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课《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路》课件(四川省优质课成都市郫县一中吴林)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课《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路》课件(四川省优质课成都市郫县一中吴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3 19:20:59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成都市郫县一中 吴林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四、教学流程五、课后反思三、教法学法教 材 地 位 从历史发展史观来看:
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1)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而言:新航路促进了人类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
(2)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而言:新航路促进了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而言: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教 材 地 位 从历史发展史观来看: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而言:欧洲物价猛涨,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同时也引发了各洲之间疫病的大流行。
(5)从革命史观的角度而言: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资产阶级反封建阶级奠定了基础;同时,西欧国家和亚非拉人民开始了早期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因此,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教 材 地 位 从教材的整体布局来看: 本节内容作为本专题的第一节内容,奠
定了整个专题的基础,预示着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雏形出现,加速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人类历史走向整体。

因此本节在本册书中具出突出地位。 课 程 标 准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等开辟
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
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重点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 鉴于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世界市场的概念较为抽象,加之商业革命等概念学生不易理解,由此确立本难点。 学习目标1、通过地图了解早期呈点状分布的文明区域。了解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史实,理解其对世界的影响。学会从历史资料中收集有效材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全方位地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知识与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读多种史料,推导新航路的影响(结论)。从而领会论从史出的历史方法,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历史观。
(方法与过程)
3、通过航海家们对“梦想”的追逐与探索,体会其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但其过程充满了血腥味,从而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关注人类文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四、教学流程五、课后反思三、教法学法学 情 分 析 作为高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有一定能力,思维较为活跃,情感丰富、参与意识强,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由于高一还未文理分科,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辨析能力。因此,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态度,采用史料解读,合作讨论等方法以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历史观。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四、教学流程五、课后反思三、教法学法教 法 简 介
史料研习法
(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
角色扮演法、动画演示法)
学 法 指 导 小组合作探究
史料展示
提出问题
分组讨论
史料论证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四、教学流程五、课后反思三、教法学法教 学 立 意本课以“梦想成就未来”为立意。
以“梦想之路”为副标题,“梦想”之源——“梦想”之旅——“梦想”之悟为教学明线,以新航线的背景——过程——影响为暗线,以人类文明的链接为核心,以史料为载体,设计探究性问题,引领学生重温人类历史上那些航海家艰辛的旅程,使学生树立起梦想成就未来的信念,感悟为梦想的实现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设计“梦想”之源——背景 8′“梦想”之旅——过程 5′ “梦想”之悟——影响 20′ “你只看到我的荣耀,却
没看到我的哀悼;你有你
的方向,我有我的航向;
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
世界的未来;你嘲笑我的
西行一无所获不值去做,
我可怜你总是懦弱;你可
以无视地球的存在,我们
会证明这是全球化开始的
时代。
梦想,注定是勇敢者
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
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
怕遍体鳞伤,也要坚定人
类的航向!我是哥伦布,
我为新航路代言。
齐读“陈欧体”
导入新课学习新航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即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其他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相对于旧丝路)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梦想之路分散的文明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 特点:封闭性、地域性、独立性分散原因:
(1)生产力水平的局限
(2)地理环境的阻隔
(3)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条
件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一、“梦想”之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材料一: 14—15世纪在欧洲广泛流传的《马可·波罗游记》
中讲: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欧洲人对此深
信不疑.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
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材料二: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阻
断了东西方 之间的通商要道。结果,欧洲市场上
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材料三 :( 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
那样,为上帝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
中的人们。

看看有哪些因素促使新航路开辟?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商业危机: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路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81页社会分工的扩大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展开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雇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根本原因) 需要 : 资本、市场、原料……资本的原始积累1、含义: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的历史阶段中,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
2、方式:对内——农民土地、财富的剥夺
对外——殖民掠夺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请大家帮我们想一想在
茫茫大海中我们可能遇
到什么困难,我们怎样
克服?请你来为航海家领航物质技术条件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和地理知识提高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一、 “梦想”之源——新航路的开辟背景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

