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
专题05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
2024年周年历史事件热点 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周年
当今时代的发展是开放的、联系的、全球的。中国的对外交往经历了开放一闭关一被迫开放一主动开放的过程,也影响到当时中国的发展和在世界上的地位。“开放则兴,闭关则衰。”本专题跨度较大,涵盖近现代对外关系,而且联系国家层面时政热点的频度较高,是中考的重要考向,复习时要予以重点关注。尤其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明确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部分与当今世界格局和“中国梦”紧密相连,因此成为考查的一个重点,在基础知识之外,更多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迁移能力,注重对历史宏观思维的考查以及家国情怀的渗透。
周恩来访问印度 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尼克松访
考点一:中国近代的屈辱外交
总结:近代以来列强发动的四次侵略战争均以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告终,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二:中国现代的外交成就
时间 政策或史实 概况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世纪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时间: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万隆会议 时间:1955年。 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作用:促进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0世纪70年代 重返联合国 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美建交 过程: (1)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2)1972年,毛泽东会见了访问中国的尼克松,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政治基础: 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和1979年的《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0世纪90年代 香港、澳门回归 方针:“一国两制”。 依据:1984年签署的中英联合声明;1987年签署的中葡联合声明。 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意义: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 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1世纪 全方位外交 表现: ①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多次成功举办大型国际会议(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影响: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考点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总结:中国的国际地位自抗战胜利以来,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的原因以及对新时期外交成就的认识和感悟。
1.原因:(1)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2.认识:(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国际地位的提高分不开的。
(2)中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合作,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我们青少年必须树立起国际意试培养全球观念。
3.感悟:(1)主权独立是国家外交的前提,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基础,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的根本出发点。(2)外交为内政服务(3)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坚持改革开放。
2、世界文明的交流
时期 事件 影响
古代 丝绸之路开通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外经贸往来和文明交流
郑和下西洋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亚历山大东征 使希错文明得到广泛传播,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大交汇和经贸往来
罗马的扩张 使罗马文化渗人到其统治的广大地区,同时也促进了欧、亚、非文明的交流
阿拉伯沟通东西方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当时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近代 新航路开辟 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欧洲殖民扩张和“三角贸易” 西方殖民者进行的殖民扩张与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黑奴贸易,客观上促进了各洲之间物种、文化等的交流
现代 经济全球化 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些垒减少,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大大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2022·上海宝山·统考一模)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C.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签宇的新闻
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主权平等,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D.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1)将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根据材料,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认识。
2.(2020·上海金山·统考二模)面对侵略与危机,中华民族英勇抗争,艰苦探索,终于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片A所示不平等条约签订于_________战争失败以后。上述图片所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园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的演说
材料四:
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三、我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纲领》(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思想出现了什么变化?在材料四的思想引领下,近代中国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五:
(3)某班级推出以“共和国的流行语”为主题的系列板报,记录共和国变化发展的足迹。
如:1951年——谁是最可爱的人 1982年——一国两制
与材料五中的照片分别对应的流行语是( )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入世”了、“一国两制”
B.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小球转动大球”、为工业化奠基而努力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破冰之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中国人民强起来了、北京欢迎你、“大跃进”
(4)有人认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题是“屈辱抗争探索”,也有人认为主题是“从传统走向现代”,你赞同哪个主题?或者你还有另外的看法?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简述理由。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涉及本题所提供的材料:③史论结合:④逻辑自洽)
3.(2022·上海奉贤·一模)外交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折射时代变迁,彰显中国智慧。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的讲话(节选),1953年12月31日
(1)材料一中的内容可归纳为___________。
(2)将上述材料所示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
①材料___________;②材料___________;③材料___________。
(3)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描述1970年的第25届联合国大会:“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这说明
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 B.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
C.美国对华冷战思维仍在加强 D.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
(4)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外交事业先后经历了___________、外交舞台的拓展和___________三个阶段。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认为哪些因素推动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不断发展。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外交大事年表(部分)
1949年 中国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53年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1972年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01年 在上海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6年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行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为解决区域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为材料一中的“中国外交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工作的特点。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事业不断发展的认识。
5.(2024·上海青浦·统考一模)国民奶糖“大白兔”
“大白兔”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糖果品牌,小小一颗奶糖,浓缩了时代的滋味。了解品牌发展历程,回答问题。
(1)1943年,上海“ABC糖果厂”推出“米老鼠奶糖”,走俏上海,这是“大白兔奶糖”的前身。“米老鼠奶糖”问世时( )
A.北伐战争尚未开始 B.抗战处于相持阶段
C.解放战争已经爆发 D.抗美援朝胜利在望
20世纪50年代,“ABC糖果厂”收归国有,后更名为“公私合营上海爱民糖果厂”。之后,它又并入上海冠生园食品厂。该厂重新设计“米老鼠奶糖”包装,推出“大白兔奶糖”,热销全国。
20世纪50年代的“大白兔奶糖”糖纸
(2)与糖果厂的更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
(3)从带有西方文化色彩的“米老鼠”到深受百姓喜爱的“大白兔”,糖果包装的变化既受到当时国内“除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运动的影响,也受到这一时期国际形势的影响。联系所学,说说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如何?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大白兔”成为赠送美国代表团的“国礼”。此后,其海外市场不断拓展,到21世纪初已远销40多个国家,成为全球奶糖累计销售额最多的单品。
(4)结合所学,除我国外交事业的拓展,推动“大白免”远销海外的历史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
(5)综合本题信息,说说如何认识“大白兔”的发展历程?
