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2《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4 15:0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锦荣高级中学新授课教学设计方案
2024年 5月15日 星期 第 节
课 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宇宙的边疆》 章节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与创作背景。 2、了解解说词的特点,把握说明对象、顺序与语言等。 3、了解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感悟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4、强化科学意识,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体会严密的辩证逻辑。 辩证的认识宇宙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容 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主要作品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伊甸园的飞龙》。 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卡尔·萨根主持拍摄了电视纪录片《宇宙》,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60多个国家的观众观看了这部片子。同时,他还出版了同名的科普力作《宇宙》。在这本书中,萨根把世上万物融入宇宙宏大的背景,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知识畅叙宇宙的形成,列举宇宙的进化,讴歌生命的诞生,并从宇宙观的高度审视人类社会,讨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本书即节选自该书。 文体知识 解说词是一种配合图画或实物等的文字说明,使观众借助一定的文字介绍,获得深刻的认识。 具有以下特点: (1)明确性: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2)顺序性:解说词是按照实物陈列的顺序或画面推移的顺序编写的。 (3)扩展性: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4)整体性与独立性: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晕眩(xuàn) 踝节(huái) 脚趾(zhǐ) 夙望(sù) 广袤(mào) 甲烷(wán) 氦气(hài) 奄奄一息(yǎn) 璀璨夺目(cuǐ càn) 2.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6):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第二部分(7~9):介绍星系 第三部分(10~14):介绍恒星 第四部分(15~16):介绍太阳系 第五部分(17~18):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宇宙是什么? (1)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 (2)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宇宙是多样又统一的;多样在物质表现状态的多样性;统一在于其物质性的统一。 4.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5.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了两段名言,有什么作用 ①为了突出说明宇宙的特点——任何人在宇宙面前都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这样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要说明的内容。 ②不仅介绍宇宙的知识,而且启示读者,使读者明白一定的事理,即要有开动脑筋探索未知的精神。 6.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做介绍的?有何作用? 空间顺序(由远到近) 作用: (1)介绍更为清晰、直观。 (2)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7.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①列数字 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 000亿个恒星组成 使人们对事物的大小、数量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②作比较 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千米,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把光在每秒内通过的距离和地球周长做比较,使我们对光的速度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 ③打比方 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 化抽象为形象,让人如同亲身感受到了探索宇宙奥秘时的心情 ④举例子 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 说明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让人信服 五、课堂练习 1、下列对“星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星系是无数模糊纤细的光须。大部分光须群集在一起,在宇宙中飘荡。地球隶属于这些星云。我们所见到的星云处于已知宇宙的中心。 B.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组成的,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 C.星系在宇宙里有若干千亿个,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行星的数量与恒星的总数大概一样多。 “本星系群”宽达数百万光年,其中包括M31星系,与M31相似的是我们居住的银河系。 【答案】B 【解析】“也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错误,原文是“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
巩固练习 第一段,第一句中的三个“这样”和第二句中的“晕眩战栗”应怎样理解? 【答案】“这样”指的都是宇宙永远在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运行,不受任何人的影响。 连用三个“这样”突出宇宙的永恒性。“晕眩战栗”形容人们探索宇宙的众多奥秘时那种激动的心情。这个词增添了文章语言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变得生动起来,更激发了人们探索宇宙的兴趣。
课堂小结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它的浩瀚、它的深奥令人类惊叹不已,人类在它面前显得更加渺小了,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人类已知的宇宙最远的地方时距离地球80亿光年。更多未知事物有待我们一起去探索。 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
作业布置 掌握论述类文本信息筛选方法,准备通关检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