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专题08中外民主与法制建设(上海专用) 学案(含答案解析)—【决胜2024】中考历史三轮 热点与重难点突破

文档属性

名称 重难点专题08中外民主与法制建设(上海专用) 学案(含答案解析)—【决胜2024】中考历史三轮 热点与重难点突破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5 17:5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
重难点专题08 中外民主与法治建设
【例题】(2021·上海松江·统考二模)古今中外的法律
法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
[步骤一]明法律,定时空
(1)将上述三部法律文件填入时间轴中的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步骤二]析事件,定方位
(2)在地图中找出以下法律文件的诞生地,完成匹配。(填写数字)
示例:A.《权利法案》―诞生地②
C.《汉漠拉比法典》―诞生地E.《查士丁尼法典》―诞生地F.《1787年宪法》―诞生地
[步骤三]纵横比,谈相同
(3)阅读材料,归纳两部法律文件的相同之处。
【答案】
(1)C,A,B
(2)C.④ ,E.③ ,F.①
(3)都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律文献;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都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考点一:中国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时期 代表 基本概况
古代 法家的“法 治”思想 战国末期的韩非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后来他的思想被秦始皇采用
近代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中华民国,倡导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新文化运动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提倡民主与科学,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中共七大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现代 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和民主集中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的利益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依法治国,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中共十八届 四中全会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考点二: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时期 国家(地区)及相关事件 基本概况
古代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古希腊雅典城邦 公民大会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发达,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他扩大了公民的权利,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提示:雅典民主的实质:在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政治权利,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不能享有政治权利,所以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拜占庭帝国 《罗马民法大全》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为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织编成《查士丁尼法典》(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查士丁尼在位时期颁布的法令)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近现 代 英国 《权利法案》的颁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美国 《独立宣言》 的发表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1787年美国 宪法的颁布 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实行三权分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北方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罗斯福新政 面对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巩固与发展
法国 《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旗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拿破仑法典》(1804年) 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很多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
俄国 (苏联) 1861年改革 宣告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1917年11月6日,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伴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实现,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1.罗马法的发展变化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比较
横向对比 名称项目   《权利法案》(1689年) 《独立宣言》(1776年) 《人权宣言》(1789年) 《拿破仑法典》(1804年)
不同点 背景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北美13个殖民地爆发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爆发 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新政府
特点 针对国王专制,旨在限制国王权力 把争取国家独立和维护人权相结合 针对国王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 为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而制定
影响 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国诞生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 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纵向归纳 相同点 (1)思想:受启蒙思想影响,都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 (2)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 (3)作用:都对本国及西方民主政治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都反映了人类社会由人治走向法治、由专制走向民主、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趋势
3.西方民主法治进程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1)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兴民权,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美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4)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结合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进程,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1)民主与法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完善;民主是法治的基石,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2)民主与法治建设同经济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关系。民主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经济建设反过来也会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3)民主与法治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4)新时期,我们要不断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2024·上海黄浦·统考一模)罗马法是整个罗马在奴隶制国家的法律总称,是古代社会中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某初二年级同学在完成教材课后活动时,读到:“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为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1)为了全面了解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同学们整理了与罗马法相关的知识,形成如下表格,请按提示完成填充。
时期 法律 地位或影响
