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7张PPT)
一座宫殿
一个朝代的兴亡!
1、了解作者和“赋”的体裁特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语、词类活用现象及文言句式。
2、学习运用想象、比喻、夸张等手法,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
学习目标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年轻时有兴邦济世的远大抱负,怀抱中兴唐王朝的理想,但性情耿直、不屑逢迎,在仕途上颇不得意,晚年逐渐变得保守消极。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杜樊川”。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其为诗注重文意辞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文、赋、诗皆负盛名,尤擅文赋,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
作者
名片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江 南 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
唐敬宗打马球图
《阿房宫赋》写于
825年
唐敬宗在位时间
824年-826年
唐敬宗李湛(809年7月22日—827年1月9日),长庆四年(824年),即位于柩前,时年十六岁。在位期间,礼遇朝臣,耽于玩乐。沉迷蹴鞠和打夜狐,不爱理政。任由权宦王守澄勾结宰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宝历二年十二月初八辛丑日(827年1月9日),为宦官刘克明等所弑,年仅十七周岁。
背景
链接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中原,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吐蕃(bō)、南诏、回鹘(ɡǔ)等少数民族纷纷进犯,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民不聊生。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当时的皇帝——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嗜好游猎,追求声色犬马。为了一己的享受,他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生活放纵,不理朝政。
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强敌,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背景
链接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到秦亡时尚未完工。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位于今陕西西安西郊。传说后被项羽烧毁, 从此阿房宫的兴亡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秦宫殿名
páng
ē
阿
宫
房
题目解析
“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出现于战国后期,形成于汉代。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
题目解析
赋
1、在形式上多用对偶、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用华丽的辞藻描写事物。注重铺陈,讲究声韵之美。
2、在内容上多采用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的手法。重在
摹写事物,抒发情感,表达思想。
题目解析
赋
短赋
先秦诸子散文
骚赋
以屈原为代表
辞赋
汉代,赋的体制正式确立
骈赋
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
律赋
唐代又由骈体转向律体
文赋
宋代多以散文方法作赋,别创一格
各阶段代表作品:
东汉张衡的《二京赋》,三国王粲(càn)的《登楼赋》、西晋左思的《三都赋》、唐杜牧的《阿房宫赋》、宋苏轼的两篇《赤壁赋》等。
《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
文体知识
阿房宫图
缦回 囷囷焉 不霁何虹
辇来于秦 妃嫔媵嫱 焚椒兰
辘辘 杳不知 尽态极妍
摽掠 鼎铛 逦迤
锱铢 架梁之椽 在庾之粟粒
横槛 呕哑 参差
骊山 鬟
màn
qūn
jì
pín yìng qiáng
jiāo
lù
yǎo
piāo
yán
chēng
lǐ yǐ
zī zhū
yǔ sù
jiàn
u yā
cēn cī
huán
lí
chuán
niǎn
读文正音
赋的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 对于这篇赋来讲,哪部分是“铺采”? 哪部分是“写志”?
文章结构:
第一段: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铺叙宫内的豪华奢靡。
第三段: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
第四段: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勿蹈覆辙。
铺叙
议论
写志
整体感知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毕:完结,指被秦所灭。
一:数→动,统一。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
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蜀地的山秃了,阿房宫建成了。
兀:形→动,变光秃了。
出:建成。
译文:
★齐读第一段: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压:覆盖
隔离:遮蔽、遮断
北、西:名→状,从北边、向西。
(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遮蔽天日。(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转而向西边,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缓缓流动,流进宫墙里面。
构:构筑
走:通达
溶溶:河水盛大的样子。
译文:
隔离天日
覆压三百余里
西安
华山
临潼
咸阳
宝鸡
延安
咸阳
骊山
黄河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文本解析(第一段)
总领全文:阿房宫兴建的历史条件及工程浩大
(夸张)占地之广
(夸张)楼阁之高
地理位置
总写阿房宫的宏伟全貌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màn)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腰:名→状,像腰一样
缦:萦绕
回:曲折
檐牙:屋檐翘出如牙齿的部分
抱:随着
钩心斗角:(古今异义)古: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今: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作勾心斗角。
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
矗:直立、耸立
落:相当于“座”或“所”
五步有一座楼,十步有一座亭阁,走廊萦绕曲折,檐牙高耸,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自随着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它们)回环曲折,像蜂房,像水涡(一样稠密层叠),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
