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
专题06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2024年周年历史事件热点 共建“一带一路”提出10周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10周年
当今世界,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进大国协调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是各国发展的最优方案,这也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的必要条件。本专题从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的角度,梳理和解读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及人类文明发展所做的努力等内容。
考点一:中国智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中国智慧 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四大发明 造纸术:促进了人类的文化传播和教育普及,促进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加速了欧洲社会转型
指南针:促进了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改变了人类作战方式,促进了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文学艺术 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艺术:昆曲、京剧等
文字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等
诸子百家思想 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有利于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医学 张仲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编写《伤寒杂病论》
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17世纪传入日本、朝鲜,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医药学发展贡献巨大
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农学、手工业 《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
科举制 对东亚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具有借鉴意义
丝绸、瓷器、 茶叶 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促进了古代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
杂交水稻 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考点二:中国方案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新途径
全球问题 中国方案 解决途径与意义
国家统一 “一国两制”伟大 构想 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世界和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有效化解了民族冲突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政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际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有助于国际争端的和平协商处理,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求同存异”方针 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主张寻找双方利益共同点,有效管控了分歧,促进国与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发展成果共享 共建“一带一路” 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等,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积极而深远
考点三:中国力量推动重塑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力量 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抗日战争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与创建联合国 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中国是其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 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两弹一星” 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实现联合国宪章宗旨,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 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1.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利条件
(1)国际: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国内:①经济上,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②政治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社会稳定、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③思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2.结合史实,说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
(1)中国有着热爱和平的传统,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史实,见证了中外友好往来。
(2)自鸦片战争以后百余年里,中国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和战乱之苦,“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苦难的历史让中国深知和平的重要性。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3.中国是怎样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为全球治理作贡献的
广泛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国际责任;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
1.(2024·上海普陀·统考一模)解读古代典籍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名著,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传承着华夏的精神和文明。
(1)中国古代的典籍和名著,隐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从不同领域传承着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按照示例,完成任务。
示例史学:____图片B____
任务一:根据领域提示,选择对应的图片
农学:____________
任务二:根据图片提示,自行拟写其对应的领域。
________:图片D
(2)古代典籍和名著,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根据示例,从上述传统典籍名著中,选择一部,叙述其历史文化内涵。
示例:《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作者司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3)如果要进一步了解“古代典籍”相关主题内容,除以上六部典籍之外,再推荐一部中国古代典籍,并简述推荐理由。
典籍:
理由:
2.读图回答问题
A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B都江堰 C《天工开物》插图
D南宋持罗盘陶俑 E《步辇图》 F《红楼梦》插图
G刻有文字的甲骨 H《齐民要术》书影 I《史记》书影
(1)按照下列要求在括号内填入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填写字母)
①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G)
②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④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⑤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
(2)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材料: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英国)培根《新工具》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3.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图一 图二 2020年3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公布了中医药抗疫的一组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材料二:材料三:
著作:《史记》 著作:《红楼梦》
作者:(A) 作者:曹雪芹高鹗后续
成书朝代:西汉 成书朝代:(B)
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地位: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材料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摘自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其核心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所示的两位医学家都在中医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医学著作。图一;图二。结合材料二文字中的数据,谈谈你的认识。
(3)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请根据材料三中的提示完成内容。
(4)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文化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试举一例说明。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4.发现 融入
某班同学围绕“发现 融入”这一大主题开展了分组探究活动。
第一组:解读漫画信息
史料评估——漫画价值:可以从中知晓时代特征和大众舆论。 局限:------
(1)依据示例,概括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示例1;同时期的英国因国家实力受限,未能直接参加新航路的开辟和对外掠夺,打劫运往西班牙和葡萄的船只。
示例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中心和商路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经济地位下降。
(2)综合漫画所示信息,说明漫画所示的主题。
(3)请将史料评估中“漫画史料的局限“补充完整。
第二组:制作学习卡片
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 主动融入世界(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共建和平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体现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建和平繁荣世界的愿景。
(4)依据示例,补充完整“主动融入世界”学习卡片
5.(2024·上海金山·统考一模)制度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A 材料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C 材料D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上述材料中,材料______所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材料______所示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填写字母)
(2)根据材料C,结合所学,说说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国家发展与进步的角度,说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1918年,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而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这场战争也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还因为在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厮杀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它们是顾不上立即动手扼杀俄国革命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到这时,民族对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都达到了极点,现代社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变成了历史的转折点:战争转变成“人民的战争”,人民战胜了强权,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善和恶的阵营都壁垒分明。
——摘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双方的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材料四: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材料五: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欧美传统强国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材料六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摘自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告