罗马共和国 《A 》 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该法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B 万民法、经济法、众多法律概念 构成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法典》等4部法律文献,统称《C 》 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奠定欧洲D 的基础。
(2)结合表格信息及所学,根据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分析推动罗马法发展的原因。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研究罗马法的影响,以下材料中,你会选择哪两则?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查士丁尼法典》(书影) 材料二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除英国外,大多受到罗马法的深刻影响。19世纪初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 ——选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 传统源远流长。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第一册 材料四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主要体现在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的一些条款上,限制了贵族的私法专横。 ——西塞罗(古罗马法学家)对《十二铜表法》的评价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治国之重器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的结晶。
(1)地图中的数字标号代表法律文件的诞生地,请根据示例完成填空。(填写字母)
示例:区域③是图C所示法律文件的诞生地。
区域②是图________所示法律文件的诞生地。
区域④是图________所示法律文件的诞生地。
区域________是图________所示法律文件的诞生地。
(2)请将上述材料所示的法律文件与其所处时代的特征连线。
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 图B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图A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图E
(3)请根据示例,从上述法律文件中任选一部(示例除外)进行解读。
示例:图片C所反映的法律文件是《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诞生于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宣扬“君权神授”,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2020·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有法可依,民权可保
资产阶级在革命过程中,往往通过立法手段巩固革命成果。阅读下列法律文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赋予以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第七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一切公民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各种职务。
第十一条: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
第十七条: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人权宣言》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
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上述法律文献,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上述法律文献的共同特点,反映出近代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3)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对《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继受。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所学说明理由。(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逻辑自洽)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君臣地位的变化趋势。
材料二
国家 法律文献 主要内容 颁布的意义
英国 《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批准,国王既不能征税也不能随意废除法律,更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A
美国 B 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标志着美国诞生
法国 《人权宣言》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和B两处分别应填入的内容是什么
材料三
法律文献 内容摘要 地位或作用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把表格补充完整。
(4)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5.(2024·上海黄浦·统考一模)小王在参加暑期社会考察时,对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华表”产生了好奇。查阅资料后,他了解到“华表”的前身是上古帝王尧舜用来倾听民意的谤木,是执政为民的标志,中国以民众为国家根本的民本思想或源于此。
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的民本思想,小王查阅到以下文献资料:
材料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周代)
(译文: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战国)
材料二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译文: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选集》(第3卷)
材料三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2年)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民本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除了资料一中所体现的政治理念外,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也诞生了体现民本思想的著作。这本著作是什么?它凸显了编撰者怎样的精神?
著作:《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享有了政治权利。请补充一则体现新
中国人民治国理政的文献材料,并说明理由。
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中国民本思想的认识。
6.2021年全国两会于三月如期召开,正衡中学八年级某历史学习小组对两会产生了兴趣,以“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为题搜集了相关资料并开展了如下探究。甲同学搜集到了有关两会肇始的两则材料,请帮他解决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
——约翰·奈斯比《中国大趋势》
材料二 (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是如何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称“这次会议”是“里程碑”?
材料三 乙同学整理的建国以来历届人代会召开时间表
召开时间 召开时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1954年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1964~1965年
第二次会议 1955年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1975年
第三次会议 1956年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1978年
第四次会议 1957年 第二次会议 1979年
第五次会议 1958年 第三次会议 1980年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1959年 第四次会议 1981年
第二次会议 1960年 第五次会议 1982年
第三次会议 1962年 …… …… ……
第四次会议 1963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从出现明显异常到恢复正常的原因。
(4)结合本次探究过程,对于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你有什么启示?
7.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中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回顾中外民主法治建设历程,漫长而又艰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主法治体系。
【古老的思想】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
——《伯里克利葬礼演说》
(1)依据材料说明雅典政治“被称为民主政治”的原因是什么?
【艰辛的历程】
(2)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外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进程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完善相关信息。
【发展方向】
材料二: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依据材料说明中国法制建设的总目标是什么?
