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魏明伦变脸学习目标1.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2.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戏曲鉴赏能力。
3.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传统社会底层人民极其艰难的求生经历,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与时俱进。糍粑 打鼾
阴霾 鹭鸶
抠痒 惺忪
呓语 揩檫
吮毒 回溯
盅子
猝不及防
(cí bā)(mái)(kōu)(yì)(shǔn)(sù)(cù)(hān)(lù sī)(xīng)(kāi)(zhōng)预习与交流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糍粑:用糯米捣碎后做成的一种食品,黏而软。
打牙祭: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
睡眼惺忪: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怡然自得:形容喜悦的样子。
解释课文中下列重点词语。 预习与交流 变脸,是四川地方剧种川剧表演绝活,产生于30年代,最早用于传统折子戏《归正楼》,戏中一名叫贝容的侠客为了救人方便,变脸数张,从此这种新奇的表演方式就延续下来。川剧的“变脸”被称为“国宝、绝活、奇观”,一般不外传。
预习与交流 川剧剧本《变脸》是作者于1997年根据他先前创作的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改编而成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我国上世纪20年代,人物活动的地点是当时的川江沿岸一带。剧本写的是:流浪女孩狗娃被人贩子装扮成男孩,被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水上漂买下,收为自己的孙子,二人之间,就此发生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命运纠葛。剧本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思想,着重表现了狗娃作为一个流浪女孩的 人生遭遇,塑造了不是男孩却胜过男孩的狗娃形象,同时也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
《变脸》全剧共六场,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二场。主要内容介绍预习与交流文体链接戏曲:它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以歌、舞(包括杂技、武术)、话剧三者有机结合为特点。由于民族的地区不同,形成许多剧种,全国性的有京剧、评剧、越剧、豫剧、粤剧等,其中以京剧最为有名。
我国的传统戏剧主要是以曲演唱的,因此 称为“戏曲”。在戏曲剧本中,曲词是戏曲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语言包括说白、唱词和舞台提示,三者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其中说白和唱词构成剧中的人物语言,而曲词又有其独特的形式和 作用。在形式上,曲词是一种用韵文写成的歌词,要与一定的唱腔、曲谱相配合,具有和谐的音韵美;并常用反复、排比、叠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具有浓郁的感彩。曲词的主要作用是抒发人物的感情,渲染环境氛围,因而具有抒情性。预习与交流作者简介 (1941年出生)四川内江人。9岁唱戏,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 16岁即被“反右”株连,尽经坎坷。中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代表作品有《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变脸》《巴山秀才》(合作)、《岁岁重阳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戏曲文学剧本。
魏明伦整体感知1.分角色朗读课文,用简要的语言复述全文的故事情节。
水上漂与新买来的“孙儿”狗娃拉家常,他不禁为自己的变脸艺术终于有传人而自得,对“孙儿”倍加疼爱,狗娃则乖巧伶俐,很讨老人喜欢,二人其乐融融。在拉家常的过程中,还交代了二人的身世,表现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狗娃的担忧不安。
狗娃上岸撒尿发现有蛇,水上漂打死蛇后,欲用童子尿治伤,发现狗娃是女孩,剧情急转直下。水上漂因失望而愤怒、痛苦,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苦苦相求,二人之间发生了尖锐冲突.剧情达到高潮。
水上漂忍痛抛弃狗娃,狗娃落入水中,水上漂救起狗娃,无奈地将她收留。整体感知2.用一句话概括剧情。
课文描写的是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而最终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表达了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为“孙子”的女孩狗娃之间的命运碰撞。 在这场戏剧冲突中,水上漂对狗娃的态度,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而狗娃的处境,则展示了当时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态度? 水上漂对狗娃的态度,表现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
