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育英学校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课堂导学案+课件(40张PPT)+word版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育英学校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课堂导学案+课件(40张PPT)+word版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24 08:14:22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4.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和《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
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
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
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
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
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孟子和《孟子》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
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
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
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
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
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
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你能读准吗?1、七里之郭
2、米粟非不多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亲戚畔之guōsùyùpàn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1、环 而 攻 之 而 不 胜 。2、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3、城 非 不 高 也 。4、故 君 子 有 不 战 ,战 必 胜 矣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
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指天然的时运,自然形成的时机、机会;一说天气和时令。地理优势众人的团结一致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内城。三里,这里指面积,方圆三里。外城围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
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
利不如人和也。

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指装备精良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泛指粮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
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界限,这里是限制,作动词。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极点通“叛”,背叛。归顺,服从。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文本探究1.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
最重要的是人和。文本探究2.为了引证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
例1:城环而攻之不胜——突出地利的重要性(从进攻一方而言);
例2:城高兵利粮足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防守一方而言)。文本探究3.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理由是什么?
不是,作者论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继承孔子的思想,极力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经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虽不见效,而他的“仁政”思想已昭明天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非常厌恶、极力反对战争的孟子大抵不会去研究怎样夺取战争的胜利,他考虑的只能是怎样行“仁政”。本文确实用了不少笔墨去论证军事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只是凭借,本文的最终目的是论证政治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告诉人们通过行“仁政”来统一天下,而决不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文本探究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得出的推论。文本探究5.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推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仁政”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域民固国威天下战争治国人和人和得道板书设计拓展延伸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qu?nfù yuègéxī 舜:舜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位。
傅说: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到他,用他为相。
胶鬲: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
管夷吾:管仲(字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预习与交流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起,被任用田间、田地被举用,被选拔 狱官 集市筑墙时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得到重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
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劳累。 使……饥饿。 使动用法,使……痛苦。 使……贫困。
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受阻挠。 扰乱。 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使他的心惊动,
使他的性情坚韧。 增加。曾,同“增” 。 责任,担子。使他做事不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ì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常常犯过失这样以后 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 奋起,指有所作为。 (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了解,知晓。这里指被别人知晓。 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指在国内。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指在国外。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文本探究1.第一段开头列举的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
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文本探究2.第一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讲述的是一个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讲的是一般人成长历程,讲述了一个“逆境出人才”的道理。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文本探究3.课文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第二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文本探究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文本探究 5.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比较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都是小短论,请从主题、结构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由战争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由成才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两篇小短论提出论点的方式和行文结构是不同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先提出论点,再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总起——分承——阐述——结论”的演绎式的结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先讲述历代名臣成长史,再论述一般人的成长历程,然后由成才推及治国的道理,最后归纳出论点,属于“层进”的归纳式结构。比较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都是小短论,请从主题、结构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还是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六个人 共同的特点 1、出身都卑微 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 2、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 3、后来都被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排比举例推断
归纳 结论 人才艰苦的磨练梳理回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段常常处在困境,
才能不断奋发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经受磨炼的益处 个人国家正反小大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拓展延伸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拓展延伸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成才 拓展延伸 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终于写出闻名全球的《命运交响曲》。拓展延伸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无论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拓展延伸18《孟子》两章
名校讲坛
1.作家作品
孟子(前372—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邹人,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了《孟子》。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2.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2)古今异义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指亲属。)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
(3)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所以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4)一词多义
【举】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拔。)
举大计亦死(发动。)
【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依靠。)
吴广以为然(认为。)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亡】
国恒亡(灭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因此。)
扶苏以数谏故(名词,缘故。)
3.主题解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进行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要素是“人和”,即人心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为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列举六位著名古人的事例,证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在此基础上,又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最后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重点突破
这篇课文是两篇小短论,从话题、结构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提示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由战争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由成才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提示二:两篇小短论提出论点的方式和行文结构是不同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先提出论点,再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总起—分承—阐述—结论”的演绎式结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先讲述历代名臣成长史,再论述一般人的成长历程,然后由成才推及治国的道理,最后归纳出论点,属于“层进”的归纳式结构。
提示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以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一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出来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也是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
5.难点攻克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提示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谈的是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认为,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当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悠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只能从磨炼中来。
提示二: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指的是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在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因此才能只会从奋斗中来。
提示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也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统治者沉湎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6.结构图解
生于忧患 曾益其
生于忧患 (正面) 所不能
死于安乐 死于安乐
(反面) 国恒亡
01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米粟( ) 拂士( ) 拂乱( )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池非不深也( )
(3)人恒过然后能改( ) (4)入则无法家拂士( )
(5)兵革非不坚利也( )
3.指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委而去之 今义: 古义:
(2)城非不高也 今义: 古义: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 古义:
4.各写一个含有加点词意思的成语。
(1)兵革之利 (2)寡助之至
(3)池非不深也 (4)得道多助
5.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指出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谈“死于安乐”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一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的句子是“ ”。
6.翻译下列句子。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古今有许多名言名句谈论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重要性,请各写出一句来。
(1)谈“天时”:
(2)谈“地利”:
(3)谈“人和”:
8.品读先贤,传承中华文化。学校开展“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以“我眼中的孔子是好学的”为开头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简短发言稿。





