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望海潮》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望海潮》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4 16: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望海潮》 章节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1.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品味语言。 2.学习诗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 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容 任务一: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1. 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官至屯田员外郎(隶属工部: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又称柳七、柳屯田。崇安(今福建崇安)人。柳永中了科举,因他作的《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宋仁宗说:“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因而落榜,柳永后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他通晓乐律,熟悉民间乐曲,是北宋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他继承发展了民间和文人词的优良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影响深远。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北宋著名流行音乐人) 任务二: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节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提示: 上片开篇“东南”三句有总起夺势之气,朗读时要在“繁华”处升调且停顿,为下文的朗读蓄势。下文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方面铺叙,朗读时应层层推进,逐一昂扬,至“竞豪奢”达到高潮。 下片先写西湖美景,优美清新,节奏平和舒缓,要读出心旷神怡之感;再写杭州人民祥和宁静的生活,朗读时语气要舒缓,“有三秋桂子”中的“有”是领字,朗读时要作较长停顿;最后两句是祝愿之辞,朗读时语气要诚恳,“好景”二字声音延长,语调上扬,节奏和缓。 任务三:赏析诗歌,体会情感 【全文层次】 第一部分: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第二部分: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 【文章探究赏析】 你认为这首词写得最好的是哪一句?请加以赏析。 策略点拨:1.联想画面 2.赏析语言(手法、修辞、炼字) 3.体悟情感 4.感受效果(意境) 5.综合表达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赏析加点词的含义及作用。 “云”字写堤上之树高而多;“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霜雪”比喻浪花,有色彩,有感觉;“怒”:比拟,形容波涛翻滚的气势。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卷”字有气势,有形象。“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涛翻涌、排山倒海的气势,形象逼真,画面壮观。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极言钱塘江之险。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极言杭州之繁华。 “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此指西湖周围的山。极言西湖之美。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三季,即九月。《诗经 王风 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嬉嬉”二字惟妙惟肖,情态毕现。无论吹羌笛的渔翁,还是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这一画面极富生活情趣,欢洽动人。高牙:高矗之牙旗。牙旗,将军之旌,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这里指高官孙何。极言杭州乃重镇。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指朝廷。点明写作目的。 (2)【译文】 杭州地处东南,形势优越(美好),湖山优美,三吴的都市,钱塘(杭州)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雄壮的钱塘江广阔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遍地飘香,十里的荷花争奇斗艳。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山水烟霞的秀美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三.【手法新知】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词曲论》中说:“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 点染,是国画用语,指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描绘出一幅富有层次、和谐统一的图画。借到古典诗词中来,“点”即抽象的评点或总说,“染”即具体描述或分说,二者紧密相连,表现作者的情志。 【问题1】试分析本词中“点染”手法的运用。 【答案】①上片中“东南”三句是点,接着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面貌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描绘,是染。②下片中“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吟赏烟霞”是染,从山色之美、湖荷之胜、人文风貌之佳三个方面进行描绘。 【问题2】《望海潮》这首词工于铺叙,善用白描,体现了柳永慢词的特点,试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答案】 柳永长于慢词,《望海潮》可见作者的铺叙技巧。 (1)上阕,主要勾画钱塘的“形胜”与“繁华”,大笔浓墨,高屋建瓴,气象万千。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化。①“烟柳画桥”三句写的是“都会”;②“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侧重于刻画“形胜”;③“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 (2)下阕,侧重于描绘西湖的美景、欢乐的游赏与劳动生活。写法上着眼于“好景”二字,尤其侧重“好景”中出现的人。①“重湖”三句描绘西湖的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天然朴实的佳言,是千古迷人的丽句。②“羌管弄晴”三句写的是下层人民。③“千骑拥高牙”写的是州郡长官。结尾又以赞美的口吻收束。 四.【主旨探究】 【问题】前面讲到上下片的点染内容,实际上全词的“点”在最后两句,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么说。 【答案】 ①联系背景:此词虽用大量笔墨在歌颂杭州山水的美丽风光,赞美杭州人民安定欢乐的生活,客观上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现的繁荣太平景象,但主观上主要是在含蓄巧妙地颂扬拜谒对象——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 ②这两句显现了投赠之意,虽是祝愿之辞,但“好景”已笼括了繁华美景、生活祥和之意。 ③一“夸”字则点出赞美、歌颂之情,既赞美景又歌颂治理有方,不用“异日”再“图”,词人已将好景图描绘出来了,尤其是百姓富庶、官民和乐的场景,那是统治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写作目的】 ①词人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借以赞颂他政绩卓著。 ②“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点明了“好景”表层意思是指杭州的美好景观,实际代指其政绩成就。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 最末两句虽有粉饰升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的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水龙吟·西湖怀古 (宋)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1)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释:(1)天吴: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水神。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词上片先写西湖的“佳丽”,结以“都忘却,平生志”,以美景映哀情。 B.陈词下片通过重重幻想,层层转折,将充满郁愤的爱国哀思表达得委婉深刻。 C.柳词上片描写杭州风光与繁华,下片描写西湖,展现杭州宁静的生活景象。 D.柳词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白描式地勾勒出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2.清刘熙载《艺概》说“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下列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C.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 D.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 3.“十里荷花”和“三秋桂子”在这两首词中的作用一样吗?请结合两首词的词意简要分析。 1.D 2.A 3.不一样。柳词中,它以“有”字带起,用铺陈的手法,表现湖山之间美丽的景色;而本词中在突出湖山景色之美、展现西湖的“佳丽”外,更以乐衬哀,表达了对豪杰们沉溺享乐、消磨志气、不图奋进的悲慨与沉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D.“白描式地勾勒”错误。柳词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故“白描”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A.没有运用点染手法。“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运用倒叙手法,先写梦醒再写梦中。“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回到现实,却加倍地感到痛苦。B.先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出情感,再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些想象的别后景象进行渲染。 C.先以“钱塘自古繁华”点出“繁华”这一特点,再用“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些具体景象“染”。 D.先以“闲愁最苦”点出情感,再用“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些景象烘托渲染。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先看柳词。词下阕写西湖美景——“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一景物描写以“有”字带起,运用铺陈的艺术手法,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如重湖,如叠 ,如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再看陈词。“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目的是以荷花面积之广,桂花香味之浓,来突出湖山景色之美。人为的与自然界的景物相结合和映村,极富地方特色地描绘出西湖的热闹景象和诱人的风光,真是名不虚传的游览胜地。以此为衬笔,引出下文的感慨之辞,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对豪杰们沉溺享乐、消磨志气、不图奋进的悲慨与沉痛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不满。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课堂小结 《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写杭州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杭州是东南的重镇。 (2)历史传统:自古以来,杭州是繁华都市。 (3)自然景观:有著名的钱塘江、秀丽的西湖。 (4)市井面貌:建筑、设施美观、人口密集。 (5)百姓生活:人们安居乐业,处处笙歌,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
板书设计 《望海潮》 地理位置 历史传统 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 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