而狗娃的处境,则表现了她作为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命运的无奈抗争。 讨论:文本探究矛盾冲突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与狗娃身为女孩的矛盾。从根本上说,他们之间的冲突,反映的是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 高潮狗娃被识破是女孩后,水上漂因失望而愤怒、痛苦,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苦苦相求,二人之间发生了尖锐冲突,水上漂面临的是取舍的选择,狗娃则在绝望与希望中挣扎,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达到高潮。 文本探究帮腔人的作用在剧中,帮腔人是一个局外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角色。在剧情发展的关口,以“画外音”或旁白的方式,对剧情起着催化、点化的作用。表达了作者、观众和狗娃的心声,提示人们关注狗娃的命运,警醒人们的心灵,加重了悲剧的气氛。文本探究人物性格特点狗娃: 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 水上漂 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 在人物塑造上,以丰富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并注重心理的刻画,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冲突,从心灵深处显现人物性格。 人物赏析 剧中塑造了狗娃和水上漂这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
生甲:剧本注重细节的刻画,如狗娃给老人斟酒添菜,给老人唱儿歌,为老人捶背挠痒,独自对月抒情,水上漂怡然自得地饮酒抒情,手舞足蹈地陪孙子唱儿歌,与孩子同做摇船游戏,怕孩子累坏了让“他”歇息,斥责狗娃小小年纪就充当假货,果断地救起落水的狗娃等等,以丰富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
生乙:作者还注重心理的刻画,如水上漂因失望而愤怒、痛苦的心理,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的心理,狗娃落入水中,水上漂救起狗娃,无奈地将她收留的心理等,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冲突,从心灵深处显现人物性格。写法探究
选取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示例:我喜欢水上漂的唱词“芦花丛,白头翁……返老还童”,这一段唱词以景起兴,中间巧用对比、叠词,结尾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子水上漂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自得之情。语言品析反映了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以及官场的腐败、军阀横行、匪盗为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旧社会的人民的生存状态。主旨探究 重 轻
男 水上漂 女
买 弃 留
狗娃 狗娃 狗娃
(男孩) (女孩) (女孩)
作为薪火传人 不能继承祖业 无奈
板书设计拓展延伸说说戏曲中各种颜色各代表哪些角色,并举例说明。
红色——性情激烈、忠耿正直——关羽
黄色——勇武过人——甘宁
蓝色(绿)——凶猛、可怖——卢杞、恶鬼
白色——奸诈、阴险——曹操、董卓
黑色——正直、坦率、鲁莽——张飞李逵14变脸(节选)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魏明伦,生于1941年,四川内江人。1950年参加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代表剧作有《四姑娘》《易胆大》《巴山秀才》《潘金莲》《变脸》等。
2.文体简介
我国的传统戏剧主要是以曲演唱的,因此称为“戏曲”。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有许多剧种,全国性的有京剧、评剧、越剧、豫剧、粤剧等,其中以京剧最为有名。在戏曲剧本中,曲词是戏曲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语言包括说白、唱词和舞台提示,三者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其中说白和唱词构成剧中的人物语言,曲词是一种用韵文写成的歌词,要与一定的唱腔、曲谱相配合,具有和谐的音韵美。
3.主题解说
课文主要描述的是流浪女孩狗娃与老艺人水上漂富有传奇色彩的命运纠葛,着重表现了狗娃作为一个流浪女孩的人生遭遇,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旧时代的生活图景,以及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4.重点突破
水上漂和狗娃之间有什么矛盾?矛盾冲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在此之前,作者做了哪些铺垫?
提示一:水上漂和狗娃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水上漂重男轻女与狗娃身为女孩的矛盾,但从根本上来说,反映的是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
提示二:狗娃被识破是女孩之后,水上漂因失望而愤怒、痛苦,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苦苦相求,二人之间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各自内心的感情冲突,水上漂面临是取是舍的选择,狗娃则在绝望与希望中挣扎,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至此达到高潮。
提示三:水上漂与新买来的“孙儿”狗娃拉家常,为表现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做了铺垫;狗娃上岸撒尿发现有蛇,水上漂打死蛇后用童子尿治伤,为狗娃身份泄漏做了铺垫。
5.难点攻克
怎样看待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剧本是如何否定这一世俗观念的呢?