1.【答案】
(1)十二铜表法 罗马帝国 罗马民法大全 民法
(2)原因: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推动;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统治者需要调整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之间的关系。
(3)材料二 材料四 材料二是史学著作,该史家认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材料四是当时的史学家对罗马法的评价,他认为罗马法限制了贵族的私法专横;两则史料的内容均与研究主题相契合。
【解析】
(1)从表格中①处的法律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①处的法律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因此,表格中①处应填写十二铜表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因此,表格中②处应填写罗马帝国时期。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以上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因此,表格中③处应填写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因此,表格中④处应填写民法。
(2)根据题干表格可知,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万民法、经济法、《罗马民法大全》等的制定,是罗马帝国不断扩张,为了稳定统治的需要。由此可知,推动罗马法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推动;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统治者需要调整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之间的关系。
(3)分析表格中的四则材料可知,如果要研究罗马法的影响,可以选择材料二和材料四进行研究。材料二的文字出自史学著作《世界中世纪史》,该史家认为欧洲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材料四是当时的史学家对罗马法的评价,他认为罗马法限制了贵族的私法专横。材料二和材料四的内容均与罗马法的影响有关,符合研究主题。而材料一《查士丁尼法典》(书影)是《查士丁尼法典》的原文,并不能直接用于研究罗马法的影响。材料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学著作,且出现的时间早于罗马法,因此,材料四也不能用于研究罗马法的影响。由此可知,应选择材料二和材料四进行研究。
2.【答案】
(1) C B ⑤ D
(2)
(3)图片B所反映的法律文件是《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由英国议会颁布。主要内容: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议会还规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解析】
(1)根据地图所示区域②是意大利半岛,意大利半岛在历史上属于罗马帝国,因此区域②是《十二铜表法》的诞生地。
根据地图所示区域④是英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产生于英国,因此区域④是《权利法案》的诞生地。
第三空、第四空的答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去填,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区域⑤是美国,因此区域⑤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诞生地。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使当时的罗马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促进区域文明多元发展。
《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但并非是宪法。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3)本题属于开发题,考生可根据自生情况选择一个法律文件进行解读,解读的要点有法律诞生时间、国家、主要内容、意义。(只要把握要点,言之有理即可)
3.【答案】
(1)都强调保障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权利。
(2)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3)同意。理由:第一层级:能从三个国家革命的时间先后和文献制订的时间先后,从法律条文内容的相同点分析说明其存在着继受。
第二层级:在第一层级基础上,分析说明其制定的背景和和性质出发,说明都要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而中国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第三层级:在上述二层级的基础上,能说明三部法律文件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都对本国及其他地区民主建设产生过积极影响。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赋予以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以看出,这些文献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保障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权利。
(2)根据以上文献都强调保障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反映出近代社会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干观点,表明态度同意观点,理由可从国家革命活动时间,制定文化的时间、背景及文献共同点,影响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继受。
4.【答案】
(1)君臣之间的等级尊卑越来越明显或皇帝的威权越来越高,官僚地位不断下降或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意思相近即可);
(2)A: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B《独立宣言》;
(3)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民主与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围绕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由图片下方的文字信息“坐而论道”“站议时政”可知,臣下的地位越来越低,而皇帝的威权则越来越高,即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2)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对于英国来说,意味着从法律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A处应填入“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由后面“颁布的意义”并结合所学可反向推知,B处应填入“《独立宣言》”,因为《独立宣言》的发表意味着美国的诞生。
(3)由后方的内容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地位“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可反向推知,①处应填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②处应填入“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结合所学可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入手分析。从历史角度看,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现实角度看,民主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有效方式,因此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5.【答案】
(1) 《齐民要术》 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
(2)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因为这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对人民群众体恤爱护。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编写了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它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体现了编撰者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我国民本思想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对人民群众体恤爱护。
6.【答案】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文化大革命,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要健全民主法治建设。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党地位,其他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2)根据材料二“……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会议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时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出现明显异常,从1966-1975年间未召开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原因是“文革”动乱,民主法制遭到破坏;1978年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恢复正常,原因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结合本次探究过程,从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等方面认识到我们要健全民主法治建设。
7.【答案】
(1)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依据才能选拔人才(任意两点)
(2)①《权利法案》②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③《拿破仑法典》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⑤临时宪法⑥1954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解析】
(1)依据材料内容“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可知,雅典政治“被称为民主政治”的原因是: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依据才能选拔人才等,言之有理即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87年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是第一部资本主义成文宪法;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成为了资本主义民法的蓝本;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1949年我国颁布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依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法制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