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县初中语文说课大赛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背影》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莒县初中语文说课大赛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背影》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23 21:3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背影》店子集镇中心初中 刘海森说教材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法《背影》说课稿1、教材简析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点、难点
1、导入新课
2、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
4、重点赏析
5、当堂反馈
6、布置作业
1、启发点拨法
2、“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3、比较阅读,形象展示
4、多媒体教学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己
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此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亲,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爱,能够使学生在其中深刻的体会这种相怜相爱的感情。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该单元以 “爱”为中心话题,每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去赞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能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间真挚的美好感情,利于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领会和鉴别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说教材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参考导学案,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⑴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⑵通过理解关键的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⑶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说教材4、教学重点、难点:
⑴重点: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体会作者新颖独特的描写角度与朴素感人的语言。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
⑵难点:对于文中背影的四次描写,进行深刻的体会,理解其表达作用。在分析中,深刻透彻的体会这种伟大的父爱。
说教材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课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拟采用以下教法:
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2、“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针对关键语句的提问,学生自主合作共同研究作答,解决本文重点。
3、采用比较阅读,形象展示,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突破本文难点。  
4、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说教法 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对关键语句的品味和对父子真情的体会。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来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说教法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贯彻启发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据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说学法整体设计思路
一、课前准备
参考导学案,要求学生阅读【助读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初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学习任务”的第1小题,自主掌握字词。
二、课上学习
重点研读课文,体会父子亲情,学习特定环境下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描写。
重点问题的设计:
1、围绕父亲所说的“四句话”,深入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2、围绕作者的“四次流泪”,深入理解儿子的怜父之情;
3、赏析作者对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背影”的刻画,体会其表达作用,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课后巩固
1、自主完成配套练习册,并阅读导学案上【推荐阅读】的短文《纸钢琴》,并写点阅读感受。
2、写一篇以“父爱或母爱”为主题的作文。说教学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分六步进行
(一)导入新课(5分钟)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三)合作探究(14分钟)
(四)重点赏析(10分钟)
(五)当堂反馈( 5分钟)
(六)布置作业(1分钟)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两个环节:1、播放歌曲,调动情感。2、检查预习情况,扫清文字障碍。)
1、多媒体播放歌曲刘和刚的《父亲》),听完之后提问:哪些歌词最打动你,为什么?咱们父亲在自己生活当中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学生畅所欲言)为学生提供部分歌词,初步调动学生的情感,为学习新课奠定情感基础。
说教学过程想想你的背影 我感受了坚韧 抚摸你的双手 我摸到了艰辛 听听你的叮嘱 我接过了自信 凝望你的目光 我看到了爱心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朱自清的父亲,看他在儿子眼中是怎样的形象。(导入新课)父亲.mp3(一)导入新课
2、检查前置学习
(1)据拼音写汉字
狼jí ( ) chóu( )躇 sù sù ( ) 擦shì ( )
(2)加点字注音
差使( ) 蹒跚( ) 琐屑( ) 颓( )唐
(3)释词
狼藉 典质 赋闲 蹒跚 颓唐 琐屑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4)你了解作者多少?(指名学生简介)说教学过程.....(二)整体感知
(设置两个问题)
1、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情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2、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说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能抓住中心事件体会人物的感情。为下文重点赏析环节做准备。)
(这是一位深深爱着儿子的父亲。此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章主题。)
(三)合作探究
(设置两个问题)
1、送行过程中,父亲还说了哪些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找出来小组讨论一下,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2、你认为父亲为儿子所做的这些事和所说的这些话很伟大吗?为何作者会多次流泪?找出来讨论一下作者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说教学过程(此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本文朴实而简洁的语言风格。板书:四句话 父爱子)
(此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体会特定环境下人物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文的主题:父子深情。板书:四次流泪 子怜父)
(四)重点赏析
默读课文第六段,思考:为什么“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最让你感动?
(此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领会文章主题,并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环节推进过程:
1、指名学生朗读。2、学生画出人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3、教师点拨。4、学生演示动作。
教师点拨:
肖像描写:黑布大马褂 -- 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父爱子胜过爱自己)
(沉重的背影)
走路姿势: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蹒跚的背影)
动作描写:探身(跳) 攀(抓 撑)缩(蹬) 微倾(纵身一跃)(艰难的背影)说教学过程课堂小结 祖母去世,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赋闲在家,又使父亲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然而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而是一如既往的爱着自己的儿子,他爱儿子胜过爱自己。其实何止是父爱,所有的亲情都是无价的。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她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下面,再欣赏一首降央卓玛的《父母》,进一步感受一下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_父亲.mp3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五)当堂反馈
学生在欣赏歌曲《父亲》的同时,自主完成导学案【反馈学习】的内容。说教学过程(六)布置作业
1、自主完成配套练习册,并阅读导学案上【推荐阅读】的短文《纸钢琴》,并写点阅读感受。
2、写一篇以“父爱或母爱”为主题 的作文。说教学过程附:板书设计背影 朱自清四句话---父爱子四次流泪--子怜父父子情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