提示一: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做法,有其现实的考虑。水上漂收狗娃为孙子,主要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生存需求,他需要老有所养,需要传宗接代,而这一切,在传统社会中都是由家庭的男性后代来实现的。
提示二: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做法,有其深层的原因。他期望狗娃继承祖传绝活,并声明“传儿不传女”,这是为了确保自己家庭的利益一脉相承地延续下去,为了谋求生存以避免竞争,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而要究其根源。
提示三:剧本在表现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同时,还描写了狗娃时时处处掩饰女孩真实身份的情景,交代了狗娃的不幸身世,抒写了她被水上漂抛弃的悲苦,叙述了水上漂在危急之中将狗娃救起等场景,都具有否定、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思想的效果。
6.结构图解
7.学法点津
环境描写,烘云托月
环境(景物)描写在记叙性文体中比较常见,也是记叙性文体的重要考点之一,意在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的特点的把握及作用的分析。
【典型例题】《变脸》中“酒碗粉碎,灯火熄灭。暗中,远处吼起无词的川江号子……复明,满天阴霾,满江愁浪”是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环境描写,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水上漂失望、痛苦的心情。
【技法点睛】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要看其位置。开头的环境描写,通常是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背景,其他位置的则通常和气氛、人物情感、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题等有关。解答此类题目,要杜绝堆砌,要根据环境描写类语句的具体位置、主要特点以及和人物、主题的关系作答。
8.拓展延伸
脸 谱
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一般来说,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和绿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神秘,代表神妖。
脸谱的勾画形式也具有类似的象征意义。例如:象征凶毒的粉脸,有满脸都白的粉脸,有只涂鼻梁眼窝的粉脸。面积的大小和部位的不同,标志着阴险狡诈的程度不同,一般说来,面积越大就越狠毒。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绝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赌zhòu( ) 鹭鸶( ) 蹑手蹑脚( )
打hān( ) dí( )咕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水上漂怡然自得,饮酒抒情。
(2)船拢码头,开饭,打牙祭喽!
(3)爷爷是个糍粑心肠,你有缘遇上我,时来运转了。
3.结合剧情,说说下列舞台说明的作用。
(1)一震,停止挠痒
(2)复明,满天阴霾,满江愁浪
4.文中“蚂蟥缠着鹭鸶脚,想甩脱又甩不脱”属于什么语言形式?请再写出两个同类的句子。
5. (天津中考)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哪怕找不到大海,也要迈出寻觅的脚步;哪怕脚印被掩埋,也请珍惜走过的路。
B.我市今年举办的旅游节,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异彩纷呈。
C.明天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D.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6. (扬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7.综合性学习。
西山中学子云戏剧社组织了一次“走近戏曲”的活动。作为戏剧社的骨干成员,你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活动。
(1)【名段欣赏】善于制造鲜明而集中的矛盾冲突、用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是戏剧文学的突出特征。阅读下面京剧《赤桑镇》的片段,指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概括包拯的性格特征。
吴妙贞 (揣锣、闪锤,接唱)你是个人面兽心肠!
…………
包拯 (冲头、大锣双叫头)嫂娘啊,嫂娘!(乐声中)小弟自幼被爹娘抛弃,多蒙兄嫂抚养成人,至今养育之恩未报,闻知包勉贪赃枉法,国法难容,私情难佑,还望嫂娘宽恕(大锣一击)小弟!
(向吴妙贞施礼,恳求体谅,单楗大锣一击,哆啰,唱【二黄二六】)
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心旁。前辈的忠良臣人人敬仰,哪有个徇私情蔑视王章?到如今我坐开封国法执掌,杀赃官除恶霸伸雪冤枉。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责己宽责人严怎算得国家栋梁?小包勉犯王法岂能轻放,弟若徇私,上欺君、下压民、败坏纪纲,我难对嫂娘!
(2)【校园调查】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戏剧社以“传统戏曲在校园”为主题,随机对校内100名学生(非戏剧社成员)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见下表),你能得出两个什么结论?
剧种
了解(%)
经常看(%)
能表演(%)
川剧
89
2
0
京剧
93
4
1
黄梅戏
87
1
1
越剧
66
1
0
(3)【百家争鸣】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人断言中国传统戏曲终将走向消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阐述理由。不少于50字。
02课内精读
阅读“水上漂:(吐出毒液)快,掌灯,拿酒来”至“江水呜咽,为之帮腔”,回答下列问题。
8.水上漂和狗娃矛盾加剧的原因是什么?
9.用简洁的词语概括选文中水上漂心理变化的过程。
10.狗娃“被卖过七次了”,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联系全文,你觉得狗娃是个怎样的女孩?
