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热点14 巴黎和会召开105周年——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题训练(Word版 PDF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周年热点14 巴黎和会召开105周年——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题训练(Word版 PDF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4 20:27: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年热点14 巴黎和会召开105周年——世界格局的演变
1.下面漫画所示情形出现的背景是( )
漫画《吞下苦果》
A.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 B.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C.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 D.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九国公约》规定:凡“意在中国指定区域内设立势力范围,或相互设有独占之机会者,均不予以赞助”。这一规定( )
A.维护了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 B.实现了美国“门户开放”的目的
C.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D.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3.该会议召开前夕,日本出版了《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大陆就必然死亡。可是美国却残忍地企图砍掉这些根,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该会议( )
A.激发了德国民众的复仇情绪 B.为二战中日本的复仇埋下了伏笔
C.为二战的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D.使中国摆脱了被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局面
4.它不仅没有解决欧洲战前就存在的矛盾,更没有解决战后产生的矛盾。相反,它使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矛盾愈演愈烈,希特勒企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行为打破了它维持的均势。材料中的“它”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两极格局 D.雅尔塔体系
5.下面图片呈现的是同一个地点不同时期的情景,体现的主题是( )
A.美苏冷战 B.一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柏林危机
6.《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限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其中“界限分明”指的是(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 B.两极格局形成
C.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D.经济全球化
7.“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与单极世界、两极世界相比,这一世界发展趋势更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一世界发展趋势”是(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区域经济一体化 D.社会信息化
8.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是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有着积极作用 D.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
9. 探究世界格局中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17分)
材料一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 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④两极格局 ⑤多极化发展 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某同学为制作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趋势图,整理出以上关键词语,请按正确的时序排列(只写序号)。(2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德国强行向清政府租借了胶州湾沿岸,把山东半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火打劫,以向德国宣战为由,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战争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但是,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提出,《凡尔赛条约》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内容,损害了中国利益,应予以取消,并希望会议促使日本放弃有关山东问题的无理要求。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考虑,美、英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也迫于美、英两国的压力,日本代表不得不与中国代表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概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山东命运的变迁。说明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列强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材料三 1971年10月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赞成票中,非洲26票,欧洲23票,亚洲19票,美洲8票。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联合国大会,57个国家致欢迎词。其中,智利代表提到:“我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遵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和平共处原则参加我们工作的……我们深信,它将会对国际安全和有效的和平作出巨大贡献,它将会帮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不发达国家的迫切需求。”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3分)
材料四 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下各种力量情况一览表
美国 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其主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 在欧共体的基础上形成,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其独特作用。
日本 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 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国 到2010年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广大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世界多极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推动多极化发展的力量有哪些?中国是如何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6分)
参考答案
1. A 根据漫画中文字信息“大英帝国”“法国”“美国”“不论你喜欢与否,都要吞下它”等可知,漫画中被大手握住的人代表的是德国,漫画中的“和约”指的是《凡尔赛条约》,漫画反映的是一战德国战败,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故选A。
2. C
3. B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美国却残忍地企图砍掉这些根,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
结合所学知识,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得出结论,该会议是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为二战中日本的复仇埋下了伏笔。故选B
4. A
5. A
6. B
7. A根据题干的关键信息“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与单极世界、两极世界相比”可知,“这一世界发展趋势”是世界多极化。故选A。
8. C
9. (1)①⑥②④③⑤。(2分,排序出现任何错误均不得分)(2)变迁:19世纪末,山东成为德国势力范围;(1分)一战期间,日本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1分)《凡尔赛条约》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1分)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1分)原因:列强在华利益之争(美英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需要)和中国人民坚持斗争。(2分)
(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推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力的增长);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等。(答出三点即可,3分)
(4)挑战: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或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均可,2分)推动力量: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广大发展中国家。(回答三个及以上即可,2分)中国的做法:推动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派遣维和部队等。(答案指向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外交政策及具体事例均可,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6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年热点 14 巴黎和会召开 105 周年——世界格局的演变