(1)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里填写“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括号里填写“错误”;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里填写“不涉及”。
A一战的目的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
B二战结束后,美苏继续维持同盟关系。( )
C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
(2)一战后重建的世界秩序是?在美国召开的损害中国主权的会议是?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材料二中“善的阵营”建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这个阵营后来在军事上采取的联合行动是?(举一例即可)。
(4)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包围苏联,美国运用“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5)根据材料五,说说世界政治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6)结合材料六,你认为现代国际社会应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一)近现代中国外交历程
中国近现代外交经历了由闭关锁国被迫开放的屈辱,到独立自主主动开放的振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在全面推进。
(1)请将上述材料按其发生的年代进行排序。(请填写字母)
(2)请列举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辟了新局面的三件大事。
(3)模仿示例,请写出下列图片所蕴含的历史内涵。
图F所示,《辛丑条约》签订,既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又反映出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图C 所示,,既是,又反映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1.【答案】
(1) 《齐民要术》 地理学
(2)示例:《天工开物》,明天宋应星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它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典籍:《红楼梦》;理由: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小说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作者批判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水经注》是北魏炸基础的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地理学著作。
(2)叙述要点应包括典籍内容概要、作者理念或意图、典籍历史地位等要素,如《天工开物》是明天宋应星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它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根据材料可知,题干典籍涉及史学、科技类著作,可以例举科技或文学类的典籍,如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科技著作《梦溪笔谈》《农政全书》,小说《红楼梦》等;理由可以从典籍内容概要、作者理念或意图、典籍历史地位等角度描述,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小说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作者批判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答案】
(1)②I,③A,④H
(2)B、E、D、F
(3)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解析】
(1)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故②对应I;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北宋的四川地区,故③对应A;《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故④对应H。
(2)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北宋的纸币——交子,B是秦国修建的都江堰,C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D是南宋的作品,E《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F《红楼梦》是清朝的小说,G是商朝的甲骨文,H是《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I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故按时代顺序排列为G、B、I、H、E、A、D、C、F。
(3)根据材料“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3.【答案】
(1)“仁”;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或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符合题意即可)
(2)图一:《伤寒杂病论》;图二:《本草纲目);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或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等,符合题意即可)
(3)司马迁;清朝。(或清代)
(4)神舟系列飞船顺利升究;杂交水稻的推广(或袁隆平获多项国际大奖);青蒿素的推广(或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等;应该:学习中华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创新中华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提出的思想主张,他的思想核心是“仁”,这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或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符合题意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为《伤寒杂病论》;李时珍的医学著作为《本草纲目》。根据材料二中的数据可知,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或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等,符合题意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 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文化成就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神舟系列飞船顺利升空、杂交水稻的推广或袁隆平获多项国际大奖;青蒿素的推广或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等;增强文化自信的做法可综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回答,如: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
4.【答案】
(1)(1)奥斯曼帝国截断原有商路,促使新航路开辟。
(2)新航路开辟后,支持新航路的葡萄牙、西班牙从海外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
(2)新航路的开辟。(言之有理可,如从区域到整体等)
(3)局限:漫画作为艺术作品,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应该通过史料互证的方法来验证。
(4)(1)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中国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本题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历史信息:根据漫画及所学可知,可以从奥斯曼帝国截断原有商路,促使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后,支持新航路的葡萄牙、西班牙从海外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等角度作答。
(2)主题:根据漫画及所学可知,可以从新航路的开辟、从区域到整体等角度加以说明。
(3)局限:根据所学可知,可以从漫画作为艺术作品,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应该通过史料互证的方法来验证等角度作答。
(4)史实:根据所学可知,可以从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等角度作答。
5.【答案】
(1) A B(顺序不可颠倒)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决定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这是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鲜明结论。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故①填A,②填B。
(2)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联系所学可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决定的。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6.【答案】
(1)A正确;B错误;C不涉及。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
(3)一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诺曼底登陆(或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4)形成两极格局;资本:马歇尔计划;军事:成立北约组织。
(5)多极化趋势。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共同关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等。
【解析】
(1)根据材料“1914—1918年,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而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可知,一战的目的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因此,A正确;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双方的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可知,二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因此,B错误;根据以上材料可知,材料中没有涉及“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内容,因此,C不涉及。
(2)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重建的世界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新秩序,形成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这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由美国倡议的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损害了中国主权。
(3)根据材料二中的“战争转变成‘人民的战争’,人民战胜了强权,正义战胜了邪恶”等内容可知,一战是帝国主义间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以掠夺和争霸为目的,是非正义的战争;二战是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根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是“善的阵营”建立的标志事件。根据所学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为了击败法西斯,美英于1944年6月进行了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苏联共同夹击德国法西斯;欧洲战事结束后,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与中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4)根据材料三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开始了冷战,形成了两极格局。根据材料四中的“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结合所学可知,“资本”指的是美国冷战政策中的经济措施,“军事”指的是美国冷战政策中的军事措施。在冷战中,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在经济上实行了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成立了北约组织。
(5)根据材料五中的“权力从欧美传统强国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政治格局“碎片化”时代呈现出的是多极化发展趋势。
(6)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现代国际社会应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共同关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问题,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7.【答案】
(1)排序:
(2)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中日建交
(3)图C 所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既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又反映(中国综合国力和外交实力的增长)(或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
(1)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市举行;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故BFECAD。
(2)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辟了新局面,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
(3)根据所学可知,图C 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既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又反映中国综合国力和外交实力的增长,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