11.选文表现了水上漂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03中考链接
(兰州中考)
时间存折
聂鑫森
二十六岁的史力,突然一摸口袋,那个存折弄丢了。是掉在上下班的路上,还是遗落在其他地方?天知道。
这个存折,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啊,比钱还珍贵。
史力父母为了供他读书,吃尽了苦头。史力本科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主修古典文学。没想到毕业后,找工作难于上青天,只好应聘到一家策划公司搞文案工作。好在公司在吉和山庄买了几套房子,供未婚员工无偿居住。一套房子住八个人,热闹得像集市,下班回来,打牌、看电视、聊天。史力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只想看看书,但看得进去吗?于是,他常孤零零地在社区闲逛;若是下雨,就在长廊里呆坐。
一天,史力发现吉和社区有一家奇异的时间储蓄所。社区很大,老人不少,其中一些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人帮助。管委会倡导中青年利用休息时间到这些家庭去做义工,所花费的时间一笔一笔记于存折,当自己需要时,则由其他义工来帮忙干活,谓之“领取时间”。
史力的业余时间太难打发了,于是申请去做义工,并领取了一个存折。储蓄所负责人告诉他:“有位叫章文心的老人,年过七十,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老伴过世,无儿无女。要找一个懂行的年轻人帮他查找资料、听他说话。我们物色了好久,你是最合适的!”
星期六的上午,史力打电话给章文心老人时,对方说:“小史,你来吧,我扫榻以迎。”于是,他第一次去了章家。
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把他引进客厅,上下两层近200平方米的房子,除厨房、卫生间外,其他地方都立着成排的书架。书香如无形的波流在涌动,史力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校园。
章先生说:“这是刚煮好的安化黑茶,请君一尝。”
“谢谢。”
当他们面对面坐在客厅的长条茶案前时,章先生说:
“小史,你的硕士论文写的是什么呀?”
“是《论明人小品的艺术走向》。”
“这要读不少书啊,难得难得。张瀚的《松窗梦话》、袁宗道的《白苏斋类集》、张潮的《幽梦影》……想必都入了君眼?”
“只是泛泛读过。很惭愧!”
“你虽离开大学,照样可以自学成才,只要吃得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何愁不成功。你叫史力,有字吗?”
“没有。”
“我给你起个字怎么样?就从屈原的《离骚》中取出‘修远’二字。”
“谢谢先生赐字。”史力突然双眼涌出了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先生哈哈大笑。
史力觉得日子过得充实了。业余时间他或耳塞棉花在嘈杂的环境中看书,或去章家。每次去先打扫卫生,然后查找资料,都干完了,一老一少坐下来喝茶聊天。就这样,史力的存折上,有了五十个小时的记录。这个记录时间的存折,居然丢了!其实只要史力到管委会说明情况,补发一个存折就可以了。但他觉得毫无必要,章先生传授的做人、做学问的道理,才是他真正的积蓄。
三度寒暑过去了。史力在先生的指导下,将当年的硕士论文,扩展成近二十万字的专著,由先生推荐出版了。先生又写了推荐信,让史力到江南大学中文系去应聘当合同制教师,并告诉他:“你一边上课,一边考博士,只要肯下功夫,是可以留校的。”
史力说:“先生对我有再造之恩!”
“不,更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再造!”
说完,先生拿出一个红封皮的存折,说:“你三年前掉在我这里的,之所以没有还你,是想看看你有什么反应。愿做义工领一个存折已属不易,但你掉了后不要求补发,心很安详,连理所当然的报偿都淡忘了,是修德修文所至。”
史力接过存折,翻了翻,除原有的页码,又加订了厚厚一沓,上面由先生填满了他每次做义工的时间。史力合上存折,双手捧着递还给先生,说:“我做义工的时间,即是先生义务教诲学生的时间,只有您知道我有多少长进,还是由您保管吧。”
先生说:“好!”