6.26年前,香港回到祖国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某班班会以“香港:百年沧桑回归祖国”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第一部分,同学们制作了时间轴,了解香港百年历程。
(1).选择正确选项填入上述时间轴的①②处。(填写字母)
A多极化趋势 B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2)补充完整上述时间轴的③④处。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
第二部分,同学们阅读了中英谈判、中英签署联合声明的图片及文献材料。
材料一:……它为香港的特殊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这一构想树立了一个榜样,说明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材料二:在紧张和对抗不幸地笼罩着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时候,对香港未来地位的谈判取得成功,将毫无疑问地认为是在当前国际关系中,有效的、静悄悄外交的一项极为突出的范例。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
(3)材料一中,“这一构想”指的是什么?其内涵是什么?材料二中,中英谈判成功有什么国际意义?
第三部分,班会上同学们观看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香港回归祖国的认识。
7.(2022·上海崇明·统考二模)伟大复兴之路
从1949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
材料一:快到下午三点钟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到了天安门城楼上,主席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鸦雀无声中,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很多同学流泪了,我的耳边回响着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原辅仁大学学生谷宗藩2009年的口述回忆
材料二:
中国青年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报道
材料三:一九八一、一九八二、一九八三这三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一九八四年重点转入城市改革。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是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这五年,首先是农村改革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副产品的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材料四: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年邮票发行
材料五:
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1)材料一所述的历史场景发生在1949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2)上述材料,属于原始史料的是:材料__________、材料__________。(用材料的数字序号表示)
(3)将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用材料的数字序号表示)
材料一→材料_____→材料_____→材料_____→材料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确定一个主题,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要求:①观点清晰;②视角明确;③史论结合;④120字左右)
1.【答案】
(1)B、A。
(2)从屈辱、不平等的、任人宰割的外交到独立自主平等的外交/从被动到主动/从被西方国际排斥到主动融人国际社会/从弱国无外交走向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3)能够根据材料,围绕主题进行有逻辑的叙述。第四层次,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综合国力与外交的关联”或“国际环境变化、外交政策调整与外交发展”等方面谈出自己的认识。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953年12月,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1919年中国报纸发表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签宇的新闻,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故BCAD。
(2)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经历的变化是,从屈辱、不平等的、任人宰割的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从弱国无外交走向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3)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能够根据材料,围绕主题进行有逻辑的叙述,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综合国力与外交的关联”或“国际环境变化、外交政策调整与外交发展”等方面谈出自己的认识。
2.【答案】
(1) 鸦片 侵略与危机、侵略与屈辱等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从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走向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等。
(3)C
(4)示例:屈辱抗争探索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苦难和屈辱,但是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也积极探索中国富强的道路,抗击外来侵略。如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实行民主共和,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图片A所示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签订于鸦片战争失败以后。综合上述上述图片,可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是近代历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是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产物,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和屈辱,使得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因此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是侵略与危机、侵略与屈辱等。
(2)依据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园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张学习利用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而材料三“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可知反映的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帝制,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由此可见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从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走向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等。依据材料四中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可知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据此分析,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全国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等。
(3)依据材料五图片和所学知识,1949年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因此是一场“破冰之旅”,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同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C项正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即“入世”,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针对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与材料五不符,排除A项;“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对应的是改革开放的开展。“小球转动大球”对应的是1971年乒乓外交,“为工业化电解而努力”对应的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与材料五不符,排除B项;1958年党和政府轻率发动“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结果造成三年经济困难,与材料五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本问是开放性小论文题,首先要表明对主题的态度,如认同“屈辱抗争探索”,可结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阐述屈辱;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阐述抗争和探索。如认同”从传统走向现代“,可结合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辛亥革命推动政治近代化、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进行阐述。
3.【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材料五 材料四 材料三
(3)B
(4)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舞台的起步、初登外交舞台) 全方位外交(多层次、立体化外交)
