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其他试题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牵牛花表型为高茎红花,其自交F1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7:3:1:1。高茎和矮茎分别由基因A、a控制,红花和白花分别由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产生基因型为aB的雌雄配子均不育
C.F1高茎红花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占3/7
D.F1中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测交后代无矮茎红花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
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可作为萨顿假说的依据
C.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细胞的染色体变化规律,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如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③⑤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B.②④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C.②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在减数分裂I发生过染色体片段的互换
D.图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可同时形成①③④⑤四个精细胞
4.如图是人的性染色体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Ⅰ、Ⅱ、Ⅲ区段上的所有基因共同决定人的性别
B.若等位基因A/a位于Ⅱ区段上,则共有7种基因型
C.与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Ⅰ区段上
D.若某致病基因仅位于 Ⅲ区段上,则患病个体均为男性
5.下图为甲病和乙病的遗传系谱图,Ⅰ3个体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乙病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D.Ⅱ11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可能
6.烟草花叶病毒(TMV)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用其RNA侵染正常烟草叶,叶片中可检测到TMV。TMV侵染会引发烟草细胞中基因N表达上调,介导烟草的抗病毒反应,在侵染位点处形成坏死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TMV的遗传物质是RNA
B.可用烟草研磨液培养TMV
C.敲除基因N会降低烟草抗TMV能力
D.坏死斑能限制TMV的进一步扩散
7.如图是某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氢键;②是脱氧核糖,图示上端是②所在脱氧核苷酸链的3'端
B.a链和b链方向相反,两条链互补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一个细胞周期中,①可能多次断裂和生成,物质②与③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D.若该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碱基间的氢键有260个,则其共含有60个A
8.线粒体DNA(mtDNA)是一种双链环状DNA分子,其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DNA1和子代DNA2各自的两条链中新合成的链分别是A链和B链
B.mtDNA复制时,在能量的驱动下DNA聚合酶将DNA的两条链解开
C.mtDNA位于线粒体基质中,该场所中能进行基因的转录过程
D.mtDNA复制时出现D-环的原因之一是两条链的复制起点不在同一位置
9.结合如图表所示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抗菌药物 抗菌机理
青霉素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红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
利福平 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
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③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C.环丙沙星和利福平都能抑制细菌的②
D.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10.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其上有3个供tRNA结合的位点,其中A位点是新进入的tRNA结合位点,P位点是肽链延伸过程中的tRNA结合位点,E位点是空载的tRNA释放位点,如下图所示,图中1、2、3代表氨基酸的序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密码子AUG和UGG分别编码了氨基酸1和氨基酸3
B.反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使得肽链的延伸终止
C.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方向是a端→b端
D.翻译过程中,tRNA的移动顺序是A位点→P位点→E位点
11.下列有关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1/4
B.某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20个氨基酸,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至少有720个碱基
C.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40%:则复制三次该DNA片段时总共需要72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用15N标记的精原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8
12.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肺癌小鼠细胞内UTX基因,能够显著促进肺部肿瘤的发生发展。临床相关分析证实,UTX基因在人肺癌临床样本中表达程度很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能持续增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不容易扩散和转移
B.UTX基因最可能为原癌基因,其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须的
C.提高肺癌患者细胞中UTX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治疗肺癌的一种思路
D.敲除UTX基因可促进肿瘤的发生,说明癌变都是由单一基因突变导致
13.在基本培养基的平板上,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野生型菌株(his+)能生长,而由his+突变产生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his-)不能生长。his-可回复突变为his+。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诱变剂培养his-”,一段时间后,根据培养基上his+菌落数目的多少,可判断诱变剂的诱变效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组长出少量菌落说明接种的his-突变成his+
B.实验结果说明该诱变剂能导致his-回复突变为his+
C.实验结果说明该诱变剂可能导致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D.实验结果说明该诱变剂可能是一种致癌因子
14.60Co辐射可使部分花粉活力降低, 通过受精过程可诱导卵细胞发育成单倍体幼胚。科研人员利用此原理, 通过下图所示操作培养西葫芦优良品种。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雌花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B.经②得到的部分幼苗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与④获得的品种相同
C.④处理可在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③应挑选幼苗中叶片大、茎秆粗壮的个体即为单倍体
15.人类α型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发病原因是血红蛋白中的α肽链的氨基酸序列改变,α肽链的合成由第16对染色体上的4个α珠蛋白基因共同控制(如图所示),α珠蛋白基因变异导致α肽链不能正常合成。α珠蛋白基因的数量与表型及寿命的关系如下表(无其他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α珠蛋白基因数量/个 4 3 2 1 0
表型 正常 轻型α地贫 中型α地贫 重型α地贫 胎儿期流产
寿命 正常 正常 比正常人短 无法活到成年 —
A.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的孩子患的最严重的α地贫是轻型α地贫
B.夫妇都是中型α地贫患者,他们不可能生出表型正常的孩子
C.夫妇都是中型α地贫患者,他们孕育后代时胎儿流产的概率是1/4
D.上述事例可以说明,多个基因可以控制一种性状