12.本文以“时间存折”为线索。请围绕此线索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有关内容。
(1)史力用“时间存折”:
(2)章文心用“时间存折”:
13.小说第3段,介绍了史力工作后的哪些情况?请简要概括。
14.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1)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把他引进客厅。
(2)史力合上存折,双手捧着递还给先生,说:“我做义工的时间,即是先生义务教诲学生的时间,只有您知道我有多少长进,还是由您保管吧。”
15.根据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发挥想象,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与人物动作有关的句子。
16.有人认为,史力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认为章文心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04写作创新
17.课文的情节美在巧设悬念上,以“误会”构成悬念,随着“误会”的解密、真相的显露,爆发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狗娃是女孩,却错被水上漂以“孙儿”买进,这就是“误会”;狗娃上岸遇蛇,水上漂为救“孙儿”遭蛇咬,为治蛇伤,童子尿大泄机密。“误会”法推动情节发展,能产生跌宕起伏、曲折有致的艺术效果。请仿照课文,用设置悬念法构思一情节。
【参考答案】
1.咒 lù niè 鼾 嘀
2.(1)安适愉快而又满足的样子。 (2)原指每逢初一、十五改善伙食,这里指吃一顿丰盛的饭菜。 (3)用糯米捣碎后做成的一种食品,黏而软,这里形容水上漂心肠软。
3.(1)这是狗娃听到水上漂对女人的痛恨之后的反应,暗示狗娃女扮男装的身份。 (2)这是以景写情,写出水上漂在得知狗娃是女孩后的沮丧、绝望之情。
4.歇后语。句子示例:竹篮打水——一场空;卒子过河——意在吃帅。
5.D(解析:D项句末的问号应在引号里边。)
6.B(解析:A项搭配不当,“歌声”不能“浮现在眼前”;C项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D项句子有歧义,可改为“张教授身体瘦弱的父亲”。)
7.(1)主要冲突:围绕“斩包勉”一事包拯与嫂娘发生的冲突。性格特点:铁面无私,有情有义。 (2)①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戏曲有一定的了解。②经常看且能表演传统戏曲的学生太少。 (3)示例:不同意。经常看并且能表演传统戏曲的人虽然越来越少,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传统戏曲也将引起一些学者和专家们的重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受到专门的保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推广得当,戏曲作为一种文化就会被传承和发扬。
8.水上漂得知狗娃竟是女儿身。
9.疑惑、震惊、愤怒、失望。
10.她很不幸,当时人们的观念陈腐,重男轻女。狗娃是个遭遇不幸的孤儿,但她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
11.表现了他直率豪爽、心地善良、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的性格特点。
12.(1)到章先生家做义工“领取时间”;积蓄“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完成对自己的“再造”。 (2)义务教诲史力;传授史力“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完成对史力的“再造”。
13. ①上研究生时,主攻的是古典文学,毕业后迫于生计,不得已去某公司做文案工作;②因经济状况只能住免费公寓,但“热闹”的环境,让他无法读书;③对打牌、聊天、看电视之类的业余活动不感兴趣,常常在社区闲逛来打发业余时间。
14.(1)“早已”表现了章文心待人的彬彬有礼和盼望有人能帮他“查找资料,听他说话”的迫切心情。(2)“捧着”写出了史力对章先生“再造之恩”的感激与敬重之情。
15. 站起来向章先生深鞠一躬
16. 观点一:同意史力是主人公。理由:①从小说的标题来看。“时间存折”是储蓄做义工时间的存折。小说叙述了史力在章文心家做义工的三年多时间里,学习做人、做学问的事情。②从小说行文看,史力在文中有着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围绕史力记叙了他领取、使用、丢失、再得、转交“时间存折”的事情。③从小说主题来看,小说写史力,着力叙述他的“再造”,以此表现“修德修文”对人“再造”的重要性这一主题。
观点二:同意章文心是主人公。理由:①从小说的标题来看。“时间存折”是储蓄做义工时间的存折。小说叙述的是章文心如何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义务帮助史力“再造”的事情。②从小说行文看。小说虽然起笔写的是史力,但收笔却在章文心,并借史力之口赞美章文心,点明小说主题。③从具体表现来看。小说写史力一方面是为了引出章文心,另一方面是为了衬托章文心,用史力的“再造”衬托章文心“德”“文”之高。
17.【例文】
“通知家长,今天下午来学校开家长会。”老师郑重地说。唉,今天又有“好受”的了,爸爸又该打骂我了。我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乱糟糟的。
到了家,我用很小的声音告诉了爸爸。爸爸瞟了我一眼,“让你妈去!”“妈妈下午五点才下班,还是您去吧。”爸爸没有言语。
下午,爸爸去了,我在家等着吧,肯定没有好结果。我清楚,每次家长会,老师无非是表扬先进,揭差生的“老底儿”;每次爸爸、妈妈开会回来,对我不是打骂就是“给脸色”。看来今天也不会例外。
将近五点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了爸爸那熟悉的脚步声。呀!受苦的时刻到了,等着打骂吧,我做好了思想准备。爸爸推开门,表情阴沉,没有说话,顺手又把门关上了。此时,屋内的空气像是凝固了。爸爸面对我站了一会儿,表情又一点点缓和下来。我觉得有一线希望,“今天老师给我们这些家长上了一堂如何教育孩子的课,看来,教育你的方法要改一改啦。”
我知道,我的希望真的来啦!