02课内精读
(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后面的题目。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 )
(2)委而去之( )
(3)寡助之至(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天下顺之
11.请将“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12.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13.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警示,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


(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后面的题目。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15.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意思。


16.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

17.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观点给你
的启示。



03中考链接
(兰州中考)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
(3)创业与守成孰难 孰:
(4)征与吾共安天下 安:
19.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莫不/得之于艰难
D.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21. 21.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文第2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试对此作简要说明。

(2)【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文言文对照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 不如 地利, 地利 不如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重要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
人和。 三里之城①,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 而不
过程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啊)。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
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
胜。能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
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②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
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重要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
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
不是不精良,粮食并不是不多,(但守城者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过
人和也。 故曰,域民 不以 封疆
程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啊)。所以说,使人民安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
之界, 固 国 不 以 山 溪 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失
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
道 者 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多 助 之 至,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
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都来归顺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主,所以(施行仁政的)
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君主不战则已,(如果)战就一定能胜利。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过程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城:内城。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环:围。然而:这样却。是:代词,这。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指甲衣坚固。利:指武器锐利。米粟:粮食。委:放弃。去:离开。域:限制。封:划定。威:震慑。兵革之利:指武力的强大。道:儒家推崇的仁政、王道。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通“叛”。以:介词,凭借。有:副词,要么。矣:句末语气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
舜从田野中被尧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工匠中被殷王选拔,胶鬲从鱼盐贩子之中被文王举荐,管夷吾从
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狱官手中释放后才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楚庄王提升为令尹,百里奚从集市上被秦穆
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公赎出以后才被任用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
曾益 其所 不能。
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发:起,指被任用。于:从,介词。畎(quǎn)亩:田间、田地。说:读yuè。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chǔ)。士:狱官。市:集市。任:责任,使命。是:这。苦、劳: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饿:使动用法,使……饥饿。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行:行动。拂:违背。所以:“用这些来……”,非表示因果关系的“所以”。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强”。曾益:增加。曾,通“增”。所不能:所没有的(本领)。
人恒过 然后 能改, 困 于心 衡 于 虑 而后 作,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心里忧愁,思虑堵塞,然后才有所作为,憔悴枯槁 表
征于色 发于声 而 后 喻。 入则 无法家 拂士,
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如果一个国
出 则无 敌 国 外患者 国 恒 亡,
家)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时时有灭亡的危险
然后知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才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恒:常常。过:犯错误。困:困扰,忧愁。衡:通“横”,梗塞,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显露,表现。色:脸色,表情。入:在国内。则:假设连词,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ì)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出:指在国外。外患:外来的灾难,多指入侵之敌。恒:常常。然后:这样以后。然,指示代词。而: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参考答案】
1.quǎn yuè gé sù bì fú
2.(1)围 (2)护城河 (3)常常 (4)在国内 (5)泛指武器装备
3.(1)委派 放弃 (2)城市 城墙 (3)判断动词 这
4.(1)短兵相接 (2)寡不敌众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4)推波助澜
5.(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1)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心里忧愁,思虑堵塞,然后才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7.(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近水楼台先得月。 (3)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
8.示例:我眼中的孔子是好学的。他“十五而有志于学”,十五岁就立志要学有所成,他为读《易》而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韦编三绝”这个故事至今还激励着人们勤奋读书;他向师襄子学鼓琴,不仅熟习乐曲及弹奏技法,而且能够从中领会乐曲的意蕴,甚至体会到了乐曲作者之为人,令老师也对他肃然起敬,其好学精神令人钦佩。
9.(1)武器 (2)离开 (3)极点
10.C
11.凭借天下百姓都来归顺(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如果打仗,战就一定能取胜。
12.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3.八年抗日战争,日寇践踏我国土,山河破碎。国共两党合作,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以弱胜强,最终将日寇赶出中国。
14.(1)犯错误 (2)奋起,指有所作为
15.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16.这些人虽出身低微,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17.①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②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③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
18.(1)被选拔。 (2) 通“横”,梗塞,不顺。 (3) 哪一个。 (4) 安定,管理。
19.A (解析:A项的朗读节奏应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0.(1)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长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2) 然而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了。
