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说课题目:
必修二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3课 “蒸汽”的力量说课流程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工业革命是英国崛起的重要途径,是资本主义近代化和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原因。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知识基础:
初步了解工业革命的成果。班级实际:
学风浓、基础好、但重理轻文,……能力基础:
独立思维、有表现欲,但缺少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背景教学任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备课反思 【教师用书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教学目标】
探讨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确立依据】
课程标准 【教师用书教学重点】
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影响 【我的教学重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确立依据】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突破方法】
编写学案
史料教学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评价工业革命的影响。 【确立依据】
学生基础、知识体系 【突破方法】
“声音”讨论 体会观点教学方法教学构思教学手段教学主线感知历史探究历史体验历史情感升华声 音主体:学生
主导:教师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文字材料图片课堂活动【设计意图】加强感官刺激,提高学生兴趣和注意力。……(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教学构思开展课堂活动讨论式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构思1、主要教法:2、主要学法: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创设历史情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1、学生查找概念:
工业革命【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后探究课前准备2、学生查阅工业革命成果:【设计意图】为课堂教学进行知识积累。
教学背景教学任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备课反思教师准备:学生准备:
搜集史料,编写学案(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设计意图】解决课堂容量大时间紧的难题。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后探究课前准备导入新课 英国工业革命的辉煌记录在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历程之中。英国因工业革命被喻为“世界工厂”,而英国人将“世界工厂”这一称号赋予了曼彻斯特。
---《百度文库》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从曼彻斯特分析工业革命的条件和成就埋下伏笔。 曼彻斯特贝克汉姆教师引导 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后探究课前准备新课教学一、工业之源:
——解决工业革命的条件
1771年 第一家水力纺纱厂近代工厂之父
阿克莱特 18世纪,阿克莱特创建水力纺纱厂需要哪些条件?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以最具代表性的工厂折射曼彻斯特城市以及整个英国工业革命。新课教学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煤铁资源和原料
技术知识广阔的市场
稳定的政局学生活动 结合教材和学案一,分析工业革命的条件。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二、工业之光:
——解决工业革命的成就
展示学生课前准备成果学生扮演导游【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 展厅一 纺织机厅飞梭手摇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设计意图】回顾工业革命在棉纺织业方面的重大成就。 学生讲解
教师点拨 纺纱织布“棉都”【设计意图】回顾工业革命动力上的重大革新。 纽可门
活塞式蒸汽机展厅二 蒸汽机厅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动力革新学生讲解
教师点拨 展厅三 交通工具厅【设计意图】回顾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方面的重大成果。交通革新蒸汽机车学生讲解
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规律性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有什么内在关系?棉纺织革新动力革新交通革新教师引导 反对…………三、工业之“声”
——解决工业革命的影响(重点)
声 音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 合作探究
第一、二组:积极评价
第三、四组:消极评价世界工厂、 世界市场【设计意图】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史观、从不同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学生活动
声音一:《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声音三:托马斯·麦卡莱,自由派议员、历史学家。在1830年发表探讨罗伯特.骚塞在“社会进步和展望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人活得更长寿,因为他们有更好的食物,更好的居住条件和衣着,以及医疗。而这些方面要归功于国家的制造业所创造的财富。声音二:来源于
1750
年的地图。汤姆逊编撰的《曼彻斯特的历
?
2?
?