14 变脸(节选)
精彩开篇词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说的是戏曲。川剧是众多的戏曲剧种之一。川剧变脸绝技,是一代又一代川剧艺人在舞台表演中不断地摸索、创造出来的,是300多年来历代川剧艺人呕心沥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讲述有关川剧的变脸艺术的,它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魏明伦创作的川剧代表剧目——《变脸》。
学习目标
1.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2.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戏曲鉴赏能力。
3.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传统社会底层人民极其艰难的求生经历,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与时俱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江湖老艺人为了自己的“变脸”绝技能够薪火相传而花钱买“孙儿”,走投无路的小丫头为了生存隐瞒性别充当了“孙儿”,一场矛盾冲突就此展开。本剧情节跌宕起伏,但唱响的却是一曲善良的人性之歌,一老一少的舞台形象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这就是著名的川剧《变脸》!(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默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糍粑(cí bā) 打鼾(hān) 阴霾(mái) 鹭鸶(lù sī)
怡(yí)然自得 睡眼惺忪(xīng sōng) 蹑(niè)手蹑脚
2.解释课文中下列重点词语。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糍粑:用糯米捣碎后做成的一种食品,黏而软。
打牙祭: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
睡眼惺忪: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蹑手蹑脚:形容走起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怡然自得:形容喜悦的样子。
3.按要求从课文里找出相应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比喻句:鞭打牲口爬悬崖,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
(2)排比句: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错投女儿胎!不该生在穷乡里!不该遇上大水灾!
(3)对偶句:舍不得这份情啊!割不断这般爱!
(4)对比句:只见人人良心坏!鞭打牲口爬悬崖。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爷爷出现笑颜开。
(5)呼告句: 好雁鹅,快飞来——给狗娃帮腔说情补补台!
4.作者链接
魏明伦(生于1941年)四川内江人。童年失学,九岁唱戏。1950年参加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魏明伦由于多方面的成就,1987年被新华社《半月谈》公布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1988年被天津《艺术家》评选为中国艺术界十大神秘人物之一。1993年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现代戏曲研究会上,被湖北省艺术研究院等学术机构联合推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界四大怪杰之一。魏明伦是第七届、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国家特贡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四川省优秀专家,1983年与1995年四川省劳动模范,199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代表剧作有:《四姑娘》《易胆大》《巴山秀才》《潘金莲》《变脸》等;散文杂文集《巴山鬼话》等作品。
5.背景链接
变脸,是四川地方剧种川剧表演绝活,产生于30年代,最早用于传统折子戏《归正楼》,戏中一名叫贝容的侠客为了救人方便,变脸数张,从此这种新奇的表演方式就延续下来。川剧的“变脸”被称为“国宝、绝活、奇观”,一般不外传。
川剧剧本《变脸》是作者于1997年根据他先前创作的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改编而成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我国上世纪20年代,人物活动的地点是当时的川江沿岸一带。剧本写的是:流浪女孩狗娃被人贩子装扮成男孩,被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水上漂买下,并被其收为孙子,二人之间,就此发生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命运纠葛。剧本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思想,着重表现了狗娃作为一个流浪女孩的人生遭遇,塑造了不是男孩却胜过男孩的狗娃形象,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变脸》全剧共六场,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二场。
6.文体链接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以歌、舞(包括杂技、武术)、话剧三者有机结合为特点。由于民族和地区不同,形成许多剧种,全国性的有京剧、评剧、越剧、豫剧、粤剧等,其中以京剧最为有名。
我国的传统戏剧主要是以曲演唱的,因此称为“戏曲”。在戏曲剧本中,曲词是戏曲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语言包括说白、唱词和舞台提示,三者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其中说白和唱词构成剧中的人物语言,而曲词又有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在形式上,曲词是一种用韵文写成的歌词,要与一定的唱腔、曲谱相配合,具有和谐的音韵美;并常用反复、排比、叠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具有浓郁的感彩。曲词的主要作用是抒发人物的感情,渲染环境氛围,因而具有抒情性。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用简要的语言复述全文的故事情节。
【交流点拨】水上漂与新买来的“孙儿”狗娃拉家常,他不禁为自己的变脸艺术终于有传人而自得,对“孙儿”倍加疼爱,狗娃则乖巧伶俐,很讨老人喜欢,二人其乐融融。在拉家常的过程中,还交代了二人的身世,表现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狗娃的担忧不安。
狗娃上岸撒尿发现有蛇,水上漂打死蛇后,欲用童子尿治伤,发现狗娃是女孩,剧情急转直下。水上漂因失望而愤怒、痛苦,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苦苦相求,二人之间发生了尖锐冲突.剧情达到高潮。
水上漂忍痛抛弃狗娃,狗娃落入水中,水上漂救起狗娃,无奈地将她收留。
2.用一句话概括剧情。
【交流点拨】课文描写的是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而最终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表达了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为“孙子”的女孩狗娃之间的命运碰撞。
(二)文本探究
1.再读课文,思考探讨:水上漂和狗娃之间有什么矛盾?矛盾冲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在此之前,作者做了哪些铺垫?