1.下面漫画所示情形出现的背景是( )
漫画《吞下苦果》
A.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 B.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C.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 D.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九国公约》规定:凡“意在中国指定区域内设立势力范围,或相互设有独占之机会者,均不予
以赞助”。这一规定( )
A.维护了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 B.实现了美国“门户开放”的目的
C.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D.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3.该会议召开前夕,日本出版了《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
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大陆就必然死亡。可是美国却残忍地企图
砍掉这些根,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该会议( )
A.激发了德国民众的复仇情绪 B.为二战中日本的复仇埋下了伏笔
C.为二战的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D.使中国摆脱了被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局面
4.它不仅没有解决欧洲战前就存在的矛盾,更没有解决战后产生的矛盾。相反,它使帝国主义国家
争霸的矛盾愈演愈烈,希特勒企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行为打破了它维持的均势。材料中的“它”是
(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两极格局 D.雅尔塔体系
5.下面图片呈现的是同一个地点不同时期的情景,体现的主题是( )
A.美苏冷战 B.一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柏林危机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限分明;
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其中“界限分明”指的是(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 B.两极格局形成
C.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D.经济全球化
7.“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
与单极世界、两极世界相比,这一世界发展趋势更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一世
界发展趋势”是(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区域经济一体化 D.社会信息化
8.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
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
基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是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有着积极作用 D.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
9. 探究世界格局中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17分)
材料一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第一次 第二次 东欧剧变 两极格局 多极化发展 凡尔赛—
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 苏联解体 华盛顿体系
(1)某同学为制作 20 世纪世界格局演变趋势图,整理出以上关键词语,请按正确的时序排列(只写
序号)。(2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德国强行向清政府租借了胶州湾沿岸,把山东半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火打劫,以向德国宣战为由,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战争结束后,中
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但是,
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提出,《凡尔赛条约》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内容,损害了中国利益,
应予以取消,并希望会议促使日本放弃有关山东问题的无理要求。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考虑,美、
英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也迫于美、英两国的压力,日本代表不得不
与中国代表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根据材料二,概述从 19 世纪末到 20世纪 20年代中国山东命运的变迁。说明在中国山东问题上
列强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材料三 1971年 10月 25日晚上(北京时间 26日上午),联合国大会第 1976次会议上以 76票赞成,
35 票反对,17 票弃权,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赞成票
中,非洲 26 票,欧洲 23 票,亚洲 19 票,美洲 8 票。11 月 15 日,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联合国大
会,57 个国家致欢迎词。其中,智利代表提到:“我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遵循不同社会制度
的国家之间实行和平共处原则参加我们工作的……我们深信,它将会对国际安全和有效的和平作出巨
大贡献,它将会帮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不发达国家的迫切需求。”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3分)
材料四 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下各种力量情况一览表
美国 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其主导的“单极
世界”。
欧盟 在欧共体的基础上形成,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其独特
作用。
日本 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 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国 到 2010年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广大发展 总体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家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世界多极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推动多极化发展的力
量有哪些?中国是如何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6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A 根据漫画中文字信息“大英帝国”“法国”“美国”“不论你喜欢与否,都要吞下它”等可
知,漫画中被大手握住的人代表的是德国,漫画中的“和约”指的是《凡尔赛条约》,漫画反映的是
一战德国战败,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故选 A。
2. C
3. B 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美国却残忍地企图砍掉这些根,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
的帝国主义”,
结合所学知识,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得出结论,该会议是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为二战中日本的复仇埋下了伏笔。故选 B
4. A
5. A
6. B
7. A 根据题干的关键信息“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与单极世界、两极世界相
比”可知,“这一世界发展趋势”是世界多极化。故选 A。
8. C
9. (1)①⑥②④③⑤。(2 分,排序出现任何错误均不得分)(2)变迁:19 世纪末,山东成为德
国势力范围;(1 分)一战期间,日本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1 分)《凡尔赛条约》把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1 分)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1 分)原
因:列强在华利益之争(美英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需要)和中国人民坚持斗争。(2分)
(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推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新中国成立
后国家实力的增长);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求同存异”方针)等。(答出三点即可,3分)
(4)挑战: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或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均可,2 分)推动力量:
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广大发展中国家。(回答三个及以上即可,2分)中国的做法:推动建
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举
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派遣维和部队等。(答案指向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符合和
平与发展主题的外交政策及具体事例均可,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