21.(1)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
(2)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
18 《孟子》两章
精彩开篇词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说出这种铿锵誓言的即是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成为仅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孟子的学说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有他的指导意义。他提出的“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逆境出人才”的成才观,至今仍放射出智慧的光芒。今天,我们就走近孟子,走近被称为“四书”之一的《孟子》。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4.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新课导入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阅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米粟(sù) 亲戚畔(pàn)之 域(yù)民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城: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指粮食。
多:充足。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2)通假字
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3)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今义:地域。)
亲戚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因婚姻或血统联成的关系。)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洁(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征服。)
3.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对偶句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交流点拨】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交流点拨】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交流点拨】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5.孟子和《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二)文本探究
读课文,思考探究
1.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人和。
2.为了引证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
【交流点拨】例一:城环而攻之不胜——突出地利的重要性(从进攻一方而言);例二:城高兵利粮足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防守一方而言)。
3.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理由是什么?
【交流点拨】不是,作者论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继承孔子的思想,极力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经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虽不见效,而他的“仁政”思想已昭明天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非常厌恶、极力反对战争的孟子大抵不会去研究怎样夺取战争的胜利,他考虑的只能是怎样行“仁政”。本文确实用了不少笔墨去论证军事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只是凭借,本文的最终目的是论证政治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告诉人们通过行“仁政”来统一天下,而决不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交流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得出的推论。
5.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交流点拨】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推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
四、板书设计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环而攻之而不胜(进攻)
—→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 战争中需要“人和”
兵精粮足却委而去之(防守)
—→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类推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治国更需要“人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结论
失道寡助——→亲戚畔之
五、拓展延伸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新课导入
有一个经典故事道理十分深刻,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洗得好呀!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中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舜(shùn) 孙叔敖(áo) 畎(quǎn)亩 傅说(yuè)
鬲(gé) 奚(xī) 法家拂(bì)士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发:起,被任用。
举:被选拔。
士:狱官。
市:集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任:责任,使命。于:给。是:这。
人恒过:恒:常常。过:犯过失。
然后能改:这样以后。
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乱:扰乱。
作: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征:表现。色:脸色。发:抒发。
而后喻:明白,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国外。
生于忧患:在。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3)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通“韧”,使……坚韧。)
(4)一词多义
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国恒亡(国家。)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而死于安乐也(在。)
3.朗读指导。
读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二)文本探究
读课文,思考探究
1.第一段开头列举的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
2.第一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讲述的是一个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交流点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讲的是一般人成长历程,讲述了一个“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3.课文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交流点拨】第二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交流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5.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交流点拨】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三)比较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都是小短论,请从主题、结构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交流点拨】生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由战争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由成才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生乙:两篇小短论提出论点的方式和行文结构是不同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先提出论点,再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总起——分承——阐述——结论”的演绎式的结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先讲述历代名臣成长史,再论述一般人的成长历程,然后由成才推及治国的道理,最后归纳出论点,属于“层进”的归纳式结构。
生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还是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
四、板书设计
历代名臣成长史——才能从磨炼中来
造就人才 生于忧患
一般人成长历程——才能从奋斗中来
入则无法家拂士
治理国家——居安思危 死于安乐
出则无敌国外患
五、拓展延伸
百里奚和五张羊皮
百里奚少时家境甚贫,颠沛流离到齐国,不被任用;又至周,仍不被任用;后被虞国任用为大夫。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和虞君都当了晋国的俘虏,成了奴隶。这时,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奚也作为陪嫁的奴仆之一送往秦国。百里奚不甘心做奴隶,就在半路上逃跑了,可不久又被楚人捉去,成了楚国的奴隶。秦穆公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一直在收罗人才,他听说百里奚是个有才干的人之后,决心把他追回来。他怕用重金去赎会引起楚国对百里奚的重视,就按照当时奴隶的身价,拿了五张羊皮,并谎称:“我们有个奴隶叫百里奚,逃到贵国,请让我们将他赎回办罪。”楚成王不知底细,就答应了秦国使者的要求。这时的百里奚已50多岁,秦穆公一连和他交谈三天,对他大加赞赏,封他为大夫,故称“五羖大夫”。后成为秦国一代名相,卒时,“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