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
【学习目标】
重点: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发展第一个高潮概况。
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自主预习案】
一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 原因:
2. 表现:①使中国家庭“ ”,“ ________ ”分离。
②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________。
3. 影响:① 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的发展。
②为中国 提供了条件。
③中国开始被卷入 。
二 洋务运动
概况
背景 以后,清政府面临_______ _
时间
主张
口号
代表人物
性质
2、基本内容:
内容 旗号 目的 代表工业 特点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近代海军
近代教育
3. 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________ 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
(失败原因: )
4. 意义 ① 引进了 ,培养了 ,客观上刺激了
积极: ② 一定程度抵制了________________ 。
③推动了本国________ 的瓦解
消极 洋务运动主张维护清朝统治,因而不可能使中国富强
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 原因:① 的刺激;②洋务派 的诱导;
③ 逐步解体。 ④一些 投资设厂
2. 概况:①时间: ②分布:
③代表企业: 、 、
3. 特点:① 先天不足——
②后天不足——
③带有 的特征 。
4. 影响 :① 进一步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中国的 ②一定程度抵制
【课后训练案】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2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得出这一历史结论主要是由于洋务派( )
A兴办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B筹建近代海军和海防
C创办近代教育,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D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说明其根本目的是( )
A.镇压人民反抗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民族工业 D.抵抗外来侵略
4.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表明洋务运动( )
A.增强了封建统治力量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D.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单纯学习西方科技 B没有采取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制度
C没有触动封建的生产关系 D 西方列强极力阻挠破坏
6、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 )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7.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
①自然经济 ②民族工业 ③洋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企业 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反映 ( )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
B.外资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序较深
9、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 )
A.创办发昌机器厂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北洋海军 D.创办开平煤矿
10.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 )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B.在各个生产行业同时产生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人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D.从根本上破坏封建土地所有制
1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轮就损失了1 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2.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
①洋务运动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
②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③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没有直接的关系
④两种企业属于不同性质的近代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一历史导学案】
第10 课 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编制教师:申丽英 编制时间:2014.3.13 使用时间:
审核:杨富荣 审批:杨卫国 年级主任: 学生评价:
【学习目标】
重点:1.19世纪末、1912—1919、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2.近代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主预习案】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 。
2、原因:(1) 进一步瓦解。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 ,解决财政危机, 。
3、表现 (1)厂矿企业 增多、 扩大、 大增;
(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 扩展;
4、影响: 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二、短暂的春天
1、时间:
2、原因: (1) 的推动;
(2) 临时政府 的政策和“ ”思潮的兴起
(3) 运动的推动;
(4)欧洲列强忙于 , 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表现: ① 新建和扩建厂矿企业增多 ②投资总额增加 ③ 发展最快
4.影响:①推动 的迅速发展
② 队伍扩大,为 奠定了基础。
一战后 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 。
三、曲折的发展
1、较快发展:①时间:
②原因:国民政府开展“ ”;
③表现: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2、日益萎缩:(1)时间:
(2)原因:①在沦陷区日军的 ;
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 ;
③ 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
(3)表现: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3、陷入绝境:(1)时间:
(2)原因:① 的挤压;
② 的挤压;
③国民政府 ;
(3)表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纷纷倒闭破产。
【合作探究案】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据海关统计,1914年 1918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两减至约3 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 600多万两。
材料二 1911一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1914一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
——以上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据统计,191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14.7亿多日元。同期美国对华贸易由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美国在华商行从136个增到209个,并攫取在华修建1 500里铁路等特权。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以上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出怎样的现象
(2)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民族企业增多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实质问题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课后训练案】
1.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是指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实业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被激发起来④辛亥革命促使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3.下列是民国初年一组火柴商标·火花图案,能准确体现当时中国人民主要愿望有( )
①发展民族工业 ②收回领土主权 ③实现国家强盛 ④征服世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费正清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5.据统计,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总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值比1927年增加了80%。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
B.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C.西方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6.“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受到的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7.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8.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C.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