【交流点拨】水上漂和狗娃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水上漂重男轻女与狗娃身为女孩的矛盾,但从根本上来说,反映的是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狗娃被识破是女孩之后,水上漂因失望而愤怒、痛苦,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苦苦相求,二人之间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各自内心的感情冲突,水上漂面临是取是舍的选择,狗娃则在绝望与希望中挣扎,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至此达到高潮。
在此之前,作者已经为矛盾冲突的高潮做了必要的铺垫,描写了水上漂与新买来的“孙儿”狗娃拉家常的情景,重在显示爷爷与“孙子”的和美关系,同时交代了二人的身世,表现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狗娃的担忧不安,这段戏在平和的景象之中酝酿了矛盾冲突。狗娃上岸撒尿发现有蛇,水上漂打死蛇后欲用童子尿治伤,发现狗娃是女孩,则是剧情的转折点,矛盾冲突由此爆发。
2.找出剧本中写“帮腔人”的内容,说说这一人物在剧本中的作用。
【交流点拨】在剧中,帮腔人是一个局外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角色。他有着叙事人的身份,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观众甚至是剧中人的代言者。但他并不游离于剧情之外,而是在剧情发展的关口,以“画外音”或旁白的方式,对剧情起着催化、点化的作用。在这场戏中,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而欲将她赶走,狗娃苦苦哀求,正是在这剧情发展的当口儿,帮腔人先是在幕内代言:“小小心灵受损害,/童言诉苦童声哀──”,继而在狗娃的哭诉之后应声而出,走到台前,又道出一番话:“啊!/帮腔帮她说句话,/幕后走到台前来!/满场观众也悲哀,/要求老汉留女孩!”说完之后隐退而去。在这里,帮腔人满怀同情地点出狗娃幼小心灵备受损害、悲苦哀告的惨境,并以代言者的身份,恳求“老汉留下女孩”,表达了作者、观众和狗娃的心声,提示人们关注狗娃的命运,警醒人们的心灵,加重了悲剧的气氛。
(三)人物赏析
狗娃和水上漂是本文着力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阅读下面的句子,分别说说这是两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狗娃:(1)生在穷乡里,遇上大水灾。被人拐、被人卖、被人骑、被人踩……只见人人良心坏,鞭打牲口爬悬崖。
(2)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
(3)不贪嘴,不挑菜,学本事,听安排……
(4)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爷爷出现笑颜开。把我当作人看待,亲亲热热贴胸怀。舍不得这份情啊!割不断这般爱!天上雁鹅排对排,扯烂衣裳不分开!
水上漂:(1)看,青一块,紫一块,对畜生也不能这样下死手打呀!小苦瓜啊,你被那些黑心萝卜整得好惨啊!打在你的身上,痛在爷爷心上。爷爷是个糍粑心肠。你有缘遇上我,时来运转了。
(2)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爷爷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断了我家香烟。二怕断了祖传绝活儿,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格老子一场空欢喜!你小小年纪就充当假货。串通人贩子,骗了我老江湖。
(3)呸,女人家,扫把星,滚她妈的三十三!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招灾祸。狗娃休把老汉怪。重男轻女自古来!
