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 古诗三首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习重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习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课由《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3首古诗组成,第一首是五言绝句,后两首是七言绝句。这3首诗描绘了春夏时节的景色。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草堂浣花溪一带明丽和谐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的大意是: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泥土湿润,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诗句通篇写景,一句一景。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1.回顾已经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描写春天的古诗《绝句》。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了解诗人,初读古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回顾二年级下册我们学了杜甫的古诗,说说对杜甫的了解。 第二步:互学要求 根据同学的回答制作诗人“名片”。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指导学生从几个主要的方面快速了解诗人的基本信息。 主问题1预设答案 杜甫:唐 诗圣 《春夜喜雨》《绝句》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1. 认读“鸳鸯”。yuān yāng①学生借助拼音读准“鸳鸯”。②课件出示鸳鸯的图片和注释,指导学生理解词义。 2.尝试自己画出古诗的节奏。教师示范读,明确诗歌的节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练习读。 第三步:展学要求 指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和节奏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不同形式的有层次的朗读,初步感受古诗的节奏。 主问题2预设答案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师生共同回忆之前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第二步:互学要求 出示学习单,小组学习交流(1)诗人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在诗中圈画出来。(2)看到这样的景物,诗人的心情怎么样呢? 第三步:展学要求 学习第一、二句。学习第三、四句。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语文要素的落实是本课的重点目标,也是理解古诗的画面意境的重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指导读出诗歌的节奏和情感。让学生结合注释、插图自读诗中景物特点,然后再通过边读边想象体会诗情画意。 主问题3预设答案 迟日、江山、花 悠然闲适
第四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4. 欣赏图片,背诵古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一边欣赏图片,一边试着背诵。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学之间互相背诵。 第三步:展学要求 指名开火车背诵。 主问题4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景物、事物,结合插图进行想象,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教学总结 教材针对诗句理解提供了注释,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古诗,读稚读通等句,除了借劫生释、插图,还可以通过联豪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题: 1 古诗三首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惠、崇、豚”3个生字,会写“惠、崇、芦、芽、短”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
3.能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喜爱。
学习重点: 能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喜爱。
学习难点: 能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喜爱。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再现了画中的江南早春景色。诗的大意是:绿色的竹林,掩映着几枝粉红的桃花。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最先感知到春天江水已经变暖。岸边长满初生的萎蒿和刚刚发出嫩芽的芦苇。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诗人紧紧抓住并突出自然景物在季节转换时的特征,以“三两枝”“鸭知”“芦芽短”“河豚欲上”传神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图。“暖”“欲”两字借想象联想点活画面,写出了视觉之外的春水方生的暖意和这股暖流之下“河豚欲上”的信息写出了画家难画之状和未画之意,使全诗灵动鲜活,意境清新而自然。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1.激趣导入,理解诗题:国画鉴赏。 2.理解诗题:《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的画春作《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诗。
3.简介苏轼。补充材料:苏轼,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朗读指导,读出节奏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第二步:互学要求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1)借助注释理解“芦芽、河豚”。
(2)根据泡泡中的提示理解“萎蒿”。(从草字头可以猜测“萎蒿”是一种植物)
(3)出示萎蒿、芦芽和河豚的实物图,学生具体感知。 第三步:展学要求 明确停顿,读出韵味。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在疏通字词后,重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主问题1预设答案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品读诗句,想象画面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第二步:互学要求 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春江晚景图。教师可以相机出示历代名家所作的《春江水暖图》,帮助学生想象。 第三步:展学要求 交流汇报: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可以说一处景色,也可以说几处。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题画诗最大的特点是“诗中有画”,教学《惠崇春江晚景》,最简洁高效的方式就是“诗画比照”。通过学习,把诗中黑白文字读成五彩画面,把静态描写读成动态影像,历代名家《春江水暖图》的呈现,既帮助了学生更好地想象画面,又提高了课堂的文化品格和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主问题2预设答案 诗题中“春江”点明了时节。“竹外桃花三两枝”,桃花是在春天开放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冰雪消融江业回暖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指导书写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观察“惠、崇、芦、芽、短”5个字。 第二步:互学要求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第三步:展学要求 展示优秀书写,师生点评。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惠、崇、芦、芽’这4个字均为上下结构,且“芦、芽”2个字的偏旁相同,都为草字头,放在这里引导学生观察并集中示范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三、教学总结 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描述想到的景象。课后练习第二题要求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写的景象。可以先引导学生一边朗读古诗,一边找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然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这些景物组成了怎样的画面,让画面浮现在学生脑海中,最后能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头脑中的画面。
课题: 1 古诗三首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减”字,会写“梅、溪、泛、减”4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衢道中》。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三衢道中》,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心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重点: 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三衢道中》,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心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难点: 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三衢道中》,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心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三衢道中》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展现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诗的大意是: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很晴朗。乘船来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绿树成荫,不亚于来时之路,树林中不时传来黄鹂悦耳的鸣叫。 一、教学导入 激趣导入,了解诗题。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了解诗人,初读诗歌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诗人简介。自由读诗,疏通字词 第二步:互学要求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同桌练习读。 第三步:展学要求 师生配合读。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相关介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主问题1预设答案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交流学习,感悟诗意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交流回顾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第二步:互学要求 诗人是什么时间在三需游玩的? 第三步:展学要求 交流学习第一、二句。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三年级学生可以开始了解诗人的相关介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主问题2预设答案 借助注释、插图,边读边想象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交流学习第三、四句。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诗人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诗人在回来的路上都看到、听到了什么? 第二步:互学要求 创作想象:如果你与诗人同行,你可能还会听到什么? 第三步:展学要求 朗读全诗。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三年级学生可以开始了解诗人的相关介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主问题3预设答案 在回来的路上,浓密的绿阴丝毫没有减少。
第四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4. 指导书写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出示“梅、溪、泛、减”4个字,学生观察,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步:互学要求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第三步:展学要求 展示优秀书写作品,师生点评反馈。 主问题4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梅、溪、泛、减”4个字结构相同,且“溪、泛”的偏旁都是三点水,放在这里引导学生观察并集中示范指导很有必要,能够更好地提醒学生在写字的时候注意易错的地方。同时,通过欣赏书法作品,进一步提升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三、教学总结 教材针对诗句理解提供了注释,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古诗,读稚读通等句,除了借劫生释、插图,还可以通过联豪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