种形式失去主要地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经典例题13】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文段一】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诏烧诗书的时候,他将《书》藏在墙壁里。后来兵乱,他流亡在外。汉定天下,才回家,检杏所藏的《书》,已失去数十篇,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汉景帝时,鲁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去拆毁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得着“古文”经传数十篇,其中有《书》。
【文段二】到了三国末年,魏国出了个A,是个博学而有野心的人。他伪作了《孔子家语《孔丛子》,又伪作了一部孔安国的《古文尚书》,还带着孔安国的传。……清中叶的丁晏,著《尚书余论》,才将真正的罪人A指出。
1.【文段一】中的《书》就是“五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_》,其中,伏生的《书》被后世称为《_________________》,鲁恭王找到的《书》则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3分)
2.【文段二】中的A是 ____________(人名)。(1分)
【经典例题 14】阅读下面的《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
【文段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毛氏一鼻孔出气……
【文段一】中的“他”是____________(填人名);毛氏给《诗经》做的注解书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2分)
2.为什么说“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 著 阅 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