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热点6 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红军长征开始90周年——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训练(Word版 PDF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周年热点6 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红军长征开始90周年——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训练(Word版 PDF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4 19:08:0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年热点6 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红军长征开始90周年——新民主主义革命
1.正是这种复杂的大国政治矛盾关系决定了英、美、法三国元首在“三强会议”上作出了一笔政治交易:在种族平等问题上,威尔逊获得了英国的支持;但在山东问题上,威尔逊必须理解英法两国的“苦衷”,向日本妥协。这一妥协( )
A.刺激了《青年杂志》的创办 B.引发了北京的学生运动
C.使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泥潭中 D.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政治地位
2.1920年初,李大钊支持邓中夏等人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深入北京郊区的工厂、农村,同工人、农民进行直接接触。3月,李大钊与共产国际代表魏经斯基等人见面。10月,李大钊发起成立了北京共产党小组。李大钊开展这些活动( )
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B.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建立
C.介绍了苏联建立的过程 D.有利于支援国民党北伐
3.1922年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提出提高工会权力;1922年9月的湖南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提出了保障工人政治权利;1923年2月以郑州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影响非常深远。这主要是基于( )
A.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B.北伐战争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
C.国共合作壮大了工人阶级力量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4.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危急关头,毛泽东、邓小平等人装扮成商人、农民,从全国各地赶赴武汉,召开会议,共同商讨中国革命未来的方向。这次会议( )
A.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B.通过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
C.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D.明确党工作中心是领导组织工人运动
5.基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拥护并参加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就不会成功。他在1927年3月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农民运动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做到了孙中山先生致力40年的国民革命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打翻了封建势力。由此可知,毛泽东( )
A.肯定了农民运动的巨大功绩 B.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C.主导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D.认识到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6.仅仅就中央红军来说,他们长征的360多天里翻越18座大山,跨越20多条河流,穿越11个省,其中还多有终年积雪的地方。这体现了红军战士( )
A.救国救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B.抗日救亡、血战到底的决心
C.打倒军阀、统一全国的信念 D.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品格
7.(新视角·关于长征的歌谣)在赤水河畔的习水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红军到,地主跑,土豪哭,干人(穷人)笑。分白米,领猪肉。打老蒋,灭东洋,欢迎红军住下来。”这表明红军长征( )
A.增进了军民关系 B.锻炼了党的力量
C.开辟了敌后战场 D.挽救了中国革命
8.(新课标·唯物史观)某学者曾说:“人民战争是遵循唯物史观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历史主体作用。抗战一开始,党中央就认识到只有人民战争,才能打败敌人,由此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的基本方针。”下列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史实是( )
A.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组织武汉会战等大型战役
C.领导根据地民兵进行地道战 D.鼓励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
9.(新课标·时空观念)中国共产党对会谈始终抱着极大的诚意,提出了和平建国的具体方案;而蒋介石对于谈判毫无诚意,只是虚伪地周旋,对共产党提出的十一项《谈判要点》拒不接受。材料中的“谈判”发生的地点是( )
A.广州 B.西安 C.北平 D.重庆
10.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着力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有了这个前提,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结成了联盟。由于有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人民解放军仅仅用三年时间就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解放区土地改革( )
A.发生的历史背景 B.制定的主要方案
C.开展的有利条件 D.带来的显著成效
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路上,红军经常不得不在崎岖的山区、密林深处等地徒步行进;国民党政府利用火炮、飞机等各种现代武器围攻打击红军;红军长征路上缺少足够的衣物、鞋子、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士兵们缺乏足够的药物治疗和营养补给,经常生病和死亡;由于敌人的压迫和战斗的不断转移,红军指挥系统严重受损。
——摘编自《随军西行见闻录》
材料二 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高尚的品质,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许多优秀的红军战士脱颖而出,成为后来的革命领袖。长征中经历了艰苦的战斗和生活的战士们,锤炼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品质,这些品质成为他们领导中国革命的重要资本,长征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和军队的重要精神支柱。
——摘编自《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
(1)据材料一,概括红军长征途中面临的困难。(3分)
(2)据材料二,指出长征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2分)
(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该如何弘扬长征精神。(1分)
参考答案
1. B “英、美、法三国元首”“山东问题”“日本”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B符合题意
2. B
3. A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22年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9月的湖南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2月以郑州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故选A。
4. A分析材料,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赶赴武汉……共同商讨中国革命未来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因此,这次会议是八七会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
A 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
B 1935年瓦窑堡会议通过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 ╳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
D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
5. A依据材料中“农民不起来拥护并参加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就不会成功”“农民运动……做到了孙中山先生致力40年的国民革命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打翻了封建势力”可知,毛泽东肯定了农民运动的巨大功绩。故选A。
6. A
7. A
8. C
9. D根据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建国的具体方案”“蒋介石对于谈判毫无诚意”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故选D。
10. D 根据材料中“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结成了联盟……有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三年时间就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可知,材料表述的是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影响。故选D。
11. (1)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攻和封锁;物资匮乏;组织领导极端困难。(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培养了革命领袖;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观纪念馆等学习长征历史,传承长征精神。(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年热点 6 五四运动爆发 105 周年、红军长征开始 90 周年——新民主主义革命