译文: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文本解析(第一段)
(夸张)楼阁之密集
(比喻)结构美妙精巧
由面及点,由远及近;又由分到合,由点到面。
写出楼阁建筑的雄伟气势与整个阿房宫建筑群结构艺术的精美绝伦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云、龙、虹:名→动,出现云、出现龙、出现虹
行空:横跨半空
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冥迷:分辨不清。
暖、冷:使动,使……充满暖意;使……变冷
气候:天气。
长桥躺在水波上,没有起云怎么出现了龙?通道在空中行走,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现了虹?高高低低(的楼阁)使人分辨不清,不知道西和东。人们在台上唱歌,歌声响起,好像充满暖意,如同春光那样暖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同一天里边,同一座宫殿里,但是天气却不一样。
译文: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文本解析(第一段)
(拟人、比喻)将无生命之物写活
建筑群错综复杂
“歌台”“舞殿”互文,处处轻歌曼舞;“暖响”“冷袖”通感
由建筑到人,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做铺垫
阿房宫的宏伟壮丽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本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总写外貌
(整体)
细写内部
(局部)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钩心斗角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风雨凄凄
用材之多
面积之广
建筑之高
楼阁之密
装饰精美
宫室之多
错综复杂
歌舞纷繁
楼阁
长桥复道
宫中歌舞盛况
概括
具体
建筑
人物
欣赏一段视频,感受阿房宫建筑之宏伟壮丽
妃嫔(pín)媵(yìnɡ)嫱(qián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妃嫔媵嫱:不同等级的宫妃。妃,专指皇帝的妾,太子、王侯的妻。嫔,宫廷女官,帝王侍妾。媵,陪嫁的人。嫱,宫廷女官
王子皇孙: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辞:辞别。
六国王侯的宫妃女儿、孙女,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乘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从早上到晚上唱歌弹琴,成为秦国的宫人。
辇:秦汉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名→状,坐着辇车。
于:介词,到
朝、夜:名→状,在早上、在晚上
歌、弦:名→动,吟唱、 弹奏。
译文:
★齐读第二段: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文本解析(第二段)
承上段写宫女的来历
(互文)从早到晚唱歌弹琴
交代美人的来源,宫女的劳碌与秦始皇的放纵享乐
明星荧荧(yínɡ),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huán)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lù)远听,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荧荧:明亮的样子。
乍:忽然,突然
辘辘:车行的声音
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之:动词,往……去
妍:美丽
缦立:久立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这里指得到封建帝王的宠爱
三十六年:指嬴政在位期间
(光如)明星闪亮,这是(宫人)打开了梳妆的镜子;翠绿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人)在梳理晨妆的发髻(jì);渭水涨起一层脂膏,这是(宫人)扔掉的脂粉水;烟霭(ǎi)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这是(宫人)在焚烧椒、兰等制的香料;雷霆般的响声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声,不知道它到什么地方。(宫人)的每一片肌肤,每一个容颜,都美丽娇媚到极致。宫人久久地站着,远远地凝望,盼望着皇帝来临。有的宫女甚至整整三十六年没能见到皇帝。
译文:
起床四步:
1、照镜
2、梳发
3、化妆
4、熏香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文本解析(第二段)
(比喻)
(夸张)说明美人众多
秦宫中六国美人众多,秦始皇的骄奢淫逸
(比喻)
(比喻)
车多,地广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文本解析(第二段)
美人数量之多,命运之惨
作者对宫人的同情与对暴君的谴责,寓于字里行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piāo)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chēnɡ)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lǐ yǐ),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收藏、经营:动→名,指收藏、聚敛的金银珠宝。
精英:形→名,精品,指金玉珍宝等物。
剽:抢劫、掠夺。
倚叠:堆积。
鼎、玉、金、珠:名→状,把宝鼎/把玉石/把黄金/把珍珠看作。
铛:平底的浅锅
弃掷:乱丢乱扔。掷:扔,投
逦迤:连续不断,这里指到处都是
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物,韩国魏国聚敛的珍品,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这阿房宫中。而秦人把宝鼎看作铁锅,把宝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乱丢乱扔,到处都是,秦人看到这些宝物,也不觉得很可惜。
译文: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文本解析(第二段)
(比喻)财物数量多
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被践踏
(夸张)财物浪费,骄奢淫逸的生活
燕赵韩卫齐楚:互文 收藏经营精英:互文
珍宝
作者是如何描写阿房宫内的珍宝的?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倚叠如山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①来历
②数量
③处置
辗转
掠夺
暴殄(tiǎn)
天物
小结
阿房宫的美人及珍宝
美人
珍宝
排比
夸张
比喻
美人数量之多
命运之惨
秦之荒淫
阿房宫的奢靡生活
互文
夸张
珍宝数量之多
穷奢极欲
挥霍无度
比喻
为下文秦亡做铺垫
第一、二段小结
阿房宫
宫殿之大
美人之众
珍宝之多
宫
人
物
奢
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
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齐读第三段: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爱:喜欢、喜爱
念:顾念
奈何:怎么,为什么
取:搜刮、夺取
尽:使动,使……尽
锱铢: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唉,一个人的心思,也就是千万人的心思啊。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分一厘都搜刮干净,挥霍起来却像对待泥沙一样呢?