16.研究发现,染色体DNA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简称STR)是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根据单元的重复次数,成对染色体的同一STR位点简记为n/m(一条染色体中重复n次,另一条染色体中重复m次)。某孕妇妊娠25周后胎死腹中,引产后娩出1男死婴,胎盘娩出后随之娩出与胎盘不相连的一堆葡萄状组织(医学上称葡萄胎),是异常受精后无法发育为胚胎的病变体。经鉴定,死亡胎儿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无染色体畸变。为明确诊断葡萄胎的成因,医生分别从死亡胎儿肝脏组织、葡萄胎组织及双亲静脉血提取DNA,用于STR分析,结果如下表(“一”表示未检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STR位点 父亲 母亲 胎儿 葡萄胎
D1 18/18 18/19 18/19 18/18
D2 25/29 23/26 23/29 25/25
D3 36/24 24/28 36/24 36/36
D4 28 17/21 21 —
D5 30 — 30 30/30
A.仅考虑STR位点D3,若该夫妻再次怀孕,则下一胎与此次死胎具有相同基因型的概率为1/4
B.若表中父亲患色盲、母亲正常,则与色盲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STR位点是D4
C.分析表中STR位点D2,不能分析得出本例葡萄胎的染色体来源于双亲的情况
D.分析表中STR位点D5,推测葡萄胎细胞中含有2条Y染色体导致胚胎不能正常发育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该种植物的甲、乙两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紫茎,但有马铃薯叶和缺刻叶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马铃薯叶、但有紫茎和绿茎性状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等位基因(如A、a基因)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 。
(2)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仅通过上述对甲、乙自交实验结果的分析,推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的思路是 。
(3)为进一步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取甲、乙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丙(绿茎缺刻叶)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实验二 乙×丙(绿茎缺刻叶)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1∶1∶1
可推断在紫茎和绿茎、缺刻叶和马铃薯叶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如果用A、a表示控制紫茎、绿茎的基因,用B、b表示控制缺刻叶、马铃薯叶的基因,则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若取实验一子代紫茎马铃薯叶和乙杂交,得到的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 。
(4)现有两包紫茎马铃薯叶种子,由于标签遗失无法确定其基因型,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这两包紫茎马铃薯叶的基因型。①实验步骤: 。②结果预测: 。
18.粗糙型链孢霉(染色体数)2n=14)是一种多细胞真菌,常生长在面包上,其部分生活史过程如图1所示。子囊是粗糙型链孢霉的生殖器官。合子先进行减数分裂,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子囊孢子。由于子囊外形狭窄,合子分裂形成的8个子囊孢子按分裂形成的顺序纵向排列在子囊中。图2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仅示部分染色体),请回答:
(1)在1个合子形成8个子囊孢子的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共复制 次,细胞分裂 次,形成的每个子囊孢子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条,图1的a中核DNA分子数为 个。
(2)在图1所示C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图2中的 所示图像。图2中丙图像可能出现在图1中的 (填图1中表示过程的大写字母)过程中。
(3)已知子囊孢子大型(R)对小型(r)显性,黑色(H)对白色(h)显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大型黑色、小型白色两种子囊孢子分别培养成菌丝,两种菌丝杂交产生合子,该合子基因型为 ,若图1所示子囊中的b细胞表型为大型白色,则同一子囊中最终形成的8个子囊孢子的颜色和大小排布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互换)。
A. B.
C. D.
19.真核生物核基因转录生成的前体mRNA需要经过修饰加工,在5'端加上“帽子”,在3'端加上poly-A尾,之后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完成翻译过程,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A基因表达时, 与DNA分子的启动部位结合,A基因所在的DNA片段双螺旋解开,通过形成 键合成与该片段DNA对应的前体mRNA。
(2)前体mRNA经修饰后,3'末端含有100~200个腺嘌呤(A),即poly-A尾。但测序发现A基因模板链尾部不存在100~200个胸腺嘧啶(T),故判断poly-A尾不是 (填生理过程)而来的,而是在mRNA的3'端依次逐个添加 形成的。
(3)在翻译过程中,mRNA5'端的“帽子”和3'端的poly-A尾可相互结合形成环状结构,图中核糖体沿mRNA移动的方向为 (填“顺”或“逆”)时针,合成的多条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彼此 (填“相同”或“不同”)。
(4)图中提高翻译效率的机制主要有形成环状mRNA和 ,其中前者有利于终止密码子靠近 ,便于刚完成翻译的核糖体迅速开始下一次翻译。
20.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推测,科学家们做了许多实验,其中格里菲思、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过程如图1、2所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流程如图3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④中,从死亡的小鼠体内能够分离出 细菌,格里菲斯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原因是 。
(2)图2是艾弗里和他的同事进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实验思路是 。该实验运用 “原理”控制自变量,发现只有用 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后,提取物才会失去转化活性,不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因传统观念“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阻碍,当时艾弗里等人的结论并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
(3)图3是赫尔希和蔡斯用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要进行搅拌、离心等步骤,其中离心的目的是 ;该实验中需要进行短时间的保温处理,若保温时间过长(其他操作正常),则可能会对实验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若实验改用3H标记的噬菌体进行侵染细菌实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 (填“上清液”、“沉淀物”或“沉淀物和上清液”)中。
参考答案
1-16 BDDAC BDBAB CCADD C
17.(1)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甲、乙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本为杂合子,且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后代中与亲本不同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3) 紫茎、缺刻叶 AABb、Aabb 紫茎马铃薯叶∶绿茎马铃薯叶=3∶1
(4) 将待测种子分别单独种植并自交,得到F1种子;F1种子长成植株后,按茎的颜色统计植株的比例 若F1种子长成的植株茎的颜色全为紫茎,则该包种子基因型为AAbb;若F1种子长成的植株茎的颜色既有紫茎又有绿茎则该包种子基因型为Aabb。
18.(1) 2/二/两 3/三 7/七 14
(2) 甲、乙 ADE
(3) RrHh B
19.(1) RNA聚合酶 磷酸二酯
(2) 转录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 顺 相同
(4) 多聚核糖体(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 起始密码子
20.(1) S型 不能 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很多物质,不能排除其他物质的作用
(2) 在每个实验组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特异性的去除掉一种物质 减法 DNA酶
(3) 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外壳)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上清液中具有很低的放射性 沉淀物和上清液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