商业危机: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路

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
5 . 条件: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地理
知识提高;王室的支持
必要性可能性二、“梦想”之旅——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521年-1522年
麦哲伦及同伴航线1492年-1493年
哥伦布航线1487年-1488年
迪亚士航线1497年-1498年
达.伽马航线新闻发布会三、“梦想”之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我有一个梦想让人人实现黄金的愿望,让世界闪耀上帝的光芒!你的梦想只是让灾难飞翔,让生命痛苦惆怅!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元芳,你怎么看?大人,此事还需问同学们!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原则:论从史出
方法:全面、辩证、发展
表述:观点 +史料历史遗迹、文物、历史文献……菲律宾麦哲伦遇难纪念亭
亭中正反两面均刻有文字
正面:1521 年4月27日,
迪南德·麦哲伦死于此地。
背面:1521年4月27日拉普
拉普在此击退了西班牙侵略
者,并杀死他们的首领费
迪南德·麦哲伦。”
在今天这个93%居民信仰天主教和新教的国度,一个是伟
大的航海家、天主教徒、外来入侵者,一个是抗拒入侵
的民族英雄,二者共存供后人瞻仰纪念.
历史遗迹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
-----《世界史纲》电视纪录片亚非拉欧洲世界商人、资本家封建主下层民众思考他们对梦想之路有何感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欧 洲三、“梦想”之悟(影响) 商业革命贸易的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区域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的转移促进以西欧为中心
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后新航路前价格革命欧洲货币贬值
封建制度衰落
资本主义发展三、“梦想”之悟(影响)加速了西欧由封建主义向资本
主义过渡(阶级关系的变化)极大冲击了西欧思想文化领域。
(“地圆说”的科学性动摇了教会的权威)
亚非拉欧洲世界商人、资本家封建主下层民众思考他们对梦想之路有何感悟?视频资料纪念碑纪念碑三、“梦想”之悟(影响)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拉开了全球化的序幕 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东方
开始落后于西方
各文明开始冲突、交流与影响教材:商业革命视频资料纪念碑、教材物种等世界史纲、教材个人梦推动时代梦世界梦
分散走向整体 ——梦想之路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梦想之源 (背景)梦想之旅(过程)梦想之悟(影响)经济根源
社会根源
商业危机 精神动力
物质技术条件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欧 洲
亚非拉
世 界走向整体的世界本课小结时代梦、世界梦分散的文明个人梦用多元史观解读“梦想之路”全 球 史 观:
文 明 史 观:
近代化史观:
社 会 史 观:
革 命 史 观:
课后思考一: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它是人类迈向近代化之路
它是改变人类生活之路
它是殖民掠夺与反抗之路百度文库:新航路的开辟
http://wenku.baidu.com/view/a4a38423cfc789eb172dc8a9.html百度文库:多元史观专题
http://wenku.baidu.com/view/7c47b12b482fb4daa58d4b20.html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
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
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
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
的排列是:
A、 欧洲—发现 美洲— 侵犯 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B、 欧洲— 文明相遇 美洲— 发现 全球史观— 侵犯
C、 欧洲— 侵犯 美洲— 发现 全球史观— 文明相遇
D、 欧洲—发现 美洲— 文明相遇 全球史观— 侵犯
中国印象——遗迹、实物课后思考二:“梦想之路”给当时的中国
带来了什么?
请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
写一则历史短文。“梦想之路”给当时的中国
带来了什么?
请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
写一则历史短文。梦想——
注定是勇敢者的旅行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四、教学流程五、课后反思三、教法学法课后 反 思1.根据新课标理念要求历史内容应坚持时代性、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因此我引入当下学生中流行励志广告词“陈欧体”简介哥伦布及影响,创设以“我”(哥伦布)对梦想追逐的新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开展课堂学习。
2.以 “梦想成就未来”作为本课的立意点,以“梦想”之“源”、“旅”、“悟”展开课堂教学。最后,将个人梦化为中国梦。立意新颖,具有浓郁时代气息,注重情感的升华。
3.教学中通过史料研习、新闻发布会、动画演示、小组合作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课堂的主要空间留给了学生,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改理念。 (一) 教学特色: 课后 反 思
存在问题:
鉴于是本课内容多,信息量大,加之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课前预习不充分。因此,在预设与实效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还应进一步锤炼,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解决措施:
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和应用加强学生课前的预
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二) 教学不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