(5)参考答案: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不断发展与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局势的变化等因素有关。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又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打开外交局面提供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先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等一系列外交成就,外交舞台进一步拓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折射时代变迁,彰显中国智慧。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根据题干和材料可知,1955年发生的事件是万隆会议,即图中材料五;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应材料四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对应材料三。
(3)根据材料可知,“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说明美国总统认识到反对中国重返联合国已是无法阻挡的事实,主要是因为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B项正确;“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不足以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排除A项;题干反映美国对华冷战政策受挫,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发展中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4)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外交经历的建国初期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或外交舞台的起步、初登外交舞台,到70年代的外交事业的发展或外交舞台的拓展,到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或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
(5)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从新中国成立时提出的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到50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7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到改革开放后的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开展全方位外交,这些史实说明推动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不断发展的因素是我国一贯的外交政策,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等。
4.【答案】
(1)事件: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理由: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主动开展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3)①中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应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归功于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②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③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以补充①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②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理由即“求同存异”的作用和尼克松访华的意义。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点。根据材料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为解决区域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因此,新世纪我国外交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是主动开展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不断发展与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局势的变化等因素有关。如,①中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应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归功于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②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③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5.【答案】
(1)B
(2)公私合营,或三大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等。
(3)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等
(4)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发展等。
(5)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品牌发展有重要影响;国际局势变化、中外关系变化等对品牌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回答品牌自身创新、抓住历史机遇等。
【解析】
(1)根据题干时间是1943年,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B项正确;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7月9日,结束于1928年12月29日,排除A项;解放战争1946年爆发,排除C项;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2)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ABC糖果厂’收归国有,后更名为‘公私合营上海爱民糖果厂’。”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到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材料属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
(3)能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形势。如,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等。
(4)结合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历史因素还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改革开放、世界经济局势经济全球化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5)简单描述品牌在各阶段的发展状况,或从“国内”或“国际”中的一个视角,进行阐释。如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品牌发展有重要影响;国际局势变化、中外关系变化等对品牌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回答品牌自身创新、抓住历史机遇等。综合“国内”“国际”两个视角进行阐释。
6.【答案】
(1) B A
(2) 《南京条约》 1997
(3)构想:一国两制;内涵: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意义:中英和平解决香港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4)认识: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解析】
(1)伴随着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西方世界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A:多极化的发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大多数国家要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英国与清政府签订①《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②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3)构想: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构想”指的是一国两制;内涵: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国际意义:由材料“在当前国际关系中,有效的、静悄悄外交的一项极为突出的范例。”可知中英谈判成功说明中英和平解决香港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4)认识: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7.【答案】
(1) 10月 1日
(2) 二 五
(3) 二 三 五 四
(4)主题:综合国力是决定国际地位的根本因素。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结束了百年屈辱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中华民族开始崛起。1964年中国第一课原子弹制作成功,使中国有了和世界大国对话的军事实力,使新中国成功摆脱美国的核威胁。1978年到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国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得到腾飞,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也得到大大提高。2001年对外贸易日渐强盛的中国加入了WTO,在遵循世界贸易规则的同时维护中国的合法权益,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解析】
(1)材料是开国大典,因此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2)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二是当时的报纸报道的内容,属于原始史料;材料五属于当时签约场景的照片,也是原始史料;
(3)根据所学,材料二是1964年的原子弹;材料三是1992年;四是从2017年才开始第一届;材料五是2001年中国入世。因此排序是二三五四。
(4)根据材料内容可得出,能针对“共和国的成就”,进行充分阐述,基于史实,合乎逻辑,能对主题进行适当地总结提升。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简单抄录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