(4)我不会卖你,可也不会留你……这是盘缠,这是干粮,送给你,自谋生路去吧。
【交流点拨】狗娃:(1)说明她是个苦命的女孩;(2)写出了她勤劳能干;(3)表现了她乖巧可爱;(4)说明她知恩图报。所以,狗娃是一个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的苦命的女孩。水上漂:(1)表明他心地善良;(2)写出了他直率豪爽;(3)说明他重男轻女;(4)表明他有情有义。所以,水上漂是一个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的老江湖,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的老艺人。
【教师小结】狗娃和水上漂都生活在社会底层。都是善良而不幸的人。这一老一少在苦难的命运中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的遭遇所显现的人生磨难,他们的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给人以灵魂的震撼。
(四)写法探究
剧中塑造了狗娃和水上漂这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
【交流点拨】生甲:剧本注重细节的刻画,如狗娃给老人斟酒添菜,给老人唱儿歌,为老人捶背挠痒,独自对月抒情,水上漂怡然自得地饮酒抒情,手舞足蹈地陪孙子唱儿歌,与孩子同做摇船游戏,怕孩子累坏了让“他”歇息,斥责狗娃小小年纪就充当假货,果断地救起落水的狗娃等等,以丰富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
生乙:作者还注重心理的刻画,如水上漂因失望而愤怒、痛苦的心理,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的心理,狗娃落入水中,水上漂救起狗娃,无奈地将她收留的心理等,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冲突,从心灵深处显现人物性格。
(五)语言品析
川剧是一种地方戏曲,唱词体现了戏曲唱词的特点,说白富有地方特色。赏读课文中的精美的唱词,说说它们在形式上的特点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交流点拨】生甲:狗娃的唱词“月亮走,我也走……我愿留在小船舟”,清新质朴,通俗易懂,情味十足,写出狗娃惴惴不安的心理。
生乙:我喜欢狗娃的唱词“千不该,万不该……给狗娃帮腔说情补补台”,这一段以紧密的韵脚构成急促的音韵节奏,并运用排比、叠问、比喻、对比、呼告等修辞方法,直抒胸意,强烈地抒发了狗娃哀伤痛苦、依恋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悲惨心情,感情真切,动人心魄。
生丙:我喜欢水上漂的唱词“芦花丛,白头翁……返老还童”,这一段唱词以景起兴,中间巧用对比、叠词,结尾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子水上漂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自得之情。
【教师小结】剧中人物的唱词,真切动人,朗朗上口,声情并茂,抒发情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和戏曲艺术的熟稔。
(六)主旨探究
1.狗娃的处境,则展示了当时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怎样看待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
【交流点拨】狗娃的处境,表现了她作为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命运的无奈抗争,反映的是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乃至我们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生存状态,并内在地揭示了人性的矛盾和人性的光辉。狗娃和水上漂都生活在社会底层,都是善良而不幸的人,这一老一少在苦难命运中的不解之缘,他们的遭遇所显现的人生磨难,他们的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给人以灵魂的震撼。
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做法,有其现实的考虑和深层的原因。水上漂收狗娃为孙子,主要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生存需求,他需要老有所养,需要传宗接代,而这一切,在传统社会中都是由家庭的男性后代来实现的;他期望狗娃继承祖传绝活,并声明“传儿不传女”,这是为了确保自己家庭的利益一脉相承地延续下去,为了避免竞争以谋求生存,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而要究其根源。
2.剧本是如何否定这一世俗观念的呢?
【交流点拨】剧本在表现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同时,还描写了狗娃时时处处掩饰女孩真实身份的情景,交代了狗娃的不幸身世,抒写了她被水上漂抛弃的悲苦,叙述了最后水上漂在危急之中将狗娃救起,等等,都具有否定、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思想的艺术效果。
四、板书设计
重 轻
男 水上漂 女
买 弃 留
狗娃 狗娃 狗娃
(男孩) (女孩) (女孩)
作为薪火传人 不能继承祖业 无奈
五、拓展延伸
说说戏曲中各种颜色各代表哪些角色,并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
颜色特征
所用角色
角色举例
红色
表现性情激烈、忠耿正直的人物
关羽
黄色
表面体格不健壮、实则勇武过人的角色
甘宁
蓝色(绿)
多用于凶猛、可怖的人物
卢杞、恶鬼
白色
表现奸诈、阴险
曹操、董卓
黑色
表现正直、坦率、鲁莽
张飞、李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