译文: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zī zhū),用之如泥沙?
文本解析(第三段)
1、人心同理,都渴望安居享乐
2、(秦,奢)对比(千万人,念其家)
(比喻)取用失当,用一反问,凸显谴责意
转为议论,表现秦亡之必然,流露谴责之意
斥责秦朝统治者只顾个人享受,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无限感慨,引出议论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yǔ)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ōu yā),多于市人之言语。
于:比
磷磷:形容突出的钉头
译文:
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颗颗突出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穿在身上的丝绸的纱线还要多;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的城墙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
庾:谷仓
九土:九州、天下
状语后置句
使负栋之柱, 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 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 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对比夸张排比
剥削与被剥削
秦
民
乐
苦
极力描写阿房宫的构件之多,秦乐民苦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shù)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独夫:残暴无道、失去人心的统治者。【对君主的蔑称:独夫、暴君】
【对一般人的蔑称:鲰(zōu)生、贼、竖子、小子】
日:名→状,一天天地。
益:更加
骄固:骄横顽固。
举:攻克,占领。这里表被动。
可怜:可惜。
焦土:名→动,化为焦土。
这就使天下的人民不敢讲话,只敢在心里充满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待到)戍边的士卒怒吼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人(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宫殿)化成了一片焦土!
译文: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文本解析(第三段)
呼应篇首四句,交代秦亡和阿房宫烧毁的结局
表达作者对奢侈荒淫、专横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怒
课文第三段用了什么手法表现秦始皇对百姓的剥削?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反问
>
>
>
>
>
>
南亩之农夫
机上之工女
在庾之粟粒
周身之帛缕
九土之城郭
市人之言语
对比
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直栏横槛
管弦呕哑
负栋之柱
架梁之椽
怨气横生
铺陈
排比
骄奢淫逸
对比
铺排即铺陈和排比。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议论谴责秦亡宫毁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本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骄奢淫逸
自取灭亡
贪欲
统治者
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百姓
常情
千万人之心
人亦念其家
对比
挥霍
积怨
六个“多于”
爆发
叫 举 炬
灭亡
★齐读第四段: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灭:使动用法,使……灭亡
族:名→动,灭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法,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
使:假使。
爱:爱护
则:连词,表承接,那么。
拒:抵抗
递:传递,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
得而:复合虚词,“可以”“能够”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灭了秦国的是秦自己,不是天下人啊。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那么(六国的力量)足够用来抵抗秦国。假使秦国又爱护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依次传递帝位至三代甚至万代,世代做君王,谁能够灭它呢?
译文: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文本解析(第四段)
肯定指出秦与六国灭亡咎在自身
假设论证,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各爱其人”
阐明兴亡自取的历史教训,通过假设点明原因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
不暇:来不及。
哀:为……感到悲哀
宾语前置后:秦人不暇哀自
(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来不及为自己感到悲哀,后人为他们感到悲哀;(如果)后人为他们感到悲哀却不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
后人:第1、2、4个指秦以后的人,包括唐统治者,第3个指唐以后的人(统治者)
鉴:原指镜子,意动用法,以……为鉴。
译文: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文本解析(第四段)
“后人”直指作者所处时代的统治者
结尾四个“哀”字,使不爱惜人民而遭灭亡的教训更为沉重
以史为鉴,发人深省
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本文的“体志”何在?