1.正是这种复杂的大国政治矛盾关系决定了英、美、法三国元首在“三强会议”上作出了一笔政治
交易:在种族平等问题上,威尔逊获得了英国的支持;但在山东问题上,威尔逊必须理解英法两国
的“苦衷”,向日本妥协。这一妥协( )
A.刺激了《青年杂志》的创办 B.引发了北京的学生运动
C.使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泥潭中 D.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政治地位
2.1920 年初,李大钊支持邓中夏等人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深入北京郊区的工厂、农村,
同工人、农民进行直接接触。3 月,李大钊与共产国际代表魏经斯基等人见面。10 月,李大钊发起
成立了北京共产党小组。李大钊开展这些活动( )
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B.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建立
C.介绍了苏联建立的过程 D.有利于支援国民党北伐
3.1922 年 1 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提出提高工会权力;1922 年 9 月的湖南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提
出了保障工人政治权利;1923 年 2 月以郑州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影响非常深远。这主要是
基于( )
A.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B.北伐战争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
C.国共合作壮大了工人阶级力量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4.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危急关头,毛泽东、邓小平
等人装扮成商人、农民,从全国各地赶赴武汉,召开会议,共同商讨中国革命未来的方向。这次会
议( )
A.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B.通过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
C.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D.明确党工作中心是领导组织工人运动
5.基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拥
护并参加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就不会成功。他在 1927 年 3 月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进
一步指出,农民运动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做到了孙中山先生致力 40 年的国民革命所要做而没有做
到的事——打翻了封建势力。由此可知,毛泽东( )
A.肯定了农民运动的巨大功绩 B.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C.主导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D.认识到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6.仅仅就中央红军来说,他们长征的 360多天里翻越 18座大山,跨越 20多条河流,穿越 11个省,
其中还多有终年积雪的地方。这体现了红军战士( )
A.救国救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B.抗日救亡、血战到底的决心
C.打倒军阀、统一全国的信念 D.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品格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新视角·关于长征的歌谣)在赤水河畔的习水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红军到,地主跑,
土豪哭,干人(穷人)笑。分白米,领猪肉。打老蒋,灭东洋,欢迎红军住下来。”这表明红军长征
( )
A.增进了军民关系 B.锻炼了党的力量
C.开辟了敌后战场 D.挽救了中国革命
8.(新课标·唯物史观)某学者曾说:“人民战争是遵循唯物史观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我们党
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历史主体作用。抗战一开始,党中央就认识到只有人民战争,才能
打败敌人,由此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的基本方针。”下列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
史实是( )
A.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组织武汉会战等大型战役
C.领导根据地民兵进行地道战 D.鼓励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
9.(新课标·时空观念)中国共产党对会谈始终抱着极大的诚意,提出了和平建国的具体方案;而
蒋介石对于谈判毫无诚意,只是虚伪地周旋,对共产党提出的十一项《谈判要点》拒不接受。材料中
的“谈判”发生的地点是( )
A.广州 B.西安 C.北平 D.重庆
10.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着力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有了这个前提,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
结成了联盟。由于有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人民解放军仅仅用三年时间就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
国。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解放区土地改革( )
A.发生的历史背景 B.制定的主要方案
C.开展的有利条件 D.带来的显著成效
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路上,红军经常不得不在崎岖的山区、密林深处等地徒步行进;国民党政府利用火炮、
飞机等各种现代武器围攻打击红军;红军长征路上缺少足够的衣物、鞋子、米、面等生活必需品,
士兵们缺乏足够的药物治疗和营养补给,经常生病和死亡;由于敌人的压迫和战斗的不断转移,红
军指挥系统严重受损。
——摘编自《随军西行见闻录》
材料二 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高尚的品质,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
许多优秀的红军战士脱颖而出,成为后来的革命领袖。长征中经历了艰苦的战斗和生活的战士们,
锤炼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品质,这些品质成为他们领导中国革命的重要资本,长征精神成为
中国革命和军队的重要精神支柱。
——摘编自《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据材料一,概括红军长征途中面临的困难。(3分)
(2)据材料二,指出长征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2分)
(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该如何弘扬长征精神。(1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B “英、美、法三国元首”“山东问题”“日本”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以学生运动
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B符合题意
2. B
3. A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22 年 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 年 9月的湖南安源路矿工人大罢
工”“1923 年 2 月以郑州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确定了党
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故选 A。
4. A 分析材料,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27 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赶赴武汉……共同
商讨中国革命未来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
开了八七会议。因此,这次会议是八七会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
A 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
B 1935年瓦窑堡会议通过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 ╳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
D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
5. A 依据材料中“农民不起来拥护并参加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就不会成功”“农民运动……做到了
孙中山先生致力 40 年的国民革命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打翻了封建势力”可知,毛泽东肯定了
农民运动的巨大功绩。故选 A。
6. A
7. A
8. C
9. D 根据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建国的具体方案”“蒋介石对于谈判毫无诚意”等可
知,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故选 D。
10. D 根据材料中“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结成了联盟……有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三年时间就打败
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可知,材料表述的是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影响。故选 D。
11. (1)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攻和封锁;物资匮乏;组织领导极端困难。(3 分,答出
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培养了革命领袖;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2 分,答出其中任
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观纪念馆等学习长征历史,传承长征精神。(1 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
案也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