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
【课标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开放政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重、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自主学习】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文革’’后的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②1978年5月,开始了关于 的讨论。
2、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 、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抛弃了以“ ’’的“左”倾错误方针。
③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 上来。
④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以 为中心,实行
3、评价:
①我国的 从此拉开序幕。
②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③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④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
①经济上:1978年,在 、 试点,开始实行 。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政治上: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 委员会。
③意义:使农民有了 的自主性,客服了分配中的 弊端,调动了农民的
2、城市:
①中心环节:增强 活力,把企业搞活。
②具体措施
a: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 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 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分配,实行以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 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评价: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①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②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
①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 。
②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体制
③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基本框架。
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⑤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 体系基本建立。
3、意义
①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②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达到 水平。
合作探究: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课堂检测】
1、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强调民主集中制原则 B、纠正历史上的冤假错案
C、实事求是的精神 D、正确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生产责任制首先出现在:
A、山东省和安徽省 B、安徽省和四川省
C、四川省和山东省 D、安徽省和江苏省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一大二公”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公社,其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土地所有制形式 ②经营管理的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力 ④产品分配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土地所有制形式 ②经营管理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利 ④产品的分配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在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史上,每个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非常重视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毛泽东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位领导人在农村问题上的相似之处是:
A、强调公有化程度 B、提高农民的收入
C、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从农村开始进行新的道路的探索
6、国企改革是城市改革的重点,其改革: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是开始
B、最初以增强活力为主,逐渐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C、国企改革的股份制改造使国企资产转变为私有经济
D、改革中,部分国企地方化形成乡镇企业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①改革单一集中的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③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实行所有制形式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8、邓小平同志有一段著名的论断:“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对这一论断最准确的理解是:
A、对外开放就是要全面学习西方的一切成果,能促进经济发展就行
B、不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只要能够发展经济就是改革的目标
C、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只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
D、发展经济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9、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合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10、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工商户1533.9万家,从业人员2467.7万人,其中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13.9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1.9万人。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4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这些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我国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B、个体经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
C、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化 D、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
11、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A、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B、分配方式的转变
C、经济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D、经济结构的转变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控制 ④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13、以下属于建立市场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制而采取的措施有:①政企不分 ②使用粮票、布票等 ③建立内资企业所得税 ④将人民币牌价与外汇调节市场价并轨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