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
学习目标:
内容目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
2、理解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性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失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从成功与失败两个方面归纳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情况
2、收集反映这一时期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资料,以各种形式进行展示
知识结构: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社会主义建设起步的背景——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①
1、背景:国民经济 ⑴原因 ②
③
国民经济的恢复 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
加强对农业和工矿企业的管理
3、结果:经过 年时间, 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4、意义:为 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社会主义建设起步的标志——“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
1、背景:
2、目的: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3、基本任务:⑴
“一五计划” ⑵
4、成就 ① 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② 年,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5、意义 ①标志着 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我国开始改变 面貌,为 奠定初步基础
二、探索与失误
1、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
1、背景:1956年 基本完成
①分析社会主要矛盾:
2、内容
中共八大 ②确立党的主要任务:
(1956年) 3、意义:
2、曲折失误——① 、② 、③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 背景: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根本原因:
开始纠正 工作中的“ ”的错误
(2)调整:
对国民经济——实行“ ”的方针
(3)结果: 年,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定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
国民经济
的劫难 1971年 着手
—— 年国民经济出现 的局面
2、调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1975年 提出 ——国民经济呈现迅速 状态
合作探究: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中有哪些成功与失误/
2、通过“文革”中国国民经济的劫难,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基础演练:
1、新中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决定: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农业 D、优先发展信息产业
2、毛泽东在建国初期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工业基础落后 ②经济建设要以重工业为主 ③我国将大量进口汽车、飞机、坦克和拖拉机 ④我国的轻工业和农业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根本任务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4、上海有个资本家说:“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反映了当时: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②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④对资本家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6、关于中共“八大”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A、认为应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B、要尽快把我国建设为先进的工业国
C、认为阶级斗争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D、认为当时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7、1958年以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曲折的起点是:
A、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提出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这一失误的思想根源在于:
A、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B、夸大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
C、忽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D、违背了经济发展综合平衡的原则
9、人民公社化中犯的“一大二公”错误主要原因在于:
A、偏离了工作重心 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形势
C、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0、“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1、阅读下列材料
村料一:《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这是小土群在炼钢。
材料三:大跃进时的壁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四: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状况
时间 粮食产量(万吨) 比上年减少(万吨)
1958年 20000
1959年 17000 3000
1960年 14350 2650
1961年 14750
材料五: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是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 ——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⑴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是什么运动?它具有什么特点?结果如何?有什么教训?
⑵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⑶材料五中刘少奇的评价主要针对的是什么?反映出刘少奇怎样的认识和指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