史:至
1852
年》
;
1850
年的地图,来自威廉穆斯编撰的《城镇和城
市地图,
1800-1855
年》
。汤姆逊《曼彻斯特的历史:至1852年》
威廉穆斯《城镇和城市地图,1800-1855年》声音四: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城市化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识图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 英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生产力医疗和居住条件改善产业结构变化 声音五:罗伯特·骚塞,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在1807年访问曼彻斯特后,于1829年在“社会进步和展望的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很难想象有一个地方比曼彻斯特还要更加“贫困”。……很难想象,在如此拥挤的街道,所有用砖砌成的房子被周围弥漫的烟雾熏黑。……有的只是永不停息的机器所发出的喧嚣声。而当铃声响起,可怜的人们知道要忙着去工作,而不是去祷告。” 声音七: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关于人的平均寿命的统计结果。
声音六:肯布尔,女演员、诗人、戏曲家。在1830年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首次火车旅程中的见闻。
“曼彻斯特的群众高喊“废除谷物法”,这些群众是一些最没有秩序的工匠和机械工人,他们满怀对政府极为不满的情绪。……冷峻和肮脏的一群人,怒视着已经被竖立的一架织布机,并且将它砸成齑粉。那个饥饿且衣衫褴褛的纺织工人显然是当中的代表。……”
环境污染
阶级矛盾降低人们平均寿命【设计意图】在分析材料基础上,渗透史学观点。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 声音八:朱汉国、马世力《历史》人民版必修二96页
工业革命及以后的一系列的改革命使英国的资本迅速增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为英国工业提供了充足的能源;1850年,英国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生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英国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世界工厂教师引导 学生阅读英国打造世界工厂除了工业革命还有哪些因素?教师引导 自主阅读教材,归纳英国一系列改革措施:
1、政治:民主化改革……
2、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3、法制:法制化建设……
4、外交: “炮舰政策”……
5、文教:兴办教育,传播科技……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教材当作材料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全方位分析,突显“打造”手段的多样性。 声音九:张书琛《从工厂到市场再到厂市合一:世界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使用大机器生产使世界工业的增长速度大大地高于以往。……交通运输的发展,大大地缩短了时空距离,极大地方便了商业信息的沟通和商品在世界各地的流通。近代世界市场这时也基本形成,市场经济也开始由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 声音十: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到19世纪中期,世界贸易已基本上被几个大工业强国,首先是英国所控制.……它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经济扩张,向全世界供应工业制成品,又从世界各地输入原材料和食品.……大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已成为它们整个经济网络中的有机构成部分;独立的非工业国也不可避免地与工业大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教师引导 讨论: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活动根本动力物质条件联结纽带主要途径重要保障【设计意图】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是什么?教师引导 自主阅读教材P98,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学生活动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设计意图】通过史料教学和自主阅读,突破教学重难点,体会科技的力量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四、工业之思:
——解决工业革命的启示
近些年来,眉山市注重抓工业化和城镇化,始终坚持“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突出抓园区”的思路,有效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使全市已经迈入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正昂首阔步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
--《眉山日报》教师引导 园林城市--眉山【设计意图】联系现实思考工业革命的启示,树立重视科技发展观念。工业革命对眉山的工业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课堂小结及板书设计】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后探究课前准备导入新课1、工业之源 --工业革命的条件2、工业之光 --工业革命的成就3、工业之“声” -工业革命的影响“蒸汽”的力量【设计意图】建构知识体系,巩固课堂效果。 4、工业之思 --工业革命的启示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后探究课前准备导入新课1、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2、世界博览会已历经150多个春秋,
各届博览会都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右图所示的体现当时工业成就的展品
最有可能出现于:
A.1851年伦敦世博会
B.1910年布鲁塞尔世博会
C.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
D.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
【设计意图】评估教学效果,强化课堂印象。 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后探究课前准备导入新课课后作业:
为眉山工业化建设写几点建议。 我为眉山出点力【设计意图】树立不仅做历史的学习者,更要做历史创造者的学习观,从而实现情感升华。 教学任务 1、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如何安排学时;
2、如何引导更多学生参与课堂, 以更好地利用观察法进行课堂评价。
眉山中学 张继英谢谢指导!感谢聆听,敬请指导!眉山中学 张继英 “在英国工业化之初,……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展望未来,中国发展前景光明。……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任务远未完成,区域发展的回旋余地和市场潜力巨大……只要我们……咬定长远发展目标不放松,……中国这艘经济巨轮一定能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我们一定会努力实现而且必将实现这这一目标。”
——李克强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讲话教师引导 四、工业之思:
——解决工业革命的启示
英国的工业革命对中国当今的工业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科技竞争十分激烈的现实世界中,树立科技发展的观念,为后面的情感升华做准备。 声音八:张书琛《从工厂到市场再到厂市合一:世界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使用大机器生产使世界工业的增长速度大大地高于以往。……交通运输的发展,大大地缩短了时空距离,极大地方便了商业信息的沟通和商品在世界各地的流通。近代世界市场这时也基本形成,市场经济也开始由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 声音九: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到19世纪中期,世界贸易已基本上被几个大工业强国,首先是英国所控制.……它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经济扩张,向全世界供应工业制成品,又从世界各地输入原材料和食品.……大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已成为它们整个经济网络中的有机构成部分;独立的非工业国也不可避免地与工业大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教师引导 根据材料归纳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设计意图】通过史料教学突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这一重难点,体会科技的力量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根本动力物质条件联系纽带主要途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