灭六国者六国也
族秦者秦也
骄奢淫逸自取灭亡
六国各爱其人
足以拒秦
秦复爱六国之人
足以万世
借史
现实
假设
喻今
哀之而鉴之
结论:本段通过假设论证,借史喻今,再次深入说明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进而告诫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戒骄戒奢,爱护百姓。
不爱其人
借古讽今
卒章显志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在作者眼里,
阿房宫:是秦皇自掘的坟墓
是秦皇骄奢的见证
是封建独裁的象征
是秦朝灭亡的标志
多行不义必自毖
奢——亡——鉴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慨叹六国与秦之灭亡
根本
原因
总结
教训
不爱惜人民
警戒当局
以史为鉴
课堂小结
宫殿
美人
珍宝
托物描写
秦骄奢亡国,唐勿蹈覆辙
言志议论
写作意图:借阿房宫的兴灭,寄托对统治者的讽喻。
整体归纳
1.结构上,环环相扣,严谨周密。
先写阿房宫的排场建筑及如云美女,暗示秦统治者的荒淫和奢侈。再写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烘托出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最后写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唐朝统治者如不以秦为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
写作特点
2.表达方式上,描写与议论大量采用铺排手法。
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但是,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气势夺人。描写中铺排的句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句子,如第3段。
3.修辞手法上,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如“蜂房水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增加其形象性。又运用大量的夸张句,如“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等增加其感染力。有的句子兼用排比、夸张手法,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句式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本文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使用了大量单句散行,增强了表现力。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节奏急促,写出了阿房宫的建造背景及规模,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占地面积和依山傍水的走势。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
叙述
描写
议论
抒情
雄伟壮观的阿房宫
总结教训警示当世
宏大宽广
宏伟瑰丽
统一建筑
美人之多
珍宝之富
由描写 转为议论
阿房宫内美人珍宝
对比事例
秦王骄奢
宫化焦土
戒奢爱民
借古
讽今
铺采摛文
体物言志
阿房宫赋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本文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统治者骄奢淫逸终致灭亡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表现出了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情怀。
主题思想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 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阿房宫赋》情境式默写
5.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6.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7.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 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 的 作 用 的 句 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 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 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9.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0.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
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这里是“天气”(雨雪晴阴)的意思。(或:气氛)
文言知识
明亮的星光。
指收集的金玉珠宝等物。
指积聚金玉珠宝等物。
可惜
文言知识
动词,统一
数词,表数量
副词,一旦
副词,全,都
动词,喜欢
动词,爱护
动词,吝惜
动词,喜欢
文言知识
动词,搜刮
助词,着
动词,让
连词,假使
名词,使者
文言知识
结构助词,的
动词,到……去
代词,这件事(秦亡)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转折
文言知识
乘坐辇车
歌:唱歌;弦:弹琴
铛:把……看作铁锅;石:把……看作石头
块:把……看作土块;砾:把……看作石子
放火
灭族,杀尽
文言知识
北:向北;西:向西
如鸟仰首啄物
以……为鉴
收藏:收藏的珍宝;经
营:经营的金玉珠宝
为……感到悲伤,哀叹
文言知识
都。 整句: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
统一
文言知识
四、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者……也……也”表
判断)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者……也……也”表判
断)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也”表判断)
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也”
表判断)
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也”表判断)
文言知识
(二)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举”,被攻占,此句为意义被动)
(三)倒装句
状语后置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现代汉语语序:于
南亩之农夫多)
文言知识
1.下列加粗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蜀山兀(wù) 辘辘(lù)远听 鼎铛(dāng)玉石
B.囷囷(qūn)焉 尽态极妍(yán) 架梁之椽(yuán)
C.阿(ē)房宫 剽(piāo)掠其人 金块珠砾(lì)
D.尽锱铢(zhīzhū)妃嫔媵嫱(yìngqiáng)逦迤(lǐyǐ)
C(“铛”“椽”“锱”读音错。)
课堂检测
2.下列四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一 B.爱
六王毕,四海一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取 D.族
奈何取之尽锱铢 山东豪俊……亡秦族矣
胡取禾三百囷兮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 都是夺取,获取。
课堂检测
3.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焉 B.而
盘盘焉,囷囷焉 骊山北构而西折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谁得而族灭也
B.夫 D.于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多于九土之城郭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介词,比。
课堂检测
4.下列加粗词语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C
课堂检测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与同时代的李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
B.赋,文体名,是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C.赋用作文体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D.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赋体佳作,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解析:“小李杜”中“小李”指晚唐诗人李商隐。
答案:A
课堂检测
6、下列句中的“之”表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杳不知其所之也
B.齐楚之精英
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解析:都作动词,译为“往,到”。B.的,助词;C.它,代土地。
答案:AD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