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 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 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14 14:3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体化教研”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年 级 一年级 学 科 数学 备课时间 2024.4
课 题 10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单元主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课标分析 1、数与运算 能描述四则运算的含义,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能熟练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2.数量关系 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数的运算教学应让学生感知数的加减运算要在相同数位上进行,体会简单的推理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活动,利用对应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意义,感悟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关注学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和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学情学法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锻炼与培养,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能力,而这些知识与能力的掌握也为本次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10以内数的加减法就可以迁移到本次教学中来,而他们在课堂上所初步接触与建成的小组合作与探究,也为本次教学在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提供了帮助。
关键问题 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预学单
教学流程(教——学——评)
例1: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开学的时候老师要给你们发什么啊 生:发新书。 师:今天有一个班的老师就正在为学生们发新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出示教材第61页的主题图。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二、探究新知 1.整十数加整十数。 教师出示教材第62页例题1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桌上放着书,左边有 10本,右边有20本。 师:看到这些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计算 学生个别发言,师板书:10+20. 师:那它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 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探讨、交流,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能力。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数的组成;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就是30. (3)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师: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 请你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左边摆10根,右边摆20根。 请个别学生上台演示。 2.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如果老师从这30本书中拿走20本,同学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生:还剩下多少本书 师:怎么求还剩下多少本书呢 可以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师板书:30-20。 师:它的结果又是多少呢 (10)你是怎么知道等于10的 同桌之间说一说。请个别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师进行板书。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 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设计意图: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是想通过小组合作竞争的方式,在情境之中口算。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第 62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 62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 63页练习十四第2题。 4.完成教材第 63页练习十四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30 30-20=1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相似,只是计算单位不同,10以内的加、减法是几个一加、减几个一,得几个一;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得几个十。
作业设计
优师指导组建议 通过数数,强化计数方式的变化。 自主选择学具,促进学生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 加强交流,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